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墨】有一种火,叫你离去时红遍了天下网媒(杂文随笔)
有一种火,叫你离去时红遍了天下网媒
昨日凌晨,著名作家、翻译家,105岁的杨绛先生去世,国人皆为之惋惜,世人纷纷表示哀悼!打开电脑,浏览各大门户网站,头条都是杨绛先生的头像和仙逝的消息。查看手机,各种各类大大小小的自媒体平台都在发文悼念杨绛先生。 一时间,杨绛这个名字红遍“神州手机”,杨绛先生的头像也在朋友圈“刷屏”到爆。
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之前我因为《老王》这篇散文结识了杨绛,也对先生的生平及主要著述有了初步的一些了解,算是了与杨绛先生有一点机缘。看着网络媒体界这样一番浓重火爆地悼念先生的盛况,心里自然涌起了一股子温暖与欣慰。
回想几年前,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史铁生先生与病魔缠斗多年顽强挺过多年之后溘然长逝。我在第一时间把这一消息报告给学生们,并向孩子们极力推荐他的代表作品,宣扬他顽强坚韧的精神,分享他自我调侃式的名言——“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当时,全国上下也曾掀起一股“史铁生热”。
上个月,陕西籍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突然离世。各大网站也在争相报道,众多自媒体平台也纷纷发文悼念,或者以重温生平及作品的方式纪念逝去的作家。这样,那些看过《白鹿原》电影的人们对作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甚至有人会惊讶于“原来《白鹿原》是他写的哦!”),小说《白鹿原》也再入人们的视野。那几天,陈忠实这个名字也挺火的!
在娱乐界,这样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黄家驹二十多年前在日本录制节日因事故意外死去,让“比昂乐队”的歌曲传遍大江南北,使“比昂”这个名字愈加“如雷贯耳”。
几年后,张雨生因疲劳驾车遇车祸而身亡,也让歌迷于惊诧之余纷纷悼念,当年自媒体还没有出现,但是他的歌曲在一段时间更火却是势不可挡的了。
十三年前,香港影视歌三栖巨星张国荣纵深一跃自杀而死,这让他的歌迷影迷们万分震惊,于是各种悼念方式席卷五洲四海,一夜之间,“哥哥”似乎成为了全天下人的“哥哥”。
几个月后,香港“乐坛大姐大”“百变歌后”梅艳芳又因罹患癌症猝然离去,这又在娱乐界掀起一股哀痛与悼念的狂潮。那些日子,她的名字她的歌声弥散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明星、名家、大师们的离世,的确令人震惊,确实让人悲痛。众人纷纷予以悼念,这真的很好!因为,这样“铺天盖地”的网络纪念与哀悼,既可以表达世人对逝者的崇敬,又可以寄托哀思,还可以告慰亡灵,更可以极快地让世人了解他们,传诵他们,可谓一举几得!这的确是地地道道的大好事!
可仔细琢磨,笔者发现有点不对劲!事情好像远不是这么简单。
有些媒体,平常对某一个娱乐明星和谁吃饭了,和某某牵手了,和谁谁劈腿总是大肆报道,连续追踪,可是史铁生的照片好像从未上过他们头条,陈忠实的名字似乎从未上过他们的网站,杨绛先生的安危或许从未被他们关注过。在先生们去世的时候,就蜂拥而至、鱼贯而入,纷纷加入大肆报道的行列。有一些网友,可能从未读过《白鹿原》,也从未听说过杨绛这个名字,更不知道史铁生身患重疾,可是在这样的时刻,他们都煞有介事地做起了史铁生的拥趸,陈忠实的读者,杨绛的粉丝。
媒体这样做,或许只是不想错过这样一个热点时刻和绝佳机会,不惜一切在争取网友们的点击率与转发次数。说穿了,他们就是把这些令人敬仰的先生的仙逝视作一块大蛋糕,自然不愿放过伸长了“勺子”去分一杯羹的大好机会。
普通网友这样做,或许只是盲从、跟风——人家都在发,各大网站都在报到,我也要转发转发才好意思嘛!其实,如果你是此时才知道史铁生、陈忠实、杨绛,也没什么大不了,如果你是由衷地转发也无可厚非,只是希望大家在发文发图之后,能够真正去拜读这样大家的作品,真正让他们能够“人虽去,作品长留,精神永驻”!
网友也好,媒体也好!这样子对待仙逝的名人大师们,实在是不恭不敬之举,或者说压根就是一种亵渎!这样子“消费”他们的精神与名望,实在是缺德,实在是可耻!
突然想到某一类晚辈的孝敬长辈,他们身前对父母不奉不养,不闻不问,死后大操大办。说是要让老人走得风风光光,其实只是顾及自己的面子,甚至还是为了趁机敛财!掂量掂量,某些人,某些媒体对待杨绛先生这样的逝者,真有点这样的味道……
前几年,我只知道苹果手机,连乔布斯的名字都不曾听说过。结果,他去世的消息如汹涌浪潮席卷而来,我自然也被卷了进去。只是,之后我并未淡忘他,还了解了他的一些事迹。随着他的死去,《乔布斯传》也瞬间成了世界级畅销书,随后我也买来一本,一字字一行行虔诚地读完,算是了解了乔布斯,走近了乔布斯,也开始打心底里钦佩这样一个特立独行、敢于创新,并用自己的行为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生活方式的伟大人物!
名家大师离世,世人共悲痛,众人齐哀悼——这是理所应当的。
只希望,这样的“红红火火”不仅仅是网络世界里刮过的一阵风!
201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