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蛋蛋的幸福童年

精品 丁蛋蛋的幸福童年


作者: 布衣,29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26发表时间:2017-03-04 21:37:09


   随着年纪长大,丁蛋蛋自然不会再满足于屋前桃树下那一块小天地了。阿富、阿亮、阿三儿、阿莉几个一起过着家家吃着泥土长大的小鬼们,动不动就约一块儿,四处的疯去野去。阿三儿的阿姨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渠流过,妈妈们每天会拎着一桶衣服去到那里淘洗。渠儿很小,水很浅,却非常清澈。丁蛋蛋会跟着去,在小水渠里抓螃蟹。蹑手蹑脚的轻轻挪开一块平石头,有小小的螃蟹,还在睡觉呢,丁蛋蛋的手“噗”一下插入水中,一击命中目标,按住了螃蟹的背脊,然后小心翼翼地抓住蟹背,任凭螃蟹张牙舞爪就是钳不到蛋蛋的小手。丁蛋蛋把螃蟹高高地扬起在空中,就像是一个小猎人捕获了猎物,兴奋异常。折腾几下,水渠的水被搅浑了,被阿妈一顿臭骂,便悻悻地转移阵地,跑到三儿阿姨家的后门玩去了。
   那里有一个红砂土的斜坡,是丁蛋蛋一伙玩“遛遛梯”(就是滑梯)的大本营。雨水常年的冲刷,砂土坡上自然的形成了几到小沟,这些小沟沟就是丁蛋蛋他们的天然滑道。玩法可多了。可以在屁股底下垫一把稻草,滑下来屁股会比较“开心”;也可以半蹲着,直接滑下来,这样鞋底会比较“疼痛”;也有胆大的,站立着直接冲滑下来,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是四脚朝天下来,也可能是猪八戒拱地,甚至会挂点小彩、跌个鼻青脸肿;还可以几个人同时滑下来比赛速度,又或者两三个人一起坐稻草垫团体滑。每天都可以玩出新花样,一玩就是大半天,乐此不疲。若不是阿爸阿妈喊着回家吃饭啥的,丁蛋蛋和伙伴们非要玩到天黑不可。
   房前屋后的山坡上,一年四季从来都不缺果子。“乌饭子”吃一肚子,舌头会变成深紫色,蛋蛋和伙伴们会一个个伸出舌头来,比谁的更黑。“奔蔗”(荆棘果子),长在荆棘丛中,要摘到它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会被刺出血。但历经艰辛采摘到,褪去表皮的毛刺,掰开咬在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就是对小探险家们最好的回报。有时候心血来潮了,丁蛋蛋们会挖出土墙边的茅草根,用手褪去泥土,雪白的草根令人垂涎,匆匆放入嘴里细细咀嚼,一股香甜的嫩汁顺着喉咙丝丝沁入心脾,比起那时候难得有机会吃到的硬糖也毫不逊色。当然,丁蛋蛋和阿冨他们最经常吃的还是“摘摘公”(覆盆子),因为美味,更因为品种丰富,漫山遍野都是。小的如泪珠儿,大点而的如弹珠儿,还有更大的甚至有乒乓那么大,丁蛋蛋他们称之为“牛卵子摘公”,便是形容其大的程度。有时候在满山的疯跑中,不经意间就发现一大片的,那可够他们饱餐一顿了,非把肚皮吃到圆滚滚的不可。大山爷爷对孩子们从不吝啬。这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天天奔跑在他的胸膛上,呼喊欢笑;累了就躺在他肚皮上,看天空中小鸟飞过,听风儿在树林里轻盈的漫步;又或者在他的脚趾丫里遛遛梯,惹得他痒痒难熬。因为孩子们的陪伴,大山爷爷也不觉得孤单寂寞了,他安静的生命也变得生机盎然。
   丁蛋蛋的家对面有一块自留山地。丁爸爸会带蛋蛋去那里砍柴。山地里有一块大石头,长的像农家扇稻谷的风车一样,当地人都叫这个为“风车岩”。只可惜它没有摇动的把手和扇叶,肚子里也不是空的,所以不能扇谷子了。每次去,丁蛋蛋都喜欢爬到风车岩背上,就成了一个骑在马背上的将军。近处可以看到阿爸在木丛中挥动着柴刀,一下一把,一下一把,没过多久就是一大梱木柴砍好了;远一点可以看到家门口的桃树、屋边的稻草堆儿、还有屋顶灰色的瓦片儿。
   再向远处看去,便是那一片辽阔的水面,一直望过去便到了遥远的天边了,水天一色就是这种感觉吧?丁蛋蛋看着看着,恍惚了神儿。觉得自己的身体慢慢的飘起来,飘过了灌木丛树林,飘过了家门口的稻草堆瓦片,飘向水面上,再就骑上了云朵,快要飞到山山水水的外面去了。那边会是什么呢?还会是山吗?
   “蛋蛋,快下来回家喽!”丁爸爸的一声叫唤,把丁蛋蛋从神仙梦里拉回了现实。丁爸爸挑着两捆巨大的柴禾,嘿呦嘿呦地走在前面,蛋蛋拖着一根小木头跟在后面。阿爸的身躯在柴禾的遮挡下,就像隐身了一样。丁蛋蛋只看见两捆柴禾在飞快的向前移动。他拔起小腿在后面飞追,一边兴奋的喊着:“哈哈,柴禾长腿啦!柴禾长腿啦!”风儿吹的树林沙沙作响,那是大山爷爷也被蛋蛋逗乐了,在那儿偷笑吧!
   丁蛋蛋日后还经常来到风车岩,他的白日梦还是经常的做。将来的某一天,大山的孙子会梦儿成真,去到山的外面水的外面去看看吗?
  
   六、望公山下上学堂
   约莫7虚岁的时候,丁爷爷便带着丁蛋蛋去报名上学了,看着矮小的丁蛋蛋,老师充满了疑惑:年龄到了吗?丁爷爷让老师出几个题目考考蛋蛋,都答个八九不离十,老师便也就收了蛋蛋了。
   那是一所农村完小,位于隔壁村的望公山脚下,离丁蛋蛋家走路不到20分钟。但终究是初出茅庐,丁蛋蛋会跟着三儿阿姨隔壁家的冰哥或者是对凹里的华子一起上学。每天清晨,每当蛋蛋听到下面叫着:“丁蛋蛋,好去上学喽!”便赶紧背起那个发黄的行军书包,飞也似的跑下去,一起结伴往学校走去。那个书包历史颇为悠久,估计是丁爸爸或者丁小姑用过留下来的。虽然洗得有些发白了,但仍旧完好,结实耐用,丁蛋蛋当作宝贝一样珍惜。还有一个铁皮铅笔盒,翻开盖子上印刷了乘法口诀,蛋蛋更是如获至宝。经常会和尚念经一样念着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九九八十一。每念一次,就像是武功又进了一层。
   丁蛋蛋在班里学习认真勤奋。小个子坐在第一排,仰着头专注的看黑板头老师讲课,就如池塘里饥饿的鱼儿翘起头等着鱼食的到来。阿剑是丁蛋蛋认识的很好的同学,好伙伴。他学习一样的刻苦认真,两个人经常在班级里争一夺二。刚刚开始学生生涯的两个孩子,能遇到这么一个互相追赶的好朋友,丁蛋蛋和阿剑都觉得难能可贵。就像是课间的追逐嬉戏一样,跑在后面的都会卯足了劲儿要追上前面那个,而前面的被超过后,又会竭尽全力的要重新跑到前面。就这样快乐的充满激情,两个人越跑越有劲,越跑越快。学习上也是这样,谁都要争个先,不知不觉两个人便一起遥遥领先了。阿剑的爸爸是乡供销社的职工,他要调到另外一个大乡去上班,在某个假期,阿剑也一起带过去了。一个好同学,冷不丁就离开了,甚至来不及说声再见。丁蛋蛋心里像丢了一个东西,有一块地方空了,很不是滋味。
   山村里果子丰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果儿成熟,桃子,梨,橘子,枇杷,杨梅等等,不胜枚举。每年夏天,杨梅成熟的时候,子林和村里的其他几个调皮蛋们,都会到山水摘一塑料袋的杨梅。红彤彤的杨梅娇艳欲滴,看着让人连咽口水。子林们明码标价,一张练习本的白纸可以换5颗杨梅。丁蛋蛋和其他同学们一样,难以抵挡杨梅的诱惑,偷偷又撕下一张,尽量撕整齐边儿,不留痕迹。然后抢过五颗杨梅,迫不及待地塞到嘴里,一口咬下去,甜丝丝的流过喉咙,沁入心脾。不过瘾,再来一颗,三下五除二,几分钟一过,一张白纸换来的杨梅便统统消灭殆尽。
   农村的小学校,课间娱乐活动非常贫乏。礼堂里唯一的一张破旧的乒乓球桌,是同学们神往的赛场。每次几十个人围在四周,都希望有机会上台打上几拍。实在轮不上,哪怕是捡一下球,都会觉得很开心。丁蛋蛋也特别喜欢挤在桌前,眼睛盯着乒乓球左左右右,头也像拨浪鼓一样转个不停。有一次站得离打球的同学太近,一记凶猛的扣杀过来,木球拍不偏不倚,刚好打在丁蛋蛋的鼻梁骨上,鼻血瞬间涌出,涌出来的还有蛋蛋的眼泪。从此以后蛋蛋路过乒乓球台,都会绕开远远的,心有余悸。青松是留了几级的老大哥,跟蛋蛋一个班。他学习一般般,但是乒乓打得很好,人也高大帅气,特别受到女生的喜爱。就连丁蛋蛋心里觉得长得很漂亮的萍儿,每次看到青松都是直勾勾的崇拜眼神。每当这个时候,丁蛋蛋都会觉得怅然若失。
   教体育的苏老师有一个高大的胖胖的儿子,人却特别灵活。他每天下午会在操场上练习武术表演,场地边看热闹的同学都会围得满满当当,看得如痴如醉。一次练习剑术,竹制的宝剑在他手里舞动,虎虎生风。突然一不留神,手没握紧,竹剑“嗖”的一声,紧贴着围观的人群头顶飞得很远。大伙都惊出一身冷汗。但是他的拳术舞得实在精彩,每次仍旧会有一大群人围在边上,看得有滋有味。更有几个生性好动的同学,手里跟着比划,恨不能自己也上去一试身手。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苏老师的儿子后来参加了县里的比赛,获得了很好的名次。整个学校都感到脸上有光。丁蛋蛋也很喜欢看他练习,心里佩服。也对自己充满了期待,非常渴望有朝一日,也能参加一个比赛,为学校争光添彩。
   同学阿金家就在学校附件,他的妈妈有点点傻疯癫,村里人都喊她“颠婆子”,因此同学们都把阿金叫做“颠婆子儿”。阿金妈很勤快,丁蛋蛋上下学的路上,经常会碰到她在水渠里扯猪草,手动作很快,一扫一把,不多一会儿就可以扯一大捆猪草。就跟丁爸爸砍柴禾的速度一样快。阿金妈的眼神非常古怪,深邃,不可捉摸;穿着的衣服也跟不上季节的变换,不管春夏秋冬,都穿的鼓鼓囊囊的,常年戴一顶圆布帽子。冷不丁一看,她确实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癫婆婆。但是阿金的衣服始终干净的,学习虽然不是很好,但上课一直都安静地听讲。不会像有些捣蛋分子,上课闹腾,气得老师直敲桌子。他们也是平时叫“颠婆子儿”最欢的几个,但丁蛋蛋却觉得他们几个才是真正的“颠小子”,阿金倒是一个不错的同学。
   蛋蛋还有几个同学是望公山里来的,他们的家在学校边的望公山顶上。同学们都称他们几个为“山头人”。在蛋蛋的家门前道地上,远处迎面看到的就是望公山,可以清晰的看到几条白白的小山路,就像是几条飘带飘舞在青山之间。那几个“山头人”同学,每天早晨起早从这山路走下来,会带上饭盒,霉干菜豆腐乳什么的,中午就在学校食堂里热一下对付午饭。下午放学了,又要从这些山路上慢慢地走回家里,比起丁蛋蛋他们,那些同学要辛苦很多。有时候蛋蛋回到家里,搬一个板凳到屋前写作业。偶尔抬头看看远处的望公山,会看见几个黑点在慢慢地往上移动,或许就是那几个“山头人”同学吧。丁蛋蛋出神地看一会儿,然后又突然回过神来,继续赶作业。蛋蛋回想起以前阿爸到集市上卖小猪宝宝的时候,似乎就有几个山头人也买过小猪。两个大人抬着一个装了小猪的大竹笼子,一路风尘仆仆。有次碰到特别闹腾的小猪宝宝,趁他们放到地上歇息的空隙,从竹笼子里偷跑出来,那可够他们折腾老半天才能把小猪宝宝给追回来。满头大汗,气喘咻咻,那是逃不掉的。这几个抬小猪的伯伯,说不定就是那几个“山头人”同学的爸爸吧?
   丁爸爸盼望着一年里小猪卖个好价钱,山头伯伯们买头小猪,希望一年里养出个大肥猪,也能卖个好收成。山里人的收入来源非常有限,丁爸爸和山头人伯伯们靠自己的勤劳,赚一些微薄的收入,努力培养着丁蛋蛋和同学们。孩子们的成长是山里的爸爸们最大最远的盼头。
   小学里的老师,一多半是土生土长的代课教师。平日里教课,农忙时会去地里忙活。有几个老师有着浓重的农民式普通话,可以清晰的听闻出泥土的味道。教数学的涂老师,同样也是农忙时田地里的耕耘好手,各式各样的农用拖拉机,都被他摆弄得像模像样。当他去田里大显身手的时候,丁蛋蛋们有时候听别的老师来代课,有时候就自己写作业。不管老师们怎样,在丁蛋蛋和同学们看来,他们都是神圣的老师,依旧认真跟着老师一板一眼的朗诵,学算术,就连那泥土芬芳也兼收并蓄了。
   丁蛋蛋读到三年级的时候,丁爷爷在乡里看到了全乡期末考试的成绩。丁蛋蛋的成绩在自己学校里仍然名列前茅,但是,整个学校的成绩在乡里处在最低水平。前途堪忧!丁爷爷陷入了沉思。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丁爸爸和丁妈妈也很是焦虑迷茫。只有丁蛋蛋,在认真细致的完成了作业后,依旧撒欢儿地在山间和冨儿、三儿几个小伙伴们奔跑,不知疲倦。关于未来,关于前途,还不曾在丁蛋蛋的脑里出现。
  
   七、过了一村又一岙
   阿哥回来了,丁蛋蛋却要走了。
   孩提时,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兄弟俩在桃红橘绿间,抬眼看太阳升起,仰头望皓月当空;风起的日子听竹林沙沙,雨来的时候赶鸡鸭回家。可是自从上了学堂,阿哥去了远方的外婆家上学,蛋蛋留在了家乡。今年,好不容易阿哥回来了。丁蛋蛋看着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心中自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窃喜可以和阿哥一起背着书包上学堂了,却不知爸妈早已计划好,要送蛋蛋去外婆家跟着阿舅读书。唉!一次匆匆的重逢,恰似擦肩而过,可恶!但是对于记事以来从未出过远门的丁蛋蛋来说,这一次,终于要到山的外面,水的外面走一遭了,心里还是激动不已的。
   临行那一天,天还没亮,丁蛋蛋就醒了。丁妈妈背上了大包小包,丁蛋蛋背起了白白的行军书包,踩着星光,跟着月亮,向水库边的船埠头赶去。再转一个弯,就要到了。却只听得嘟……嘟……嘟的汽笛声响彻云霄,瞬间打破了凌晨的宁静。几只野水鸭被惊飞起来,嘎嘎地叫个不停。蛋蛋不知道这笛声是何物,以前在山间奔跑的时候,似乎隐隐约约听到过。丁妈妈却赶紧拉起蛋蛋紧跑几步,“快走蛋蛋,船要开了!”哦,这原来是开船的讯号。蛋蛋也赶紧迈开小短腿,吃力地跟上阿妈的脚步。后面还有几个人也是赶船的,一边喊着:“等渡哦……”一边也飞奔过来。等他们跳上船的时候,船头甲板已经在慢慢升起,船也慢慢地离开了岸边。

共 55263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如同小说《鸡毛蒜皮》一样,将琐碎的生活临摹出来,猛地看来杂乱无章,但细细品来,始终是围绕着“丁蛋蛋的幸福童年”这一主题展开构思,铺展开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从“丁蛋蛋”的出生到少年时期的经历,以及他所见所闻,在他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愁,悲欢离合情,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折射出“丁蛋蛋”这个人物善良与勇敢、勤奋与好学、慈悲与怜悯等品质,还有宁大高材生修电器三舅实力张扬,俏儿的天真,盼儿的无邪,华峰虽木讷却贴心,华英虽傲娇却真诚,还有阿爸阿妈的勤劳,朱老师、金老师、阿舅等老师的敬业精神,爷爷、姥爷、姥姥等人的慈祥……这些人物形象,在细微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中,栩栩如生地站立在读者面前。小说很有地域特色,尤其是心理描写非常到位。作者的场景描写也非常老道,苍劲,能引人入胜,小说框架结构严谨,情节合理,但起伏感不是很强烈。通篇读下了,能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是一位心地善良之人,文字驾驭能力强。好文,倾力推荐共赏!【编辑:清纯芳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30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3-04 21:38:50
  问候作者!小说写的很好!期待更多的精彩!
清纯芳心
2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3-04 21:47:12
  这是一篇很好的小说,在审稿过程中,被几处的细节描写感动!给作者赞一个!
清纯芳心
3 楼        文友:阳媚        2017-03-04 22:34:54
  欢迎友友加入江山大家庭,为你的文笔喝彩,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        2017-03-05 16:32:36
  感谢阳媚老师鼓励。:)
4 楼        文友:        2017-03-05 16:31:17
  非常感谢清纯芳心老师细心阅读,编安悉心指点,受益匪浅。
   感激,给了我继续码字的动力和勇气。
用心写字,让真情从笔尖流淌--丁 0 0
5 楼        文友:林小白        2017-03-06 11:48:41
  通篇读下来,被作者许多细节上的处理所感动,非常漂亮,拜读。
回复5 楼        文友:        2017-03-06 11:52:34
  感谢小白老师关注。向您学习!握手
6 楼        文友:雅润        2017-03-08 14:49:09
  小说写的细腻,语言灵动耐读,恭喜作者,收获精品。期待你的第二个精彩!
雅润
7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3-08 16:40:57
  恭喜获得精品!
清纯芳心
回复7 楼        文友:        2017-03-08 18:29:05
  承蒙芳心老师精心编辑。抬爱
8 楼        文友:风也悄悄        2017-03-08 18:05:27
  恭贺老师作品加精!
回复8 楼        文友:        2017-03-08 18:29:58
  感谢风老师,握手
9 楼        文友:阳媚        2017-03-08 20:39:52
  很质朴的文字!贺喜友友精品!请友友加系统小说精品群:江山优秀小说群 560535959
回复9 楼        文友:        2017-03-09 10:37:21
  已加。谢谢老师鼓励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