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风恋】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随笔)

精品 【风恋】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随笔)


作者:梅清欢 秀才,2073.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99发表时间:2017-04-30 04:32:1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北宋 周敦颐《爱莲说》
   我是一个习惯于孤独寂寞的人,但是从不以此为苦,反而深深地欢喜于一个人的清寂。或许在他人看来有些寡淡无味,有些悲凉酸楚,但是在我的心中,我就是这样一个在尘世中踽踽独行的人,背着行囊一意孤行地追寻着自己山水,自己的草木,自己的盛世,自己的年华。如果可以,我愿行遍苍凉的道路,去追寻世人心中的荒芜,用单调的执着擦亮锈蚀不堪的生命,用孤寂的脚步走出步步生莲的风景,用沉静坚韧的心灵雕刻出命运似血的痕迹,用苦涩的回味穿透命中注定的结局,哪怕有朝一日过到了忘乎所以,只剩下苍凉的孤寂,哪怕有朝一日血落太行,泪洒红尘,也当无有怨恨。
   我也是一个生活在热闹人群中的清凉的人,很多时候,坐在喧闹的人群中,内心亦会变得好简洁,尽管周围是无尽的喧嚣与热闹,可是只要捧一卷书或是拈一颗菩提,就可以轻易地进入一个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那个时候,书卷是知音,菩提是舟楫,彼岸的抵达也只是在一个瞬间。喜欢看秋水般明净的长空里,一只离群的孤雁,喜欢看姹紫嫣红的春天里一抹悠然随意的洁白,喜欢看紫陌红尘,烟云收敛的池塘中一朵淡然出尘,婷婷出水的莲花。
   喜欢莲花,不仅是因为她有太过洁白的朵,她有太过清淡的香,她有太过温柔的瓣,更因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她有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世间花木皆是一般情思,她们温柔地交付过往,忘却恩宠,忘却得失,只记得如水的清澈,如山的伟岸,她们不曾悲叹世人无端折损她们的韶华,亦不悲叹少有人懂得她们的情怀。也许她们活着,不是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自己,无论是开放,还是凋零,都为着自己在这浮浮沉沉的世间轮回静守。
   都说人生寂寞,独行在尘世间,茕茕孑立的时候,除了与自己的影子形影相吊,诉说悲欢,没有人会真正懂得你的欢笑中隐忍着的泪水,和你的坚强中透露出的孤独。多少人看似是你的知者,其实与你貌合神离,多少人说过与你一生相交,执手共待,看岁月白头,红尘老去,可是却在不经意间转身离去,给你一个措手不及,让你觉得连一个理由都是奢侈,又有多少人看似是你空尘里的相依,实则只是你命运中的幻灭。可是人生悲凉,草木却可以更寒凉,她们年年岁岁,日复一日地守着一个单调的结果,重复着从不曾更改的命运,无从选择,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每一株草木都是一个孤寂的灵魂,在人间做着无止境的重复,都说她们生生不息,拥有着多么奢侈的年华,却无人懂的她们的孤寂与悲凉,纵算有人懂得,可终究有朝一日,风尘俱散,世事忘机,过往里施下的恩宠,给过的欢乐都归于尘土。人生的寂寞还有终止的那一刻,可这满池素洁的莲花虽有着清丽的姿容,出尘的风骨,终究还是难逃命运的荒芜与单调。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周敦颐喜欢的草木是世间最为洁净的莲花,而他最懂得的草木也是莲花。多少人爱莲花的洁白无暇,爱莲花的清香绝俗,他们不厌其烦地高歌咏叹,不知倦累地挥毫泼墨,可是世间之人,大多数喜爱的却只是莲花的清姿素容,很少有人在意莲花高洁出尘的风骨。
   人们都说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出了莲花的风骨,他笔下的莲花,无人可以企及。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草木,但是人与草木的情感也非随意,一个深情的人不会任意交付真心,哪怕是对一株平凡的草木,他的爱,也绝非偶然。陶渊明爱菊花,是因为菊花的淡雅与隐逸,菊花与陶潜一样,对世间的营营名利冷眼视之,对三千繁华的阡陌红尘敬而远之,倾心别离,所以陶潜爱极了菊花,将自己全心全意地交付于菊花。周敦颐之所以爱莲花,也是因了他是一个襟怀淡泊,清廉正直的人,他虽身处黑暗糜烂的官场,但是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这是莲花,也当是作者。
   宋熙宁四年,周敦颐到星子任南康知军,怀着清风朗月的心情,带着明媚清简的思绪,他来到星子。来到这里他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军衙东侧开挖一口池塘,亲手种下满池的莲花,望着池中的莲花,他该是寂静欢喜的模样吧。从此,莲花开时,满世界都是他们的微笑。那时的周敦颐也算风烛残年,且抱病在身,但对莲花的喜爱不曾因此而有丝毫的减损。都说人在年华老去的时候会更懂得珍惜,也会更愿意抛下曾经的江湖夜雨风尘路,选择那些素心清雅的事物,一张七弦琴,一盏雨前茶,几株平凡的草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住进他们的心中,与他们相约白头。周敦颐年老之时选择的是莲花,大风雅,大洁净的莲花,除了洁净的白,就是盎然的绿。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而白色,是骨子里的颜色,莲花只有这两种颜色,白就白到极致,绿,就绿到彻底。
   每有闲暇之时,他都会邀上三两知己好友,一起坐在池畔的亭中赏花品茗,光阴就在那样的娴雅中度过,花开花落,莫不静好。也有时,他独自一人,泡上一壶闲茶,在亭中坐下来,看满池洁净淡然的莲花,好像胜过了尘世所有的风华。从此,一切都不重要了,曾经孜孜寻求的仕途不重要了,曾经无奈感慨过的混沌不堪的宦海也不重要了,眼前的莲花才是他最终要抵达的风景。在一盏清茶的流年中,他发现,原来人生并不需要分秒必争,原来也无需将时间拆解开来过到一丝不苟。因为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无需为本就苦累不堪的生活增添负累,将所有的世间过到似水不漏。很多的光阴是用来虚度的,很多的年华也是用来荒废的,和一盏清茶虚度岁月,看风雨人生中的禅意;与一盏莲花心心相映,将韶华留给莲花开落的瞬间。周敦颐懂得人生难就,老年人的光阴更该是娴雅别致的,所以他选择与洁净的莲花做了一生的相依与相伴。
   一年后,周敦颐彻底得退隐官场,他选择了辞官离去,将自己交付给满池的莲花。都说一花一世界,周敦颐的世界是莲花给予的,因了一盏纯洁的莲花,周敦颐来到了一个离尘绝俗,清幽宁静的地方。他在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广受弟子,设堂讲学,传道授业,从此开始了他教书育人的生涯。我一直都觉得古来最为闲雅的便是教书先生,而这世间,最为纯洁清澈的地方,除了寂静的禅林,便是清净的书院。也曾多次想过,若是生于古代的中国,我宁愿生为男子,做一个闲适的教书先生,与书卷亦师亦友,倾心交谈,与学生简净相陪,传授知识,播撒慈爱。可以远离世间的纷繁复杂和尔虞我诈,且不为生计所累,在泉石相伴,林烟迷离的山间书院,哪怕做世人眼中穷酸的书生,也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
   周敦颐注定是一个闲逸的人,拥有莲花般的心思,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而莲花自是他不可缺少的陪伴,他在书院内建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清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以莲花之风骨,衬托自己此生不改的坚贞。每每看着看着莲花盛开,他真的该无悔了,多少人至死都放不下的名利他放下了,多少人一生都无法参透的谜底他轻而易举就惨透了,多少人负累一生都只是自我束缚,而他只用一个转身,一池莲花就解开了世人心中的千千结,用莲花池畔赏花品茗的淡然和临风吹笛的隐逸,将一生交给刹那芳华的虚度。
   后来朱熹调任南康知军的时候,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来到书院中,看到业已破败的莲池,他似乎穿透时空,看见了当年的周敦颐两袖清风,一袭白衣,随着飘飞的衣袂立于池边,依旧是那样的高大俊逸,依旧是那样的清醒绝俗,他才更是一朵莲花,一朵从大宋王朝开到如今的莲花。朱熹于是重修爱莲池,并从周敦颐的曾孙处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也作诗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当年陶渊明在熹微的晨光中踏上了归隐南山的路途,他丝毫都不愿再让自己在黑暗的官场里劳心劳形,所以他走得那样洒脱,也是那样决绝,彻底的归隐南山,只要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只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菊花丛中放逐着诗意的年华。陶渊明彻底地斩断了与尘世的所有纠葛,做一朵开在秋日荒野中的菊花,在山林空谷中,度过漫长又短暂的一声。与陶渊明避世离尘,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不同,周敦颐选择入莲花一般,依旧身处五味杂尘的俗世,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在污世中保持清醒与洁白。
   其实,人的一生,有时真的很无奈,任你机关算尽,命运总有办法将你逼到狭窄逼仄,穷途末路的地方。也许有时你也想挥一挥衣袖,做回那个纯真的自己,可是多少身不由己,多少未知的命运可以自己把握,就算你不想随波逐浪,也会被无情的江水打落风尘,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决定了你的走向和未来。多少人可以始终如一,坚守初心,不为环境所改变?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过错归罪于生活与他人,总是在为自己寻找着改变的借口,以为这样,就可以坦然无谓,却改变不了世事消磨,人事消长的残忍。多少人从温润如玉变为锋芒毕露,多少人从青春年少轻而易举地在一夜之间变得白发苍苍,又有多少人丢掉纯真,丢掉简洁,学会算计,学会世俗。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丢失了原本的自己,他们总是在为自己的改变寻找着各种各样的借口,以为可以心安理得,其实却是苍白无力。
   周敦颐在爱上莲花并种下莲花的那一刻就将自己修炼为一盏莲花,虽然世间从未洁净,可他并不避开俗世,尽管乱世风云,他依旧选择坚守自己,用内心的高洁固守自己的山河,自己的城池。周敦颐一生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他为官两袖清风,正值清廉,为师慈爱大度,默默奉献,黄庭坚称赞他说:“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他行走一生,所求的也不多,不过是平凡布衣百姓所求,食可果腹,衣能蔽体,平安喜乐便足矣。其实,你我都是凡尘俗子,在这世间,拥有最平实简单的欢乐便是一生修行中最为慈悲的果报。可是多少人堕入尘网,痴迷于太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繁华,最终连最简单,最唾手可得的欢乐也丢失了。一个内心清简,少有欲求的人或许有些单调,但却可以活得最为洒脱随意,因为他的一生,是为了自己而活,为了活着而活,不是为名利,亦不是为世俗。正如弥勒菩萨偈中所言:“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与历史上的很多名人一样,周敦颐生前并不为当世之人所推崇,其学术地位也并不高,人们只知他为官清廉,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颇有仙风道骨。时至今日,当我们提起理学,记忆最深刻的该是程颐,程颢与朱熹,周敦颐便是程颐程颢二人的老师,当年南安通判程太慧眼识泰山,他知道周敦颐的理学造诣高深,便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拜在周敦颐的门下,后来程颐与程颢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作为老师的周敦颐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周敦颐并非以文学而闻名,他传世的作品也是屈指可数,但是只一篇《爱莲说》就足以让他被历史永远铭记。就像当年以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惊艳了时光且只有两首传世之作的张若虚一样,他们无意的一阕词胜过了他人的千万句。有些人一生只写了几个字,几句话,却那么深刻地被世人铭记,多年后也不断被人提起,从不曾被遗忘;可有些人尽管一生笔墨颇多,却没有一个字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可以流传下来,当年乾隆皇帝酷爱写诗,他写下了无数的诗篇,可是却没有一首流传甚广的佳作。
   人生一世,可以活得自在坦然是需要勇气的,活得洁净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则更需要一种无谓。周敦颐做到了,他当真是一朵清浅的莲花,在世界的尽头守着盈盈的清水淡然地微笑。
   就让我做一盏素淡的莲花吧,哪怕只有单调的白色,我也愿意在那个云烟缥缈,水汽氤氲的世界里,拈花微笑。

共 46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深夜读书,闲暇对弈,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和雅致。深夜打开电脑透入眼帘的是梅清欢的随笔佳作,文章以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作为文章起笔,“我是一个习惯于孤独寂寞的人,但是从不以此为苦,反而深深地欢喜于一个人的清寂。”文章开篇直接融入作者的个人心怀,那种虚怀若谷的心态令人赞赏,随后文章讲述了周敦颐洁雅傲骨的一生,和爱莲说一文相揉并济,揉进了更多周敦颐人品的高雅,和对世俗寡欲清欢的境界令世人敬仰,反手一笔在文章之中周敦颐和陶渊明南山种菊有着如此相像共同情怀,那种淡泊与名利将自身融入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文章结尾之处作者点笔力道沉稳,用个人感悟和一个高雅的思想境界收笔,为整篇文章的书写,起到承前启后艺术效果。整篇文章语言精练,思想内涵意境深远,文章浓墨重彩之处的描写寓意深厚,足以看出作者博学多才,知识面广,引古论今参透人生,并把个人情怀融入其中。欣赏佳作,拜读学习,问候作者,感谢赐稿。力荐共赏,好文与大家一起分享。【编辑:风恋落花的孤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01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04-30 04:33:09
   拜读学习梅清欢老师的力作,文笔丰盈,字句精准,拜读佳作受益匪浅,给老师问好。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2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04-30 04:34:22
  整篇文章语言精练,思想内涵意境深远,文章浓墨重彩之处的描写寓意深厚,足以看出作者博学多才,知识面广,引古论今参透人生,并把个人情怀融入其中。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3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04-30 04:35:15
  如果对作品理解不透,或者编者按有不到之处,还望老师谅解。期待老师更多的佳作柔美呈现,在咱们社团继续演绎您的精彩,顺祝老师康健,幸福永远。祝福老师以及您的家人,五一快乐。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7-04-30 11:11:34
  拜读梅清欢老师随笔佳作!一篇充满人生哲理和令人启示开悟的好文,文笔凝练,生动流畅,文字雅致而灵韵。欣赏学习!感谢赐稿,辛苦了!问好老师创作丰硕!顺祝五一节快乐!佳作已申报精品,2017.4.30.
碧潭飘雪
5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7-05-01 15:41:23
  恭喜并祝贺梅清欢老师的随笔佳作获得精品!感谢赐稿,辛苦了!问好老师节日快乐!创作丰硕!
碧潭飘雪
6 楼        文友:云朵飘飘        2017-05-01 15:42:24
  莲花是高洁而美好的,一生像周敦义一样做人品高尚的人也实属不易。生活就像大染缸,在染缸里沉浮还不被污染,确实是很难得。
7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02 11:21:11
  拜读老师精品美文佳作,问好老师,认真学习品读:一只离群的孤雁,喜欢看姹紫嫣红的春天里一抹悠然随意的洁白,喜欢看紫陌红尘,烟云收敛的池塘中一朵淡然出尘,婷婷出水的莲花。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8 楼        文友:龙飞在天        2017-05-03 03:42:38
  从一篇《爱莲说》入,观古阅今,纵横捭阖,有议有悟。实为当今浮躁社会一剂清凉之药也!拜读了!
9 楼        文友:兰芷        2017-05-21 06:59:41
  恭喜并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辛苦了!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