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善良都能开花
一
春天,花开了。开得人心间荡漾。
阳光的暖,铺得一天一地。沿着花径,我骑车去学校。看着满径鲜花盛开,整个身心里都是春意盎然了。
刚到校门口,车还未停稳,迎面跑来一小女生,八九岁。她扯着嗓子,远远就喊我:老师,老师,你看那人可是个骗子?孩子的话,在这个春光融融的清晨,说得我一懵又一惊。
沿着女孩手指的方向,望去。信用社门口,一头发蓬松且衣衫陈旧的老者,正焦急得一脸无助。经过的人,一个个咧着身子绕道走开。有几个,还要远远地站在一边看。走过去,问他个究竟。那老人说:银行没开门,取款机不会用,孙子住了院,急用钱……他站在那儿,只想寻一个帮他取一下钱的人。
举手之劳,竟没有人敢信他。
走过去,我帮了他,取了两千元钱。
他握紧我的手,很长时间才松开。接二连三地谢谢谢谢!说得我很不好意思。就这么一丁点儿事,为何要谢得那么沉重?
周围几个人笑着在看,不只是会有怎样的一出戏要发生。
许是骗子太多了,许是善良早丢失。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似乎缺失了太多的信任和爱。信任没了,善良也没了,我不知道以后的日子里,人和人之间该怎样相处?
看着面前,两眼清清亮的小女孩。这个春天里,我不知该如何告诉她去书写善良?
二
一周末早上,去新市街吃早餐。
年的余味,还在。冬天的冷,仍未尽。一穿着单薄的要饭老婆子,一步步靠近摊点。卖粥男人,厉声吆喝:滚一边去!她吓了一跳,真地就滚了一边去。蹲在不远的一边里,止不住地哆嗦。
我说,给她一碗粥,半斤包子,钱我来付。
卖粥人,不怀好意地看了我一眼,又看了我一眼。饭是盛了,却不让她靠近桌子。坐下吃吧,不怕的。她畏畏缩缩地靠过来,紧挨在我的身边。急急忙忙地吃,不敢抬头。她是饿了,好像几顿饭都没吃。我一直坐在那儿,看着她吃完。饭毕,我匆匆走开,就觉背后是一阵凉凉的嘲笑声。
小时候,年穷,要饭的人多。哪一年节里,都能遇见好十几个。每次有要饭人上门,祖母都要让他坐下来吃,一直到吃饱喝足,尽管那时家里生活条件并不算好。记得有一年过春节,一娘儿俩还在我们家过了新年呢。祖母常说,不到那一个份上,谁都不会走到这一步,要饭的碗是那么易得端的?也是,不到一定的时候,谁会端起那样的一只碗四处去乞讨呢?许多年,都没到见过上门讨要的人了,说明生活真的好了。
老婆子走到这步路,我想一定是有她的苦衷的。
有人说,这样的骗子太多了,好多都因此发了财。有人说,现在有些人把乞讨当成了一份职业,专骗人们的善良。我相信骗子是有,但这一个绝不是。
从那天起,至今一直都没见到她。这个春天里,但愿她能过得好!
三
中山南路。人来人往。车来车往。
我正要赶着去上班,见一老男人在路边等车。
他扛着几个大包裹,全身上下仿佛都是泥渍,好像刚从工地回。招手拦几辆出租车,都没人停。天渐渐黑,他似乎很着急。我想,这个春运旺季,别人肯定是嫌他东西多,又老又脏,才故意不愿停下。走过去,拦了一辆出租,让他上了车。司机伸头跟我说,你家老人啊。我没说话,让她送他到要去的地方。
谢谢!谢谢!车走了很远,那谢的声音似乎还在。
这么大年纪,还出来打工。为了生计,年节都没回来家过。看看身边的那一座座高楼大厦,有多少农民工兄弟每一天都在流着汗水,出着苦力。看到他,我就会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好多年前都是做着这样苦累的脏活的。城里的哪一座高楼,哪一项建筑,不都是农民工兄弟们的杰作啊!
二弟和村里一帮人,刚过完年就去了扬州,到一家工地贴外墙砖。二弟恐高,站在几十层的高楼上,每天似乎都要战战兢兢。听说后,心里一直都不安。
经常认为自己工作很累,与他们比起来,我们的工作又算得了什么呢?
四
上周去杭州玩,恰逢遇上一个散拼团。有老人,有孩子,大多是一群年轻人。
同车两个老太太。一个是母亲,另一个女儿。母亲八十多岁,女儿近六十岁。女儿说,母亲老了,想在她还能走得动的时候,带她出来看看风景。女儿的话,让一车子人都倍受感动。
每到一处景,导游都要放慢脚步,我们也都要放慢脚步,陪着那位母亲一同去欣赏路边的花花草草。春天真好看,花儿开得真好看。母亲的笑容,灿烂如花。
走着走着,几个年轻女孩似乎有些不耐烦。私下里叽咕道,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多耽误事……
听这话,连我心里都有些儿不舒坦。我对年轻人说:别急,很快的,大家都会有老的时候。听这话,那群人悻悻地一溜烟跑开。最后,我们只得兵分两路,年轻的一拨,年老的一拨。我决定和妻子留下来,陪着老人们一起。
还是年轻好啊!那位母亲说,你看她们一个个都像花儿一样。
我在心里想,这个春天,要是善良都能开花该多好!
五
只几周时间,花都开好了。去单位上班,来来回回都在花径里。放下车子,看看这一朵,又看看那一朵,仿佛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花了。行走间,忽然觉得,如果善良都能开花,这尘世该是怎样的一份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