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红薯的变身(散文)

精品 【风恋】红薯的变身(散文)


作者:蓝色宁静 秀才,200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35发表时间:2017-03-08 02:41:35
摘要:普普通通的红薯,经过母亲的双手精心雕琢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各式各样的精致可口的点心和美味佳肴。 红薯让我们享受到舌尖上的美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红薯妆饰着我们童年的快乐,伴随着我们成长;红薯承载着许多美好而又珍贵的回忆!

【风恋】红薯的变身(散文) “卖烤红薯了,又香又甜的烤红薯……”一位大爷在大声吆喝着,烤红薯的香味随风飘来,馋得我迈不动脚步。急忙跑过去,买了一个烤红薯,轻轻掰开,扑鼻而来的薯香味令我沉醉。一时间,仿佛回到生养我的故乡,回到父母的身边。
   映入眼帘的是,母亲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此时正值红薯收获的季节,有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跟着母亲在地里捡红薯,忙得不亦乐乎。
   在过去,红薯是家乡必耕种的农作物,它耐贫瘠,耐干旱,生命力非常顽强,产量也不错。在那个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年代,红薯可以有效填补家中口粮的不足。
   那时的红薯品种单一,只有红皮白心一种。这种红薯淀粉含量较高,煮熟后不软,一口咬的太多还容易噎着。口感面甜,饱腹感强,耐饥饿。而现在科技发达,红薯品种多样,有红皮白心的、红皮黄心的、紫皮紫心的、黄皮黄心等等。分类也更加细致全面,不同用途选择不同品种,例如,烤红薯,选择黄皮黄心,这个品种的红薯皮薄,水分足,口感软糯甘甜。烤熟后,外观松软,香味四溢,里面的瓤金黄灿灿的,非常诱人。
   说起红薯的吃法,那可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蒸红薯,烤红薯,红薯稀饭……这些制作简单方便。要是对红薯进行深加工,那可是花样百出了,程序自然就比较繁琐,比如:红薯粉丝、山粉圆子(红薯粉做的)、红薯烙饼、红薯馒头、红薯糯米稣、红薯球、烘烤红薯干……
   每年,我们老家在红薯收获后,村里家家户户都要自制红薯粉。这红薯粉实际上是一种淀粉,因此也称为红薯淀粉,做菜时可以用来勾芡。
   在我们老家可不是这样吃的哟,红薯粉做出来的可是一道大菜,它和猪肉一起红烧,称为红烧肉山粉圆子,更是家乡的一道特色菜!
   自制红薯粉的这个过程也称为洗红薯粉。
   第一步,挑选个头大、圆圆的红薯,这样的红薯出粉率高。
   第二步,将所挑选的红薯清洗干净,有损伤或虫眼的部分都得用刀挖去,否则影响粉的口感。
   第三步,将洗好的红薯拉到大队里的粉碎机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成为红薯渣了。
   第四步,淘洗红薯渣。
   母亲早已在家准备好几口大缸和干净的水,将专用的厚纱布四脚处系上结实的绳子,把绳子挂到搭好的架子上,纱布下面放上大缸。
   这样就开始动工了,母亲双手稳住纱布,父亲舀上适量的红薯渣放入纱布中,然后倒入一些水,水漫过纱布中的红薯渣即可。
   然后,父亲双手使劲搅拌纱布中的红薯渣,红薯渣中的粉随着水的稀释而流入下面的大缸中,如此反复淘洗三四遍后,红薯渣中的淀粉大部分都流入水中,再倒出淘洗过的红薯渣(红薯渣可不能丢掉,这可是猪儿的口粮)。接下来,继续重复上面的工作,直到所有红薯渣都淘洗完为止。
   第五步,晾晒红薯粉。
   大缸里的红薯淀粉水,需要经过一夜的静止,方能凝固。第二天早上,母亲舀出大缸表面的水,露出下面沉淀的粉。然后,母亲用手将红薯粉抠出来,放在专门晾晒红薯粉的大簸箕上,抠完后,再将大块红薯粉,全部掰成小块小块的一字摆开,放在阳光下暴晒。等到红薯粉半干时(此时的红薯粉小块太干不容易捏碎,太湿了又粘手,所以不干不湿是最好操作的),再将小块全部捏成细小的颗粒状(仅凭手工不可能捏成粉末状)。最后,彻底将红薯粉晒干,密封储藏待用。
   接下来就是母亲的拿手菜——猪肉山粉圆子。
   山粉圆子和猪肉是黄金搭档。猪肉中的油渗入山粉圆子中,包裹着肉香味的山粉圆子晶莹剔透,令人垂涎三尺。
   山粉圆子有两种做法,味道截然不同。一种做法类似烙饼,摊成薄饼后,切成小块,在加工;另一种,就是用开水烫,冷却后将烫过的红薯粉捏成圆形,再进行加工。
   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技巧的,大家都知道烙饼用的是平底锅,而母亲用的则是平时炒菜的大铁锅。
   还记得,儿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要是能够美美吃上一顿母亲做的猪肉山粉圆子,堪比过年一样兴奋。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家里来了三位陌生的叔叔。父亲热情地招待,泡茶递香烟。母亲忙着张罗饭菜,嘱咐我去集市上买三斤猪肉,等我买肉回到家,母亲已经炒好了七八道菜,端上餐桌,让他们先吃菜喝着酒,这道红烧猪肉山粉圆子则是压轴菜。
   首先,母亲麻利的将猪肉清洗,切成大快备用。根据猪肉的总量,准备好适量的红薯粉,放入盆中,加冷水稀释搅拌均匀,放置十几分钟,让所有的红薯粉颗粒充分吸收水分,自然成稀糊状。
   然后,我到灶下烧起柴火,锅烧热后,母亲在锅内放入适量菜籽油(其他植物油都行,只是菜籽油独特的味道,增添菜肴香味),当油温达到八成后,母亲就倒入红薯粉糊糊,再用锅铲将糊糊摊成圆饼状(饼的厚度适宜)。母亲动作轻盈,技巧娴熟,刚刚还是红薯粉糊糊,一会功夫就摊成香软的圆饼,这就是山粉圆子,熟后起锅放置一边。很快,母亲就将所有的红薯粉糊糊摊成圆饼。
   接下来,母亲将所有的红薯圆饼用刀切成小块备用。她把锅清洗干净后,我再次升起火。待锅烧热后,母亲倒入菜籽油,等到油烧热,香味飘起时,她放入之前切好的大块肥肉,不一会儿,肥肉在高温下发出“噗嗤嗞嗞”的声音。这时,母亲叮嘱我,火候不要太大,太大肉容易烧焦。大块肥肉在锅中蹦跳,肥肉上的油慢慢渗出,颜色变得焦黄。这时,母亲将大块的瘦肉放入锅中,一起翻炒,待到瘦肉变色时,母亲总习惯地说道:“瘦肉变色,炒出香味后,就要加入一些老抽用于调色;放入姜、八角,是去除肉腥味的;再淋入少许生抽,是用来提香味的。”
   翻炒一分钟后,母亲再加入切好小块的山粉圆子,用锅铲不停地来回翻炒,肉香味在灶头升起,瞬间弥漫整个厨房。炒出香味后,母亲在锅中加入一些冷水,盖上锅盖闷煮,等到水开后,她揭开锅盖加入适量盐巴,用锅铲翻匀,继续小火煮,锅内“咕噜咕噜”翻滚着,浓郁的肉香味与山粉圆子正在相互融合,融合后的香味,从锅盖缝隙中飘出来,惹得我腹中馋虫不停地打架。
   锅内水分蒸发的差不多后,这时肉和山粉圆子也已经熟透,母亲撒上味精和葱花,用锅铲翻匀,然后出锅装盘。色泽鲜艳的肉块、晶莹剔透的山粉圆子,仿佛在朝我招手,伴着清新的葱花味,馋的我使劲地吞口水。母亲看着我这馋劲,意会地拿出小碗,用筷子夹起一些山粉圆子和两小块瘦肉,放到碗中递给我,然后端着两盘猪肉山粉圆子,送到堂屋的餐桌上。
   听见餐桌上所有的客人都在夸母亲:“弟妹,这道菜做的实在是太地道,太好吃了。自从离开故乡,就再也没有尝到这道美味佳肴了,时常在梦中、记忆中寻找,今天,终于一饱口福,没想到弟妹的厨艺这么棒,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听着他们的话,我兴奋地把山粉圆子塞进嘴里,每咀嚼一口,就深深吸允着,充分体验舌尖味蕾上的感受。吞下后,唇齿间仍有余味萦绕。接着轻咬一口肉,肉质细腻有弹性,在舌尖回旋,深深沉浸在这美味中。看着碗中山粉圆子越来越少,就含在嘴里,不敢吞咽,因为我知道吞下去就没了,下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享受这美味了。
   平时,母亲做的山粉圆子是没有猪肉的,缺少猪肉浸润的山粉圆子变得干涩。就是菜籽油的量,母亲也用的少,味道差距甚大。为了让我和弟弟解馋,母亲会将白萝卜和山粉圆子一起烹饪,切块的白萝卜经过菜籽油的包裹,炒熟后,表面色泽鲜艳亮丽,看着像一块块肥肉,母亲告诉我们:“把这白萝卜当成肥肉,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自然就变成美味佳肴了。”
   直到现在,回想起儿时的红烧猪肉山粉圆子,还是忍不住地流口水。从小到大,我不知看了多少次母亲做这道菜,这些方法步骤早已熟记于心。可是,当自己亲手制作时,没有一次成功。无论是将红薯粉摊成饼状,还是采用开水烫红薯粉的方法都不行。从小看着母亲做,可我丝毫没有领悟到其中的技巧和精髓。
   无奈之下,我买了一个平底锅,终于成功地摊成红薯饼了,这就是新型产品-平底锅的好处。随后兴致勃勃地按照母亲制作的方法如法炮制,一盘香喷喷的红烧猪肉山粉圆子出锅了。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筷子尝尝,却发现味道相差甚远。一股失落感涌上心头,立马打电话问母亲,母亲笑着说:“傻孩子,你想想啊,现在市面买的猪肉,几乎是饲料喂养大的,几个月就出栏了。家里喂养的猪,吃的都是大白菜、萝卜、红薯、粮食等等,基本上是一年时间才宰杀。这市面上买的猪肉怎能相比呢!”
   原来是这回事呀,我若有所悟,突然间我意识到,这道菜里还缺少最关键的一味调料,那就是“母爱”。
   提起母爱,想起曾经许多往事,还记得刚读一年级的时候。有天,老师正在认真讲课,突然小胖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吃月亮糖果!”
   所有的同学哄然大笑,对着小胖做鬼脸。小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刚六岁,不到上学的年纪(在那个年代,八周岁才可以上一年级)。由于他父亲与校长之间特殊的关系,学校破例让他读一年级。
   下课期间,大家都围着小胖,问他月亮糖果是什么样子的。小胖骄傲得向大家解说:“月亮糖果有两种,一种像十五的月亮那样圆,一种是半月牙状。糖果外面包裹着一层非常漂亮的红色糖纸,揭开糖纸,把糖含在嘴里,那个甜味,真心比那个白糖要好吃,还带有水果的香味呢……”
   大家听了非常羡慕,我也在脑中幻想着月亮糖果好看的形状以及那诱人的果香味:不知是苹果味还是橘子味?还是其他没见过的水果味呢?
   最后一节课,我几乎不知道老师讲什么内容。回到家里,赶紧问母亲,什么是月亮糖果,听说这味道比白糖还好吃。
   五岁的弟弟拉着我的手,追问这月亮糖果在哪?我告诉母亲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一旁的弟弟央求着母亲,吵着要月亮糖果吃。
   母亲哄着弟弟:“妈妈也不知道什么是月亮糖果呀,集上也没见卖的。”
   母亲好不容易把弟弟哄住了,松口气的母亲神色凝重,不知在想什么。我自知不该当着弟弟的面,说出这月亮糖果的事情,更不应该告诉母亲,害的母亲为难了。
   周末的时候,母亲挑出一些红薯让我去河里清洗。看着母亲喜悦的表情,我知道她又要做新点心了。便轻声问道:“妈,之前您给我们做了红薯麻花、红薯蒿子粑、红薯球……这次,准备做啥好吃的呢?”
   母亲笑吟吟地说:“嗯,这次给你们做糯米红薯稣!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不能给你们买那些花样新奇的零食,但我会利用家里种的粮食和蔬菜,亲手制作一些花样食物和点心,满足你们这两个小馋猫的。”
   我哼着歌,开心地去河里洗红薯,回来后,帮着母亲烧柴火。灶上一口锅蒸着红薯,一口锅煮糯米饭,火苗在灶膛内开心地上下窜跳着,我的脸庞被映照得红彤彤,全身暖融融的,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红薯蒸熟后,母亲将所有的红薯皮扒掉,放到大盆中,用锅铲捣碎,再加入煮熟的糯米饭,用锅铲使劲搅拌捣匀。母亲还特意剁碎了一些生姜,放到一起搅拌。经过寒露霜降节气的红薯,其淀粉发生化学反应,逐渐糖化,变得更加甘甜粉糯。糯米的粘性包裹着红薯泥,融入清新略带辛辣的姜味,散发出一股神奇的香味,沁入心扉,令人神清气爽。
   这些工作完成后,母亲把晒红薯粉的大簸箕拿出来,擦干净放到院子里的晾晒架上。把搅拌好的糯米红薯泥,均匀摊铺在簸箕上,厚度接近一元钱硬币的厚度,弟弟在一旁兴奋地手舞足蹈,高兴地喊着:“这是妈妈做的大红薯月亮。”因为簸箕是大圆形的,宛如十五的月亮,所以弟弟形象地称为“大红薯月亮”。
   晾晒至七成干时(太干了剪刀就剪不动,太湿,不成型,一剪就容易碎,所以七成干时比较合适),母亲就坐在阳光下,用剪刀将这些“大红薯月亮”剪成菱形、月圆形、月牙形,大小如大拇指般大,剪好后继续晒干为止。
   接下来就是享受美味的时刻啦。弟弟围着灶台,目不转睛盯着锅,我在灶下烧火,锅内的菜籽油开始冒泡,母亲把弟弟拉到离灶台有五六十公分的地方,交代他不要过来,否则被热油烫到,嘱咐我火不要烧的过旺。
   母亲抓起适量的糯米红薯干,放入油锅,传来“噗滋”声。她拿起笊篱来回翻动,让糯米红薯干均匀受热,油炸至金黄色捞起。
   看到母亲捞起的糯米红薯稣,弟弟坐不住了,颠颠地跑来。母亲看他来了,及时拿出几块糯米红薯稣,放到嘴边吹了吹,然后递给他。弟弟拿到后,急忙塞进嘴里,满足地咀嚼着。我也不闲着,从灶下站起来伸手就抓。母亲连忙嗔怪着:“小祖宗耶,你们都慢点慢点,别烫着,没人跟你们抢!”
   弟弟吃的比我还快,看到我伸手去抓,他担心被我全吃了。嘴里嚼着,两只小手伸着要,母亲一边忙着翻动锅里的糯米红薯稣,一边应付着弟弟。
   “静儿,去爷爷家,看看他们回来没?把这些先送给爷爷奶奶。”说着母亲将盆里炸好的糯米红薯稣递过来。
   我刚转身,就看见爷爷奶奶牵着弟弟的手走进门,不知何时,弟弟跑到爷爷家喊他们了。
   弟弟一把抢过我手上的盆,自豪地说:“爷爷奶奶快吃,这是我妈妈做的糯米红薯酥,味道一绝!比姐姐班上,那个叫小胖同学说的月亮糖果还要好吃呢!”接着他就绘声绘色地跟爷爷奶奶说起我同学小胖的事。
   从此以后,每年的腊月,母亲都会做许多糯米红薯稣,晒干储存备用。等到过年之前,会油炸一部分,在过年期间食用。余下的什么时候想吃,再现炸,非常方便。
   普普通通的红薯,经过母亲的双手精心雕琢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各式各样的精致可口的点心和美味佳肴。
   红薯让我们享受到舌尖上的美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红薯妆饰着我们童年的快乐,伴随着我们成长;红薯承载着许多美好而又珍贵的回忆!
  
  

共 52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美味和母爱相溶的情感散文佳作,文章之中作者细致地阐述红薯的多种做法,这一点就会勾引起读者食欲,作者随手一转却令人意想不到,描写食品佳肴的同时,把一份母爱渗透在文章之中完美闪现,给人一种无限崇高的感动和温暖。散文独有的美感亦完美体现。“突然间我意识到,这道菜里还缺少最关键的一味调料,那就是“母爱”。一种食品和独有的那份浓浓的母爱亲情,以及飘荡在内心恒久的弥香,融进了更多暖人心怀的感动,正是这份回忆和感动,给与了我们对母爱那份刻骨铭心的回忆、崇敬与感恩。整篇文章作者文思独到,思想主题和主旨核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一份母爱的温暖,叙说得贴近心灵,融入灵魂。情感的跳跃描写,令人启发,更感动于这份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欣赏佳作,问候作者,感谢赐稿。佳作倾情推荐,美文与大家一起分享。【编辑:风恋落花的孤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9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03-08 02:43:08
  欣赏宁静社长精彩奉献,很好的散文佳作,拜读学习,问候宁静社长。顺祝康健,幸福永远。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6:23:56
  早上醒来,习惯拿起手机进后台,看到自己的拙作在凌晨二点多发表出来,非常的感动和感激,这么晚了,风恋哥还在忙于社团的工作,辛勤编文,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经过白天工作生活的忙碌,到了晚上还为社团的事情操心和忙碌,这份精神令人感动,可以看出哥哥对咱们风恋社团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
2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03-08 02:44:43
  整篇文章作者文思独到,思想主题和主旨核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一份温暖和母爱,叙说的贴近心灵与灵魂的那种情感的跳跃,令人动心。很好的散文作品,为佳作点赞献分。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回复2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6:25:40
  谢谢哥哥精彩到位的编者按,令拙作增彩更多神韵,感恩哥哥的辛苦编辑,敬茶献花!
3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03-08 02:46:52
  期待宁静社长更多的佳作呈现,编者按不到之处,或者理解不透,敬请谅解,但愿宁静社长在咱们社团精彩继续。顺祝宁静社长全家幸福安康,快乐永远。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回复3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6:29:29
  谢谢哥哥的祝福,感恩哥哥在文学路上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感恩在江山文学网,风恋社团与哥哥相遇,在文学之路有哥哥相伴,真的很好,感谢风恋社团以及所有的文友老师们指导和陪伴,更加坚定自己文学信念!祝福哥哥及全家幸福安康,生活美满,事事顺心如意!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3-08 06:15:06
  普普通通的红薯,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经过加工,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美味,读着老师的文字,我仿佛也闻到了它的美味飘香。在那个物质贫困的年代,红薯带给了作者一家人美好的生活。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4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6:31:55
  谢谢叶老师关注拙作且留下精彩的点评!红薯虽然普通,甚至不起眼,但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街头飘来的烤红薯香味,依然吸引着很多人,这就是红薯的魅力!
5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3-08 06:19:57
  作者通过红薯的记忆,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极具神韵地勾勒出来出来了,充满无限温馨。文章告诉我们,其实幸福不一定是大富大贵,质朴无华也是幸福的一种形式。祝福老师!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5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6:36:08
  谢谢老师道出了我的小心思,通过红薯的记忆,展现出母亲对子女的这份真挚无私伟大的爱,母亲通过她灵巧的双手,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和期盼,让我们快乐健康成长!通过此文表达内心对母亲感恩感激之情,真心道一句:“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
6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3-08 06:22:58
  朴素的文字,字里行间深情的情感,构成了文章的风格。通过这些文字,把读者带回来那些远去的年代,触摸着让人怀念而温暖。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我们应该忆苦思甜,心怀感恩。欣赏老师精彩佳作。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6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6:43:47
  红薯对于农村人而言,有些特殊而又深刻得记忆,甚至在大饥荒的年代,红薯是耐心救命的粮食,红薯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在恶劣关键下依然茁壮成长,这份红薯精神和意志值得我们学习;红薯百变花样的吃法,凸显了它柔顺的特质,具有能屈能伸的品质,不正是我们人生成长过程中所学习的吗!再次感谢老师的留评关注,您的文章写的非常棒,以后多向老师请教学习,祝老师文笔丰盈,精品佳作连连!
7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08 07:12:47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认真细细品读中:映入眼帘的是,母亲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此时正值红薯收获的季节,有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跟着母亲在地里捡红薯,忙得不亦乐乎。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7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9:30:40
  谢谢慧眼老师关注拙作并点评留墨,谢谢,祝老师文笔丰盈,佳作连连!
8 楼        文友:不弃不离        2017-03-08 08:20:53
  红薯变身的美味,满满的是亲情的温馨,是母爱的味道。欣赏拜读宁静妹妹美文,问候妹妹,遥祝一切安好!
回复8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9:34:38
  谢谢姐姐点评拙作,谢谢姐姐。我对于红薯有着深厚而特别的记忆,更是一种红薯情怀,平凡的红薯有着不平凡的品质,值得学习红薯的精神!祝姐姐及你的母亲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9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7-03-08 08:37:58
  妹妹的美文还没来得及细读,先申报精品,空了再拜读留评。顺便带去对妹妹和母亲的节日问候!祝福妹妹和妈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幸福吉祥!祝妹妹春安文祺,佳作丰硕,编创愉快!2.17.3.8.
碧潭飘雪
回复9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8 09:31:54
  谢谢姐姐,辛苦了,敬茶献花!祝姐姐和您的母亲节日快乐,一切安康!
10 楼        文友:卫斯理        2017-03-08 16:48:47
  我不仅喜欢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也喜欢农村方面的文章,可能是从小生长在城市的缘故吧,很向往农村生活,觉得在农村不仅空气新鲜,就是干农活也好玩,甚至是神秘。哈哈哈。文章写的不错,很有乡土气息,赞一个。
卫斯理
回复10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17-03-09 06:48:28
  谢谢卫哥为拙作点评,对于农村长大的人而言,都有一种乡村情怀,特别是随着社会进步,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回过头看看曾经的农村,有种别样的感觉。也是忆苦思甜吧,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