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只等春风度窑湾

编辑推荐 只等春风度窑湾


作者:风子九天 举人,346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27发表时间:2017-03-09 19:11:52

只等春风度窑湾 千年运河百道湾,黄金分割在窑湾。
   知道窑湾这个名字,是三十年前。与窑湾相约,却要等到三十年后。
   再不见,就老了。老了的不是窑湾,而是我们。
   窑湾和我的城是毗邻,说白了就在自家的后园,只隔着一条长长的京杭大运河。不知什么原因,这么多年竟没有去。连说起她的名字时,仿佛都没了一点感觉。许是遗忘了太久,窑湾具体在哪个方向,似乎都不再能说得清楚。原以为,那是遥远江湖里的一道深水湾。去年春,一朋友从窑湾来,带了两瓶家乡的绿豆烧,喝过才知道,是窑湾烧出的酒。酒是好酒,就是后劲稍有点大。
   今年春,大学一同学做了局长,我们相约为他贺。那天,天阴得很,更冷得很。坐在车箱里,就能感觉窗外的风似乎就不一般。飕飕飕飕地,把路边的牌子都刮得吱吱喊。吃饱喝足后,第一站,王同学就带我们去看苏北第一镇——窑湾。网上说,苏南有周庄,苏北有窑湾,不看便是一种遗憾。真的假的不知道,当时就觉心里有一股子兴奋。不知,是不是因为窑湾绿豆烧的酒劲,大家异口同声便说去。窑湾啊,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主儿?偏要等到三十年后,才想起与我们相见。
   离开城市的喧嚣,车子驶进了一片旷野。
   很长一段路,颠簸得连窗外的杨柳树都东倒西歪。窑湾真是遥远,走好一段路,仍未看见影踪。
   窑湾该是一座像样的城的,想象里就该如苏州的周庄,浙江的乌镇,云南的丽江。远在远里,一路上我没看到小桥,也没看到流水。似乎只看到,一排排粗犷的白杨和翻卷着浪花的冬小麦。隔三差五,还能看到错落参差的青砖红瓦顶民居,还有电线杆。说话间,不小心来到了窑湾。窑湾被藏在看不通透的一片树林子里。街道很小,没有高楼,也没有大厦。人少得可怜,可怜到你的耳边只剩下呼呼风声。
   春节刚刚过,我认为那里肯定是车水马龙的。然而,不是。我们一行十四个人,算是一个很大的旅游团体。导游很惊喜,是那种忽然间要被吓到地惊喜。当地生意人,也不是很多。他们只抱着膀子,守着自己的小摊子,淳朴得就像古老的窑湾。见我们去,乐呵呵地吆喝着她手里的窑湾桂花糕和冰糖葫芦。去过太多古镇,这是我见过古镇中,最萧条最没有人气的一个。许是因为风大,许是因为天冷,好多店铺的门都没敢开。红灯笼和招摇过市的幌子,不只是少,还在风中乱,乱得有点让人停不下脚步。街间的石板路,一段新又一段旧,不时悬起阵阵烟尘。有几条小狗敛着尾巴,在街道上懒洋洋地散着步子。一晃,没在意就走出了小街,迎面是被子弹打穿的高墙,还有炮楼。老房子倒是有不少间,日月的侵蚀似乎藏有许多旧伤。在那里,没有看见韩信点将台和他的奇门遁甲八卦阵,也没有见到西楚霸王起兵的盟誓台。留给我们的,是灰头灰脸的两条老街,还有纵横堆积准备修缮用的泥瓦石块。“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的繁华,也只是旧梦千年。
   一拨人,有的想继续往前走,有几个只想停下来避避风。我是坚持要走下去的,毕竟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回想,太多的历史可以仰望。往前走,是一条老街,破破烂烂的一条老街,门板大多都倒塌,房梁也大都歪斜,斑驳的灰白墙面上,还有许多年前的旧字。录像厅、只生一个好、不准随地大小便等字样,有的使劲才能分辨得清。再使劲,就走过了头,前面是一片白茫茫的骆马湖。同学说,骆马湖义同落马,名字不好听,有人想给它改成马上湖。一同学气不过,说了几句酸话,有本事就别贪,贪了还不想落马,改个鸟……
   骆马湖很壮阔,冷风里,看不到边界。站在城南码头,遥看烟波浩渺的骆马湖和流水汤汤的大运河,心如波涛漫卷。多好的一湾江湖,竟要这般的冷清。见我雕塑样地僵立,朋友诧异地笑问,尔等如何戚戚焉?我不言,只等春风度窑湾。水岸,站不住脚,风逼得你不得不往后退。我们按原路退回,半道上恰逢导游挑着杏黄旗走来。
   导游说,窑湾是悲情的,没留下太多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和财富。其间历经楚汉相争,关曹大战,金兵南下,元军进犯,日军铁蹄践踏……连郯庐大地震都未能幸免。据说岳飞统领十万大军在此阻击金兵南下;徐达、刘伯温曾率二十五万大军抵抗过元军;武举人臧纡青曾在窑湾四面城墙设八处炮台,阻击过太平军。然后是抗战,是文革。有着千年历史的一座繁华古城,却饱受这样的凄风苦雨,怎叫它不伤痕累累?
   好端端地一座城,怎经得起这千般万般地蹂躏与践踏。窑湾是不屈的,从那些断瓦残砖上,还能看出几分他当年的壮烈。
   想当年,这里是怎样的繁华胜地。千帆竞渡,商贾云集,有资料为证:窑湾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民国时期。过去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是苏北鲁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八个省在此设商会,有10个省在此设商业代办处。清末民国初期,窑湾镇有商号、工厂、作坊等360多家,其中钱庄就有13家。东三省货物经窑湾远销南洋、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当年镇上设有美孚石油公司、亚西亚石油公司和五洋百货等外国公司。外国的汽艇、国内的小货轮在窑湾码头来往穿梭,河面桅樯林立,街道人流如织,可谓极盛一时。当时有商铺、宅院、教堂、庙宇8000多间。
   至今仍留下传唱:“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这是当年窑湾“夜猫子集”的真实写照。
   走过山西会馆,走过吴家大院,走过酱醋坊,走过女子的绣楼,走过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对对子的望月楼(据传,乾隆南巡回京路过窑湾,在一家望月酒楼上,他看到大运河上船来船往,便吟诗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纪晓岚随口用窑湾的东、西当铺对出绝对:“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心里留下数不尽的感慨,感慨曾经声威四海的苏北第一古镇,为何会伤得那么沉重。感慨躲在苏北偏远角落里的窑湾,因何要门可罗雀?看过江南好多个古镇,再回望这样一座很少有人光顾的窑湾,心里很不是滋味。
   临走时,沿着古镇的老墙根仰望。我没有要回的意思,触摸城墙上的每一块受伤的砖石,仿佛正摸着唐宋元明,心仿佛刀割般地疼痛。
   窑湾,这一次约见,为何偏伤了我的心!
   下次来窑湾,我定选一个春暖花开的好日子。那一日,窑湾给我的,定当是另一番繁华景象。

共 24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窑湾古镇位于江苏省新沂市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号称“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及“小上海”之称。千年古镇窑湾历史文化悠久而灿烂。据典籍记载,这里,东周时属钟吾国辖地。秦汉时,作为军需品烧窑处。唐时,位于邳州、海州交界处,因周边窑多,故称窑湾。千年运河百道湾,黄金分割在窑湾;千年古槐,见证了古镇窑湾的兴衰;后院酱缸,雕琢着岁月久远的痕迹;老式建筑,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她像苏南的周庄有湖有水,水网相连;她又像山西的平遥,有着古老的街巷,文化相袭数千年。描述细腻,感触良多的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3-09 19:35:18
  窖湾所期待的春风,应该是文化部门的政策春风。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