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屈原以泪洗面实无奈 (散文)
楚人的祖先是玄帝颛顼的后人。周朝时期上古华夏族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前1042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楚国的存在时间为: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223年,前后800年。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704年,楚君熊通自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
战国时期,楚国占据着整个南方地区,从汉中至吴越,很大部分领土是通过扩张得来的,当北方各诸侯国忙于争霸时,在南方,楚国大肆吞并小诸侯国,所以说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灭国最多的,先后吞并了唐国、邓国、申国、息国、江国、黄国、陈国、蔡国等南方小国,进逼中原。
战国晚期,楚背齐合秦。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次年,秦亦攻楚,取襄城。又次年,楚怀王入秦被执,后三年死于秦,楚从此一蹶不振。顷襄王时,秦继续攻楚。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顷襄王卒,考烈王立,以黄歇(封为春申君)为相
考烈王卒,李园杀黄歇,立幽王。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为哀王。哀王立仅二月余,为庶兄负刍之徒袭杀,负刍立为王。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王负刍,楚国灭亡。楚国灭亡之前于公元前249年灭掉鲁国。
楚国怀王如采纳屈原的战略国策,楚国非但不会被秦灭亡,而且有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可能。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屈原有生之年间的四五十年正是楚国走下坡路的时期,而秦国正是蒸蒸日上的时期。屈原的一颗爱国忧患之心怎么也放不掉。他在流放的路上总感觉楚国的大地在晃动,楚国郢都的上空乌云遮盖,楚王室宫殿被一批庸人奸佞之臣在拖下水,楚国已不知不觉的陷入深水处。
此时的楚国,屈原,只有屈原,有非凡的政治洞察力。他只身投放在大自然中,然而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飞禽走兽的精华神气,更加充实了他的政治意识流,满身的政治心血在沸腾!
屈原兴叹,人生独到的意义,“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人生,哪有不仁不义的事可去做呢?男子汉、一代贵族后裔,哪有不慈不善的事应该担当?如高山应顶天立地,如江河应上善若水,如树木应扎根培土,如庄稼应一茬更比一茬壮。
屈原内思,他想到自已眼下的处境,政治的迫害面临着生死存亡之间(阽余身而危死兮),但虽然没头没日的流放,其志向抱负决不后悔(览余初其犹未悔)。
屈原比贤,他比想历史上许多能人贤士,没有实现终身的远大志向,许多远见卓识被势利者糟蹋,其原因正榫不度量方孔,反受其害,甚至剁肉酱(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政治清明贤达,政治黑暗贤殃。
屈原忧思,深夜他坐在河边独思量,他看着天上没有脚的云块,一会儿停留在那里愁眉苦脸,一会儿心神不定旋转,一会儿急促飞奔不见踪迹。云块如牵挂了他的心,他突然泣不成声烦恼忧伤(曾歔欷余郁邑兮”),他又悔恨怎么未逢上好世道好君主,一个人在悲伤如焚呢(哀朕时之不当)?他面对河水流下滚烫的热泪,热泪没有憾动冰冷的水流,它们仍在那里冰冷汹涌,无动于衷的流淌;他随手抓了一把蕙草抹泪,蕙草的清香未能止住泪花,热泪沾湿了他的前襟一片(揽茹蕙以淹涕兮,沾余襟之浪浪)。一个政治家与政治泪水相拌,楚国真的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