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收获】“教”你插翅难逃(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收获】“教”你插翅难逃(散文)


作者:老话 秀才,1231.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2发表时间:2017-09-11 15:38:45
摘要:献给恩师

【丁香收获】“教”你插翅难逃(散文) “你这娃,搬了家,也不打个招呼,让老师好找。”他气喘吁吁地跨进门槛,一边抱怨你,一边四下睃巡找拖鞋穿;在你转身去沏茶的当儿,他已把一骨碌剪贴好的报纸摊在茶几上;你还没有坐定,他就急吼吼地招手让你坐在他的旁边,指着划满红线蓝杆的“资料”给你讲解起来。
   这是个常态。绝非一次两次,也绝非一年两年。几十年间,我调动过四五次工作,搬迁过五六次家。但每回不管费多大周折,他都会毫无例外地找到我;而每次找见,他又会毫无例外地稍做埋怨,几乎来不及寒暄,就开始“教育”我。你不听?那由不得你,反正他有的是耐心和自信。
   “教”毕,他很匆忙地一边说“走呀走呀”,一边向门口走去;但他往往会在门口又折转身返回来,再接着“教育”你几句;有时候他返回来的时候,忘记了说什么,于是他就拍拍自己的脑门儿,很惭愧地低下头,嘟囔着“走呀走呀”,刮风似的顺楼梯向下走去。
   知道了你的“新窝”,接下来他会定时来“教育”你。
   比如,你调到了教育局,不久他就会寻到教育局;你调到了组织部、报社,他又会毫不例地成为那里的常客。来到这些单位,赠送各种“资料”那是必须的,同时,他还会一边在办公室里翻阅报纸,一边与办公室人员闲聊,掌握你的动态,以便增强下一次给你输送“资料”的针对性。
   他就是我的高中班主任老师宋博霖。说真的,有时候我对他的举动,也有过疑惑。你想,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遇到过多少老师啊,但又有几个老师,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心里装着你,无论你到天涯海角,都聚焦你,跟踪你,对你进行远程教育呢!对此,我也用通常所说的“缘分”来做解释。
   但很快,我就否定了自已的想法。理由有三:一是现实中的缘分往往显得那么苍白、脆弱,而宋老师对我“教育”的那股“劲儿”,却是那么强劲,那么执拗,那么持之以恒!这使我不得不做另外的思考;二是他终身从事教育,教过的学生,成百上千,像对待我那样对待其他学生,他忙得过来吗?三是我不少同学反映,他们都深受他追踪“教育”之苦。
   那么,他是图名?不是!学生有了点进步,他能赚到什么名?逐利?更谈不上!几十年来,他从没有向学生开过一句口,我请他吃顿饭,他都连连摆手像许由洗耳似的愤而离去!同时,令我纠结和不解的还有:不少他的学生,不但不对他感恩,反而却对他颇有微词,甚至在背后骂他。
   有那么一天,我儿子瞪了我一眼。电光石火间,从儿子的目光中,我读出了宋老师的悲伤,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宋老师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告诉我们:宋老师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青春年少时投身到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洪流之中报考了俄专业。不料,毕业之后中苏反目,俄语教师成了尴尬的角色,宋老师在东北的牙克石迈上了他“唐吉可德”式的人生旅途:父兄的诲人不倦赋予了他心直口快的性格;激情燃烧的岁月使他终生血液沸腾,蓬勃向上;源远的家学使他恪守儒家传统而与现实相悖……
   随着时代的一次次的变革,他苦闷过,迷惘过,傍偟过,但他绝不沉沦,绝不随波逐流,绝不自暴自弃,而是把全部的爱都投射到学生身上--他要在学生身上实现他的理想,完成他的夙愿,实现他的梦想!正因为如此,一个严重的后果出现了:他对他的学生,爱之过“切”了。过“切”,就会过急,过急就会激,过激就会少方法和策略。试想,对处于反叛期的少年有几人能够理解和接受呢!误解和挨骂是必然的。冷静的想一想吧!在中国教育的背景下,有几位少年没有“瞪”过自己的父亲?有几位少年没有一度时期对自己的父亲怨恨过,诟病过呢?
   我想,以宋老师率真的个性而言,他不会听不到学生对他发泄不滿。但令人动容的是,他仍然痴心不改,我行我素。非但如此,他还自加压力,将“教育”的触角进行延伸。
   我家可以说是个“重灾区”:我儿子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宋老师先后送了不下三四十本复习资料;我女儿上学,他送得少了些,但也不少十几本。而且,他把亲子教育的教学方式推广到我们家,对我们夫妻和子女一块进行教育。
   有一件事我全家都记忆犹新。去年我女儿考上了晋中学院,宋老师知道了,就送给我女儿1000块钱的红包。而这一年,我们也知道他的孙女也考上了大学。我和妻子商量以后,就卖了一个皮箱,里面也装了1000块钱的红包,作为回赠。想不到当天夜里宋老师夫妇就气哼哼的找上门来。他怒不可遏地将红包摔在茶几上说:“我给妮子红包,是让妮子记住她还有两位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关心着她的学习,我不是给你搞什么交易!”……
   如今,很明显的,宋老师上楼梯有些气喘了,下楼梯,也有点腿软了。他的一只眼睛,也好象变色变形了。但他还在一次又一次地给我送“资料”。
   记得一位外国哲人说过,同样的一件小事重复几十年就会成为伟大。我们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多年父子成兄弟。那么,多年师生呢?

共 19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首先祝福亲爱的老师们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近年来,国家重视教育,将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弘扬教育,尊师重教,是百年大计。作者遇到一位可以说是难以遇到的一位好老师,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经常给作者送学习资料,一直追送到作者自己的孩子上小学,上中学,到上大学的学习资料。这是作者与老师多年来培养起来的师生情谊,十分感人。都说老师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这话一点不假。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是引领我们走向知识海洋的人。老师,一个既熟悉又亲切的称呼,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老师的哺育,我们才能够成长,去接受外面世界的风雨。当我们遇到迷茫和困惑时,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就会心明,就会有了主心骨。作者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位让我们羡慕的好老师,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师恩似海,无以回报,那么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在做什么工作,都要对不起老师的教育之恩。文章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多年的父子成兄弟,那么,多年的老师呢?亲爱的读者,欢迎您来回答这句问答!一篇佳作!感谢赐稿丁香!力推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09-11 15:56:58
  故事短小精悍,给人深刻启迪。
木斯塘
12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9-11 15:58:41
  美文美按。文章题目很精致,内容很感人,老师是园丁,是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
闻杰
13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9-11 15:59:57
  我也是老师,读你的故事,感谢自己很惭愧,向宋老师学习,几十年如一日的关爱,真是望子成龙,恩师为父亲。
闻杰
14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9-11 16:00:15
  回答,老师是父亲!
闻杰
15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9-11 16:01:38
  宋老师的博爱,不图名,不图利,一颗心关心下一代,宋老师是当今社会当之无愧的楷模。
天使的左翼
16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9-11 16:02:19
  多年的师生一样成兄弟,回答完毕,问好文友!
天使的左翼
17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1 16:58:09
  一篇描写师恩厚重而伟大的文章,这是对老师的讴歌,也是对恩师的赞颂,点点琐碎事构成了师生间的最美情谊。很精彩,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18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1 16:59:05
  “教”毕,他很匆忙地一边说“走呀走呀”,一边向门口走去;但他往往会在门口又折转身返回来,再接着“教育”你几句;有时候他返回来的时候,忘记了说什么,于是他就拍拍自己的脑门儿,很惭愧地低下头,嘟囔着“走呀走呀”,刮风似的顺楼梯向下走去。
   这就是恩师,作为老师,他会永远记着昔日的学生。为宋老师点赞,为天下的老师点赞,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19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1 16:59:49
  记得一位外国哲人说过,同样的一件小事重复几十年就会成为伟大。我们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多年父子成兄弟。那么,多年师生呢?
   多年的师生构成了父子、母子之类的亲情,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20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1 17:01:36
  对于恩师昔日的严厉,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恨过,但多年之后,再想起那些“训斥”时,心里便只剩下了难忘的感动了。说不出的甜蜜萦绕于心头,无言言喻的感动洋溢于字里行间,这就是最伟大的老师。他的伟大在于,永远将昔日的学生当成心爱的孩子。
   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佳作。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共 27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