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短文】云雾茶山

  【短文】云雾茶山


作者:小龙 布衣,33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6发表时间:2017-10-17 14:13:57

1971年4月,根据八中学农劳动安排,我们5连同学们来到了蒲圻羊楼洞茶场,参加半个月的锻炼,体验生活。
   初到云雾山,看到满山遍野的茶树,绿油油一片。一阵微风拂过,茶香沁人心脾,好舒爽啊!
   但是,第二天上山采茶,才知茶农的艰辛。我们脖子上挂着茶篓,低头盯眼,一行行移动,看到嫩叶就双手摘下,放入篓中。一上午下来,人都累趴了,腰酸背疼。特别是女生,一手抓到一条毛毛虫,(茶树不能打药,要手工捉虫),惊恐地大叫,搞得不好,整个人都会摔倒。惨啊!
   但是欣慰的是,茶场领导对学生比较关心,住宿干净整洁,饭菜虽油水少,但味道尚可口。而且,学生比农工多两个菜,让我们吃饱。同时,隔个3一5天,组织了小型晚会,让大家放松心情,消除疲劳。一曲忠字舞,跳满全场,我排彭安玲的“沁园春·雪”,更是搏得满堂彩。深情厚谊,永生难忘。
   当时,茶场还是咸宁市五七干校,很多老干部在此学习,劳动,“改造思想”。闲暇之时,我们与他们攀谈,为他们那种虽身处困境,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之精神深深感动。让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明白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总有沟坎磨折,唯有坚定信念,克难斗辛,前程才会光明一片。
   短暂的十几天,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得到了锻炼,坚定了信念,为今后生活里程,奠定了基础,为以后的人生,指明了方向。当返程汽车徐徐开动时,大家不由自主地挥动双臂,大声疾呼,再见了茶场,再见了乡亲,我们会刻苦努力,再创辉煌!

共 6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短文以饱含真挚情感的文笔回忆高中时和同学们在茶场劳动的难忘经历,字里行间,一份回眸,无限深情,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在劳动中收获的人生感悟,颇有启迪意义。作者说得好,我们得到了锻炼,坚定了信念,为今后生活里程,奠定了基础,为以后的人生,指明了方向。明白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总有沟坎磨折,唯有坚定信念,克难斗辛,前程才会光明一片。欣赏这篇言简意赅的佳作,颇有教益。【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龙        2017-10-17 15:16:47
  谢谢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2 楼        文友:小龙        2018-12-28 08:46:57
  茶场生产的茶叫松峰茶,也是湖北的名茶。在茶场劳动,也有不少趣事。如一天午后,我排几个男生跑到羊楼洞(时下为湖南辖区),在集镇上每人吃了一碗大肉面,辣呵呵,热腾腾,堪称美味。顺便又在街上溜达了一会,傍晚时几人回场。忽见路旁有大蹲着,头戴一顶草帽,走近一看,原来是我排带队老师,把我们训斥了一遍,其情景恰似电影中的描述,多年以后,想起此事,不由得还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3 楼        文友:小龙        2019-01-19 06:17:58
  公元11世纪,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北宋。从都城开封往南约700公里左右,有一处古镇,名为羊楼洞。自唐太和年间皇诏普种山茶起,这里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到了宋代,因为需要以砖茶作为通货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这里渐渐形成了一条茶马道。
   我们劳动的茶场,就在羊楼洞镇旁的松峰山畔,出产松峰茶。当时茶场还有一个身份,叫五七干校。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茶叶知识,经受了劳动锻炼,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升华!4951
4 楼        文友:小龙        2020-07-15 08:06:38
  今年是庚子年,前有疫情,现有汛情,困难考验着人们。我在家中,翻看旧文。想起了那年在茶山的经历,也是颇有回味的。青春年少的我们,经历着艰苦劳动的锻炼,体会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只有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战胜疫情,驱走洪灾,为江城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