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语】我与哑巴有个约定(散文)

精品 【丁香花语】我与哑巴有个约定(散文) ——我与哑巴的故事


作者:寻找姚黄 举人,4738.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4发表时间:2017-05-08 22:06:15
摘要:我们家乡数百公里外有一座大山,这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别山”,但三十多年来,我们再也看不见大别山的雄姿了。

【丁香花语】我与哑巴有个约定(散文) “仁者乐山”,总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凭什么说那些游历名山的都是“仁”者,而我和哑巴以及从未接触过山的中原农人就不是“仁”者了呢?
   其实,我和哑巴也是爱山的,我们曾约定要去大别山的,只是平生没有实现这个远大目标而已。
   哑巴跟我是一个村的。我住村庄南头,他住村庄北头。我小学毕业前,跟哑巴素无来往。只是在我回家放牛之后,才与哑巴有了接触。哑巴不是先天的,在他三岁那年,患病高烧,他妈懂点针灸之术,给他的某个穴位扎针退烧,结果,烧退了,人却哑了,哑的还很彻底,又聋又哑的那种。
   我不知道这位做母亲的当时是何种心情,反正她从此再也不扎针了。哑巴兄弟四个,老大是生产队长,老二是使唤牛的“鞭头”,老三当兵去了,哑巴是老末。
   那天晌午,我放牛回来,正在往一棵弯枣树上拴那头“老犍”,突然,一个人从背后抱住了我的小细腰。我少年时期很瘦,腰细得如同拴牛的那棵树。从喘息声中我听出来了,这人就是哑巴。哑巴是不适合做秘密之事的,因为他嘴里总是不停地“咕噜”。我当时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哑巴,或者得罪了他当队长的哥哥。但我从记事之日起,没有发现自己与哑巴及其三个哥哥有过不愉快的地方。
   哑巴比我大四五岁,伙食比我们家好,力气也比我大多了。我挣扎了几次,都没能挣脱他的熊抱。我被他一口气抱到他家门口,哑巴踢开门,把我摁在灶门前的土坯上。我莫明其妙地看着哑巴,他却不看我,拿起锅台上一只大瓷碗,掀起锅盖,先盛了半碗肥肉,又掀开另一个锅盖,把米饭装在肥肉上面,恭恭敬敬地端给我。我完全被哑巴的举动弄懵了,他凭什么这么盛大地招待我?还弄个乡下招待远方亲戚的“饭盖肉”!那年月虽然很难吃到米饭和猪肉,但我对“无功不受禄”还是明白的。我端着堆尖儿的饭碗,张着嘴巴望着哑巴,求一个合理的解释。哑巴当然懂我,他比划着告诉我,他妈走亲戚去了,家里就他一个。他老三寄来一封信,是叫我写回信的。
   哑巴兄弟几个只有老三识字,他写的信只能请别人阅读和回信。我小学毕业,在我们生产队也算是文化人。读信和回信,我勉强可以做。
   吃完一大碗米饭和肉,我以哑巴母亲的口气写了回信,回信并不长:亲爱的儿子,最近还好吧?身体健康吧?工作很忙吧?一切顺利吧?还有此致、敬礼之类的格式占据了大部分内容。折叠好信笺,写好地址,贴上八分钱一张的小邮票,但我和哑巴的交往并没有到此结束。
   这一天上午,我在淮河大堤上放牛,巨蟒横陈的淮河大堤是我们的极好牧场,我们可以把牛绳盘在牛角上,任其在大堤坡地上吃草,而放牛的或割草、或打耳(一种类似冰球的活动)、或闲聊,或睡觉,自由自在。我放牛时常常带着小人书,独自坐在草地上翻看。哑巴来了,手里拿着他三哥的那只信封。
   我想读者应该知道这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他必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哑巴又聋又哑,但他心灵手巧。比如,编筐打篓,村庄上的人皆比不上哑巴。他这次找我,不是写信,而是让我教他认字,重点是教他认信封上的字。我当时所能想到的就是哑巴这是要我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了。
   哑巴三哥,名叫张春树,与当时一个名人只差一个字。部队的地址是山东烟台某部及番号。我欣然同意,但在教第一个字时,就遇到了难题。山东的“山”,怎么教?山是象形字,本地无山,我拿什么作参照?想来想去,一抬头,与远在数百里之外的黛色的大别山相遇。写到这里,读者肯定要对我嗤之以鼻,大别山?你能看到大别山?你是玉帝驾前的千里眼吗?要知道,现在即使用普通望远镜,在我的家乡也看不到大别山了。
   我敢保证我没瞎说。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知道,那时的大别山是可以看到的。特别是雨后,大别山的绵延身姿便会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高高低低的山峰与“山”字非常契合。于是,我指着远处大别山,教会了哑巴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字。以后每当他看到这个笔架似的“山”字,他就往南方那片幽深的大别山指。
   在以后的放牧岁月里,哑巴成为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有天上午,我刚要去放牛,哑巴提着一只脏兮兮的军用书包,拦住了我,他“告诉”我书包里装的是白馍。我以为他为了学识字,要在淮河大堤上野炊,就比划说:不用这么着急。他指着南方的剪影一样的起伏的大别山,一通有声有色的比划,我明白了,他是要和我一同去看大别山。这包里的馍就是我俩的干粮。我“哈哈”大笑“说”:这么远的路,我可走不动。他又比划说:你骑着牛,我牵着牛,累不着你。我“说”:太远了,我们得走三天三夜。“三天三夜”的手语是,比划一个太阳升起来,再比划睡觉,伸出三个手指即可。哑巴会意,摇了摇头,表示不去了。我告诉他,如果去看山,就得坐车,那是要钱的。哑巴将一书包白馍挂在牛角上,忧郁而去。
   这之后,哑巴没有再来找我识字了。我经常看见他提着一只小筐,拿着铲子,在麦地里挖半夏。
   麦收季节结束的时候,生产队的牛开始忙起来,它们要耕作麦茬,准备种黄豆、点花生、插秧苗。牛们耕地,我们就得割草。一天,我背着草筐下地,走到村口,看见哑巴远远地喊我“啊啊啊”,意思是让我等等。我站那儿等他跑过来,他气喘吁吁地”告诉”我,他刚卖了半夏,手里有钱了,咱们坐车去看山吧。我数数他的钱,一共三块五毛九,我又笑了,“说”这点钱是不够的,没有20块钱是去不了大别山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大别山到底有多远,通不通班车,坐车需要多少钱。哑巴听完我的“忠告”,“表示”等钱攒够了再来找我。
   转眼到了七十年代末,我考上了中师,离开了黄土地,二年之后,我被分配到本乡中学任教。
   那年的秋后,忘了是星期几了,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听见“啊啊啊”的高亢的叫声,这是哑巴出行的符号,我急忙跑出去,看见门岗上的职工小袁拦住了哑巴,哑巴强烈反抗,他用手比划着高度、性别,当然小袁无法看懂,我奔跑过去,把哑巴拉到教学区之外。
   哑巴自由惯了,对刚才阻拦他的小袁非常生气,他“啊啊啊”地表示了愤怒,然后才握住我的手使劲地摇。很快,他转入正题,指着南方大别山的位置,“询问”我:那山咋不见了?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见那山了!
   我这时才往东南方凝视了很久,大别山确实不见了,过去,它大多时候都像水墨画一样挂在南方偏东的天际。我不知道大别山什么时候消失的,但我知道它消失的原因,可我怎么才能跟哑巴解释清楚呢?
   哑巴“问”我山会移动吗?会像牛一样行走吗?我比划了几下,“告诉”他,什么时候看见那座山了,什么时候就来找我,我将带他去看那座山。我还告诉他,我现在有钱了,每月三十六块五,坐车、吃饭都不是问题。
   但是,哑巴一直没来找我,我知道他再也没有看见过那座名叫大别山的山。上世纪末,哑巴因患胃癌死在那间孤零零的小屋里。我知道这个噩耗,是本家爷们通知我自带香蜡纸炮,于翌日清晨六点给哑巴送葬。说起来,我跟哑巴叫“爷”,我们村庄有晚辈必须给长辈送葬的习俗。
   哑巴已经去世十六年了。我如今也年过花甲,我想,也许十年,二十年后,我会与哑巴爷相会,一同去看那座我们心目中的神秘的大山。

共 27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文字朴实,情感饱满!生理残疾是无法扼杀内心的渴望!“哑巴”渴望看山,他渴望欣赏远处梦幻的大山美景,他更希望看看山那边的世界。贫穷没有实现他生前的梦想。我想在另一没有平穷,富贵之分世界的他一定趁着清风飞到他梦寐以求的大别山。包含痴情地吻着一花一草;他痴痴地笑了。哑巴三哥,名叫张春树,与当时一个名人只差一个字。部队的地址是山东烟台某部及番号。哑巴不识字,经常找作者学习认字,但在教第一个字时,就遇到了难题。山东的“山”,怎么教?山是象形字,本地无山,拿什么作参照?想来想去,一抬头,与远在数百里之外的黛色的大别山相遇。这样比喻,终于教会了哑巴一个字,山。在以后的放牧岁月里,哑巴成为作者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有天上午,刚要去放牛,哑巴提着一只脏兮兮的军用书包,他“告诉”书包里装的是白馍。要在淮河大堤上野炊,他指着南方的剪影一样的起伏的大别山,一通有声有色的比划,他是要和作者一同去看大别山。这包里的馍就是俩人的干粮。作者哈哈大笑起来,这么远的路,可走不动。哑巴又比划说:你骑着牛,我牵着牛,累不着你。作者“说”:太远了,我们得走三天三夜。“三天三夜”的手语是,比划一个太阳升起来,再比划睡觉,伸出三个手指即可。哑巴会意,摇了摇头,表示不去了。如果去看山,就得坐车,那是要钱的。哑巴将一书包白馍挂在牛角上,忧郁而去。写到这里,读者肯定要对我嗤之以鼻,大别山?你能看到大别山?你是玉帝驾前的千里眼吗?要知道,现在即使用普通望远镜,在我的家乡也看不到大别山了。本文字里行间浸润着凄凉的美!一点小建议:高烧常用针灸穴位是大椎和十宣点刺!不会引起聋哑!高热引起的声带和语言中枢神经受损导致聋哑可能性较大!文章朴实,感人至深,一篇佳作!力推共赏!【丁香编辑:任良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1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任良辉        2017-05-09 05:18:49
  我也许不能领悟和参透作者行文的意义,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5-09 06:09:38
  从编后长长的评语中,编辑深深地领会了文中的意义。感谢你的评论!但至于扎针一说,不可推敲。因为哑巴的母亲不是专业素质,她是扎错了穴道致哑的。
2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9 05:33:28
  良辉加油,多像优秀编辑学习,慢慢就会体会编审要领!
娇娇
3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9 05:38:08
  故事很感人,作者与同村哑巴接触后的一些列感人的故事,听起来很温暖,哑巴聪明,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喜欢看门前那座大别山,总是想与作者去看那座梦寐以求的大别山。故事描述淳朴,哑巴到底有没有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请读者朋友慢慢欣赏这篇感人至深的故事,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5-09 06:11:53
  由于大气污染,我们的后代再也看不到两百公里之外大山的身影了。我和哑巴一样,只能在回忆中触摸大山了
4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9 05:39:16
  感谢姚黄分享你精彩感人的故事,谢谢!辛苦了!期待更多精彩!敬茶!
娇娇
5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5-09 06:05:38
  姚黄的文章总是能打动人心。这篇文章描写得很朴实,故事更是感人。作者与哑巴的友谊,那么纯洁,那么有爱,看到人与人的那份关爱,真好,谢谢你。
闻杰
回复5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5-09 06:12:36
  感谢阅读和评论
6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5-09 06:07:35
  两人想去看大别山,因为交通不便,等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梦想。文章结尾很悲苦,哑巴走了,再也不能陪他去看大别山了,只能在百年之后,相约一同去实现哑巴的愿望。
闻杰
7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5-09 06:08:24
  美文美按,期待更多美丽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闻杰
8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5-09 06:11:14
  朴实的乡亲,唯美的故事,作者与哑巴的友谊让人感动。乡村乡情,感人至深。
天使的左翼
回复8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5-09 06:13:37
  谢谢评论!
9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5-09 06:12:28
  在以后的放牧岁月里,哑巴成为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有天上午,我刚要去放牛,哑巴提着一只脏兮兮的军用书包,拦住了我,他“告诉”我书包里装的是白馍。我以为他为了学识字,要在淮河大堤上野炊,就比划说:不用这么着急。他指着南方的剪影一样的起伏的大别山,一通有声有色的比划,我明白了,他是要和我一同去看大别山。这包里的馍就是我俩的干粮。我“哈哈”大笑“说”:这么远的路,我可走不动。他又比划说:你骑着牛,我牵着牛,累不着你。我“说”:太远了,我们得走三天三夜。“三天三夜”的手语是,比划一个太阳升起来,再比划睡觉,伸出三个手指即可。哑巴会意,摇了摇头,表示不去了。我告诉他,如果去看山,就得坐车,那是要钱的。哑巴将一书包白馍挂在牛角上,忧郁而去。
   精彩的故事!期待更多精彩故事呈现给读者!
天使的左翼
10 楼        文友:任良辉        2017-05-09 06:43:31
  庸医导致一生残疾,代表同行和过去陈旧的医疗,向因医致残和致死的活着的人和逝去的冤魂,深深忏悔!学海无涯,一息尚存,努力不止!
回复10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5-09 18:14:54
  哑巴的母亲只是一个不懂医的普通母亲,那时候的农村太缺少医生了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