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舟】野菜的春天(随笔三则)
一、野菜的春天
似乎很长一段时间,野菜销声匿迹了。上了年岁的人还会偶尔想起它们来。如今,朴实的野菜带了点与生俱来的野性,又一次从无边无际的旷野奔袭而来,庄稼地、田园间、房前屋后,有点像顽皮的孩子毫无拘谨,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农家的一员,登堂入室,长到了院子里。
我想起了小时的事来。一次,母亲带我去邻乡的外婆家,走过一大片庄稼地,母亲眼尖,看到了一簇小伞,洁白,柔滑,一朵朵小伞的边缘还悬着清澈的露珠,摇摇欲坠。母亲欣喜地告诉我,是蘑菇。晚上回家,我破天荒地吃到了鲜嫩的蘑菇。在少荤腥的岁月里,让我解了一次馋,味蕾告诉我此物不亚于肉。
除了蘑菇,起初,我对野菜没多少好感。可奶奶却把它们当成宝贝,野蒜、荠菜、灯前草、地皮……每一种野菜经过奶奶的巧手,都成了绝好的美味。
爷爷说,野菜是他的恩人。爷爷生前常用他那苍老而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野菜,就像抚摸一个熟睡的婴儿。那时,我不懂,此去经年,我终于懂了爷爷为什么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厚待那些野菜。
野菜曾沉默了很久。如今,人们开始返璞归真,千方百计寻一些野菜来吃了,甚至在一些星级宾馆里,也能见得到野菜的身影,让一些“将谓田中谷自生”的城里人也一享野菜的美味。怕是野菜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逆袭,成为世间的抢手货。
这个美丽的春天,属于田园里的蔬菜,也属于野菜。
二、茶豆的性格
我自小就对茶豆有特殊的情感,那时,我最爱吃母亲做的茶豆小菜。这种小菜的做法是先将茶豆清洗干净,随后捏住它的一角,一掐一拉,撕去弓背弓弦处两缕筋络,三五个茶豆叠在一起,斜切成细丝。烧热锅,加少许油,待油七成热时,再向锅内加入葱姜蒜和辣椒丝,不到几秒钟,香味弥散开来,这时再迅速倒入茶豆丝,用小铲不断翻炒。一会儿工夫,色香味俱全的炝炒茶豆丝就出锅了。
在农村,茶豆小菜上不了台面。谁家来了亲朋,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用茶豆招待客人。我思虑不出其中的道理,或许是因为茶豆出身寒微,久居藩篱,无法登上大雅之堂。
母亲告诉我,“茶豆命贱,好生长。”它们不仅在篱笆上放开身段,恣意生长,灌木丛、树上、溪水边、沟沟坎坎、猪羊圈,也是它的栖身之地。不必像豆角和黄瓜那样中规中矩,点种以畦,夏末随便丢几粒茶豆种子,用不上几天,就能冒出嫩芽来。
骨子里的草根性格让茶豆从不挑剔,不加选择地繁衍生息,枝枝蔓蔓,白的花,紫的花,拖曳着,逶迤着,一路蔓延开去。在乡间,常常可以见到被大风吹折的树干,那缠绕其上的茶豆藤紧紧拥抱着,即便随着树干倒伏在地上,在沟渠里,篱笆墙上,依然顽强不屈地开花、吐蕊、结果,大风大雨也奈何不了他们。
农家的茶豆吃不完是经常的事。剩下的茶豆,人们会放进蒸笼蒸好暴晒,那一枚枚茶豆早收起了绿油油的心思,晾成了干茶豆皮。到了大雪纷飞的时节,母亲常会用茶豆皮烧汤,放点粉丝,勾点红薯芡粉,佐以生姜丝和红辣椒皮或加点蒜茸,喝起来绵软可口。
前年,我遭受重创,生活陷入了困顿。母亲指着门前的茶豆对我说:“不管遇多大事,遭多少难,都得好好活下去。人,还能不如茶豆吗?”是母亲,在我最艰难的日子里,用她最朴素的话语,温暖着我。
如今,蜗居在城里,我早已没了四季轮回的感觉,可母亲带来的茶豆,又一次让我想起曾有的快乐,酸辛,还有磨难,感受生命里的冷暖轮回。
三、家有“厨娘”
由于工作繁忙,究竟谁做饭成了我和妻子之间的大问题。
一天读到一篇民国大师胡适和妻子江冬秀的趣事,文章说,江冬秀凭着一手绝招——蛋炒饭,让其夫君胡适赞叹了一辈子,成了胡先生人前人后炫耀的资本。胡适先生炫耀的,其实不是蛋炒饭,而是幸福。
我指着那篇文字,对妻说,“你看人家江冬秀,区区一碗蛋炒饭让人幸福一辈子。”语毕,我抬眼瞧了瞧妻,此刻,她正忙着浏览手机网页。妻脸都没转:“人家是胡适,你是你。同样是男人,天壤之别,和他比,你该做饭。你又怎么好意思说呢?”我反驳到:“不同是不同。可自古以来,除了母系氏族,又有哪个时代不是女人做饭菜,男人做事业呢?”我振振有词,“要不,大家闺秀的江冬秀能安心做蛋炒饭?”“你瞧瞧饭店的大厨,都是男人掌勺。”这倒让妻找到了借题发挥的由头,“他们有一手好厨艺不说,哪一个不是挺直腰杆,赚钱养家?”
我一时语塞。
“从现在起,你还是安心做‘厨娘’吧。”妻下了最后通牒。理屈词穷的我只好自认倒霉,虽心不甘情不愿,却不得不接了“厨娘”的活儿。
从此以后,我在家中当起伙夫来。起初,做菜不是忘记加盐,就是加多了油,不是火大烧焦了菜,就是菜半生不熟。女儿举起筷子,连连皱眉叹气。我有点气馁,也想顺势撂挑子。对妻说:“你看女儿都不乐意了。看来,只好劳你二次出山了。”妻却安慰我:“熟能生巧,慢慢就会好起来。我相信你。”
我只好捏着鼻子,继续着自己的“厨娘”事业。妻也没闲着,隔三差五,就将微信圈里看到的菜谱转发给我,还时不时叮嘱我,得空就看,回家就做,用不了多久,就会功成名就。
偶尔,朋友几家聚会,妻总不忘当众夸耀我几句。弄得朋友的妻子好一番羡慕,一顿饭下来,各自批评自己的老公好几次。这在我看来很受用。这下,我的心理来了180度大转弯,真正爱上了厨艺来。
两个月没到,我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口感甚至与饭店差不了多少。女儿再吃,赞不绝口。看来,真的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某日,妻觉得女儿快高考了,不亲自做顿饭,觉得对不住女儿。于是,她挽起袖子,决定亲自下厨。谁知,女儿对妻做的饭早没了兴趣,背着妻对我说:“爸爸,千万别让妈妈做菜了。”我问为什么,女儿笑眯眯地说:“妈妈和你没得比。”
看来,我这个“厨娘”真的修成正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