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胖子”瘦身记 ——龙煤鹤岗矿业公司兴安煤矿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纪实
 “煤胖子”瘦身记 ——龙煤鹤岗矿业公司兴安煤矿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纪实 
  
在专业技术人员设置上,该矿规定按“一队一技”配置。综采一队机电队技术员霍宝利落聘后,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划票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应以队级以上干部划票为准,该队领导在矿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同意了他的要求,又重新组织队级以上人员进行二次划票,他再次落聘,被分配到区技术组工作。但他又认为自己在机电队一直从事技术员工作,而且业务精通,并没有什么工作失误,思想上难以接受。于是,又找矿领导反映意见,经该队党政领导及调查组工作人员对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对这次机构改革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竞聘过程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对竞选结果表示认可,承诺今后在技术组岗位一定积极努力工作,按照优胜劣汰,择优上岗的原则,争取在以后考核和平时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重新上岗。
  
抽放区在分流机关后勤人员时,采取了民主测评的办法,由全体后勤人员划票,并进行“末位淘汰”。在前期宣传政策时,有两名后勤人员考虑到自己平时工作态度不佳、无法胜出,因此主动申请分流。正是由于该矿坚持阳光操作,才有效地消除了“噪音”和“杂音”,避免了一些矛盾的出现,确保了改革在“静音”中的顺利推进。
  
在工人分流工作上,该矿本着“有利企业发展,有利队伍稳定,有利安全生产、有利经营提效”的原则,要求各单位杜绝“暗箱操作”现象,要因事设岗,极限定编,杜绝因人设岗,能用一人的绝不用两人,能兼则兼,能合则合,打破了过去专职人员配置,做到了一人多岗,高效用工,降低了人工成本,杜绝了井下工种人员干地面工作现象的发生。同时,他们还将除综采年产50万吨、其他采区年产30万吨以上,开拓、掘进队超过4个队以上的区增设1名副职外,其他单位经营副职改任经营管理组组长,为一般管理人员;将安全监察处更名为安检科,下属各监察室变为队级管理,室主任为队级管理人员;撤消开拓科,仅此三块,共减少初级岗位21人。通过前期做工作和本人申请,有初级正职5人、初级副职2人主动进入创业中心。
  
按照鹤岗矿业公司指导意见设置标准,在充分征求系统领导意见的同时,该矿还对初级管理岗位进行了兑位调整,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创业中心管理人员配备上,打破了以往的系统界限,在全矿范围内挑选最优秀人才担任。创业中心主任由矿信访科长兼任,书记由原安检科副科长担任,为分流人员管理、创业安置、维护稳定提供了保证。
  
  
顶层设计 科学谋划
  
其实,兴安矿主辅分离工作起步较早,按照鹤岗矿业公司的要求,7月20日,他们就成立了兴安辅业发展公司。在这次主业精干、辅业瘦身及机构改革工作过程中,怎样精干主业,辅业又如何瘦身,机关机构怎样设置才科学合理,这是一个令人头疼,也让人为难的“老大难”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他们认为,科学的抓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老老实实说,兴安矿在减人提效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2015年8月初,他们为强化经营管理,减少矿用物资管理环节,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本着“优化流程、控制成本、服务生产、减人提效”的原则,成立了物资配送中心,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对全矿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配送,以需求服务为导向,以信息流为驱动,以减少物资配送环节为目的,矿通过业务模型设计,规划出业务服务网络,推行井下生产用料仓储、运输、配送工作一体化,进而,完善了各类材料保管、运输、装卸专业化管理模式,并有机结合储存、运输、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进一步理顺了合作与服务、资源整合与系统优化的物资配送工作程序。各单位通过联合共享信息和资源,物资配送运作平台,高效能逐步显现,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物质配送中心的成立,材料装卸人员由过去的114人减至78人,仅此一项预计节约资金100万元。运输材料车辆也由12台减至5台,降低了设备占用率。
  
8月11日早,在矿生产调度会上,该矿立即组织副总以上领导和机关部室负责人认真学习了《鹤岗矿业公司主业精干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和《鹤岗矿业辅业发展公司瘦身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由矿党政领导牵头组织推进,并确定了相关领导和落实部门。
  
经过反复研究推敲,他们结合本矿实际,制定了《兴安煤矿辅业瘦身及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并规划出机构整合、人员编制及实施步骤,还精心、耐心和细心地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实施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鹤岗矿业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丕云,公司副总工程师、矿业公司辅业发展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纪寿德也多次深入该矿调研、指导改革进展情况。
  
机关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调度指挥中心,也是“枢纽”。那么,主业机关和辅业机关设置一个什么样的架构才能达到精干的标准呢?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经过反复讨论,结合实际,他们将主业机关13个科室并为“五部一办”(党委工作部、群团工作部、经营管理部、生产部、技术部、综合办公室,管理人员编制设置为50人;辅业机关成立“两部一办”(经营管理部、市场项目部、综合办公室,配备党工委书记、经理各1人,副经理4人,管理人员编制设置为20人)。同时,按照公司指导意见的要求,又将辅业发展公司划分为“四公司、四中心”八大板块,即:矿山工程公司、机加修造公司、生活服务公司、项目发展公司和生产服务中心、安全培训中心、退管中心、人力资源创业中心。①矿山工程公司下设六采区、综采安装区、消火区、抽放区、防冲大队,成立矿山工程公司党总支,下属单位原党总支改为党支部;②机加修造公司以综采维修队为班底组建,将机电科中小修维修中心成建制划入机加修造公司;③生活服务公司由总务科和保卫科合并组建,将动力科供暖队成建制划入生活服务公司;④项目发展公司为新成立机构,主要负责外闯市场、发展非煤产业、安置富余人员;⑤生产服务中心由煤质科和供应科合并组建;⑥安全培训中心为原安监处培训中心;⑦退管中心为原退管中心,将老干部管理中心、再就业中心划入退管中心管理;⑧人力资源创业中心为新成立机构,主要负责对进入中心人员进行待岗培训、管理、安置分流。按照公司指导意见的要求,除矿山工程公司外,其他公司(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业务板块,每个板块设1名负责人。
  
根据公司指导意见中的原则和规定,该矿还对全矿机构、初级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队级管理人员编制进行了设置,将主业精干、辅业瘦身工作分为定岗定编、管理人员对位、精干瘦身、安置分流4个阶段进行。同时,还对全矿班队长及技术岗位人员现状、基层单位机关后勤人员及全矿职工队伍情况,开展调查摸底,摸清了基层单位超编自用的班队长和技术人员、基层单位后勤人员、职工队伍的相关情况,为此次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
  
为快速推进基层单位改革,该矿制定、下发了《队级管理人员设置指导意见》、《专业技术人员设置指导意见》和《人员分流指导意见》三个指导意见,机关部门分系统包保指导基层改革。在队级管理人员层面上:要求人员对位要在现职队级管理人员中产生,任支部书记岗位必须是正式党员(除采煤区外,编制为1—2人的队,队长是正式党员的兼任队书记,队长非正式党员的,不设专职书记,由区总支任命工人身份的党员负责支部工作)。在专业技术人员层面上:设置“一队一技”,规定只能在现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含矿代干技术员)中对位;各基层区科成立技术组,由技术副区长(主技)负责管理,落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划入本单位技术组,按技术工人管理,由技术副区长(主技)组织落聘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从事与技术有关的工作;坚持评聘分开,对在编制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享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待遇;对已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不在编制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享受相关待遇;每年开展1—2次专业技术人员(含技术组人员)考评工作,择优上岗、优胜劣汰,激励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上进心,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他们还利用8月12日和13日两天时间,组织矿副总以上领导、基层各单位党政领导及主辅机关部室负责人,召开了主业精干、辅业瘦身工作推进会议,矿党政领导亲自宣讲改革形势及政策,本着一职多能、一岗多责的原则,逐个系统、逐个单位研究人员分流指标。采取刚性措施,对基层单位机关后勤、地面人员进行分流;采取柔性措施对井辅人员进行分流。规定主要生产采区机关后勤人员不得超过4人,主要生产辅助单位机关后勤人员不得超过3人,材料员、成本员、设备管理员、总务、管库员、打扫卫生人员等机关后勤工人不再设专职,全部1人身兼多职,最大限度压缩机关后勤人数,并确定“四种人”(酒蒙子、长旷和歇花工、出工不出力、不稳定人员)为重点分流人员。通过极限定编,全矿共分流人员120人,基层单位后勤人员和原来相比减少一半左右。
  
此次改革,兴安矿职工人数、组织机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科级机构由改革前44个精干到主辅业合计36个,减少8个(机关科室、基层单位各4个);管理人员由591人精干到主辅业合计300人,减少291人(初级正职8人,初级副职21人,一般管理人员262人);专业技术人员由128人精干到110人,减少18人;在岗职工总数由5573人精干到4820人(主业3386人、辅业1434人),减少753人(523人进入创业中心)。至此,企业的“肥胖”之躯终于“瘦”下来了。 
  
8月17日早,矿党委召开常委会议,对主、辅业机构改革及管理人员岗位调整进行了讨论决定,一锤定音,所有人员全部对位。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兴安矿就在改革中迈出了扎扎实实的第一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行动之快、效果之好,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可谓是在“风平浪静”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的。
  
兴安矿初次改革的成功尝试,得到了鹤岗矿业公司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17日下午15时,鹤岗矿业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刘鹏飞立即组织各矿矿长及有关人员到该矿学习他们阶段性改革的成功经验。
  
虽然兴安矿这场阶段性改革的“大戏”落下了帷幕,但鹤岗矿业公司所属各单位改革“大戏”的序幕,也将轰轰烈烈的逐场“上演”,并愈演愈烈。
  
我们期待着…… 
 游戏积分:0
防御:
游戏积分:0
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