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沙场秋点兵(散文)
“瑟瑟秋风霏霏雨,难阻战友兄弟情,南北两路汇沙河,三十年后再聚首。”
——题记
火车哐铛哐铛的声音在耳畔回响,卧铺车厢里面的我们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听惯了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和炮火轰鸣,因为耳膜早已经变肥增厚。
北部战区的这支队伍共五人,由指导员带队,参加人员有一排长、通讯员、炊事班长和马厩班长。其分别来自于河北、北京和山东的滨州、潍坊和淄博,昨天下午齐聚聊城,今天乘坐火车前往阜阳会师。
晨曦出照,一辆黑色的轿车就行驶在了苏北大地,从长寿之乡的如皋出发,直奔泰兴的黄桥镇,然后便跨越了长江天险,驶向了鱼米之乡的常熟。
南部战区的这支队伍一共四人,由文书负责组织,参加人员还有二位排长和营部的卫生员。待到队伍整合完毕之后,便开始了按图行进,千里挺进淮北平原。
这是一次分手三十余年之后的战友聚会,当年在绿色军营结下的那份友情,始终地萦绕在心间,忘却不了,挥之不去。
这是一支保持着军队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抗美援朝战争归来之后,换防在了沂蒙山革命老区,我所在的老部队就驻扎在临沂册山的二龙山前。
这次的沙河会师,得益于现代的通讯发达。去年年底老连队的微信群建立,很快就把分散各地的战友们联系在了一起。不论是首长还是战士,不论是老兵还是新兵,无不喜上眉梢,乐在心头,于是这个群就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连兄弟一世情》。
火车准时地停靠在阜阳站台,北部战区的五人边快步走出了车厢,因为前来接站的战友早已经等候在了出站口。亲切地问候,热烈地拥抱,那份炙热的情感瞬间爆发,嗓子哽咽了,眼里是热泪盈眶,此时此刻,无法用任何语言来描述。
待大家在阜阳站前合影之后,汽车边朝着市区方向行驶开来,沿途的美景风光无限,大家却一直停留在寒暄问候之中。要知道前来接站的战友吴关伟,可是位上过前线的英雄,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并且光荣负伤,属于一名真正的军人,也是我们连队的骄傲!
汽车直接开到了饭店门口,德高望重的老首长牛八号早已经等候在此,老首长已经年近八旬,看起来仍然是身板硬朗、精神矍铄。
大家虽然脱掉了军装几十年,但在老首长面前都毕恭毕敬地行起了军礼,老首长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更是拉近了战友之间的距离。
战友吴关伟的安排周到细致,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酒、土菜,加上夫人与儿子的出席,让大家就像是聚在一起过春节,欢歌笑语、开怀畅饮。
下榻的酒店在阜阳的白金汉宫,由此可见战友之间的那份情谊是多么的珍重。
南部战区的四位战友在下午三点半赶到了阜阳,一路变换了几个高速公路,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多小时,足见我们的文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驾驶技能。
“故友相聚情无限,只把相思化泪流。”南北两路在阜阳汇合之后,宾馆的走廊里可就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虽然客房都是挨在了一起,但是一个房间盛不下这么多人,只好集中在了两个房间,这样便于大家来回的串门。幸好在这个时间段住宿的客人少,不然真的会影响到其他客人的休息。
按照原定计划,第二天上午游览阜阳的新市区,临出发前,牛八号骑着自行车赶了过来,这让大家都非常感动。
要知道这可是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回来后安排在检察系统,先后参加了百余起大案要案的侦破工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令官场的贪腐分子闻风丧胆。
清新的湖水,优美的环境,大家边走边行,一路聆听着老领导亲切的话语。从投笔从戎到部队换防,从优秀军人到转业地方,从血气方刚到两鬓斑白,既是一堂部队传统的教育课,又是一堂教你做人的必修课。
中午之前赶到了位于沙河的主战场——界首。
当汽车刚刚行驶进锦华饭店的院内,界首的战友们就围拢了过来,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这就是分别三十多年的战友,这就是分手三十多年的弟兄。
“热烈欢迎四零八团三机炮连部分战友莅临界首”的大红横幅前,摄影师按下了快门,给我们记录下了这最精彩的时刻。
战友段国民更是亲自出马,照相机和摄像机一起上阵,只是为了留住这最温暖、最美好的时刻。
安徽阜阳和界首的这批战友是1982年底参军入伍,到部队之后训练积极、扎实肯干,得到了全连干战的一致好评。虽然他们在部队的服役年限不同,但是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连队的沙发加工,赚回的利润改善了连队的伙食,提升了连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而加工沙发的这些战友们,正是界首的这批兵,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部队的建设,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在这里见到了连队的另外两位英雄,那就是跟吴关伟一起上过前线的王涛和段国民。
之所以我们从南北两路齐聚沙河,就是为了向英雄学习,因为他们才能叫做真正的军人,因为他们才是我们连队的骄傲!
王涛,这位文武双全的战友,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带领着战士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自己也因此负伤,他的事迹在部队广为流传,并得到了军首长的接见,荣立了二等功。退役之后安排在疾控系统工作,依然是卫生战线的标兵和劳模。
段国民,这位身材魁梧的汉子,在战场上同样是智勇双全,在一次战役中他们冲锋在前,越过了敌人的火力封锁之后,报话机里就传来了后面有战友负伤的消息,听到之后他义无反顾地折返回去,把受伤的战友抢救了回来。退役之后安排在教育系统工作,现在已经是学校党务宣传的负责人。
“战友聚会最珍重的就是那份血浓水的情谊”!在沙河聚首的这两天时间里,大家都一直沉浸在这种友情之中,酒桌上热泪挥洒,客房内谈笑风生,仿佛回到了青春的岁月,仿佛回到了绿色的军营。
界首的这次战友聚会安排的非常周到,这得益于战友马学敬的组织安排。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合肥出差,直到我们临到之前,才匆匆忙忙地赶了回来,全程陪护,无私奉献,这令我们都非常地感动。
界首籍的战友在连队里很多,还有纪贵武、王和平等都到齐了。来之前还有李富荣没有联系到,其他的两位战友早已经英年早逝。
不过遗憾之中还有许多的欣慰,界首战友协会的会长李伟来了,团里的标兵典范刘志航来了,营部考学上军校的锻炼来了,还有其它连队的几个战友也来了。一下子把全团的武装力量聚齐了,沙河秋点兵的序幕徐徐地拉开。
对越自卫反击战于1979年打响,后来就开始了前线轮战,1984年的时候是济南军区战备执勤,我们连队的英雄就是在这个时候抽调上去的。
他们分别是费洪亮(排长)、杜耀武(排长),李成祥(卫生员)、张克之(侦察班长)、王涛(副班长)。段国民(副班长)、吴关伟(副班长)、熊良斌(战士)。
自从《连兄弟一世情》建群以来,战友们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年初在淄博聚会,见到了张克之、李成祥和费洪亮三位英雄,现在的沙河聚会又见到了吴关伟、王涛和段国民三位英雄。
目前只有杜耀武、熊良斌两位英雄没有谋面,好在他们俩都驻扎在武汉,在那里还有着一批不能割舍的战友兄弟。也许下次相聚的地点就在长江的桥头堡——武汉,到时候让我们再来一次:汉口大决战!
“相见时难别亦难,怎奈岁月不沾弦。”很多的片段刻印在脑海里,很多的话语聚集到了嘴边,可是在分别的时候,都化成了晶莹剔透的泪花。什么话都不用说,只好在上车之后挥手告别,把心中那份最美好的祝福送给阜阳、界首的战友们!送给《连兄弟一世情》的新老弟兄们!
最后把这首词《渔歌子——沙河秋点兵》来用作结束语,以表达我对老连队的怀念,对老首长的敬重和对老战友的思念:
“铁汉侠骨热血腾。沙河沿岸将点兵。云水长、相思浓。军营缔结手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