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六六大顺(情感小说 )

精品 【家园】六六大顺(情感小说 )


作者:秦力 秀才,2269.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92发表时间:2017-03-11 16:43:52


   “益生,你喝口茶,慢慢讲;夏易、夏书你们拿本子记着;敬宗啊,你边听边考虑,这德国香肠和监军镇的豆腐脑如何取长补短?”
   姚益生继续说:“上海街面上德国香肠有纽伦堡香肠、慕尼黑白香肠和法兰克福香肠三种。先说纽伦堡香肠,属于煎烤类的香肠,我先后品尝了三次,它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比其它的香肠要小一号,看起来短短的,这个纽伦堡香肠的味道相当重,带有怪怪的“臭味”,就像湖南长沙的臭豆腐和北平豆汁混在一起的味道,这样的味道我看会吓跑一些不习惯的人,但是有更多人吃到上瘾!我第一次吃难以下咽,第二次好点,第三次就品出了隐藏在臭味深处的香来,现在上海的时髦人用这香肠蘸芥末酱吃呢,我看外国人却是就着德国酸菜吃呢,这样搭配有去腻的效果。”
   不吃芥末的夏易、夏书记到这,停下笔,不约而同打了一个寒颤,夏易的眼泪、夏书口中的酸水便溢了出来。夏六看着两个儿子,微笑着说:“天下食材怪的多着呢,你俩还是少见多怪啊!好好学习,见多不怪。哈哈,姚叔你接着说。”
   “第二种是慕尼黑白香肠,产地是巴伐利亚,这种香肠外观白白胖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吃之前要先去皮,然后再搭配甜芥末酱吃。上海现在流行水煮白香肠,在上层人士中口碑也最好,我也吃了三次,就是太过油腻,我尝试着用梅干菜、芋头、冬笋等做成蒸碗,油腻就能解百分之七八十了。”
   夏三十分专注地听着,口眼微张,不知不觉流出一丝涎水,顺着花白胡须,慢慢下沿。夏书连忙掏出手绢替爷爷擦了。夏三这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地催促姚益生,“快讲快讲,我都恨不得马上飞到德国巴伐利亚,去享受这人间美味。”
   “第三种法兰克福香肠,是以火腿肉制成的脆皮香肠,通常会夹在圆柱形面包里吃,可以蘸蕃茄酱;美国人另外按个名字叫‘热狗’。现在辗转美国传到上海,马上就成为摩登人士的最爱。我在上海吃热狗还排了六次队呢!”
   姚益生喘口气,喝口茶,又继续说下去:“后来我又到洋行里找了三个老牌德国佬,据他们证实:民国十八年,也就是一九二九年德国人就订立了原产地保护的法规,就和法国人保护香槟一样,德国人规定只有法兰克福当地生产的火腿肠才可以称作法兰克福香肠。这次我订购的就是法兰克福原地生产的正宗香肠。”
   夏六夏敬宗不愧是个聪明人,从姚管家的讲述中他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父亲的意图,并迅速盘算着豆腐脑加香肠的途径、方法,想象着那种合成味道的味觉体验,以及适合人群和推广办法。
   姚益生趁热打铁,双手用力一拍,夏荷即刻送进四盏甘凉清冽的五龙泉水。四人早已会意,立即漱口三遍。
   “人常说,饥饿是最好的厨师。现在老爷少爷们刚刚吃饱,马上品尝这三种火腿,适口不适口,当下立见分晓。”姚益生话音未落夏菊等人已经送进盘刀叉勺等西餐餐具一一摆好,随后大厨王大昌送进烤得喷香的三种香肠。
   “臭!”“酸!”对于纽伦堡香肠,夏易、夏书马上喊出了自己的感觉;夏六切一点,再切一点,送进口中,再送进口中,深厚,深厚,真像《尚书》,憋屈拗口而深意无穷,好好思考合理搭配以后有大用;夏三则毫不在乎,西南地区的牛瘪羊酱我都能甘之若饴,何况尔等,他迅速切一大截,送入口中闭上眼睛反复咀嚼,不是重口味,顶大算个中口味,剥茧见蚕,这个纽伦堡香肠无非就是要剥去两三层的酸臭味道,才能享受到其中幽幽的异香啊!
   四人漱漱口,对于慕尼黑白香肠,孙子以为油、腻,夹馍吃最好;儿子说像《论语》,可以麻痹下层劳动者的反抗神经,激发他们的幸福感;夏三看着儿子,微笑着:
   “我儿还是与众不同,有大胸怀。”
   夏六寄希望于第三种:法兰克福香肠。但愿这个火腿肠能够刀下见菜马上能用。他此刻的心脏就像小兔打鼓,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等他小心翼翼地送进口中,哎呀呀,这是北朝民歌啊,可以朝野认同,上下皆欢啊!夏六努力抑制住自己的欢心,抬眼期待着父亲;夏易、夏书自然没有夏六的城府,二人还没放下刀叉,就连喊着:“好吃,好吃”;夏三慢悠悠地从领口取下餐布,擦了擦手,终于发话:
   “姚老弟辛苦了,你先去休息一会。”
   “别啊,老爷,还有一件大事呢。”
   “那你说,”
   “我还托人从日本洋行买了一百克味之素,比黄金还贵呢,大家尝尝。”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玻璃瓶子,用一柄小小的银匙送进四人口中。
   确实是异香:牡蛎味道?不是;火腿味道?不是;老母鸡味道?不是;鲫鱼汤味道?不是;初夏黄瓜第一口的味道?不是;牛初乳?燕窝?鱼翅?鲍鱼?嫩玉米……都不是又好像都是。四人面面相觑:夏易想油泼面里放一点味之素是啥味道?夏书想豆腐脑的油泼辣子里放一点我下午早早卖完就能耍了?夏六想用了味之素每年能降低多少成本啊!夏三却斩钉截铁般地吩咐姚管家:
   “日本味之素,哼!封存起来,谁也不许用。谁知道倭寇藏着什么坏水。姚老弟,你安排人手明天开始拾掇豆子,后天十五号开始磨浆,十六号要做出一百缸豆腐脑。”夏三停了停,看了夏六一眼,夏六赞许地点点头。夏三继续说:“今晚就派人砍些枯树枝,天亮以前把咱所有大房做好伪装,这几天家里不要生烟火,不要烧炕,做饭到村外小树林,取暖用火盆,注意火盆也要放到小树林生火,等没烟了再端进屋。”夏三说到这里越发严肃:“夏易,你现在去告诉咱老堡子陈保长,让全堡子人伪装房屋,禁绝烟火,做好防空准备。”
   受到夏三情绪感染,大家也都严肃起来。姚益生、夏易答应一声,匆匆走了。
  
   10
   屋里剩下夏三、夏六、夏书三人。夏三长叹一声:生逢乱世,草民多艰啊。重重地靠在太师椅背上不再言语,眼睛盯在了夏六脸上。
   夏六知道爸爸掌握了方向,自己要作出具体部署了,他半坐在官帽椅上,身板挺得笔直:
   “刚到县衙以前,我已经给我媳妇打了电话,估计她这会儿已经带着夏诗、夏礼、夏乐离开西安了,他们娘三会直接去庄子塬和我婆会合。”
   “好,你媳妇这几年在西安陪读,有功劳。娃们也快放寒假了,年前就不要再去西安了。”
   “是,等长寿中学建成了,就在咱这里念中学,多方便。”夏六接着说:“如何把咱的豆腐脑卖给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和汪东含一零二师这些南方人呢,我想这样:一是用长寿麦芽糖、糜子糖、广西白砂糖、长寿槐花蜜,加点湘南桂花酱、儋州粗海盐熬煮成汁,用五龙泉水调节稀稠程度,宜稀不宜稠,直接浇在豆腐脑上即可,这个配方成熟,前年接待中央研究院的科学家时就用过,效果很好。”
   夏三点点头。
   “二是活用我爷开水白菜之法,以金华火腿为主,搭配云南宣威火腿,加骆驼、黄牛、老猪大骨熬成高汤,用老母鸡鸡脯肉反复滤清;另外熬好皮冻,去掉肉皮,和高汤混合,冷凝成块,独创豆腐脑固态调料,看着高汤块在豆腐脑的热气中慢慢融化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诗意,难怪二虎守长安后期靖国军于右任司令莅临监军镇时爸爸您用这手绝活获得过好多赞誉呢!”
   “岂止赞誉,于司令还作诗题字了。”说到夏三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夏三情绪自然高涨,他指指身后的中堂对联,“夏书啊,你看,这对联就是于司令给我亲笔书写的呢,当时县上的县长韦文轩,不对,当时叫县知事,还是于司令他三原乡党呢,堂堂的县知事还是求字不得,而给我就写了三幅。”
   “徐海东的队伍大多数都是湖南湖北安徽穷苦人出身,这次另加点脂油(监军镇人所说的脂油就是大油)或者芝麻香油他们一定喜欢得不得了。听说徐海东一路打土豪,队伍上银元多着呢。”
   “好,敬宗打算很好。不过,徐海东的战士没有钱,破衣烂衫的,这次就不用熬皮冻了,降低成本,高汤直接浇,也不用鸡脯肉滤清了,而是将鸡脯切成小丁,留在汤里,让战士们看看肉粒比有诗意强得多。”
   “对,我爸就是高,咱把火腿也切成小丁留在汤里。”
   “浇脂油不用香油。”夏书听了半天,终于插了一句。
   夏三、夏六一愣,随机又会心的笑了,真不愧是商人世家的后代,咱就要坚持《周易·系辞下》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原则,穷就是做到极致了就要变,只有变,才能通,才能久。咱专做豆腐脑,就要把这小生意做成花,
   “登峰造极!”夏书也振奋起来。
   心热了,体温也高了。夏六脱掉深灰色西服,顺顺暗红色领带,点燃六寸长的古巴雪茄:
   “中央军汪东含一零二师团以上军官留德学生能有一半,另一半大多数是保定军校出身,对了,师部有三位参议还是北洋新军出身;营连军官大多数黄埔出身,士兵多是江苏浙江人。”
   夏三要考考夏书:“孙儿,你说说,你爸讲这些有啥用?”
   “众口难调,百人百味。只有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尊重服务对象,多想想他们的需要,咱的生意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还有我高爷、太爷、爷到我爸,实际是走了专-博-专的路子。所以我和我哥夏易都很佩服您果断舍弃菜馆,专做豆腐脑的气概,这一转变,好多人都不理解啊!”
   “供你弟兄们念书没白供,爷不管你们学了多少知识,只要这个思想走在平凡人的前边我就知足了。”夏三又挺直了身子,右手在方桌上轻轻敲了敲,“等他们凡人理解了,他们都成夏三了,哈哈哈。”夏三随即又收住笑声,“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我想到下个世纪,外国人到中国就要吃豆腐脑;外省人到陕西也要吃豆腐脑,吃监军镇的豆腐脑,吃我夏家的豆腐脑。夏六,你继续。”
   “所以我想,供应汪东含一零二师的豆腐脑要做三样变化:首先在黄豆里加适量印度鹰嘴豆和一点尼泊尔鸡爪谷,增加豆腐脑的味觉层次和异域风情;其次将卤水变为酸浆,这样豆腐脑更嫩;再次……”夏六看看爸爸和儿子,“姚管家不知准备好了法兰克福香肠吗!”
   “我懂了,在咱的高汤里加入香肠熬煮,味道一定不错。”夏书恍然大悟。
   “还是年轻不是,好好听你爸说。”夏三打断夏书,夏六继续说道:“法兰克福香肠味道恰到好处,不能加到咱的高汤里,如果那样诸味混杂,势必弄巧成拙。”
   “让法兰克福香肠独立成汤,让一零二师出过国的军官回忆过往岁月;让这只驻扎上海五年的队伍官兵一致思念上海。我还想在法兰克福香肠里分别加入菠菜汁和韭黄汁,形成两种颜色,浇汤时形成太极图案,爸啊!你说雅不雅?”
   “好,我儿想的周到。”听到老爸的夸奖,能人夏六自然高兴,他当即吩咐刚刚回来的夏易和夏书一起从长工中挑选二十人连夜练习太极图图案的浇法。自己闪身进了后院秘密的配料室,点着六口炉灶,分别用不同比例,不同火候熬煮法兰克福香肠汤。
  
   11
   诸事安排停当,夏三夏耀祖伸伸懒腰,休息吧。
   夏三走出中堂,步入内室,早有小妾夏祁氏迎了出来。
   “怎么,你没去庄子塬?”
   “我去了谁服侍老爷呢!”夏祁氏接过文明棍,帮夏三脱了马褂、长袍,扶到炕边坐了,褪去长腰棉袜。又忙不迭地打来洗脚水,蹲在地上,岔开右手白白的五个指头,伸入夏三左脚趾缝慢慢揉搓。
   夏三低头看着夏祁氏细长瘦削的脖颈和深深的乳沟,不知不觉爱怜起来:
   “你三十八岁了吧!”
   “是啊,咱女儿敬娴都二十了呢。”
   敬娴,夏敬娴。提起女儿夏敬娴,夏三心头一震:三年前,他坐马车,倒汽车,转火车,送女儿去上海念同济大学,夏敬娴成为监军镇第一个女大学生。此后好长时间,夏三每天都要到监军镇街道溜达三四遍,逢人就说:“我女儿敬娴在上海念大学呢!”后来,就连街上的叫花子也记住了,见到夏三一定会双手打拱:“恭喜您大学生女儿事业有成,光宗耀祖。”“同喜,同喜!”一个银元或者几张法币便到了叫花子手中。
   可是,一年以后,夏三的高兴劲还没散去,在一个喜鹊喳喳叫的早晨,夏敬娴的家信来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女儿已经到了遥远的苏联莫斯科,在中山大学就读……”
   夏三扔掉信纸,愣了半天,是吉是凶啊!当时夏六宽慰他爸说,狡兔三窟嘛,您一儿一女活神仙啊,一个在家搞经济,一个在外搞政治,说不定将来共产党坐了天下,您还是稳稳当当的长寿县参议长。
   夏祁氏用厚厚的脚布盖住夏三左脚,又捧起夏三右脚揉搓起来。夏三还是低着头,看着夏祁氏的脖颈和乳沟,突然蹦出一句:
   “夏六他妈走了几年了?”
   “姐姐去世五年了。”
   “我早该把你扶正了,可是……”
   夏祁氏打断夏三话茬:“别说了,是咱妈嫌弃我出身不好么,我不在意,您当年把我能救出火坑,我感激您一辈子哩。名分不名分的我不在乎。”
   “你可真通情达理!”
   “通情达理啥嘛!”夏祁氏擦干夏三双脚,扶上炕放入被窝,俏皮地拽拽夏三的花白胡须,“你现在还不是我一个人的。哈哈哈。”
   “六十二了,不行了。”

共 22542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六六大顺】开场就是六六排顺的妙笔把夏六所在的监军镇布置得顺顺当当,就连夏六命根子也是夏六结婚拜堂时向列祖列宗许的愿:六个儿子。六个儿子命名取材于六经,分别叫夏易、夏书、夏诗、夏礼、夏乐、夏春秋。这命可真是天注定啊!小说《六六大顺》夏家父子的确不是一般人,“夏家父子积极响应县长齐云号召,捐出自家在平遥的三千亩吊庄土地分给灾民,又卖掉向省城西安送面粉的十挂大车,包括拉车的三十匹轻口骡子,到三原买回一百头秦川乳牛(母牛),分给一百户灾民……”单凭这一点就让人佩服!小说注重细节的描写,夏六家的餐桌就和来百姓的不一样,“夏家特有的六腿菱形大餐桌,六腿菱形高餐椅,”桌上的阵势也六菜六碟搭档得体,看着想着都有味道。“准备好酒好菜,请客不如遇客。”夏六的豪爽性格称得上地地道道的秦川汉子!夏六的父亲身为长寿县议长,在他影响下,监军镇人给女儿放足,青年学生剪掉辫子的至少要比周边的临平、南坊、召公、北极、张洪等地早五六年。他的思想是前卫的,但夏三依然放不下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号为乾州四宝的传统美食。他一身豁达正义,秦会长“我们今晚就派下去,各商号可以筹集一百石粮食,五十大车干草……”话音刚落,夏三就一股脑搬出“我捐六石小麦,六石糜子,六车谷草,六车麦草。”小说中的夏三、夏六、秦干将等等都是百姓中的领头人。夏三主意铁定,拒绝姚管家带来的洋货“味之素”“日本味之素,哼!封存起来,谁也不许用。谁知道倭寇藏着什么坏水。姚老弟,你安排人手明天开始拾掇豆子,后天十五号开始磨浆,十六号要做出一百缸豆腐脑。”这就是夏三的性格。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麟盛德商号的十六店铺的经理们,以夏三和夏六父子为代表的民族优秀人士,为保卫国家,保护民族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我们心中的楷模。小说语言功底让我佩服!紧紧围绕主题来铺平动荡的年代大小家事,小说的结尾依然爆炸声中震碎了六片窗户的玻璃……值得细细品味的小说,老秦人的性格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也迎合着时代的脚步,佳作值得推荐!感谢赐稿人生家园!建议加精!【编辑: 伊 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12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2 条 1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