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随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大家熟悉的一首诗,同时在诗中也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转眼又到了清明节,不知为什么,清明的日子总是阴雨连绵的,似乎老天也在为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而感到悲伤。
大家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我把找来的资料跟大家分享吧:相传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有一个妃子千方百计要让自己的孩子当上皇帝.于是她设计害死太子,太子的弟弟重耳也被迫逃亡。途中重耳饿晕在一棵大树下。中尔手下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看到此情景,便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下去……后来,重耳返回都城作了君主。他重赏了身边所有有功的大臣,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才想起了那段往事。重耳羞愧极了,他立即派人请介子推,可怎么也没请到。于是重耳亲自到绵山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仍不肯出面。有人给重耳出主意:放火烧山,只留一条出路。可没想到介子推被烧死了。重耳伤心极了。第二年,重耳再来此地纪念介子推,发现烧焦的老柳树又复活了。重耳把这棵树起名“清明柳”,又把这个日子定为“清明节”。
大家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吗?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妈妈告诉我的。妈妈说:“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祖。”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编者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清明节还有它的特殊意义,那就是祭祖。你在今天把这篇文章发上来,无疑是最及时的。这天,我们吃寒食,祭祖,意在缅怀先人,以示纪念和哀悼。不过也有人选择这天去踏青,因为它毕竟也是一个节气嘛。小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介子推和他的故事,应该是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很多故事都是口耳相传,你能找出来记录下来也是个很用心的孩子。感谢你赐稿萌芽,祝学习进步,写作愉快!【萌芽编辑:陈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