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天地事】生命里的那些歌声(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天地事】生命里的那些歌声(征文·散文)


作者:叶华君 进士,10146.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8发表时间:2017-04-18 12:02:29
摘要:歌声,就这样陪伴我走过人生的一程又一程,让我感知着生活和人生的欢喜与哀愁。它从儿时陪伴着我步入中年,教我怎么样爱国,怎么样做人,又怎么样尽孝,它陶冶了我的情操,引导着我成长,它让我感知着人世间的真情冷暖,也让我学会了感恩!

【晓荷·天地事】生命里的那些歌声(征文·散文)
   多年以来,我很少唱歌,但是一直喜欢听歌。有人说:我们喜欢歌,常常是因为那些歌词,但是真正打动人的不是那些歌词,而是关于这些歌背后隐藏的故事。我颇有感触,突然间有了冲动,想用自己浅薄的文字,回顾与歌走过的那些岁月。
   母亲讲,我小的时候特别爱哭,她经常抱着我来来回回地踱步,清唱一些儿歌哄我。至今,记忆最深的是那首《爷爷打月饼》: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啊
   一块月饼一片情啊
   ……
   母亲哼歌的声音很柔很甜,具有催眠的奇效。多少个夜晚,她就是这样一边低吟浅唱,一边用手轻轻地拍着我的小脊梁,让我渐渐变得安静进入了梦乡。这就是我最早接受的“音乐”熏陶。
   那时候,农村经济落后,交通与信息都非常闭塞,老家很难接触到书籍或报纸,没有电视,更没有像今天这样通晓天下的互联网了。我最初接触的音乐教育,就是源于母亲的唱歌了。
   记忆中,家里有一台老式的收音机,是带给全家精神食粮唯一的宝贝。那台收音机比砖头小些,里面装上两节电池就可以收听,胶壳的机身,上面很多地方的灰色油漆已经脱落,斑驳而陈旧。
   父母无论在哪里干活,都喜欢带着收音机收听,父母不但可以从收音机里获得山村外面世界的信息,还可以收听到许多广播剧和歌曲。那时候,电台里有《每周一歌》的栏目,母亲总会按时收听。母亲会唱的歌曲,大部分就是从广播里面学来的。她经过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经过吸收消化成她的“作品”,然后她再唱给父亲、妹妹还有我听。简易的茅草屋里,经常充满了全家人的笑声。
   那个时期,政府部门经常会安排放影队下乡轮流播放电影,给乡下人带来精神的娱乐。能看上一部电影,在那个年月可是一件非常喜庆的事情,四乡八邻的乡亲们,即使在农忙季节也会放下手里的活,早早地晚饭过后奔赴放映的地方观看,就像一场比赛盛会。
   别人看的只是故事,但是母亲还能从电影里学到很多歌曲。母亲对音乐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悟性,只要过目一遍的电影,电影中的插曲几乎能学唱,比如《天仙配》、《白毛女》、《刘三姐》等。有的是京剧,有的是黄梅戏,母亲都能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哼上几句。
   当时的电影,以革命题材居多,电影里的很多歌曲非常的经典。比如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赞歌》,电影《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微山湖》,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江姐》中的《绣红旗》、《红梅赞》等。母亲把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唱得特别好听: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
   母亲演唱这首歌,声音高亢而洪亮,情感炽热而饱满,非常具有郭兰英的神韵。在村里一次群众文化活动中,母亲因为演唱这首歌而名声鹊起,至此以后,只要有母亲出现的地方,就会引来很多的“回头率”。
   闲暇之余,乡亲们经常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请求母亲唱上几句。母亲很随和,总是有求必应。母亲唱歌的时候总是很入情入境,她会情不自禁手指轻拂,摆动着腰肢婀娜起来,颇有几分明星的风采呢。邻居张大娘最爱听母亲唱歌了,她不止一次地感叹:哎,这小媳妇儿的这身材这嗓音,没有去当歌星真的埋没了哟!
   母亲的歌声,经常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生活,大家也在歌声的潜移默化里,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与生活的美好。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母亲唱歌只是一般,与专业歌手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可是,她的歌声代表着她对我们的爱,对生活的爱。在那个年月,她的歌声带给了乡亲们许多的快乐。母亲,其实她的一生就是歌,永远那么坚韧不拔,乐观向上!
   那时的农村教育比较晚,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六岁了。幼儿园的刘老师长得非常漂亮,弯弯的柳叶眉,樱桃小嘴,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容。她唱歌的嗓音就像百灵鸟一样那么清脆动听。她每天带着我们做不同的游戏,教我们唱许许多多好听的歌,丰富生动了我们的童年,这些歌寓教于乐,引导着我们成长。
   比如刘老师教我们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
   我高兴的说了声叔叔再见
   ……
   刘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拾金不昧的乖孩子。
   刘老师唱《小兔子乖乖》时,跟随着她轻快的歌声,经常又把我们带入童话般的梦境:
   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
   歌声仿佛就把我们带入了那个场景,自己好像变成了那只聪明的兔子。
   刘老师唱《我们的田野》:
   我们的田野
   美丽的田野
   碧绿的河水
   流过无边的稻田
   无边的稻田
   好象起伏的海面
   ……
   我们在刘老师婉转的歌声中,仿佛置身于乡间的美景中,我们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在嬉戏着,奔跑着……
   真的想不到,刘老师的喉咙里竟然能发出这样的天籁之音,经过她的小嘴流淌出来,仿佛像泉水一样欢快清澈,又像花儿般散发出一缕缕清香,如此甜美。今天想想,她的神韵像极了杨钰莹。我们童年时光的记忆,被她的歌声装扮得如此五彩斑斓,就像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朵彩云。
   刘老师只有初中文化,那时候在农村里算得上是一个文化人了,可是,她只是一个代课老师。代课结束后,刘老师离开了学校,我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多年以后,我已经上初中了。某一天,我突然听说刘老师回来了。在人们的议论中我才知道,刘老师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她的性格里带着野性。她没有教幼儿园后,不愿意像其他女孩一样找一个男人随随便便就嫁了,再生几个儿育几个女,守着一亩三分地平淡地过一生。她想出去,想趁年轻看看外面的世界。后来,她在一个远房亲戚的介绍下,去成都打工了。不料,亲戚伙同人贩子把她卖到一个外省山区的一户人家。倔强的她临死不从,为了防止刘老师逃跑,那户人家竟然狠心地打断了她的一条腿。但是,刘老师一直等待伺机逃走。那一年,有一批外地人进山收购树木,刘老师终于等来了机会,趁家人疏于防范,偷偷塞了一张纸条给一个师傅。师傅出山后随即报了警,刘老师才得以解救。
   其实,刘老师的家只与我家遥隔了两个山头,我一直想抽时间去看看她的,终没有成行。或许我怕见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抑或许我觉得,我把对她最初的美好记忆,永远定格在昨天,是最合适的!
   啊,每当想起你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
   我每当听到那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我的眼前就会动情地浮现出刘老师的音容笑貌。刘老师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她的歌声给我的生命涂抹上了五彩缤纷的色彩,放飞着我的梦想。我知道,这种美好的情愫一直会伴随着我的生命前行。
   后来,刘老师嫁给她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很爱她,喝开水怕她烫着了,走路怕她磕着了,就像手心里的宝那样捧着刘老师。再到后来,刘老师得了肺癌,不幸去世。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阳春三月。我的耳边又回响起了那首《又是一年三月三》的歌:
   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走回到童年
   ……
   我又柔情地记起刘老师在课堂给我们扎风筝的情景。一根根准备好的竹条,在她的巧手下与裁剪好的三角形风筝面(一般用的软而薄的纸壳,风筝面上,刘老师已经帮我们画上了我们喜欢的图案,比如青蛙、蝴蝶、蜻蜓等,涂上了五彩的颜色)黏贴(一般用胶布)组合成型,最后在中间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再系上一条细绳就可以了。
   放风筝都选在晴空万里的时候,有一抹淡淡的微风更好。在操场上,刘老师拉走风筝的线,我们跟着她一起奔跑,跳着,笑着,风筝也在上空喜笑颜开地跟随我们……
   一切都回不去了,想起刘老师不幸的遭遇,我经常唏嘘感叹,刘老师,希望你在天堂依然能望着我微笑。
   在我读小学乃至到初中的时候,学校开设有音乐课,一个星期一节课。那时候,教学简陋,根本没有音乐器材,音乐老师也不是很专业,一般拿着音乐课本简单地教我们识识五线谱哼唱哼唱。不过,我还是接触了更多的歌。直到今天,特别记忆深刻那首《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
   这首歌音韵沧桑、低沉、凝重,老师在教学这首歌的时候,结合苏武的英雄事迹给我们讲述,使我们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在千难万苦中仍不放弃信仰和忠诚的汉家孤子,他是一位在酷寒之地坚守信仰、不折不挠的民族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慷慨就义易,忍辱负重难。苏武离汉时正当盛年,回汉时已须发皆白,垂垂老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歌词字里行间弥漫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激发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那时候的音乐课,都是爱国主义或德育为主题的歌曲。比如《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王二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这些歌曲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曾经饱受欺凌,经历过战火纷飞,无数的先烈前仆后继地牺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赶走了侵略者翻身做了主人,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新社会,我们应该懂得珍惜与感恩。
   至今我都记得,每次早间体操时。我们一个个都会戴好红领巾合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高年级的几个同学英姿飒爽地配合着进行升国旗。多年以后,那庄严肃穆的一幕幕依然让我激动。在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时候,老师引用雷锋的一句话谆谆教导教育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当年的这些歌曲,无疑对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把所有的这些歌形容成黑白的话,而在我读职业高中的时候,接触的歌就是如此的五彩斑斓了。
   晓梅是我的同桌,她是班上的音乐委员,会唱许许多多的流行歌曲。每天上课之前,她都会教全班同学唱歌。她领唱一句,我们就跟唱一句。比如《恋曲1990》、《同桌的你》、《掌声响起来》、《爱的奉献》、《十七岁的雨季》、《小城故事》、《明天会更好》、《水手》等等。这些歌曲给我的感觉与以往完全不同,它们能从多角度地给我享受,让我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懵懂的情感也撩拨得颤动,那么的朝气蓬勃,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晓梅的父母都在镇供销社上班,家境殷实。我们上音乐课的时候,她就把家里的录音机搬到课堂,播放着一首首的歌,我们跟着学唱。那个年代,录音机可是稀罕物,我特别惊奇,一盒磁带安放进录音机里一转动,美妙的歌声和旋律就从喇叭里流淌出来,跟真人演唱一样,太神奇了。
   那时候,我有空除了抱着厚厚的金庸和琼瑶的小说,就是听晓梅唱歌了。记忆中,除了朗读课文,很多时候她的嘴里都不停地哼哼着,大扫除挥舞扫帚的时候哼,做作业的时候也哼,尽管她声音很低,但吐字清晰,婉转动听,飘进我的耳里长驱直入撞击着我的心扉。
   家境的富裕让晓梅过早地接受了新鲜事物,别的女生还着扎羊辫子,她的发型弄成了“上海头”(那些年流行的发型),我们还没有完全脱离蓝色单一的粗布,她已经穿戴得花枝招展了。每次上课,她坐在我旁边,她身上总有一抹淡淡的香水味散发出来,钻进我的鼻孔,让我意乱情迷,那时候的时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三年的职业高中生活转眼即逝,同学们被学校推荐去了不同的地方工作。我准备去广东,而晓梅通过亲戚的关系要去北京工作。毕业晚会上,大家彼此合影留言。我在晓梅留言本上留下了《萍聚》的歌词:
   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
   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
   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
   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
   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
   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
   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
   晓梅你懂吗?其实你懂不懂都不重要,在我们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我如此感恩我们的相遇。但是我深深知道,对你产生的心动和难舍,终究是没有结果的,它只是我们成长过程里的点缀,让我们感受着青春的美好与无悔。
   进入社会后,我在人世间颠簸流离,尝尽了酸甜苦辣。每当受挫或孤寂时,我就会很柔情地想起晓梅,回想起她当年唱歌俏皮的样子。我陆陆续续给晓梅寄过几封信,可是我连留下自己地址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我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知道与晓梅之间的差距。

共 683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全文以许多经典老歌串联成一条主线,随后作者根据这条主线详细深入的运墨,将每首歌背后隐藏着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柔情地嵌入文字中,每首歌、每个故事又是人生成长的印记,更是时代发展的标志,凸显出当时那个年代岁月的大环境背景里,物质生活虽然不富有,但是精神上却很丰盈。将爱国之情、亲情、师生情、青春懵懂青涩的爱恋之情完美融合于文字中,如涓涓流淌的甘泉缓缓流入心间,沁人心脾,正如那些经典的老歌一样穿透岁月痕迹,永远镌刻在灵魂里。全文行云流水,语言凝练优美,情感细腻真挚,深入人心,构思精妙,文章非常具有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足见作者具有娴熟的散文创作技巧与经验,达到了散文的艺术美感。文章采用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母亲的那份愧疚和感恩之情;对经典老歌的喜爱和感恩!真正喜欢歌的人,才懂得感知生活;真正喜欢歌的人,他的情感细腻丰富,对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真正喜欢歌的人,才能深深体悟到歌曲背后的故事,才能领悟到作词作曲者和演唱者的初衷。歌声可以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歌声可以让人产生共鸣,歌声可以传递人世间的真善美……正如那些经久不衰的老歌一样,沐浴着一代又一代人。一篇令人无限遐想和深思的佳作,力荐共赏,感恩赐稿!【编辑:御光追童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醉童        2017-04-23 17:09:48
  妙文,文字流畅,结构巧妙,故事感人,可见作者文字功底之深厚。十分欣赏,拜读了!
1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4-23 21:22:10
  谢谢老师到访留下墨香,感谢老师的点评,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13 楼        文友:卫斯理        2017-04-24 06:17:44
  哈哈哈。习惯了,重要打开网站,习惯在江山首页右上角输入老弟名字,看看老弟有没有出新作。祝老弟文思泉涌,多出佳作。祝好。
卫斯理
14 楼        文友:卫斯理        2017-04-24 06:19:54
  啊,真是不好意思。老哥打字求快,从不喜欢打全拼音。刚刚发现上一个评论有错别字。重要打开网站,应为只要打开网站……抱歉哟。
卫斯理
15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4-29 19:08:28
  本品给我们上了一节音乐课,一边品歌词,一边听故事,一边检查这些好歌我们的熟悉程度。读得好开心啊!问好了!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回复15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4-29 20:37:06
  谢谢张老师百忙之中来看学生的拙文,学生哪里不足之处望老师多多教导,辛苦老师了,给张老师敬茶!祝老师吉祥如意,创作愉快。预祝老师五一节快乐!
16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12-02 13:12:27
  对歌声的回忆,其实正是对师生情、爱情、母子情的回忆。所提歌曲可是真证明了您是七十年代的人呀,问好。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16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12-02 20:54:05
  谢谢阳光老师,感谢到访,感谢留评。祝创编愉快!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