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味】春日偶得(随笔三则)
◎落花无言
春末,到花园追春,见花繁叶茂之地,有落英层叠堆砌,风过处,花蕊翻转,无声无息,不争不嗔,不怨不恨,只与软泥相依而眠,一派静态安然之气。不争不嗔,不怨不恨或是真正的落花无言之意吧?或有另解,我暂不知。
先前,一直对“人淡如菊”的境界心怀敬意,就想用它做了此文的标题,可临了临了竟弃之而去,笃实敲定了“落花无言”。实因,蓦然见到“落花无言”的实,忽而比出“人淡如菊”的虚来,是临时起意而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出自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第六:典雅。
典雅第六:“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司空图委实是明白之人。诗品如人品,人品是诗的灵魂,人品不如诗再好也枉然,因此,诗人需修身养性,以达一种境界。
而“典雅”是要人们达一旷古情怀罢了,入心的情境便是:如兰之春,于茅舍下悠然沽酒赏雨;与三五佳士相聚,如入茂林修竹之界。独坐,则静观白云苍狗、晴鸟逐飞;亦如急流飞瀑之下眠琴绿荫。平生,如菊之淡然,如落花无声。至此之境,便是“典雅”之根本了吧?
我问:典雅境界之最?
君回:人淡如菊。
我问:古今诗人达者有几?
君回:未几。
我问:那为何好诗多而弥?
君回:诗不过是聚一时之气罢了,气过则散。君不见落花无言易,人淡如菊难。花乃自然之物,凡自然之物皆与天地共荣枯,自然要与春之喧闹共喧,与秋之颓败共颓了。而人聚七情六欲之心,见百年四季荣凋,自是要叹春短,悲秋声,惜落花,伤败叶了。若落繁华世界,则眼花缭乱,唯利势图。即便五柳先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何苦一定要诗人达到什么境界,有此追求已属不易了。
◎乱红飞絮各消长
乱红,大多是春天的事物,春天的繁华景象。
一条马路,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可就是有那么一排树木,高大繁茂,却在不知不觉中开满了花,某日开始,瑟瑟落下,围着树根落成一个看不清直径和半径的圆形,早晨有人扫走,一夜又落成这个样子,路过了那么多人,也没见有谁停下,一条流浪狗走来,用湿湿的鼻子嗅嗅,又跑开了。此树一季的花朵也就静静地孤独地落没了。
在春天,走进一片浓密的柳林,柳树已抽丝,柳叶已绽绿,柳絮纷纷扬扬如清雪,飞满柳林,飞满柳林旁的沟沟坎坎,飞得天空和树叉上都是,然后在一场雨中栖落于地,一团团,一簇簇与泥土合而为一,再也飞不起来,再也回不到蓝天之上。而柳树却慢慢成长起来,一年之中,成为一棵够高够大够粗的树木。
等柳絮飞舞的又一个春天回来,与去年确有不同了。这一年的春来得较晚,晚了有十天半月,所以,各路草木返青的时间也依次推迟,直到四月末才见各种花堆满了树木的条条枝枝,而这片柳树林,也跟着推迟了柳絮飞扬的日子。燕子展翅,飞过春寒,飞过季节,飞过潮湿的泥土,在柳丝间穿梭来去,织出春天的衣裳,也是晚了些许时日的。不用说,春来冬往,我再次走进柳林的时间,当然也不再是去年的同一日子,而是又一载又一春又一季,而人面也一再向晚,颜光也一再暗淡了。
李后主“林花落了春红,太匆匆”,和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些都是忧思成愁,郁闷之极的话。如果一个人心中积了太多的苦恼,又不肯与现实妥协,只好坐在如水的时光之中,望着一片植物生痴生怨生恨生愤,某日某时一梦醒来,就见到春风秋月匆匆从指缝间穿过的痕迹了。
无论是匆匆落下的春红,还是飞过秋千的乱红,这千年之前的意境,也是千年后的心境。而心境成诗,都是对现实的观照,并非全是由心而生的情绪,也并非全是胡言乱语、痴人说梦。所以,有些话必须当真。
◎残春
四月,到天鹅湖转悠,看到这些植物就喜欢上了。其实我并不完全知道它们的名字,就像我一直不知道在人生的路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仍旧喜欢,喜欢那叶片上粗粗大大的纹理,和向上生长的契机,因为,它们暗示着神秘的定律,自然的法则,生存的秩序,需要我们去遵循,这是无可疑惑的。看到叶片柔软分披把泥土覆盖住,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决不会伸手拨开叶子一探究竟,更不会知道在叶子下面的荫凉处,那些生长的虫子——金龟子,蚯蚓,和腐土中肉眼看不见的生物,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生机盎然的面孔。而植物们的触须无论是以左旋还是右旋的生长,都会向着无限的空间蔓延,呼吸,取得必要的养份。它们的触须,很像人的手掌,伸出来,向上,再向上,攀缘着一根透明的支点,寻找着阳光充足的地方。
这时候,一些毛泡桐紫白相袭的花朵正好落在这片草地上,发出“卟哒、卟哒”的声音。秋天的时候,也是在这个地方,见到毛泡桐宽宽大大的落叶像一只只大鸟逗留着不飞去,边缘薄脆,残缺,无视我们的存在。半青半枯的草地,安静地托付着它们,使人感到空旷,邈远。我们站在这些毛泡桐树下,心中异样感动。有时候站在远处,往这里望,这里的空旷虚无仍旧让我们心中异样,心生感动。也许,我们站立的位置不对,看不到它们的体制之内,而我的一切何尝不是在生活之外存在着。我想,这与我曾经的视觉模糊有关吧,就连这些毛泡桐粗糙的表皮,凋敝的落英,也被我视成思绪的三维和四维,更堪而是一种交叉的网状结构。
人群中似是热闹,独处也未必就寂寥。空谷生幽兰,清芬应如是,才有:“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一厢情愿。鸢尾兰太平常,偶一出门就可见到,芬芳独立,不似它花热闹。于是,透过四月的事物,花朵便是花朵,人世里的美好便是美好。我权且热爱着这些花朵和美好。或许,我所说的美好还有另一层意思,说不上来,也是无法透露,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要看透这一切,切让它们在朦胧中安放着吧。
也问候小白兔捧场,我们互相学习!祝好!
一并问候我本单纯和陈川!
俺给各位上红茶绿茶和花茶!!祝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