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郎山情怀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吹得鲜花绽放,百鸟鸣唱。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光,吸一吸大山清新的气息,听一听山鸟悦耳的歌声,妙极了。我暸望过一望无际的大海,跨越过碧波荡漾的长江,目睹了宛如处子的西湖,窥视过黑如墨漆的石窟。在我的游历当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家乡的江郎山。它是浙江境内最奇特的山。江郎山,又名三峰,靠近北面的称郎峰,靠近南面的称灵峰,中间一块称亚峰,俗呼三片石。三块巨石,仿佛春天的竹笋,拔地而起,直冲云宵。它的奇,它的险,简直无言可以形容。
自古名山大川,总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江郎山也不例外,唐朝有个隐士祝其岱,字东山,见武则天将李唐天下弄得七颠八倒,遂隐居此山,朝廷三召而不往。在此山结茅自居,设馆讲学,远近负笈求教者如云如雨。吟诵江郎山的诗篇也不少。其中一首诗云:三峰屹立插青天,笔笔书空年复年。待我养成翎翮健,奋身直上翠微巅。祝氏的举止,为后来文人所敬重。当朝丞相张九龄也为之动容,他在《游江郎山访祝东山遗迹》诗云:攀跻三峰下,风光一草庐。今见墨浪壁,昔闻君子居。君子今何处,徘徊未能去。不见当年人,但闻声过树。名山大川离不开诗人墨客的渲染,历代文人游江郎山的不可计数,其中较为闻名的诗人有白居易,杨万里,陆游,辛弃疾,徐霞客,近代作家郁达夫等。为江郎山泼墨留香,吟诵诗篇,将江郎山披上一件诗的衣裳。
多年来,游江郎山的人不可计数,但总是匆匆过客,都不及明朝时的周文兴。据说此人曾经在此筑建书院而笃志读书。狂吟则禽鸟皆惊,高歌则鬼神侧听。正德二年赴省会试,名列第四,累官至鸿胪寺卿。晚年又居江郎山。某夜,风清月朗,万籁俱寂。文兴目睹祝氏东山丘陵,有感而发,当即赋诗一首。诗云:先生先我到此游,我后先生来归休。相闻相慕非相识,亦步亦趋共风流。筑室先生遗址上,门前更对先生丘。墓古碑残名益重,知君此外更无求。吟罢,忽闻峰顶上有人吟唱他刚作的诗,文兴大惊,狐疑峰顶有仙人居住,欲目睹神仙容颜。天明,令人伐竹作梯。三年将成,是夜,风清月朗,又闻峰顶人声喧哗。文兴当即踏上竹梯,累步进前,比及峰顶,尚有一丈来高。文兴不能上,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只得扬声而言:“何人至此,人耶!仙耶?”顶峰上即有人俯视而说:“我等乃天外客,三年来此一会,来者莫非鸿胪公周文兴乎?”文兴吃了一惊,深信仙人无疑。
即说:我不能上,可抛一绳与我如何?仙人说:“可。”随手抛下一绳,文兴见绳索细微如发。大失所望,心怀畏惧,迟疑不接。仙人说:“鸿胪公勿忧,我伸一足抱住即可。”瞬间伸下腿来,文兴见其足趾盈尺,指甲如瓦。腿上流血不止,腐烂不堪。文兴心中越惧,良久不决。仙人说:“公弗上,速退!梯将倾矣。”文兴心慌,急促而下,及地,竹梯倾倒十余里。未几,文兴无疾而终,俗人常呼“周半仙。”
三峰依旧在,奇迹卷土来。当地人民政府开发江郎山,从郎峰着手,劈出一条羊肠小道,凡夫俗子也能登上顶峰,一睹大自然风光。欣赏这鬼斧神工的奇石。2010年江郎山成为浙江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面对世界,成为世人娱乐的好去处。2013年极限运动员,蜘蛛侠杰布.科里斯不远万里,从美利坚赶来,挑战这天然屏障,从1300米空中跃下,穿越郎峰与亚峰之间,成为壮观。2015年9月,又有奥地利极限运动高手,迈克凯米特,欲在江郎山作高空花式走软绳,只因三峰气候变幻莫测,狂风骤起而未能行。足见三峰的险,险得如此雄伟。三峰又是如此秀丽,她象祖国的一块翡翠,又似一颗明珠,如此光彩,在神州大地上光辉照耀。
哦,三峰,你象一个巨人,屹立上东方古老的土地上,引得人们对你无限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