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故乡的印记(散文)

编辑推荐 故乡的印记(散文)


作者:向晖 白丁,6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73发表时间:2017-11-14 16:47:07
摘要:故乡承载着我们儿时点点滴滴美好的回忆,故乡是我们乡愁最终的归宿,故乡也是我们最初梦想开始的地方。无论走多远,家乡始终是我们内心的一根支柱,一片天。

故乡的印记(散文)
   我的故乡是一个叫“虎头梁”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村子。提起“故乡”这个词,我们都有无穷的激动,抑或是有许多的心里话想说出来。故乡承载了太多关于我们的情感和记忆。无论故乡是贫是富,任何地方都无法取代她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因为我们身上烙着故乡的印记,不管走到哪里,她都是我们心中魂牵梦绕的地方。
   说起我自己的身世有点儿特别,因为,故乡的每一个人都姓王,三十多年,从没有外姓的男人去长住过。所谓“站不更名,坐不改姓”,这个王字已深深刻在每个王姓人的骨髓里,性情里。
   听以前村子里的老人说,我们共同的祖先是从山西一个叫大槐树的地方迁徙到这里的。这样说起来,我的身体里还流着山西人的血。(这段历史需要探究明白,最好有相关的历史证明资料)
   说到“王”字,我们总会想到国王、君王、王者、胜者为王等等。王是一种权力和荣耀的象征。如果单把她作为一个姓来说的话,只是一个既普遍又普通的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在百家姓里,她排在第八位,足可以说明她在中国姓氏中是一个大姓。再说到“兽中之王”老虎额头上的王字,大家肯定会说,虎头上的王字不过是与生俱来的,还用得着说吗?不过,关于虎头上面的王字的来历,还真有一段典故呢。
   据说,老虎是森林里最凶猛的野兽,它威力无比,打败了所有的对手,于是乎,在热热就有了“百兽之王”的封号。但是刚开始,大家多少心里有点儿不服。
   老牛是第一个不服它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就来挑战她,第一个回合老牛占了上风;老虎心想:我是百兽之王,如果被老牛打败了,岂不成了笑话,将来在别人面前,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于是,就壮着胆,向老牛发起了第二次挑战。老牛干活本来有点儿累,再加上刚才又用力掀了老虎一下,四条腿早就酸痛难耐,不到一会儿工夫,就被打倒在地。
   老虎问它:“谁是百兽之王?”老牛无奈地说:“你是。”
   放走了老牛之后,老虎回到家里,趴在地上想起心事来。狼和狐狸过来问:“老虎大哥,你在想啥哩?”
   老虎说:“我要想个办法,让人家一看就知道我是百兽之王,你们快去传话,谁要想出办法,我就封她一个官做。”
   狡猾机灵的狐狸一听,转了几下眼珠,说:“这个容易。”于是,它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木棍,在虎头上画了个“一”字,说:“这就是天,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把天管了。”老虎很高兴,说:“狐狸老弟,光管天也不够哇。”
   狼很快从地上拿起块石头,在狐狸画的“一”字下面又画了一道,说:“那个是天,这个就是地,你把地也管了。”
   狐狸一看狼跟它争着讨好,很着急,连忙又在两道中间画了个“十”字,说:“这是四面八方,你把四面八方也管了吧。”
   这样,老虎头上就有了个“王”字了。
   大家只当成一个小故事来读就好了,虎头上的“王”字总给我们几分神秘的色彩。据村里的老人说,最早的村子并不叫“虎头梁”,而是叫王家窑。后来,村子里来了很有学问的人,他看到有一个沟梁的地方,形状酷似完整的老虎头,加上村里人都姓王,所以改名为“虎头梁”,虎头梁这个名字就一直延续至今。想必大家现在知道我的故乡为什么叫虎头梁了吧?可以说,这个特殊历史造就的王姓,是任何别的王姓所替代不了的,这就是它的特别之处,闪光的地方。值得有兴趣了解其中内情的人去探索,去研究。虎头王姓也造就了几代虎头梁人勤劳、朴实、憨厚、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故乡位于一个突出的黄土梁上,虽不起眼,却明显高出其她的地方。过去,在村子的西南角,有一棵特别高大的树,根据传说,这棵大树还是从遥远的蒙古国运来的。村子里的人们都以它为参照点,毫不夸张地说,在十几里开外,也能通过它确定故乡的位置和方向。在我十岁那年(至今清晰地记得)出了一次雷击事故,村里的一个放羊人因为在大树下避雨,被雷击死在了树的下面,而大树也通体被烧黑了,当时听大人们说,现场惨不忍睹。后来,大树就被人们锯倒了,躺在那儿有几年,后来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就是人最多的时候(村子里的王姓人基本上都留在村里,除了嫁出去的女孩儿,移居外地的基本没有),尤其天暖农闲的时候,大家会成堆坐在一个地方,谈天说笑,聊家长里短,好不热闹。因为都是一个姓,大家彼此之间显得格外亲近,加上村子总共才有几十户,谁家有什么喜事,丧事,或是家事需要干活需要的地方,不用言说,都会主动上门帮忙打理。
   在小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坐席”(老家的叫法),现在通俗的说法叫参加结婚典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滋有味。那时由于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都会选择在家里办婚宴。所谓婚宴,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几样家常小菜加油炸糕(后文会提到)。在家里能坐人的地方都摆上桌椅板凳。大人们一桌,小孩子一桌,喝酒的男人们自己会自觉地单聚在一桌。
   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耍笑(老家土话)新郎新娘了。由于自己小时候性格腼腆害羞,就喜欢听身边爱说笑的人稀里哗啦地说一阵,弄得新郎新娘脸红耳赤,大家在一阵阵嬉闹中也不亦乐乎。
   记得当时,人们一般都选择在冬天办喜事,加上快过年,所以就增添了几分年味儿,人们在参加完一场婚宴以后,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俗话说,过了腊八便是年。村子里过腊八的习俗也不得不说。在我们那里十里八村,人们似乎约定俗成,都吃“腊八粥”。但腊八和并不遥远的首都北京有一些不同。过腊八,腊八粥是必有的。然而,北京是喝腊八粥,而我们是吃腊八粥。一个喝,一个吃就显出了各异的过节习俗。
   在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就会把过节的东西提前准备好——红枣、各种米、还有菜。这在老家的说法叫“不动刀”,就是说腊八节当天是不能使用刀子的,否则不太吉利。由于年龄小的缘故,我当时对此深信不疑,所以会急切地帮助妈妈剥枣洗菜什么的。
   第二天天不亮,大概也就五点来钟吧,妈妈一个人就早早地起了床,叫“赶早”,就是说,要早早把腊八粥闷好了,而且要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就吃完腊八粥,据说,如果吃晚了,全家人的眼睛就会变红。妈妈在腊八粥下锅闷好之后,还要把昨晚切好个菜(纯素菜)放到炉子上去炖。等饭和菜都可以靠自己慢慢去熟以后,妈妈会上炕再小睡一会儿。
   不知不觉,天快亮了,妈妈会喊我和妹妹起床。想到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香喷喷的腊八粥了,就兴奋地赶紧起了床。
   现在回想起来,妈妈做的腊八粥永远是一个味道,是那么的香甜可口,原来里面有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现在久居外地,只有过年才回家,所以,也就没机会吃到妈妈做的腊八粥了,心里不是个滋味儿。在外面喝到的腊八粥,觉得淡然无味,也就没有了过腊八节的感觉了。
   记得还在家乡的那会儿,唯一没有吃到的一次腊八粥,就是爷爷去世的时候。按照老家的习俗,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腊八节当天,自己家里早上是不能吃的,但可以选择任意一天的晚上吃。
   故乡的祖祖辈辈几代都以务农为生。由于家乡气候比较干旱,在爷爷年轻那会儿,村子里还有种小麦和水稻的,到后来,因为黍子和谷子比较耐寒的缘故,人们就只种黍子和谷子了,所以,人们以黍子和谷子为主食。用黍子加工后得到的面粉,做成一种叫“黄糕”的主食。它的吃法有好几种,可以直接上锅蒸,也可以在锅边烙成糕饼,而用油炸过之后,就是口感香脆可口的“油炸糕”了。
   过去,村子里专门有一个对黍子和谷子,还有玉米进行加工的机器磨坊。人们会先用机器把黍子的外壳去掉;然后再把黍子磨成面粉。由于机器的人为控制,磨出的粉会有细粗之分。细的口感软滑,而粗的则涩,且不易下咽。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于土生土长的故乡人来说,感情最深的食物,就是黍子粉做成的黄糕了,口感味道俱佳的黄糕再搭配上一个炖菜,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
   现在能吃上黄糕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每次吃着白米饭,就越发地思念家乡黄糕的味道,每次回家,都会好好吃上几顿,除了解馋以外,想再好好回味一下家乡熟悉而难忘的味道。
   其实附近的十里八村,都以黄糕为主食,附近的有两个县也吃黄糕,这算我们那里的一个地域独特的饮食文化吧?这倒不足为奇。而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得不说,那就是来村里居住的外姓人都不会太长久。以前,村子里的人们通过商量,达成一个口头协议,就是各家分摊,专门从外村雇佣了放羊人,这个人姓田,他的亲弟弟也在邻村以放羊为生计。刚来的那会儿,人们看他为人和善,待人热情,放羊也尽职尽责,就主动和他好好处。可大概来了还不到一年,就渐渐地和村里的人产生了分歧和矛盾,最后不得不以离开而告终。
   按理说,村子里的人都是善良的,怎么就留不住一个外姓人呢?村里人有点儿迷信的老人会说,不是虎头王姓的子孙后代,祖先是不会长留的。
   老人们常说,其实村子里不接纳的只是外姓的男人。王姓几代男人,由于娶进了许多外姓的媳妇,得以让王姓家族的香火不灭,人丁薪火相传,也大大优化了王姓人的遗传基因。过去和现在,村字里也陆续走出过一些优秀的大学生。
   近几年,由于家乡交通条件的改变,和外面联系变得更紧密了。在村子的正南方向,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寺庙,叫“青龙寺”。每年的正月,外地的人们便会纷至沓来,来此祭祀、祈祷、许愿,为爱情、为学业、为前程。许过愿的人都会说,心诚则灵。我也相信,只有你是诚恳的,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愿望都会慢慢实现的。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在县城,或更多机会的地方定居和发展。村子当初热热闹闹的场面不见了,一下子显得空荡荡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几分人气。
   难道故乡变了吗?其实,王姓家族的子孙们依然在延续着虎头王的血脉,而且越发的兴旺。他们由一小块不起眼的小地方,延续到了全国各地。兢兢业业,努力拼搏,王家的子孙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祖先们的承诺。
   正如一首诗所言:“故乡很小,小得只能装下两个字”,确实如此,有时候故乡简单得只能有“故乡”这两个字,其它的就都是多余的;故乡承载着我们儿时点点滴滴美好的回忆,故乡是我们乡愁最终的归宿,故乡也是我们最初梦想开始的地方。无论走多远,家乡始终是我们内心的一根支柱,一片天。
   最重要的,故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无法抹去的印记,一个无法替代的符号。

共 40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后来又因种种原因迁到别处,原先那个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就成了故乡。文章作者作为王姓子弟,回忆了那个名叫“虎头梁”的故乡的一切,包括村里的风俗习惯。特别回忆到故乡虎头梁的一种特殊食品——黄糕。那是一种用黍子粉做成的黄糕。口感味道俱佳的黄糕再搭配上一个炖菜,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文章语言细腻,描写生动,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向晖        2017-11-14 17:02:00
  感谢湖北武戈的精彩点评,辛苦。衷心希望各位文友对我的文字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在文字里遇见另一个自己。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1-14 17:23:23
  故乡的印记是长在脑子的里的深刻记忆。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向晖        2017-11-14 18:44:00
  由于时间的缘故,有些地方的文字有点儿问题,表示抱歉!
在文字里遇见另一个自己。
4 楼        文友:淡淡的乡愁        2017-11-15 18:49:23
  欣赏了。《新长江文学》欢迎你投稿!投稿邮箱:CZL705Q163.com
回复4 楼        文友:向晖        2017-11-16 11:54:08
  谢谢您的阅读,有好作品会考虑投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