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爹是个卖菜的
今天下午是洪门市十六中二(一)班班务会。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上台讲讲自己的成长历史,讲讲父母养育自己的情况,讲讲自己应该怎样好好学习,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走向讲台。有个同学说:俺爹是市政府的局长,俺妈是区妇联主任,是保姆把我带养大的。给我爹妈开车的叔叔接送我上下学,爹妈没费什么劲我就长大了。下面一阵大笑。你们笑什么?真的!我从小就是在这种优越环境下长大的,有吃有喝有玩。我有这样的家很自豪。又一个男同学很沉稳地走向讲台,他个不高,穿了一身退了色的校服。一副近视眼镜挂在耳后,他说:俺爹是个卖菜的。哈哈!一出口,下面爆发出一阵笑声。男同学脸一红停止了讲话,等静下来又继续讲到:打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我爹妈是卖菜的。就是靠卖菜爹妈养育了我们兄弟两人,他们很支持我们地学习。从来没耽误过我们上学,因经济困难,我和弟弟没有更多地参加课外各类学习班。我买了很多的课外辅导书,自学了很多的知识。我为有这样的父母感到自豪。台下鸦雀无声,男孩讲完了,爆发一阵掌声。掌声未落,一个笑眯眯的男同学瘸着腿走到讲台中央,很自豪地说:俺家开着两个大酒店,我爹是总经理,住的是别墅,家有保姆和车。爹妈支持我好好学习,要啥给啥,我就是学不进去,经常抄同学的作业……学生们一个接一个上台讲了自己的情况。老师最后总结说:今天班务会开得很好,我们大家互相了解了各个同学的家庭情况和成长历史,不论是出生在干部家庭、富有家庭,还是普通家庭,我们的父母都是爱我们的,送我们到学校里来,都是想让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所以同学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那个爹是酒店总经理的学生叫孙亮,腿有点跛,走路不是很方便,背地里有调皮的学生叫他孙瘸子,他经常和几个官二代,富二代,有钱有势的学生,聚堆吃喝玩乐,打游戏。但学习总是上不去。老师批评过好多回,就是不改。家里出钱让他参加很多课外辅导班,甚至请了家教学习也上不去。一次家教老师正给他讲一道数学题,问他一道数学公式,他竟然问老师,网上XX游戏你打过没有?我打了三次总是过不了关。老师说,你集中思想好好学习,不要老想打游戏。他说,老师我满脑子都是游戏,你讲得我听不进去,也不懂。老师笑笑没再说什么。辅导完这一次后,再没来。父亲打电话问老师是咋回事,老师说:你的孩子我教不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说完就扣了电话。他的父亲训了他一顿,过后照旧打游戏,吃喝玩乐。他说,有吃有喝有玩多快活,干嘛费心去学习。别人给他说,你还小,要好好学文化学知识,有了本事好好地报效祖国和父母。他说,要什么本事?没用!我爹说,他挣的钱几辈人都花不完,我干嘛还去挣钱!为此他爹也很苦恼,加上忙没工夫管他,学校里老师苦口婆心教育他,他听不进去。动不动还想打老师和学生。
一次天灰蒙蒙的下着雨,孙亮骑摩托车去找同学玩,高速度地逆行在三环道上,对面来了一辆车,他急拐,一下撞在隔离带墩上,鼻孔、嘴里出血,人头卡在栏杆里面,车子压在身上,昏迷不醒。此时一个开三轮电动车的男子看见了,赶紧停车跑了过去,想搬车搬不动,用手贴在鼻上感觉还有气息,赶紧掏手机报警,掏来掏去,翻遍了身上,没有手机。这才想起,出门仓促忘带手机了。这可急坏了这个男子,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赶紧报警和120才对。他站在路中央摇冲着对面来的车辆晃手里的衣服,有的车看到了现场,降了速度,等快到了现场又突然加速跑了。他用力地喊着叫着救人,终于有车停在了他身边,他说明了用意,车主从车窗里露出头看了看现场,立即报了警和120,然后扬长而去。男子道过谢,又赶紧跑到受伤的孩子身边保护好现场,唯恐再发生二次车祸。男子焦急地一边等待,一边不停地叫着孩子。不一会民警来了,看了现场,拉了警戒线,问了情况。120鸣着笛也赶来了,他协助医生把男同学送到医院,男同学很快进了抢救室紧急救治。护士让他办里手续先交2000元的费用。男子快步跑去交钱,收费人员问他患者叫什么名子,有无就诊卡,他说不知道,并说明了情况,这可难住了收费人员,说:要不,写你的名子吧?收费员建议说。男子说:不能写我的名,你就写个“快醒”吧!好的。于是收费条上写着“快醒”交费2000元,他才离开了窗口。得到孙亮出事的消息,孙亮的父亲和家人急急赶到医院。男子付了费已经走了。医生给家人说:要不是这个男的报120,你的孩子流血过多不是死也是个植物人。现在看来情况还不错。他爹听后问医生:这个男的叫什么名子,长的啥样,是哪里的?医生说:当时只顾抢救病人谁还顾得看男子是什么样啊,我们就知道他付了2000块钱,听说你们来了,他就走了。他从现场一直跟到医院,我们还以为他是你们家里人呢!后来找他办住院手续没找着他,正好你们来了,才知道他是外人。他爹还不放心,又找当时参加抢救的医生问,一个医生说:我记忆中男子是个中等个,脸上皱纹多,手粗糙。两只眼很小,不爱说话。当时他很着急,说:医生,你们不要考虑钱的事,用最好的药,最好的治疗办法抢救,孩子还小,日子还长着呢,让他快醒过来。我们来不及和他说话,让他出来抢救室,他在门外站着等,后来出来一位医生告诉他病人醒过来了,一会办住院手续送病房。这个男的听说醒了,高兴地说了句,太好了,我进去看看吧?医生说,不行,等会到病房你再好好看吧!找他送病人进病房时,却不见他了。只好护士护工一块把病人送到病房。好多手续还没办,正好你们来了,就按要求补办一下吧。孙亮爹听了很受感动。忽然身边一个护士说:我想起来了,那个男的右耳根后面长了一个黑痣,眼睛小,鼻梁低,说话慢。是我让他交的费,你们按我说的对上号了,肯定就是他。孙亮爹说,我们是民警从孩子手机上查到了家人的手机号,通知我们,我们才急忙赶来的。好,有机会了,我一定找到这位好心的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孙亮出院回家养伤了。可孙亮爹一直在想是谁救了孩子?怎样才能找到他啊!他还问了当时处里现场的民警,都说不知道是谁,只知道是个过路人办了好事,跟着120车去医院了。他心里沉甸甸的。
孙亮的爹叫孙正树,经营两个大酒店。每天客人爆满,生意很红火。给酒店厨房每天送菜的是个50开外的男人,大厨们都叫他老刘。老刘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每天都是拉着满满一车菜按要求如数送到酒店厨房操作间。几年来,风雨无阻。这一年的冬天下了一夜的大雪,地上积了很厚一层的雪。老刘把酒店要买的菜又如数送来了。他也成了一个雪人,手冻红了。大厨们十分感动,都夸老刘工作认真,人实在。卸完菜,老刘正要走。迎面碰上总经理孙正树,他知道这是给酒店送菜的老刘,下这么大的雪他还照送不误,很受感动。跑好远追上他非要给他加200元辛苦费不行。老刘死活不要,说:你要还想和我做生意,就拿走,我就是个送菜的。你们要啥我就给你们送啥,这是应该的,千万不要可怜我,这是我的工作。就像你们为食客们认认真真地做好饭菜一样,你们做的好吃,难道就要多收客人的钱吗?一句话说的孙正树无言可对,说:可敬!可敬!
也是这一年的冬天也是下大雪。天地间白茫茫的,汽车像个白壳虫在大雪淹没轮子的路上缓慢地爬行,家人劝老刘。下这样大的雪,别去拉菜了。他说:不拉菜大家吃什么?不能因为下雪不吃饭吧,要吃饭就要买菜。咱不卖菜大家吃什么?这不光是挣钱的问题,还有一个为大家服务的信誉问题。家人劝不过,他穿上棉大衣和雨衣投进风雪里。过了几个小时还没来,妻子心疼地掉眼泪说:这大风大雪的天,路又滑,要是出了事咋办啊?大儿子刘明海说:妈,我去找俺爹去。你咋去?走路!这天骑车还没走路快呢。好,你去吧,儿子,一路要小心。说吧,刘明海也是全副武装地投进风雪里。风吼雪飞。不一会刘明海就变成了雪人。他走走抖抖身上的雪。忽然看到前面一堆雪在移动,啊!是个人!刘明海小心地走过去,一看就是他爹,忙叫:爹,你咋成这样了?整个车上堆积了几十公分厚的雪。老刘被雪裹着,加上有风,走得慢,不仔细看真是一大堆雪在移动。刘明海看着老刘哭开了,说:爹,你看你都成一个雪人了。不让你来你偏要来,这个学我不上也不能让你冻出病来!儿子!你放心好啦,你爹是钢筋铁骨,冻不坏也冻不死的!咱赶紧走,肯定有人在等着买菜。
两个雪人加上一个大雪堆,在风雪迷漫的路上慢慢移动。
菜站好几个人打着伞在耐心的等老刘到来。一看老刘和他儿子都成了雪人,吃力地运来一车菜。都迎上去帮他们扫雪,卸菜。他照旧按老价收费。这些买菜的人过意不去,自发的丢下三块五块地走了,或是多个三块五块也不让找了,老刘扯着桑子喊,把钱拿走!也没人回头。
有人问,这个卖菜的老刘和群众的关系咋这样好?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老刘没啥文化,年轻时下岗,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里老老小小几口都张着嘴等吃饭,他心急火燎地到处跑着找工作,不是没人要,就是工作不合适。他整天急得团团转,心想咱大事办不成,出个苦力总是可以的吧,就和老婆商量说:我在胡同里经常碰见那个蹬三轮车卖菜的老头,就问他卖菜这活咋样?能顾着家的生活不?老头嘿嘿一笑说,顾着家还行!你想想谁家过日子吃饭不买菜啊?只要你的菜好,时令,总是有人买的。不到中午头我的一车菜就没有了。不瞒你说,俺儿上大学都是靠我卖菜供他上的。不过,你们年轻人吃不得这个苦,这活也让人看不起,没地位。俺老了,没用了才干起这活呢!老头的话让我很受启发,为啥我不能去卖菜?再说这附近也就没个菜站,我年轻,只要肯吃苦,我想肯定能顾着咱家了。你说咋样?我干吧?老刘认真地征求老婆的意见。老婆想来想去,又看看老刘那自信的样子就说,你先干干试试吧,不行咱就转行也不晚。有老婆的支持,老刘充满了信心。当下他把家里的一辆破三轮车修理好,第二天就去郊外蔬菜批发市场批菜,再走街串巷卖。开始就是一车菜,转来转去一上午也卖不完。到傍黑还要再转转叫着喊着,买家一看菜都蔫啦,看两眼,翻翻也就走了。后来有了经验,知道什么菜好卖,什么菜能卖个好价钱卖的也就快了。一天拉两车菜,晚上收了工两口一算账,一天还净落个八十多块钱。这一个月还可以赚个两三千块的钱,养家糊口应该不成问题。两口子喜笑眉梢,当下就决定干下去。后来孩子长大上学了,老婆也有空了,就和他一块卖菜。两人分工明确,每天早起老刘蹬车去批发蔬菜,然后再回到自己的菜站和老婆卖菜。两口服务热情,加上蔬菜新鲜,品种多样,价格便宜,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住户甚至老远的住户都跑来买老刘的菜。
这传来传去还传诈了。老刘菜便宜,有人买的多,用两轮的手拉菜车拉着走,有的骑自行车,前面后面带的都是菜。有好事的人就问:不要钱随便拿咋的?带这么多!带菜的人也随意就势说了句,嗯,不要钱了,你去拉吧!回话的人本是憷他的话,谁知听话的人当真,回家骑了车就去老刘那里。见了老刘就问:老刘你的菜不要钱了是吗,我可是来装了!这老刘一惊说,谁说不要钱了?我不给人家钱,人家会批给我?你不给我钱,我拿啥批菜去?这一说装菜的人才明白过来,哈哈一笑说,我还真以为你又搞“共产风”呢。丢下钱就走。再后来老刘的生意越做越大,几个大酒店也找老刘送菜,这一来老刘也就成了远近知名的人了,人们都知道这里有个卖菜的老刘两口,菜好,人也好。靠卖菜养了两个学生和全家。
老刘不但服务热情,菜卖的好,心底还特别善良,还对困难户给予照顾,亲自送菜上门。明海妈,我这几天咋没见三巷的张妈来买菜啊?老刘问妻子说。听说,这几天不舒服呢!哦,要是这样,拣几样她平时喜欢吃的菜给她送去,然后代我看看她,看还需要帮啥忙不需要!好吧,中午我去看看她!说完明海妈就去菜框里拣了几样菜包好,放到篮子里就去了。明海妈没进自己家就先提着一篮子菜进了张妈家的门。进屋一看,只见张妈正躺在床上哼哼呢,明海妈问了情况赶紧拨打120求救。车来了,明海妈又帮助医生把张妈送到医院,做了检查。没什么大碍,只是有些感冒,回去吃点药,多喝水就好了。明海妈打的把张妈送回家里。烧了开水,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条让张妈吃了。这才放心回到家里。后来老刘听说后还带着糕点去看她。过几天,张妈好了又来菜站买菜,见了老刘两口,很是感谢呢。
这个张妈是个孤寡老人。一辈子就生了一个闺女,嫁到外地,很少回来,后来不幸出了车祸离世。前年老伴也走了,她一个人过日子。两口子还经常过去看看,能帮的就帮一把。张妈有啥事也愿意和他们说,关系一直处的很好。这左邻右舍谁家有个难处了,老刘就去看看,帮人一把。所以老刘和这一带的群众关系处的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