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你确定,你真的会说话(诗歌)
人天天都在说话,
但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
使人听了全身的筋骨都感到舒服;
有的人说起话来,锋芒锐利,像是一柄利刃,
令人感觉不爽,十分讨厌。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懂得如何说话,说些什么话,
怎么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及事业上,会说话的人,
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来说服他人,
使工作顺利进行,左右逢源,
可以说,会说话的人,
必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能为其事业成功打下基础。
会说话的人,
可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也能把道理说得清楚、动听,
并使别人乐意接受。
有些人善言健谈,
口若悬河,出口成章,
说出无数金玉良言,
绝词妙句,豪言壮语;
又有些人信口雌黄,搬弄是非,
制造了多少废话,蠢话,无用之话,
给人留下了说话轻浮,
行动草率的不良印象。
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
探讨学问,接洽事物,
交换信息,传授技艺,
还有交际应酬传递感情和娱乐消遣都离不开说话;
甚至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力量、有信念,
这种力量和信念能否表现出来,
在很大程度上看你说话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口才不是先天造就的,
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提高。
因此,说还是不说,
说什么,怎么说,和谁说,
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技能,
掌握好这门技能,
就能驾驭奇妙的舌头,改变你的一生。
首先,可以试着清除语音障碍,
调整自己的音色语气。
有的人声音尖锐刺耳,
有的人声音沙哑低沉,
尽管每个人的声音基调改变不了,
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发出一些不同的语气,
在不同场合,要注意运用有效的语气。
坚毅的语气,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
柔和、清脆的语气能使人轻松愉快;
低缓、忧郁的语气让人悲哀;
而粗俗急躁的语气会使人发怒、厌恶。
说话一定要注意保持恰当的速度。
太快,会使人喘不过气来,
听不清,白费口舌;
太慢,使人听得不耐烦。
在说话中,声调要注意有高有低,
正如乐曲中的快慢和强弱,
要使你的话如同音乐一样动听,
就要注意快慢高低。
另外,说话带口头禅,
会扰乱节奏,显得杂乱无章。
平时说话声音不能太响,
在公共场合要特别注意文明,
大声喧哗,只能遭别人白眼。
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最忌讳那种傲慢的腔调,
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神情,刻板僵硬的语气,
只会显露出你的无知与浅薄;
而谦逊的态度,委婉动听的语调,
能给人一种心悦诚服的力量,
给你的成功增加重要的砝码。
说话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不要把最没有价值的“我”字当成说话中最大的字,
把频率最高的“我想”、“我认为”
改成“我们”、“您看呢”、“您觉得呢”。
少叙述自己的经历故事,
除了真正贴切要叙述的主题,
更不要逢人便滔滔不绝地吐苦水,
把周围的人当成宣泄对象。
开口诅咒,闭口发誓,
漫天许愿,随便插嘴,
也是粗鄙俗劣的表现。
不讲别人不感兴趣的话题,
要把所有人的谈话兴趣都调动起来。
说过头的话,刻薄话,
挖苦话或讽刺话,
伤害感情的话,
都会给别人留下心灵留下创伤,
所以,出口的话要三思,
尽量避免为图一时之快而祸从口出,
不搬弄是非,不说人之短,不谈他人隐私。
遇到事情应当表露时,
不要畏畏缩缩,
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要勇于把当时情况讲明白,
否则会人为的引起麻烦,产生误会,
事后,难以说清。
有些人经常由于自卑心理,
嘴唇张不开而不敢说,
或因某种原因而不屑开口说。
孔子说:“志有之,言以足志,
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
就是要让人不要耽于沉默,
或不要无谓沉默。
其实说话和写文章一样,
关键是第一句,
只要勇敢的讲出第一句,
紧接着第二,第三,第四句就会跟着讲出来,
别人不会在意你说的怎么样,
所以,把话说出来是关键,
因为无论你怎样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而与人交流才是学习和进步的阶梯,
不要做沉默的智者,
把自己封闭起来并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