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书信】关于书信(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书信】关于书信(散文)


作者:卯露鹤翔 童生,58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7发表时间:2017-09-24 17:01:36
摘要:关于书信,其所承载的不只是简单地问候和交流,还被人们赋予以更多的情感因素。

【星月书信】关于书信(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书信似乎早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除了公函之外,很少有人再去专心致志地写一封书信了。可以说书信已经被打入了历史的冷宫,令现代的年轻人不屑一顾。
   书信是时代的产物,这么说其实有些牵强,毕竟在电子时代之前,人们一直是以书信作为联络的工具,后来逐渐有了电报、电话之后,书信的作用仍无可取代。只不过在电脑时代到来之际,逐渐的有了微信、QQ等各种联络交友的方式,书信才渐渐地降低了使用频率,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刚开始学习写书信,是在学校里的初中阶段,当时的语文课,老师都会交给大家书信的书写方法和格式。从题头的尊称到结尾的落款,从内容的主次到收件人的联系地址,从信纸的折叠方法到信封的书写格式,老师都会认认真真地交给大家。
   那个年代的学生们,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游戏,在学会了写信之后,教室里可就热闹了起来,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练习写信。大家相互地学习、鼓励,写得好的书信成为了范例,写得差的书信被要求重写。还有部分同学把原来的递纸条,也改成了写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首《春望》是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寥寥十字,身处战乱,怎一个思念了得?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这首《寄夫》是出自于唐代诗人陈玉兰,既有深厚的恩爱,又有强烈的哀怨,道出了思夫的复杂情感。
   鸿雁传书,鱼传尺素,一纸红笺寄相思。还有很多的古人在书信方面留下了千古绝句,一直到现在都在歌颂传唱。由此可见书信在历史的长河中所做出的贡献!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覆盖着整个世界,天涯海角朝发夕至,天上人间瞬息相通,似乎没有了书信存在的必要性。其实不然,书信的作用仍不可低估,因为书信可以让人们捧在手里,醉在心里,因为书信里面承载着情感和诗意,因为书信可以珍藏起来化作永久的回忆。
   其实我真正的使用书信,是从十八岁开始的,那年年底,与一群气血方刚的同学一起,弃笔从戎,投身到了火热的部队大熔炉。从此之后,书信便成了与老师、同学和家人联系的工具。
   每逢周末,连队会给大家安排写信的时间,让大家克服想家的念头。每当把家书寄出之后,则会在心里面默默地念叨,哪一天能够收到回信?是父母寄来的家书,还是恋人寄来的情书;是同学寄来的问候,还是老师发来的祝福?
   前几天战友齐聚沙河,指导员讲了一个关于书信的故事:那是在我们连队的部分战友,配属到前线部队的时候,在猫耳洞里面发来的信件,表达了他们对参战的决心和对老连队、老战友们的问候。
   当时正值周末连队会餐,通讯员把这封来自前线的信件,递给了指导员。指导员早就牵挂着这批出自连队的精英,立即就停下了手里的碗筷,把信件打开来看。
   连长听到是来自前线兄弟们的来信之后,就要让指导员读给大家听。可是不知道看了几行,指导员的眼睛就湿润了,刚读了个题头,嗓子就哽咽了。只见指导员强作镇静地起身走了出去,一顿丰盛的午餐被一封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书信所替代。
   关于书信,其所承载的不只是简单地问候和交流,还被人们赋予以更多的情感因素。
   在两岸交流刚刚开始的时候,台湾陆军上将寄回来的家书,因为担心大陆的政策,把对父母的尊称改作其它称呼,害怕给家人带来麻烦,足可见在心理层面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
   还有一个甘肃陇南的网友,当了解到我的战友上过前线之后,就向我打听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在自卫反击战开始以后奔赴前线的战士。
   当时全国号召向英雄学习,开展给最可爱的人写信活动,这个网友就与这个战士联系上了,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自古英雄爱美人,一来二往俩人之间产生了感情,期盼着和平之后,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可是这个战士给她的最后一封信,就是在一次战役之前发出的,当时在二五八高地的掩体里面写下的。
   在信里面写到:等这次战役结束之后,自己要是能活着回来,就会被安排到军校报道,自己决心把毕生精力贡献给部队,贡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
   在信里面还写到:等待这次战役凯旋之后,就回去与你见面,拜会一下你家里的老人,把你我的恋情确定下来。--- ---
   多情的姑娘,甭提心里面是多么地高兴了,痴痴地等,傻傻地盼,可是再也没有了这个战士的音讯。后来一直在多方打听,始终找不到一丝影踪。
   我与这个网友是三年前结识的,当她说明了情况之后,我也开始帮忙找寻,毕竟信件上的资料有限,所以至今没有结果。据说她在等待了三年未果之后,就带着这个战士寄来的书信嫁人了,而且至今一封不少的压在了箱底,烙刻在了心上。
   关于书信,其实里面还有很多的乐趣,这是网络上的任何交流工具或平台所不能具备的。
   书信的收发双方是面对面的炙热情感,未收到前牵肠挂肚,收到之后喜笑颜开。虽然发信到收信之间有一段时间的距离,可正是这段距离才增加了思念的浓度,促进了友情和亲情。
   现在是泛文学时代,人们都不再是文盲,原来的时候代写家书,代写情书是经常有的事情,为此还有过不少的笑话呢。还有就是当时的交通不便,邮政局少,就托人代转书信等。只要是上了些年纪的人,都会对书信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愫。
   除了诗人之外,对书信把玩得最好的就是那些集邮爱好者了。方寸之间,天高地阔;益智怡情,寓教于乐。每当新邮票发行的时候,都会吸引着那些邮粉们,恐怕与新邮票失之交臂。
   原来的年代条件有限,信笺单一,人们就开始在折叠信笺上下功夫,除了一些简单的折叠方式之外,譬如三角形、心形和千纸鹤的形状就别有韵味,会说明自己的心灵手巧,吸引和打动恋人们的心扉。
   在今天能够认真写一封书信的人已经不多了。这边一句短信,那边一句调侃,这边一句哈喽,那边一句OK,时空缩短了,感情淡化了,这对于当代人来说,究竟是幸事还是不幸?只好让时间给出答案了。
   这只是自己对于书信的一己之见,有待于与大家共同商榷。

共 24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文中对于书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等新兴软件逐渐降低了书信的使用频率,但这并不代表书信被人们淡忘。作者回忆了初中学习写信的经历,又想到古人为书信而作的流芳千古的诗篇。然后作者回忆了和书信息息相关的一些实例。现在书信的作用虽然仍然不容小觑,但是很多人都不再使用书信。这是时代的进步,却也在进步中丢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全文从多方面描述了书信带给人们的作用。表达书信的重要性以及警示人们不要忘记书信对生活的意义。【编辑:欣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书        2017-09-24 17:02:15
  欣赏佳作!
欣然,爱书。
回复1 楼        文友:卯露鹤翔        2017-09-24 18:27:30
  感谢欣书老师的编辑,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欣书        2017-09-24 17:02:28
  期待更多精彩!
欣然,爱书。
回复2 楼        文友:卯露鹤翔        2017-09-24 18:28:07
  多谢老师的鼓励!问候秋安!
3 楼        文友:欣书        2017-09-24 17:02:57
  是的,有一些物件需要我们去传承,去铭记。
欣然,爱书。
回复3 楼        文友:卯露鹤翔        2017-09-24 18:28:55
  传承是一种态度,传承又是一种责任!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