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童趣(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童趣(散文)


作者:南山石 秀才,1209.1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9发表时间:2017-06-07 10:02:15

望着眼前的孩子们,自己童年的那些事儿就会甜蜜的涌现出来。尽管四十年过去了,但那时无需经济投资的快乐,不需要大人们操办的“美味佳肴”仍然历历在目。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河,童年就是这条河流最纯清的那一段。一颗糖果、一个馒头、衣服上的一块新补丁、一句夸奖的话语都会是舞蹈着的浪花。我们的童年很知足,能吃个饱肚子,冻不着就满足了。
   村前的小河是我童年的乐园,整个夏天几乎围着小河闹翻天。大人们夏收,大点的孩子们拾麦穗,地里不要我们,就被大人们配遣给自家的猪挖野菜。可是当我们提上小竹篮背上背篼,三五成群地集中到小河边就忘了自己该干的正事儿了,眼前攒动的小鱼儿实在是特具诱惑了。我们常常是脱得一丝不挂,用背篼捞鱼,就地在河边挖个地地锅蒸鱼儿吃。那味儿实在是太鲜美了,甚至在我成年后生活中再也没尝到过。
   蒸鱼儿是要预先做一番准备的,伙伴商量好后,各从家里拿上(其实是偷)油、盐和调料。地地锅其实是就地挖个坑,留个添柴火的口,坑上面盖块簿石板,石板上铺一层水藻,水藻上面衬一层菜叶或着葵花叶,放一层鱼,再盖层菜叶铺层水藻,如果鱼儿多,可这样叠放二三层。当水藻蒸干后,鱼儿就熟了。佐料是把鱼儿剖腹清洗后装进肚里的,有时什么都没有,就弄些花椒叶子填进鱼肚蒸,偶尔有伙伴从家里拿点臊子装进鱼肚,那味儿就是人间少有了。无论怎样蒸,鱼儿的味道都是独一无二的纯清鲜美。
   如果说蒸鱼儿是我们童年的海味,烧麻雀就是山珍了。那时,麻雀特多,一到阴雨天,生产队的麦场上就麻花花一片。如果幸运的话,拿把扫帚蹑手蹑脚地凑到麦草堆旁,一扫帚下去就能打落几只来,有时也能用竹箩扣几只的。得了麻雀,用黄泥裹了,捏成泥团,拾柴生火烧着吃。黄泥团儿被火烧干烧红后,雀儿肉就熟了。这时,剥开干泥,雀儿的羽毛烧进干泥里,捧在手上的是熟透了的脆生生的裸体麻雀,撕开来,掏掉缩成团的内脏,就可以享用了。
   我们的童年缺粮食,靠挣工分吃饭,孩子多劳动力少的家庭粮食分得少。正常人家一年一个人的口粮就是百来斤小麦、百来斤杂粮,总起来不到三百斤,全靠洋芋和野菜添补。平时是吃不到肉的,喂口猪要到过年才宰的,吃肉是过年才有的事。遇到庄稼欠收的年景,白面也就见得少了,看见谁拿块白面馍馍,口水就流出来了。有一次妈妈把给弟弟烙的白面馍馍放在大木柜里,被我发现了,就揭开柜盖去取。人小柜高,够不着,猛扑上去便倒插在柜里出不来了,两条腿在外翘着,一直等到奶奶放工回来才把我弄出柜来。直至今天,我的老妈妈看见她的小孙儿们浪费粮食,糟蹋食物,挑吃拣喝,就用我倒插柜子的事儿来教育孩子们呢。
   那时候,孩子们的玩具全是自己做,自己玩。看了《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之类的电影后,全村的孩子就动手用木头做起武器来,有红缨枪、步枪、手枪,尽管做的丑陋,有的甚至只是粗糙的轮廓,但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很有成就感。村旁的一块坟地就成了孩子们的战场,在那里冲锋陷阵,夺“山头”、捉“汉奸”、打“鬼子”。没有谁教化,自己演绎着爱国主义精神;没有人指导,自由自在的完成着手工制作课,实践着勤劳勇敢、自力更生的品质。
   进了冬天,要是谁挑水不小心被冰雪滑到,摔坏了木质水桶,那铁丝桶圈可是孩子们的抢手货。争到个桶圈,做个铁丝钩,就是铁环,这是冬天最热的玩具。滚铁环、打转牛(陀螺)、踢毽子、跳房子……玩的可多了。制作转牛不光要动手,还要动脑,掌握好比例和重心,做漂亮,给尾端的平面涂上各种颜色,一鞭子抽去,稳稳当当的旋转过程中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做毽子首先要从狗尾巴上剪一撮长毛,找两枚铜钱叠压在一起,把狗毛穿在钱孔里,用黄香炼了,就是一个好狗毛毽子。要是没有黄香,我们就上山到松树林里去找松脂,当黄香用。好的毽子孩子们玩,大人们也玩。弹弓也是我们喜爱的玩具,但多数大人们反对,不让做不让玩。因为村子里有玩弹弓伤了自己脸的,也有打破别人头的孩子。
   那时节,很少有娱乐活动。县电影队公演的电影是我们最牵挂的事儿。一部片子演到那个生产队就跟着电影队看到那个生产队,方圆七八里路的村子跑着看。常常是一部片子看结束,就能讲出电影故事来,在玩耍中演绎出来。
   我七岁那年,生产队在一家新修的土屋里办起了学校,一名老师,三十来个孩子。就是这方农家小院结束了我们快乐的童年。入学的第一天,大人们弄来些木板,老师领着我们从邻村的一座破庙里搬了些大青砖,把木板支起来做了课桌凳,我们的学生时代开始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爸爸亲手给我做的第一件学具就是一块长方形小黑板,上边钻两小孔穿根背绳,上学时斜背在身上。小黑板做好后从瓦窑里弄些瓦墨刷黑,老师领着我们到三四里之外的山沟里挖些青土。捏成土棒晒干当粉笔用。我们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一首歌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现在想来,也颇有韵味的。
   说起来已四十年过去了,但那情景依然清晰,每当回想起来,它还和家乡的小河一样清凌。身体和精神共同饥饿着的童年同样充满着欢乐,那欢乐是今天的孩子们无法比拟的。

共 20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着孩子作者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童年里的欢声笑语似乎都是围绕着“自食其力”而来的。童年里的鱼是自己抓来的,是与小伙伴一起烹饪的,时至今日,味道不复当年,乐趣也难以重现。而麦场里的麻雀在童年也被视为山珍,自己捕捉,自己烤,也是一种自食其力。拥有乐趣的同时,童年也有不可避免的艰苦,粮食不多,但是人口却不少,为了一口白馍馍还将自己困在了木柜里。童年的玩具也是自食其力制作出来的,无论是只有雏形的武器还是废物利用的毽子都是自己亲手做的。本文内容丰富,文字朴实,推荐阅读。【编辑:纱小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纱小萌        2017-06-07 10:03:01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期待更多精彩,编语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指点。
勿忘心安始于你
2 楼        文友:南山石        2017-06-07 10:37:13
  感谢纱小萌,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