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清韵】“老先进”后传(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清韵】“老先进”后传(中篇小说)


作者:老榆树 童生,9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7发表时间:2017-09-20 20:30:04
摘要: 小说开头的“入话”部分,讲了一个平庸的好人常英当先进并因此由护士“升为”大夫的故事。后面的主角儿寇新宇则是处心积虑地想当先进的人,接着当书记、当校长,当了官后他的人性逐渐扭曲,灵魂也跟着“迷彩”起来。小说结尾由牛耕田讲“性恶论”,以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


   书记、校长在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立即做出决定:赶紧买绿漆,把厂维修队的师傅和家属工们全都请来帮助把门窗统一刷成绿色。电话通知厂办转告在厂部大会议室听汇报的检查团,告诉他们因为学校施工,学生放假两天,听课的事改为抽查教师教案;考察学生的事,除看各种统计报表外,改为参观、检查学生作业;学生座谈会可以在教师办公楼照常开,参加的学生仍按原拟名单通知;……
   应变措施再周全,这件事终究还是引起了好几天的骚动。检查团有意见,给学校扣分儿最多就不说了,厂内的职工议论纷纷对学校的声誉非常不利。职工们的议论几乎同时包含着两部分内容:先是对学校教室的门窗一夜之间变得五颜六色当笑料谈,接着是对让学生及其家长到处弄漆甚至让学生摊钱买漆表示气愤。只是个别人对具体办事人寇新宇有所责难。对此最为不安的是学校的支部书记唐玉。他不安的原因有二:一,寇新宇是唐玉培养了几年的模范人物,当年又是唐玉把他培养入党的,对寇新宇这匹千里马的任何褒贬,都影响到唐玉这位伯乐的声誉。二,唐玉有可能要到厂里当党委副书记,到那时他要提拔寇新宇接替他任学校的支部书记,如果舆论对寇新宇不利,会推迟唐玉自己去党委任职的时间。“保护干部”的传统做法之一是调换单位,但唐玉不想采取这个办法,他不想让自己树起来的这面红旗轻易倒下,更不想让廉敏的人或外单位自己不了解的人来接替他任学校的书记。不久,他做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安排,地区教育学院要办一个两年制的“干部进修大专班”,他把寇新宇推荐了上去。两年时间,是可以淡化人们对寇新宇漆刷门窗一事的记忆的。
  
   四当了书记
  
   两年后寇新宇带着一纸大专文凭回到了学校,同时也就当上了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开学第一天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校长布置完新学期的工作后请新任书记讲话,会议室近二百人一下子静了下来。大家总的来讲还是尊重寇新宇的,因为他搞总务工作期间给大家办了不少好事,办公用品也比原来发的多,态度上对谁都客气、谦恭,加上新鲜感,今天都想听听他讲什么,所以会场秩序不错。这气氛使寇新宇产生一种满足感。
   “我就讲一个问题,那就是团结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俗话说得好: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人心齐,泰山移。我建议今年的迎国庆歌咏比赛时各教研组都要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明年全厂的‘红五月歌咏比赛”时,我们学校代表队就以这首歌参赛。明年的’六•一‘全校例行文艺汇演时,各班都得先唱《团结就是力量》,然后才能演出别的节目。大唱革命歌曲是我们党的一项光荣传统。一首革命歌曲就是一堂生动的政治课。革命歌曲可以鼓舞斗志,陶冶情操,……“,
   听众由最初的神情专注发展到莫名的微笑,新书记把这当作是欣赏的、会心的微笑了,随之产生一种陶醉感,思路也突然活跃了起来,讲话的内容也就跟着向纵深发展。
   “大家都是老师,一定知道历史上兼皮的故事,……”
   听众又专注起来了,因为大家谁都没有听说过中国历史上或是外国历史上有个什么兼皮的故事,认为新书记不知从哪个资料上看到了一个冷僻故事在此卖弄了。
   “……兼皮这个人心胸狭益(隘),不注意团结,以武将自居,看不起文将什么相如来着,但这个什么相如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跟兼皮计较,终于感动了兼皮,主动负荆请罪,这就是有名的将相和的故事。……”
   听众们终于舒了一口气,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了。但史地组的小刘耐不住性子插了一句话:“书记,那是廉颇蔺相如的故事,那廉颇不是跟咱廉校长是一家子吗?”
   人有个毛病,青少年时代读错、用错的字,以后就很难纠正了。小学时的老师板书过精神可“佳”一词,长大后见到别人写精神可“嘉”就觉得别扭。少年时代听人们说入场“卷”、国库“卷”(券),还有“任辰”(妊娠)、商假(贾,音估)等词,长大后能改正过来的比率非常低。早年不认识“廉”字,又跟“廉”校长同事多年,使用“廉洁”一词时又发音正确的寇新宇,始终改不了旧读法,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顽固的习惯呵!这说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正音、正字确实不应忽视。小刘在这里大可不必多嘴。
   寇新宇可是沉不住气了,觉得第一次以书记的身份在大会上讲话就有人敢当面挑毛病,不给他点儿颜色看看,今后可怎么得了?只见他怒目园睁:“你显摆什么?你不就是刚毕业两年么?找不到逞能的地方了?……”那副庄重、富态的官相脸上,第一次呈现出吓人的威严表情。
   一向以幽默和善于打园场闻名全校的中年教师石大千赶紧站起来平息矛盾:“书记,书记,小刘也是好意,您别计较,继续讲吧,讲吧。”石大千转身帮助组织并没有乱的会场,“大家静一静,听书记继续讲。咱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讲话难免会受方言的影响,书记的发音是方言,方言,请大家理解加谅解。”大家的脑袋都动了动,躲开石大千的视线,不正面看书记,也不去观察此时的小刘有什么反应,似乎感到难堪的是每个听众自己,而不是刚才说话的三个人中的谁。
   寇新宇已经兴味索然,或是想就坡下驴,毅然地收束了自己的讲话:“今天就讲这些吧。大家还是要注意团结,不要搞文人相轻那一套。散会!”
   一年多之后,教师们终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绝对不能挑剔寇新宇读错字、用错词的毛病,因为他
   最怕教师们瞧不起他。这跟他当总务主任时的表现大不一样了。那时,像电工小李、保管员小王等,就常拿他这类毛病寻开心,不管他内心怎么想,表面上从不恼怒,或者不回嘴,或者尴尬地一笑,或者巧妙地制造一种假象,好像他是在故意逗你一笑。现在当书记了,就再不能容忍别人拿他的这类问题寻开心了。有人说,他这是“官大脾气长”。有人则分析得更深刻:官儿越大,面子越值钱,当皇帝的宁可杀人,也不愿意承认错误;个别皇帝发“罪已诏”所以成为历史的美谈,就是因为最高统治者公开向人民承认错误的事少而又少的缘故。
  
   五“民主集中制”的灵活运用
  
   寇新宇在政治上和政治理论上是百分之百的自信,敢于接受任何挑衅性的问题,从不生气,始终是笑容可掬地跟你辩论,应对自如,左右逢源,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比如说,教研组长们大包大揽地汇报事情,像呈报组内评选的先进个人名单,就某项工作征求的方案、意见等,寇新宇一定问你是不是征求了大伙儿的意见。如果是你一个人的意见,根本没有经过大伙儿充分讨论,他就会向你讲一通“群众路线”的重要,“民主”的神圣,“民意”的不可侮等。但是,如果你得知给百分之三的人增加工资的名单是他寇新宇最后敲定的,报到上面的先进人物名单是在对百分之九十七的人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由他一个人决定的,你千万别去质询,别提意见,他有绝对正确的理由对付你:“不能什么事情都经过群众讨论,那不成了大民主了吗?再说,民主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最后的集中,只有集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党的意图,只有集中才能更容易地达到党的政治目的。保证党的绝对领导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谁能驳得了寇新宇的这些政治道理?这几年基层的民主选举可信度确实很差。有几个大同小异的小品文(还有戏剧小品)都反映了类似的情况:该当选的人票数反而很少,几乎谁都认为没有资格当选的人反而多了几票,然后可能是某个人对此种现象很气愤,在新的一年故意不好好工作,迟到、早退、不完成任务、不搞卫生等等吧,结果,年终评比,他反而当选为先进。寇新宇对人们这种奇特的选举心理大概有所觉察,所以,他如果对别的领导推荐的人选(如优秀教师、职工代表、工会委员、民主监督小组成员等人选)不满意又不便于拒绝,他就召开全校大会,在很策略地做了一番“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工作后,让大家选举,结果别人推荐的那(些)个人的票数没有过半(现在的基层选举票数过半很不容易),他立即宣布“选举有效”。有人落选,就有人因多得一票而当选,如果你对当选者有意见,质问书记为什么让某人当选,并举出当选者的几条重大缺点、错误,他堵你的理由非常简单:“这是群众选举的呀,我们做领导的有什么办法?”你又说:“既然你不能否认我刚才例举的他的这些缺点、错误,你为什么不通过最后‘集中’的办法取消他的当选资格?”书记又有话堵你:“你不知道民主集中制的辩证关系吗?民主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才能谈到集中,领导不能抛开民主的基础去滥用集中的权力。滥用集中的权力,就会脱离群众,党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
   寇新宇对“民主集中制”的阐释和灵活运用,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视自己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突出强调“民主”,在那种情况下突出强调“集中”,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大讲“民主集中制的辩证关系”。这是工作技巧,还是语言艺术?或许是兼而有之。
   寇新宇对自己政治理论上的优势十分得意。他读过不少政治书籍,对中央文件和报纸上的理论文章特别关注,尤其注意研究政治上的新提法、新口号、新名词,政治情况渐变或突变,他都能跟得上,所以他从来不落后于形势。他先是当了几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后入党的,所以他多次向人表白,他是“先思想上入党,后组织上入党”的。自他当了支部书记后,不放过任何表现自己政治理论优势的机会。如牛耕田老师所带的班有一次搞“《天安门诗抄》朗诵会”,寇新宇听说后极表支持,并指示初中部每班各派五个学生代表(最好是班干部)去旁听,他自己也要去讲几句“开场白”。下面就说这件事。
  
   六《天安门诗抄》朗诵会上的“开场白”
  
   牛耕田组织的这场“《天安门诗抄》朗诵会”原计划在教室内举行,时间约需四十分钟左右,也就是一节课左右的时间,由于书记的重视,初中部各班都派学生代表参加,只好把朗诵会改在教学楼一进门的大厅里举行,全由班干部组织、主持。学生们都坐好了,牛耕田请书记先讲几句“开场白”。
   “同学们,你们搞这次《天安门诗抄》朗诵会非常好,非常重要,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寇新宇回顾《天安门诗抄》产生的历史背景,“一九七六年清明节前后,‘四人帮’出于篡夺党权的需要,肆无忌单(惮)地压制和迫害掉(悼)念周总理的广大干部和群众,诬陷邓小平同志,英雄的首都人民终于忍无可忍地在沉默中暴发了,他们冲破‘四人帮’的重重禁令,自发地集合在天安门广场,沉痛掉(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用匕首、投枪般的诗词向‘四人帮’发动了公开的宣战。这场有数百万人次参加的空前悲壮、伟大而又是自发的革命运动,说明民意不可违,民心不可侮。这场运动的伟大程度和产生的深远影响,将远远超过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
   时令已是深秋,大门口吹进来的风冻得学生们有点发抖。但寇新宇的讲话正在兴头上。
   “任何一场伟大的人民革命运动,都有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但是,‘四人帮’却诬陷邓小平同志,说他是这场运动的后台,是他操纵了这场运动,诬陷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的纳吉。这充分暴露了‘四人帮’这伙儿假马克思主义者的真面目。”
   说到此,寇新宇从口袋里掏出一页纸念了起来(说明他事先为这次发言做了一定准备):“1851年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文中总结欧洲1848年的革命时说过:‘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少数煽动者的恶意的那种迷信的时代,是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如果企图用暴力来压制这种要求,那只能使它越来越强烈,直到最后把它的枷锁打碎。’见一九六六年版马恩选集第一卷第487页(这十几个字用在书面上是要用括号的,在这个开场白里完全可以省略不念)。同学们,‘四•五’事件是反革命镇压人民革命的事件,但是,有人曾企图维持‘四人帮’给下的错误结论,不想为人民平反,不想为邓小平同志平反,想把错误的结论永远地浇铸起来。历史这个公正的审判官告诉我们,这些人错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无所畏惧的唯物主义者不能对中国乃至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做出折服人心的合乎历史规律的解释,那他一定是个冒牌货。不给‘四五’事件平反,天怒人怨,逆潮流而动的人终于受到了历史的嘲弄乃至惩罚。同学们,‘四人帮’专制的时代已经永远成为过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一个民主、自由、科学、法治、解放人类自身的新时代已经在地平线上露出曙光,当你们长大成人后,‘让思想冲破牢笼’这句共产主义者唱了一百多年的歌词一定会变成社会的现实的。你们赶上了好时代,你们真是幸运呵!......”
   下午第三节课的下课铃响了,各班没有来“旁听”的学生涌向大厅看热闹,更多的学生在大门口出出进进,乱乱哄哄,寇新宇不得不结束慷慨激昂的演说。

共 39615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8
转到
【编者按】小说开头的“入话”部分,讲了一个平庸的好人常英当先进并因此由护士“升为”大夫的故事。后面的主角儿寇新宇则是处心积虑地想当先进的人,接着当书记、当校长,当了官后他的人性逐渐扭曲,灵魂也跟着“迷彩”起来。小说结尾由牛耕田讲“性恶论”,以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榆老通过小说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三个小人物的故事,精彩!感谢赐玉清韵,敬请大家品读。【编辑:项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6-17 16:40:06
  我用了四个半小时的时间认认真真地拜读完了这部中篇小说。老榆树先生用富有激情的文笔,生动形象的语言,文采飞扬的句子,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手法地塑造出了三个丰满鲜活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摆在了读者的面前,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物描写功力非同一般。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6-17 16:48:27
  十一年的老模范不是绝无仅有的个别现象,在当时是有很多人的。这个常英同志待人和善,为人厚道,跟着形势走,作为社会基层的小人物,能做到这些就很不错了。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6-17 16:58:27
  老榆树先生用了很长的篇幅来描写寇新宇这个总务模范、模范书记、模范校长,详细地叙述了他如何逐步提升当上“官儿”、又如何耍权弄奸的全过程。这个人物形象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塑造得极为成功。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6-17 17:07:05
  老榆树先生用饱蘸激情的大笔描绘出了一幅正面人物牛耕田的英雄形象。牛耕田坚持原则,努力工作,主持正义,嫉恶如仇,学识渊博,文采飞扬,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光辉榜样。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