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消失的纽扣(小说)

精品 【江南】消失的纽扣(小说)


作者:三里桃花 布衣,15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5发表时间:2017-06-27 22:15:06


   一、修路
   石头村村头那条土路来来回回翻修了四五次,依旧是烂的不成样子。逢阴天下雨淤泥深的就像养猪场的粪池,陷进去就出不来。别说人,就是牲口路过也得掂量掂量。有一天晚上下着大雨老张头和老伴从镇上卖菜回来一不留神连人带车一头扎进了路边的水沟里再也没爬上来。从此以后这条路就不太平了,隔三差五就有过路的车被陷在泥窝里。有人说,这条路被老两口下了诅咒。
   路是原始的土路,土是玉米地里刨来的软土,塌了垫,垫了塌,经不起长时间折腾。整村人赶集出门全指着这条路活动。
   老两口下葬的那天,上头就来人了,开着七个座的东风,下来三个装扮很体面的中年男人。领头的圆脸,肥胖,笑起来脸上的肉都跟着抖。身后跟着一个大眼和一个小眼。大眼的眼很大,像是镶在眼眶里两颗红枣。小眼的眼很小,细看起来就像两粒枣仁。大眼胳肢窝夹着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眼手里拎着一瓶矿泉水。一个兴富镇的史官,一个兴福镇的参谋。
   车到村头就被迫停了,这条路坑坑洼洼,积水一脚踩不到底,车子根本开过不去。下车后,大眼看了看小眼说了句。这路得修啊。小眼眯着眼,看起来像是睡着了,摇了摇头没接话。圆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王大麻一大早就接到了镇上的通知。鸡还没叫,他就扯着嗓门在村头喇叭上吆喝,召集全村一百多口村民开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会,要求每家每户每人交纳一百元修路费,胸有成竹的说。这次上头来考察,修路的事有着落了。会罢。就牵着几头瘦的跟野猪似的老牛带着村里几个壮力在村口迎接。看到车子停在村头,离多远就呲着牙迎了上去。见到眼前三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一会伸手,一会掏烟,一会挠头,紧张的差点跪了下去。
   圆脸看了看王大麻收紧脸上的肉说了句。你这个村长当的可不怎么样,头一年就出了事,以后让我怎么放心。
   话一落地,王大麻身子一哆嗦差点崩出一个屁来,不时地舔着干裂的嘴唇一个劲的陪笑脸。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见王大麻这副德行,圆脸接着说,路我也看到了,上头也很关注村里的情况,回头我再写个申请书,尽快把路给通了。
   得修,得修啊。见气氛缓和,王大麻伸手抽出来几支牡丹,在三位面前饶了一圈也没散出去一根。
   路是下不去脚,牛我也骑不习惯,你们回去吧。圆脸在村头打量了一会儿,大眼在笔记本上捣鼓了一阵儿,小眼拿着手机拍了一通。
   王大麻站不住了,一嘴间距不小的牙又偷偷地呲了出来。心想这上头的人好不容易来一次,来都来了,饭局也安排好了,请了村上顶尖的大厨,连老两口葬礼上的炊事都推掉了,饭还没吃,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圆脸连连摆手,说还有要事在身。
   临走前,王大麻硬生生地塞给圆脸一个红信封和两包牡丹,信封看起来厚厚的。修路的事还希望领导们多费心。
   开始圆脸是小心翼翼地推脱。要不得,要不得。
   王大麻只顾着往兜里塞。要得,要得。
   最后圆脸向着王大麻抖了抖脸上的肉就走了。
   望着三人疾驰而去,王大麻咽了几口吐沫,蠕动着快舔出血的嘴唇,对着车屁股酝酿了半天挤出来几个字,麻类隔壁。
   车走了很远,圆脸把信封抽出来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捏了一会,满意地笑了笑,然后又轻轻地塞了进去。身后的小眼看大眼,大眼瞪小眼。
  
   二、葬礼
   老两口平生为人厚道,待人诚恳亲和。人品在村里站得住脚。尽管是白事,他们葬礼上,全村人几乎都来了。有的一个人,有的一家老小;感情深的添个一百二百,不亲不近的也就五块十块,有的硬着头皮空着手,腰窝里还揣着几个食品袋准备吃不完兜着走。
   谢礼的时候,有真哭的,有装哭的;真哭的鼻涕一把泪两行,哭的很伤心。装哭的手捂着眼,头恨不得埋进裤裆里掺杂在人群中间哭声悲惨,听起来撕心裂肺,几个人拉都拉不起来。最后一打听,原来是死者大姑娘家二姨夫的小侄子的表弟。旁人在一旁目瞪口呆,交头接耳,这远方的亲戚感情好啊!一群不知情的小孩在灵堂上蹦蹦跳跳,被大人拧着耳朵揪了出来,小孩哭了是真哭了。
   灵棚的中间是老两口的棺材,棺材里面是老两口的尸体。老两口都穿着新衣裳,从镇上买的,花了不少钱,生前都不舍得添一件。棺材边上跪着一个年轻男人,二十岁,一身孝衣,扭曲着脸,鼻涕拖着地。
   大姨妈二姑奶三舅母轮流来劝。说枫啊,人死不能复生,节哀。
   不管谁来劝,张枫就面朝棺材跪着,丢了魂似的一动不动。也难怪,老两口平生最疼张枫。节衣缩食,省吃俭用,靠着两亩薄地种了一些蔬菜和水果,起早贪黑上镇卖菜供张枫读书。前段日子读书的学费催的紧,老两口慌了神。地头,镇上来回跑。跑断了腿,磨破了脚,茶水不进,夜不成眠。张枫也争气,是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人,眼看大学快读完了,好日子就要来了,老两口两眼一闭说走就走了。张枫心里恨啊,恨自己催学费,恨那条修了几次都修不通的路。
   喝解秽酒的时候,长舌妇和大嗓门就在餐桌上捣鼓着嘴吐沫横飞。长舌妇拉着脸小声嘀咕着。你说,这老张头平时身体硬朗着呢,路边的水沟也不深,怎么说没就没了,肯定是做了见不得光的事。
   大嗓门瞟了长舌妇一眼,扯着嗓子说道。你可别胡说八道,这老两口死的蹊跷,不知道是不是晚上遇到啥不干净的东西。
   有人伸着耳朵窃听,有人瞪着俩眼干看,还有人拉开架子伸起了酒拳,喝的脸红脖子粗,看样子是准备不醉不归。这一切都被一旁的张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封棺下葬的时候,按照村里的习俗,要求老人面色温和,手脚舒坦。整理二老遗体的时候,老张头的手紧紧地攥着。张枫费了好大力才掰开,伸开后,从老张头的手里滑落一枚硬币大小的纽扣。张枫把纽扣攥在手里,哭的越发凄厉。
   葬礼结束了,人走茶凉,喧闹的场景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只剩下一群小猫小狗在桌子下啃骨头。远方的亲戚是吃饱了擦擦嘴就走。近邻,留下来给小猫小狗收拾一些残局,然后提着残羹剩饭跑到张枫面前说一些耐听的话。
   夜深了,人散尽了,只剩下张枫孤零零的坐在床上,睡也不是,站也不是,心里头难受的不是个滋味。老根叔颤颤巍巍的摸索到张枫面前。娃啊。为了你,你爹娘不容易啊。你可不能辜负了他们。
   老根叔是老张头的邻居,有个儿子,打了半辈子光棍,读完小学就跟着老根叔下地做活了。他们也是靠卖菜为生,两家人经常互相帮衬,你来我往,邻里之间相处还算融洽。
   见到老根叔,张枫扭曲了一天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孩子,你放心。学费的事你不用担心,尽管好好念书,钱我帮你垫着。老根叔拍了拍张枫的肩膀,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
   夜深透了,村里一户人家的灯依旧亮着,像一双躲在黑夜下窥探的眼睛。
   男人在床上艰难地翻了个身说。老张头死的值,都惊动了镇长,这下村里的路该通了。
   女人像是睡着了,在床上轻轻地扭了一下身子。你可不要瞎说,当心老张头的鬼魂过来找你。
   灯灭了,男人突然感觉脊背发凉。
  
   三、拨款上
   一间豪华的别墅内,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坐在茶几上手里攥着一张拨款批文和一张支票。拨款款项农村混凝土砂石路,拨款款额三十万整。
   眼镜是摘掉眼镜看了又看,戴上眼镜看了又看,站起来看了看,坐下来又看了看,笑的合不拢嘴。
   这时从别墅的浴室里出来一个白皙的女人,二十来岁,穿着白色紧身睡裙,湿漉漉的头发还在不停的滴答着水,一边斜着头用毛巾擦拭,一边操着娘娘腔。哎呦,这水怎么这么冷呦,把老娘给冻的嘞。
   眼镜闻声便站了起来,利落把两张纸塞进了裤兜里。一双色眯眯的眼直勾勾地盯着女人胸前若隐若现的凸点。委屈宝贝了,热水器坏了,我马上安排人修,我这就叫你热乎热乎。眼镜一边说着一边靠近女人,像石头村那几头瘦的跟野猪似的牛见了嫩草一样眼冒淫光。
   还没等女人接话。眼镜就用大嘴唇盖住了女人的小嘴唇。
   女人拳头在眼镜背上一阵敲鼓,头一扭。讨厌,水都还没干。
   眼镜缓一口气把沾着女人唾液的嘴唇伏在女人耳边拿着腔调说。湿了我喜欢,湿了我喜欢。说着又一嘴堵住了女人的嘴,一阵抓挠,一阵啃咬。
   从别墅的东头咬到西头,又去西头啃到东头,从沙发上抓到阳台,又从阳台挠到沙发。眼镜的手不时地在女人身上游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房间内女人娇喘连连,呻吟阵阵。
   叮当,叮当。耳边传来两声不合时宜的门铃。眼镜极其不情愿地把手从女人睡裙里抽出来,在半空中挥了挥,又在裤子上蹭了蹭,一滴水撒到了女人脸上。女人的表情依旧沉寂在兴奋之中,微眯着眼,一脸陶醉。
   玛德,真捷豹扫兴。眼镜怒骂着。
   人家还要。女人拉着眼镜的手看起来楚楚可怜
   等会宝贝,我马上就来。眼镜提上已经脱掉的裤子,带着黑脸。
   开门一看,门口站着抖着肉空着手的圆脸。正想发飙,却看到圆脸身后的大眼和小眼手里都搬着礼品。眼镜不怒反笑,特意把门打开。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
   应该的,应该的。圆脸向着大眼和小眼使了一个眼色。大眼眼大看的清,利落的把礼品都搬了进去。小眼像是又犯困了,站在原地愣头青似的。
   几个人进了屋一阵唏嘘,斟茶倒酒,准备酣畅淋漓畅谈一番,女人在一旁一会哼哼唧唧,一会咳嗽。
   修路的事上面已经批了,石子路,拨款五万,一定要把路修好,把村民放到第一位。钱我回头派人给你稍过去,你们先回吧。我还有几个稿子要赶。听到女人的暗示,眼镜开门见山,婉下逐客令。
   临走前,圆脸又塞给眼镜一个红信封,比王麻子那个还要厚。
   送走了三人,眼镜一刻也没耽误飞身扑向身边的女人。女人头一扭,用力的推开眼镜。老娘生气了,老娘不要了。
   不一会房间里就传来床板摇晃咯吱咯吱的声音。
  
   四、拨款下
   回去的路上,圆脸又收紧了肉,转身问身后的大眼和小眼。你说石头村路那么长,这五万块钱修下来还剩啥。
   小眼干瞪眼,一会抓耳,一会挠腮。
   大眼眯着眼,拿出计算器一阵捣鼓。
   圆脸急得团团转脸上的肉一收一紧。
   按现在的资金估算石子每顿五十,整条路修下来要用几千顿。石子路是修不成了,砖头路还行。大眼瞪着眼说。
   砖头路?你特么是不是傻。一块砖头五毛,十几里路铺多少砖能修好,我是不是还要自掏腰包。听到大眼的话,圆脸的肉皮都快崩烂了。
   小眼眯着眼点着头,嘴里嘟囔着连他自己都听不清的话,傻逼。
   用碎砖胚子伴湿土,砖头胚子从村上打,湿土从玉米地里挖,人工费我们出。大眼挑着眉,瞪着眼,两颗枣快要掉下来了。
   圆脸一听,脸上的肉抖的就像刚产崽老母猪的乳房。拍了拍大眼的肩膀,妙计,妙计啊。回头还不忘瞪了一眼小眼。只不过,小眼睡着了没看见。
   几天以后,圆脸就联系了王麻子,说是村里修路的拨款下来了。撂了电话,王麻子激动的胸口剧烈起伏,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连崩几个响屁,凳子都差点崩出个洞来。嘴里一直重复着,这下好了,这下好了,这下我家的猪圈有钱修了。
   见王麻子那天,圆脸递给王麻子一个信封拍了拍屁股就走了。说拨款都在这里,路一定要修,可不能耽误村庄的发展,村里的繁荣昌盛全靠你了。
   王麻子攥着信封的手就像那辆开了十几年的拖拉机止不住的颤抖,一大串热泪就像老母猪撒尿哗啦哗啦流了出来。回到家二话不说一头攮进了被窝一股脑把信封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仔细数了两遍,两千元整。一时间傻了眼,嘀咕了半天,麻类隔壁,还没我上次包的信封多,这群挨千刀的狗杂碎,不得好死,出门被车撞。
   第二天一大早王麻子就在村头广播上吆喝了。乡亲们注意了,乡亲们注意了,下午三年每家抽一人到村委会开会,不得延误。在石头村,这种广播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新上任的王麻子摆摆架子,找找存在感,村民就当放屁听了。而这次不同,广播一直从早上重复到晌午头,吵的整个村不得安宁,村民也就把屁当成了事听了。
   开会的路上长舌妇和大嗓门又碰头了,两个人情不自禁相互点点头,长舌妇拉着大嗓门的胳膊到树荫下小声嘀咕着。这又开啥会,听说上次王麻子摸村里小翠的屁股被人看到了,难不成传到小刘子耳朵里来找王麻子算账了?
   大嗓门咳嗽两声清理清理嗓门。你可别瞎说,小翠可不是那种不三不四的女人,屁股怎么能随便让人摸。再说,王大麻有这色心,也没那色胆。就小刘子那块头,一拳头还不削的他满地找牙。
   窃听的一直在听,偷看的一直在看,窃听的说给偷看的,偷看的传给好奇的,好奇的讲给说书的。
   大会如期进行了,王大麻坐在村委会最高的地方对着话筒,一边整理领带,一边品着浓茶,看起来颇有村长的气势。
   上头来电话了,说国资缺乏,拨款还得再往后推一推。大难当头,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不能拖国家后退。为了村民能正常出行,我以村长的名义要求每家每户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捐钱捐土,重垫土路。

共 670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条路连着村里和外头,一条路是村里人的希望村里人的寄托。但是那条路确实再难走,坑坑洼洼,村民们修了坏,坏了修,反反复复十几载,路还是越来越难走,只到村里买菜的老张夫妇在回家路上掉下水坑双双送命,才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报道递上去,专款放下来。但是经过县镇村一级一级的下方后三十万的修路钱到村民手里只剩几千,本该修石路的到头土路都修不成了。幸好老张的儿子发奋图强,最后出资修路。对的起村民,也圆了了父母的遗愿。 小说立意很好讽刺了当代为官者说人话不办实事。中饱私囊,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僚主义的丑恶嘴脸。同时也衬托出张枫为首的新一代农民自立自强致富不忘乡亲的高贵品质。一条路两种态度赞扬鞭策皆在那条坑洼不平路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小说故事情节在娓娓道来中把人的本性描写的一览无余。小说语言乡土气息浓厚布局工整,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心里描写到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警示之作。倾情推荐阅读!【责编:一飞冲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705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飞冲天        2017-06-27 22:16:05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
朋友,我在江南烟雨等你来!
2 楼        文友:樱水寒        2017-07-05 20:15:09
  桃花的文字很不错,第一章节那个词没读懂“麻类隔壁”
樱水寒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