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格桑花

编辑推荐 格桑花


作者:宋鹏翔 童生,56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88发表时间:2017-03-27 20:22:30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高粱地周围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往哪跑!赶紧投降吧!”一阵阵喊声从周边的庄稼地里传来。
   一个黑影忽然窜到了我的身后,“站住!”我回手就是一枪,“啪——”黑影倒下了。
   听到枪声,大片的特务一同包抄过来。
   不行,得赶紧冲出高粱地,躲到东边的山坳里。我想着,飞快地向东跑,后边的枪声、喊声一阵接着一阵。
   忽然,我的右腿一软,跌倒了。
   “这小子受伤了,追啊!”特务们呼喊着,向我扑来。
   这时,从高粱地边上的水沟里爬上来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举枪迎击着冲上来的特务,另一个人背起我就跑。
   “你是谁?”
   “我是县大队的,你中埋伏了!”
   “放下我!”
   “不行!我们赶紧躲到东边的山坳里,那里相对安全!”
   “你们的政委是谁?”我试探着背我的人,看他到底是不是自己人。
   “李玉民,他领着队伍在前面准备打埋伏呢!”
   这时,从对面的土坡后面跑来几个人。
   “找到自己人了吗?”是李政委的声音。
   “李政委,是我!”我在那人的后背上小声说。
   “哦,秦班长!”
   “他受伤了!”背我那人说着,跑到土坡后面,把我放到地上。
   “报告政委,敌人追上来了!”
   “打!”李政委带头举起手枪,向敌人射击。
   县大队女卫生员打开药箱,为我包扎着伤口。
   “同志,你的伤很重啊!”
   是的,可能是流血过多,我感到天旋地转。
   “卫生员……同志,你赶紧……把李政委……叫来,我,有急事。”我用微弱的语气、断断续续地说。
   不大工夫,李政委跑过来蹲在我的跟前,“秦班长,什么事?”
   “李政委,这次……我的任务是……我的伤……恐怕不能,完成……任务了,你,安排可靠的同志……明天中午前一定要……”
   我脑袋一沉,什么都不知道了……
   五
   我的耳边好像有人在说话,朦胧中我慢慢睁开眼睛。
   “醒过来啦!醒过来啦!”有人高兴地呼喊着。
   这是什么地方?我躺在那里?我的任务——
   我一激灵,一下子坐了起来。我的身上盖着被,我躺在炕上!
   “秦班长,你可醒啦!”我抬头一看,是县大队的女卫生员,周围还站着好多人。
   “秦班长,喝点水吧。”李政委坐在我身边,递给我一碗水。
   “李政委,我没事。”
   “还没事!这都快中午了!”
   是啊,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身上。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好多县大队的战士见我有话要跟李政委说,和我打过招呼,都出去了。
   “政委,取情报的任务——”我刚开口,就被李政委打断了。
   “你放心吧,我派县大队的侦察员于得水,还有兰英已经去取情报了,这会儿估计他们已经拿到情报了。”
   “兰英去取情报啦?”我不禁有些意外。
   “是啊,他们假扮夫妻,这样更安全。”李政委满有把握地说。
   “李政委,你想得真周全。”我激动地握住李政委的手,摇晃着。
   “都是自己人。”
   “李政委,我们现在是在什么地方?”
   “这是小会村,距离朱云屯二十多里地,是我们绝对的堡垒村。放心吧。”李政委笑着安抚着我。
   他接着告诉我,“昨天我们迎击了新台子的特务队,快三更天的时候转移到这里的。”
   “哦。”我点着头。
   一个战士进来报告,李政委随后和战士一起出去了。我望着窗外,心里泛起了嘀咕:兰英他们这个时候应该取到情报了吧?中午之前如果接不上头,就晚了!
   我从炕上撑到炕沿边。这腿,还是不听使唤,唉!
   女卫生员在外屋见我要下地,忙过来搀扶我。
   她扶着我走出屋,来到院子里。
   这是一个小山村,周边的山峦此起彼伏,郁郁葱葱。院子门外,是一片广阔的绿野,遍地的野花绿草尽情地舒展着。
   我们来到院门外,在路边的一块打石头上坐下。
   “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啦?”我扭过头,问坐在我身边的女卫生员。
   “秦班长,我叫赵兰妹,今年十六。”
   “赵兰妹?”我不由得愣了一下。
   “赵兰英是我的姐姐。”
   “她是你的姐姐。”我感慨道,“你姐姐很勇敢,上次如果不是你姐姐急中生智救了我,我们俩今天就不可能坐在这里啦!”
   “我很敬佩我姐姐!”兰妹不无骄傲地说道,“她大胆、心细,遇事从来不慌”。
   兰妹告诉我,有一次还乡团包围了朱云屯村,把姐姐抓了去,问她一些部队上的事情,姐姐装作不知道,始终没说。
   还有一回,母亲病了,请郎中到家里看病也没看好。兰英就向村里的邻居借了一挂驴车,拉着母亲去新台子医院。不巧,路上遇上了敌人的正规部队,几个大头兵强行要“征用”那挂驴车拉东西。兰英万般说理也不管用,她就拦截住了一个做小汽车的“大官”,结果说得这个“大官”面红耳赤,不得不命令手下归还了驴车。
   我和兰妹坐在石头上唠着,眼见着太阳偏西了。
   兰英他们该回来了吧?我心里想着。
   兰妹看出了我的心思,劝我说:“你不用着急,我姐姐他们一定会安全回来的。”
   一阵清风吹过,绿野上的花草轻轻摇晃着。不远处的几朵格桑花招着手,辉映着阳光下的鲜艳。
   兰妹跑过去,在草丛中摘着格桑花,红的,粉的,白的,蓝的……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大把鲜花就在她的手里簇绽着。
   “我姐姐非常喜欢格桑花。”兰妹捧着鲜花走近我,告诉我说。
   “那一会儿你姐姐回来,你就把这束鲜花送给你姐姐吧!”我说完这句话,就有些后悔了,因为我忽然感到这句话是多余的。兰妹看着我,会心地笑了。这甜甜的微笑,似飘逸过来的馨香,感染着我,感动着静静的山野。
   “秦班长,李政委从后山回来了。”一个战士跑过来告诉我。
   我刚想起身回屋,李政委和一个庄稼人打扮的人一起已经匆匆来到了我的跟前。
   “秦班长,情报取回来了!这是县大队侦察员于得水,他和兰英一起去取的情报。”李政委双手扶着我的臂膀,向我介绍着。
   “兰英呢?”我急切地问。
   李政委的眼里霎时涌满了泪水;于得水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兰英——”李政委说不下去了。
   兰妹见于得水回来了,而没有见到姐姐,连忙过来扒拉蹲在地上的于得水,“我姐姐呢?我姐姐呢?”
   于得水哭得两眼通红,他站起来,抽泣着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六
   原来,兰英和于得水假扮夫妻,从蒲河马庄子村联络点取完情报后,匆匆往回赶。在距离新台子镇十几里地的懿路村附近,他俩准备走小道,绕过新台子,免得遇上麻烦。
   兰英左胳膊挎着一只竹筐,里面装着一些青菜。于得水跟在她的身后,机警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他们下了公路,拐进青纱帐里一条小土路,前边不远就是翠花村。
   他们走进村口时,见一个农夫模样的人赶着一挂马车在往村外拉稻草。
   他俩正想从马车的旁边走过去,却见那赶车的人忽然从腰里拔出一支短枪对准了他们,“不准动!”
   他俩一楞,兰英定神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特务王矮子。王矮子认出她来了。
   坏了!遇上便衣队了。这时,村口的胡同里“呼”地闪出一大帮特务来,个个端着枪。
   说时迟那时快。兰英回头向于得水递了个眼色,一把将竹筐砸向王矮子,随即掏出手枪撂倒了这家伙。
   “快跑!”兰英冲于得水喊着。
   俩人边还击,边向村里的胡同跑去。后面的敌人连喊带叫地追赶着。
   兰英和于得水穿出胡同,来到了村子的北边,这是一片苞米地,他俩“嗖”地钻了进去。
   特务们穷追不舍,边放枪,边叫喊:“你们跑不了了!乖乖地投降吧!”
   兰英和于得水顺着苞米地的垄沟,向北边跑着。他们冲出苞米地,来到一条干涸的水沟边。
   兰英一把将于得水推向沟里,“你快跑,我掩护!”
   “这怎么行?还是我掩护你!”于得水争持着。
   “来不及了,你身上有情报,一定要安全送出去!快!”兰英卧在沟沿下,举起手枪边回击着冲上来的特务,边向于得水说道。她的语气是不容反驳的。
   于得水看了兰英一眼,便沿着水沟,向西边跑去……
   七
   “兰英呢?兰英呢?”我使劲摇晃着于得水的肩膀。
   “兰英被李政委派去的人找到抬回来了,在后山脚下,可是她……”于得水大哭起来。
   “兰英牺牲了!”李政委两只红红的眼睛看着我,悲切地说。
   “秦班长!”李政委接着说道:“昨晚我就跟你们连长联系上了,我已派人去连部送情报去了。张连长知道你负伤了,捎信来说,让你好好养伤。”
   我低下头,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情报,是兰英用生命换回来的啊!
   “姐姐——”兰妹哭着向后山脚下跑去。
   于得水搀着我,李政委,还有好多县大队的战士,一起涌向后山脚下。
   八
   后山坡上,茂密的松林,沉寂静肃,高耸云霄。林荫下,一片片五颜六色的野花在静静地开放。草丛中,一副用松树枝做成的担架横卧在那里,身着蓝底白花罩衣的兰英躺在担架上,她闭着双眼,一片殷红的血迹浸透了她的胸前。她的身边,摆放着兰妹刚刚摘的那束鲜艳的格桑花。
   县大队的战士们列队,默默地在为这位勇敢的女战士送行……
   远处的山峦,被血色的晚霞笼罩着。山野间,美丽的格桑花是那么的耀眼,那么得芬芳。

共 868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般情况下,战争题材小说往往穿着一个裁缝做的“铠甲”,生硬裹住脆弱。虽然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但是在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中,谈论情感二字的确很奢侈。那么,既然无法抒情,只好靠描写紧张的场面来烘托主题。而《格桑花》,不仅仅描写了紧张的战斗场面,还借助对格桑花的描写,讴歌了有着格桑花一样顽强精神的人,兰英就是其中的一个。作者用一系列对话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又以行动衬托出了主人公的英雄事迹,从而突出英雄的灵魂以及他们的真性情。这样,读者的眼界一下子被擦亮了,更加了解了战争的真实性。小说结构严谨,细腻,也富有节奏感。人物描写也跟有特点,不是刻意描写,而是以对话的形完成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俗话说,战争是残酷的,有战争就有牺牲,那么,就让我们记住那些在战争中为国献身的英雄吧。不错的小说,推荐阅读。【编辑:梅雪有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7-03-27 20:24:13
  问候作者,感谢赐稿系统短篇栏目,感谢支持。期待你的精彩!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回复1 楼        文友:宋鹏翔        2017-03-27 20:54:25
  谢谢老师鼓励!我将继续努力!问好!
2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7-03-27 20:25:56
  小说描写了战争年代发生的故事,讴歌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从而让现在的人们懂得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提醒人们一定要珍惜着幸福的时光。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回复2 楼        文友:宋鹏翔        2017-03-27 20:55:04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3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7-03-27 20:27:47
  不错的作品,但是里边也有小的瑕疵。例如有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很多地方可以不用感叹号、省略号,已经改过。见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回复3 楼        文友:宋鹏翔        2017-03-27 20:53:35
  谢谢梅雪老师的指点,辛苦了!深表感谢!晚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