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舟行走】那些微小的感动(随笔两则)
一、云南行
当茶马古道的驼铃,五朵金花的情歌远去,七彩云南那些悠扬于民间古老的美丽传说,也就成为一种心动的感念。每一次忆起,总是如水一样轻柔,温婉缠绵。
走出丽江古城,沿街道拐了几个弯,陌生感就特别强烈,直觉告诉,这不是来时道,看来我们转向了。本来觉得不远,看时间还早想边看风景边溜回去,对于路痴的我,在它乡迷路也不奇怪。我俩人悠悠然站路口四望,想打车,想起导游那些话又摇头否认。
踌躇间,见小巷走出一个干部模样的老年人,前去招呼一声,说明我们是游客,寻找不到住宿的酒店,想问一下路。老先生挺热情地告诉我们,他也是来旅游的,下榻身后这酒店,这是出来溜达着买点用品。闻听此言,我失望地摇头。刚想拉哥离开,没想到老先生手一招,回头让跟他走。我独自迷惑间,老哥早明白其意,他拽着我跟先生走入小巷深处。
往前拐个弯,就进入酒店,先生直接领我们去了前台登记处,就见有个特别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在里面伸头问:“有什么需要他帮忙?”
先生没有等我们开口,就快速说明来意。小伙一听乐了:“这地方名我知道,离得不远,都是熟悉的酒店。”看他拿起电话迟疑片刻又放了下来。先生马上交代:“你给画一张路线图,这出门人迷路,怕遇到骗子,所以其它就免了。”小伙笑笑,给里面人交代一声,就领着我们出了大厅。
出门跟先生告别,面对这一份热情,我用真诚再一次地感谢他的热心帮助。原想小伙送到路口,指一下道我们就寻着过去了。出来时候,一团人跟随导游走街串巷欣赏风景到达的古城,浏览完古城巷,导游交代了注意事项,告诉第二天早晨下一站去“玉龙雪山”后就散火自由行动。随后我们爬上广场后面那个小山(忘了山名)逛着,领略西南边陲民族独有的风情,贪婪于此处好久,转了一大圈有点累,小广场买点水果边吃边歇了一会后,想按来路溜回去。谁知对方向感不太敏感的我,又迷路了。
出了巷口,往前几步就到大街。小伙子特别热情地引领着,说是送我们回去。心里的那个感动由衷而生。虽不好意思,还有点纠结,却赶快打消此念,就怕辜负了这一片爱心。我们居然没有陌生感,就像故交边走边唠一些旅游趣事,不觉间已拐过二个路口,瞅着住宿酒店招牌了。小伙子还一直往前走着,想送我们到门口,不能这样不懂事,赶紧拦着让他回去上班。
茫茫人海中,一个不经意的善举,早将漂泊的心柔软成一湖池水,清凌凌的甘甜涌入回旋。这已经不是一句感谢就能够表达得了的。
郑重地道谢,帅小子跟我们挥手告别。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我默默祝福:好人好报,一生平安。
云南的山水让人迷恋沉醉;丽江古城的古朴与优雅早入心沁肺;玉龙雪山的绮丽、豪迈,还有清早那种渗透骨髓的凉,都存于记忆里,成为让人回味的永久停格。每一次想起云南之旅,就会因这帅小伙而温暖。感动于旅游途中这个小小爱心援助的插曲。
记忆无需惊天动地的片段成章,而这些看似微小的碎片,串联起我们人生旅途每一个驿站,所经历的悲喜,存于脑海,一幕幕鲜活的美好章节,就随回忆而温馨,烂漫了空白的流年。对生活感恩的情分由此而温润。
二、乡村掠影
去年回家,连着一个多星期,每一早晨吃过早点,就坐着外甥的车,慕名跟妹妹去十公里的乡下做针灸。这小诊所,还真不能小瞧,人真多,得排队等候,然后扎针,前后一个半小时,这早晨时间就这样一晃溜掉。
卫生所大夫是一个中年男人,u行摆放着的药柜里,就是常见的一些中西药。桌子上几个瓶子里装着他的治病法宝,一把一把的小小银针。这不时上门来的人,大都是颈椎、腰椎、胳膊,腿有毛病。看这男人也随意,没有大医院那些严格的消毒措施,只是用棉球胡乱抹一下。乡下人皮实,也都不见怪。一个星期,亲眼看见这大夫给那些脖子歪着不能动的人,当场几针下去,歪着的脖子就直了。还有一些后背放血,见他用梅花针刺几下,然后把罐子扣上面一拔,黑色血水就出来,等待一会,取下罐子用卫生纸擦掉,然后重复。这办法虽粗糙,据患者反馈却也好使,价钱也不贵,一次30、20元不等。这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不但挤满诊所,门口两边排着的长条凳子上有时候也人满为患,寻找不到坐的地方。这扎上针,不管是脚,还是腿子,都得不时走动溜达。生意真的不错。
这些患者里,有一个回民小媳妇带着二岁的小女孩,这孩子傻傻,软软的样子,每一天头、手上全部扎满针,极像一个小刺猬。孩子地哭声凄厉,生生揪住人心。我都不忍心多看几眼。据妹妹说,是孩子从高处摔下来,脑袋着地伤了神经,出现脑梗,致使孩子不会说话,发生偏瘫现象。省城大医院花费不少,也没见疾病有起色,家里已经承受不起昂贵的医药费,只能回来。后来听人说这里大夫手艺不错,想用针灸疗法看看效果。
当妈妈的跟人说起这事就眼泪婆娑,不停地抹着泪水。孩子太小了,她的人生才刚开始起步,就遭遇这灾难,真让人揪心。好在每一天都看见孩子有起色。妹妹给孩子糖吃,她会笑着一歪一歪走来,用那只好手接过去。望着笑一阵。这场面,未免有点让人难受,我心里默默祈祷,让小人儿好起来吧!这些难不应该让孩子承担,她的肩膀太弱。
针灸八天,我的听力没有预想的出现神奇效果,还是没感觉。说与大夫,他笑,这么长时间,不可能短时见效,你得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我偷偷乐,回家的火车票已到时间,哪来的持久战?原打算告诉大夫,妹妹不让,说没有必要。这地方来去自由。哪就挥挥手作别。
下车时已是十一点四十,她拉着我往县中医院走,看我迷惑的眼神她告诉:今天揽了一件事。这要去医院问一下办残疾证需要什么手续。想给小孩子走个后门,帮助弄个证。这样孩子治疗的费用就可以报销不少。小孩子太可怜了!她已答应小媳妇给跑路帮忙。孩子妈说她们没有门路,不知道去哪里才能办这证?家里已让孩子这病掏空,急需帮助。听说这事可高兴了。对这个萍水相逢的人伸手相帮,很是感激。
进去寻找熟人问清楚,说是必须去县医院开了证明,然后拿着病例去残联,就可以办理。妹妹又给外甥打电话让其开车过去把这事给问好。然后电话告诉女孩妈妈准备全资料,有空闲她去诊所取。让其放心,希望大着呢。等安顿停当,看来这事能妥没有悬念。我终于又一次的被感动。善良不需要惊天动地,一个小小地举动,就可以让别人受益。就如火车上,咱伸手帮助老年人往行李架上拿放东西一样,举手之劳,却能收获感激的眼神。这些不经意的微小举动,会让神经安然好久。
无论是收获,还是付出,生活原本时时有感动,只是多数时间,我们于匆匆忙忙中就忽略了一些微小的感触。相信每一个碎片都有回声。我愿意静静地享受这微小过程,以此对生命有更多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