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黑影(小说)
一
刘尘屏住呼吸,瞪眼盯着那个黑影,它一动不动伏在那里,就在窗户的左下角,正隔着玻璃往屋里看。刘尘夜里迷迷糊糊睁开眼时猛地看到它,吓得脑袋里一声巨响,所有细胞都被炸醒过来。
谁会站在九层楼的窗外呢?况且那不是阳台。刘尘头皮发麻,僵卧在床上大气也不敢出,他想喊大哥,又有些迟疑不决,哥嫂早该睡了,再说黑影不动也让他不敢妄动,他只是睁大眼睛盯着它,心脏抽搐般挤压血液的声响一下下猛烈撞击着耳鼓。足足有两分钟,黑影还是不动,这让刘尘慢慢回过神来,开始考虑对策。黑暗中他借着月光扫视一下房间,只有床头柜上的烟灰缸可用,但还不至于现在就砸过去。眼镜也放在床头柜上,伸手可及,可他知道黑影在注视着他,想要知道他是否睡着,此刻刘尘已开始变得冷静,心想自己还没那么胆小,于是他也按兵不动,心里打定主意要看看这家伙到底要做什么。
也许那不是人影,刘尘忽然转念一想,应该是错觉吧,这么高的地方,又这么长时间纹丝不动。霎时间,就像是一下子从雾里走了出来,黑影突然就变得没那么生动,也没那么可怕了,刘尘紧张的神经立刻松弛下来,为了证实一下,他从容地坐起来打开灯,看到窗户上什么都没有,再放心地关掉,暗笑自己神经过敏,那怎么会是人影呢?应该是其它东西的影子,甚至可以肯定是某座建筑物在泛着城市灯火的天光映衬下的剪影,现在是二零零九年,满世界到处是这种没有灯光的建筑物。想到这里,他长出一口气,戴上眼镜,看着重新附着在窗户上的黑影,它依然生动,只是比刚才大了一些,形状也有所改变,那意味着坐起来后看得到建筑物更多的部分,刘尘心有余悸地露出一丝笑容。
窗外月亮快变圆了,他不肯拉上窗帘就是想让月光充分地照进房间。月亮是浅黄色的,带着他从小就熟悉的图案,泛着银辉,几片惨淡的云像冥界的牛车,在天空里缓缓移动。
夜里的云总是让刘尘倍感孤寂,思绪已不由自主飞向远方,两千公里外,故乡已然成了一片浩渺虚空的想象,那里总有着种种理由如界碑般一次次阻止他内心回乡的念头。一时半会儿怕是睡不着了,他索性点了根烟,立起枕头靠坐在床头,开始为明天的面试发愁。这两年最不想经历的就是面试,最麻木的也是面试,一想起广州的经历,感觉真像是一次漫长的逃亡,一次毫无目的的跋涉,那种靠亲友接济的生活日复一日,永无止境。白天在QQ里,阿美说她想辞工不干了,实在是太累了,也挣不上钱,不如早点过北京来,刘尘不知该怎么说,自己前脚刚到没两天,她便想跟过来,目前他们肯定是租不起房子,大哥也不知能帮他多久,他劝阿美坚持一段时间,起码等自己先找到工作,他知道她压力有多大,败走老家是万万行不得的,那意味着草草嫁为人妇生许多孩子,从此与土地为伴,刘尘绝对不想让她走那一步,尽管他们只是不谈婚嫁的校园恋人,尽管他们就读的学校甚至连本科都算不上,他还是希望阿美能摆脱那种命运。来北京找机会是大哥的倡议,其实在刘尘内心深处,离开广州还有着难以启齿的卑劣目的,那就是摆脱阿美。他无法令自己开口说出分手这样的话来,也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心软还是心狠,他想用这种方法让阿美慢慢去适应。
二
“您在广州两家公司一共干了两年吗?”接待刘尘的设计总监语气很轻柔,也很有礼貌,但刘尘知道她的潜台词:肯定不足两年,而且是一家公司干不到一年,是个不入流的新手。
这是刘尘来北京面试的第一家公司,是在广州时查到的一堆网上招聘的公司之一。
“我们在招聘启示里强调的是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请您试用一个月行吗?我已经具备这些经验了。”刘尘还在争取。
女总监和善地抿着嘴唇,目光又在刘尘的简历上停留了一会儿,然后用她那双很好看的眼睛看着刘尘问:“您对薪水的要求是什么?”
“两千就行。”刘尘抬起头看着那双美丽的眼睛说。
“这恐怕不行,”女总监很有耐心:“您要是没有信心拿四千以上月薪,就肯定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您也知道,现在每个公司都不想再培养新人,因为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旦跳槽,必定给公司造成损失。我从您的作品和简历中可以看出您很诚实,也有潜力,所以我建议您先从一家小一点的公司扎扎实实地做起会比较好。”
看着女总监友好的目光,刘尘再无话可说,起码人家没假惺惺让他回去等电话。
晚饭时大哥刘羽鼓励他不要气馁,嫂子也给他打气,传授他许多面试经验。刘尘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权力气馁,这条路必须得走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尘跑了七八家小公司,一无所获。他决定下星期去人才市场。
三
每天夜里,刘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窗户就像个页面,月亮已经不在页面范围内,只能看见它洒向天空的银辉。
那个黑影宛如一个每夜坚守岗位的守夜人,已然成了他的朋友,那是座宏伟的歌特式建筑,上面有一些穹顶构造,在北京并不罕见,最右侧一个穹顶的剪影就成了每夜陪伴刘尘的黑影,仿佛双手护在脸旁伏在窗户一角,有一夜它突然被下面那些华丽的彩灯照亮,接着鼓乐大做,鞭炮齐鸣,刘尘起身走过去打开窗户,看见人们正涌上街头,人群里一队吹鼓手自东向西,吹吹打打,并且穿着古代的袍子。刘尘赶紧穿好衣服带上眼镜冲出房间,见刘羽正握着啤酒委在客厅的沙发里看英超。他问刘羽外面怎么了,刘羽说不知道。
“我下去看看。”不等刘羽说话,他已经打开房门冲向电梯,电梯锁着,他又来到安全出口,三步两步跳下几个台阶,转过拐角处,却发现下面的楼梯道没有了灯光,变得深不可测。他小心翼翼地下到下一个拐角处,发现再下面的楼梯道已是一团漆黑,外面锣鼓喧天,这里却是死一般的寂静。
刘尘忘记了自己是怎样来到街上的,那个梦魇般的楼梯道让他不知摸索了多久,似乎总也下不到底,总之他终于冲上街道,汇入了人潮。人们都在奔走相告:共产主义实现了。
一个卖烤肉串的新疆老兄挤过来,塞给他一大把肉串激动地说:“兄弟,共产主义实现了!”
“什么时候?”
“就刚才。”说完那人又去给别人发肉串:“共产主义实现了!”
刘尘被这喜庆的气氛冲晕了,人们眼里闪着泪花载歌载舞,身后一小块空地上,十几个少数民族女孩穿着盛装肩并肩地跳起来。刘尘也被感染得热泪盈眶,他忽然想起了阿美,便掏出手机,可是很难拨号,他举着肉串被人们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拨通了电话,阿美的声音也异常激动,说广州那边也在庆祝。这时礼炮响起,空中登时布满璀璨的礼花,街上灯火通明,人们涌入超市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许多人相拥而泣。
刘尘吃着肉串,来到那座歌特风格的大厦前,大厦金碧辉煌,像一座巨大的宫殿,人们喊着口号,激动地抱在一起仰望天空。刘尘忽然看见了那个女总监,她穿着浅灰色的运动衫和深色短裤,脚蹬运动鞋,手里拿着一只气球,像一个小女孩儿。她认出了刘尘,过来与他热情地拥抱,她的眼睛更加美丽,浑身散发迷人的芳香,刘尘分了一半肉串给她,然后他们像孩童一样手拉着手,加入到欢庆的人流中向广场进发,那里还有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狂欢……
四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刘尘依然没有找到工作。那场共产主义大梦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转机,他一共跑了四十多家公司,结果到处碰壁。他的简历像传单一样洒遍京城,却没人愿意多瞅一眼,他怀念起善良的女总监,忍不住去她的单位看她,然而她早已辞职不知去向。刘尘绝望了,脆弱的本性显露出来,他想要投降,目光呆滞地站在人群里不知所往,每天垂头丧气,邋里邋遢,失败得不成人样,他的消沉足以令人生厌,也令自己生厌。他与阿美的通话也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说:“我们还是结束吧。”
他不想再耗下去了,打算去尝试别的工作。
于是在初冬的北京,他开始骑着自行车四处送报纸,每天收工时饿得把自行车当拐杖,迎着匆忙回家的人群,那些永远陌生的面孔,好看的,不好看的,穷酸的,整洁的,都在忙着回家,过街天桥的阶梯有供自行车上下的陡坡,天桥上激彻的风,悲怆的脸给吹得狼狈不堪,不停控制着鼻水,脚下是一闪而过的公交车,轿车,红色的尾灯,红色尾灯汇成的河……他知道自己没有未来,在这撕杀成一团的冰冷的世界,却又如此贪恋它的惨烈。他成了地铁车厢里最丑陋污秽的流浪汉,无法正视任何家伙漠然的脸,只能硬着头皮掏出一张纸巾擦干鼻水,等待他自己的终点站。
QQ上没有了阿美的影子,他很想知道她的近况,可阿美的手机停机了。刘羽又在电话簿里找到她闺蜜芳芳的号码,芳芳不接电话。
十二月的一天,刘羽打来电话告诉刘尘别做晚饭,说等他们回来一起下饭馆。他们每天都要到七点半才能到家,在这段时间里刘尘发疯似的给芳芳打电话直至对方关机。
在那家韩国餐馆刘尘破天荒喝起了白酒,因为大哥终于托朋友为他找了份设计工作。
那天刘尘跟兄嫂喝到很晚。在洗手间里刘尘又掏出电话,这次芳芳终于接了,一个晴天霹雳将刘尘彻底击垮。
阿美跳楼了。
五
那天又是满月,月亮是暗红色的,像一盏高高的街灯悬在餐馆玻璃窗外的街道上空。
午夜时分刘尘忽然醒了过来,月亮已经不在。窗户上的黑影越发生动,他呆呆地看着那黑影,头脑飞快整理着纷乱的信息,他希望自己是做了个梦,然而很快,他记起自己在餐馆里痛哭,记起那个电话,而这一切全都是真的。他感觉心被挂在岩洞里,滴着血,岩洞四周空空荡荡,不知不觉中,泪水又汹涌而出。
不知过了多久,刘尘再次平静下来,继续看着黑影发呆。又不知过了多久,精神恍惚的他感觉黑影忽然动了一下,刘尘的脑袋“嗡”的一声,一下撑起身子靠在墙上。许久,就如他所意料的那样,黑影再次动了起来,一只手已经离开脸部扶在窗户上,另一只手则顺着玻璃往上伸,紧接着头发飘散开来贴在玻璃上,然后它开始横着往窗户上方缓慢爬升,刘尘惊恐地瞪大眼睛,用力靠着墙。这时黑影已开始倒挂在窗户上方向右移动,并伸手去拉窗框试图把它拉开,刘尘两脚蹬着褥子,使尽全身力气把身体往墙上靠,然而那堵墙却像一双强有力的手,猛地将他向窗户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