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公交炼“火”三规律

编辑推荐 公交炼“火”三规律


作者:明镜亦非台 进士,8288.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05发表时间:2017-03-13 16:34:01

公交炼“火”三规律 因为有了上下班常乘公交的便利,居然让我总结出了寻常百姓在公交车上炼“火”的几个规律来,着实颇为有趣。
  
   规律一:生硬容易生“火”,这主要是针对公交车司机说的
   上公交投币或刷卡,对乘客来说,就跟买菜吃饭一样天经地义,承担的是落实的主体责任,而对公交车司机来说,承担的则是落实的监督责任。若是乘客上车之后“既不刷卡又不投币”,径直往里走怎么办?司机的提醒是必然的,但怎样提醒,却可以因为方式的不同,而演绎出不同的场景来。
   单刀直入式——“你别光顾往里走,钱还没投!”或“先把钱投了,别光顾着找座位!”倘若一上车便来这一出,乘客往往会大光其火。因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乘客,大多有人生地不熟或拖家带口,以及携带诸多行李的状况,存在着先天性的客观因素。于是,脾气好点的,只得先撂下手中的半拉子事情,回走几步刷卡或投币;脾气一般的,怕是要很不友善地加一点瞪眼的动作;脾气急躁的,则还要加上“掉钱眼了,没看我带着小孩么?”“这么点耐心都没有,凭什么断定我不会付”之类的话来反唇相讥。若是司机继续与之口水战,则氛围会益发热烈,让一车子的人都成为“吃瓜看客”。
   婉转提示式——“刚刚有点挤,前面上车还没来得及投币的,请麻烦投下币!”或“公交车全程监控,忘了投币造成误会就不太好了。”心性稳妥不着急的司机,碰到类似情况,往往会在开出一段路后,才会慢条斯理地作出如此提醒。在这样的言语内容和话语节奏作用下,不管是“真忘”还是“假忘”,没有投币的乘客,都会恍然大悟甚至面带歉意地走过来投币或者刷卡。其间无论是眼神还是语言,都如湿漉漉的柴禾一样,兴不起一丝半点的火花来,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和。既然如此,自然也诞生不了“吃瓜乘客”。
   同样的意图,不同的表达方式,结果可以如此大相径庭。
  
   规律二:自恋容易发“火”。这主要是针对司机和乘客说的
   毫不犹疑地相信自己的感觉、判断、分析,构成一种自信,这无疑是极好的品质。但站立在自信之巅,让其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独特性,那么便会走向自负。倘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产生情绪、言语的排他性,就会攀升到自恋的境界。放置于乘公交车的琐细情境,这种“自恋”情结,就会显得比较怪异,以至于会张扬到有些“天下本无事,自恋自扰之”的地步。
   自恋于“精准”——“怎么回事?你们这车的安排也太官僚主义了!居然整整半个小时才来一辆!”等得有些窝火的乘客,甫一上车,便会冲司机如此抱怨。司机估计也会觉得无辜,因为间隔时差长,更多的是调度的缘故,和自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于是,下意识地回一句“应该没有这么长时间吧”或者“调度不会这么不靠谱吧”。这个时候,乘客的记忆功力便会一览无余:“什么没有这么长时间?我是X点X分开始在站牌等的,你这辆车子是Y点Y分到的,中间一共是Z分钟。”然后再次延伸:“昨天等你们这路车用了H分钟,前天等用了F分钟……”总之,精准的程度可以让司机哑口无言。于是,一路的聒噪,一路的火气,让烦躁充斥在整个车厢之中。
   自恋于“权利”——“好滑稽的司机,居然把公交车停在一边,自己倒去快餐店买饭去了!真是岂有此理!”正是饭点时分,面对司机的如此行为,尽管只是三两分钟的事情,但乘客的抱怨和不满,却会经常性地旁逸斜出。显然,对乘客而言,因为司机这种人为因素的耽搁,是对其乘车权利“更优化”的一种侵犯。如果有了更多乘客的应和,便会形成批评司机的舆论共识。而对司机来说,到饭点就要吃饭,也是其劳动过程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同样是天经地义的。面对乘客迷恋“乘车权利”的指责,若是遇到同样迷恋“吃饭权利”的司机,其间便会碰撞出恼怒的火花:“买个饭怎么了?司机不是人啊!不满意的话,你们去投诉好了!”然后,辅之以重重的关门声。这个时候,氛围就会显得很尴尬。无论接话还是不接话,貌似都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于是,沉闷的感觉就会应运而生。
   权利固然很神圣,但若是维护到自恋且排他的境界,就不美了。
  
   规律三:唠叨容易涨“火”,这主要是针对乘客和乘客说的
   “同乘一辆车,缘分来得好;相互让一让,和谐又美妙。”对于绝大多数公交车的乘客而言,彼此之间都是匆匆过客。“一面之缘,一见之得”而言,很难说以后会有确定的交集所在。因此,所谓的包容,所谓的无所谓,在这样的空间里,反而会得到很好的体现。但也有个别“凤毛麟角”的乘客,也许过于棱角分明,也许过于执着较真,偏生凑巧遇见,于是,往往在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之间碰撞出些许的火花来。
   “就这么几个人,上车还这么来不及,像逃难一样!”一上车,某介于中年和老年之间的男性乘客,就对在排队时动作较为粗鲁,超过他的某老年女性乘客表达了不满。许是在这个过程中,该女性乘客的包还力度不小地碰到了这位男性乘客。“从来没见过这么没有素质的人!我也真是奇怪了!”虽然女乘客以默不作声作了回应,该男乘客在停顿了几分钟后,想想总归是比较气愤,继续嘟囔道。“也真是好笑了,明明很空,也不肯排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看来好去登报了!”过了一会儿,男乘客继续“唠叨”。实事求是地说,这位大爷“唠叨大法”的功力,和《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是有得一比了。果不其然,女乘客终于从先前的尴尬和歉意中走出来,回了句:“我都不讲话了,你还要怎样?”然后继续跟进:“从来没有见到过男的也可以这样啰嗦!我看也真是好笑得很!”于是,从单方的“啰嗦”,就顺理成章地演变成了双方的“骂战”。车厢的氛围,变得一下子热闹起来。好在可能会有年纪更大的乘客来说和几句,比如“女士优先就不要计较了”“出门在外都是缘分,少说几句就是好”之类,这样勉强可以适当做些中和。
   唠叨,可一可二不可三。话多,同样伤身啊!

共 23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人的心里从来不缺“火”。往远了说,古代有燧人氏钻木取“火”;往近了说,那就举不胜举啦。1945年广州剧院发生的火灾,死亡人数1670人;1987年5月6日,我国大兴安岭森林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01公顷,烧毁木材85.3万立方米,房屋61.4万平方米,导致5万余人无家可归……而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便好像是国人共同的财产一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公交车的上帝,自己才最有资格享受公交车的优待,稍不如意,便火星四起,那“火星”溅起来,既烧了别人,也会烧了自己。很有意思的“炼火”,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3-13 17:28:53
  公交因为是公共交通工具,人人有份,有些平时就很霸道而且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邪火易发,烧人也烧己。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17-03-14 16:10:17
  谢谢文友的编者按,比我的正文还要深刻几许。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