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光阴如绣,蔓草生香(外一篇)
一、光阴如绣,蔓草生香
秋往深处行。
路边的栾树,撑开金黄的斗篷,耀眼如斯。高远的天空,扯出几缕白云,明亮纯净。
才见桂花在枝头抱团嬉笑,眨眼间,只留一小撮褐色的干花贴在枝桠上。
秋来秋去,花开花落,只在瞬间,忍不住想叹息,却闻到了桂花在空气中留下的淡淡的香……
低头,微笑。
谁说花落了就是消失,它是以另一种方式,散布于空中。
这样的时节,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枫叶渐次燃烧,芦苇慢慢苍茫,稻谷悄然饱满。田间地头的野菊花,滚滚而来。丰收的笑声,在空中荡漾着。大豆、高粱、玉米、红薯、芋头,像摊开的赞美诗,等待农人们来吟诵。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我在杭州的小屋里反复诵读着杜甫的这首诗。
闲暇的时候出去走走,出了家门口,直走,左拐,便是五柳巷了。从巷口望去,一串串转动的五彩风车,在屋檐、在树梢、在河面。有人说,这些风车是五柳巷的一位老奶奶手工制作的。她收集各种各样的广告纸,裁成了风车,制成了鱼灯,折成了花朵……她将这些精美的纸艺品悬在窗口上,悬在树梢上,悬在路灯下,还送到附近的医院,给苍白的病房注入了色彩。
我不认识这位老奶奶,听到这个故事的那一天,我坐在五柳巷东河的小船上,风儿细细吹,河水轻轻晃,五彩的风车,滴溜溜地旋着。
天地安静,阳光闪亮。一些柔软的缤纷,斑斓闪烁。
我仿佛望见她,那个满头银发、笑容祥和的老奶奶,坐在小院里,脚边堆满各色的纸,如同端坐于五彩的祥云……
生活中哪来那么多的惊天动地?感动我的,只是寻常里的那些小美好。
友人问:“转塘有花海,约否?”
“去,当然要去的!”我爽快答道。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收获了一场惊喜。
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雪白的石头,成片成片的格桑花。风很是大,花浪翻涌,起伏不息,或白、或粉、或紫的格桑花,在风中簌簌摇曳着。
是倒扣的星海?是打翻的颜料?是翻滚的绸缎?我穷尽所有的比喻词,依然无法临摹其逼真场景来。
坐河边,闭上眼,聆听风,聆听水,聆听花朵静静开……
这样的吉光片羽,如若风中飞舞的蝶……
琴儿姐姐说:“一个人能耐得住平凡,并能在枯燥中体会到丰富,是需要定力与心智的。生活琐碎而有条不紊,每一个不经意的缝隙里都有可能开出喜出望外的花朵,虽然细小,却动人。”
喜欢这样的文字,细品、慢饮、浅酌,让每一个词都在心间打转。
耐得住平凡,枯燥中体会丰富。我愿意用一双清澈的眼、一双灵巧的手,收集温暖,收集吉祥,收集生动,收集每一寸光阴里的良辰美景。
角落里的大蒜,悄无声息间拱出了嫩嫩的芽,将它放在瓷碟里,添点水,晒太阳。看它抽出拇指长的叶,长出银鱼一般的须。阳光下,它笑盈盈的,我的心灿灿的。
学校办公桌常常收到不署名的小礼物:一盒饼干、两颗巧克力、一个甜甜的大橘子……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学生,我不知道是谁,却知道有人在默默地关心着我。那细微的甜,蜻蜓一般,盈盈而落。
感动我的,近在迟尺。
呵护我的,就在身边。
手边的多肉植物,眼前的红茶,门前一闪而过的微笑,以及这晴朗朗的天、黄灿灿的叶,都让我莫名幸福、莫名快乐。
光阴如绣,蔓草生香。
二、花好月圆
楼下的桂花开得好,细细碎碎,密密麻麻,一朵又一朵。
喜欢每一场花开,喜欢它们甜美的模样,喜欢它们丰盈的香味。
窗口的合欢还未开尽,桂花就来了,枝桠间,绿叶中,米粒大的黄朵朵,喜眉喜眼地笑,轻轻的香,漫天漫地漾出来。
深吸一口,再深吸一口,我与花儿同微笑。
这样的时节,我很幸福。
恰是假期,母亲、姐姐、外甥、外公、外婆、舅舅、舅妈……一大家子的人在杭城团圆了。
团圆,多美好的两个字,如同十五的月亮,又晶莹又无瑕。
外公九十四,外婆八十九,精神烁烁的俩老人。从遥远的村庄到杭州,一路的风尘并未沾染半分,他俩坐在家人中间,笑着说着,面色红润,神情愉悦。这样的画面,温馨亲切。
表哥、表妹、舅舅、舅妈,平日并不常在一起,一年之中仅有几天能相聚,久别重逢的喜悦,在大大的饭厅洋溢着。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涨潮的溪水一般,叮当有声。
这样的热闹,虽很世俗,却很生动,因为枝蔓缠绕的亲情,绣上了精美的纹路。每一丝,都是血脉相连,每一寸,都是水乳交融。
母亲说:“现在的人啊,不愁吃不愁穿,企盼的不过是家人安康、团团园圆。”
母亲是生活的哲学家,她兰心蕙性,她如水纯善。
难得的假期,每天清晨我都陪母亲出去散步。
从南宋御街到柳浪闻莺,再到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来来回回,两万多步。我们的脚步细细密密,我们的话语轻轻软软。路不平时,我转身嘱咐母亲小心点;游览车经过时,我拉着母亲的手让她走在里侧……
小的时候,母亲牵着我的手。
如今,母亲老了,换我来牵着她的手。
我带着她走苏堤,告诉她苏东坡的故事;带着她游长桥,告诉她白娘子与雷峰塔的故事;带着她爬吴山,告诉她香樟树的来历。
母亲告诉我为人处事,告诉我心怀良善,告诉我有容乃大……
秋风一股一股,如水流。恰恰好的冷,恰恰好的香,迎面而来,再迎面而来,棉麻的裙裾,在风的鼓动下,绽成大朵大朵的波浪。一朵朵桂花瓣随风飘落,我伸手接了一捧递予母亲,母亲灿然一笑,伸出了手。这时,我看见母亲的手皲裂成殇,小小的花儿,在布满伤痕的手中,香气氤氲着……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唯有珍惜。
木桥之下,水清波绿,我说:“妈妈,给你拍张照吧。”
母亲羞涩地笑了,拢了拢头上的发,稀稀疏疏,白的晃眼。她对着镜头不自然地笑,拘谨地说:“妈妈长得不好看,怎么拍都不好看。”
我指着远处的蝴蝶说:“妈妈,你看!”
母亲抬头微笑,一张侧颜的照,很美,很美!
在我的眼中,母亲永远是最美的!
中秋,恰逢我的生日。
友人寄来桥墩月饼,又香又脆又甜。
晚上,丫头和她爸爸买来鲜花和蛋糕,庆祝我的生日。
“生日快乐!妈妈!”丫头笑盈盈地说。
听着丫头的话,我满心的温暖。
感恩当下的好,实实在在,温暖又迷人。
想起雪小禅所说的:“所谓爱,更多的时候,是心疼,是包容,是宽厚,是慈悲,是理解和认同……是日常生活中只叫你一声“哎”,是一柴一粥一饭,是手里暖、身上衣。”
这样的文字,平凡如日常,却如手中的月饼,咬一口,是豆沙,再咬一口是芝麻,再再咬一口就是蛋黄或莲蓉。用心制作的月饼,一层又一层的心意,掺合了,交融了,甜到心间的美味。
我贪恋于这样的细微与寻常,爱与被爱,付出与接受,皆是花好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