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论戏曲中的爱情(赏析)

精品 论戏曲中的爱情(赏析) ——浅谈几部黄梅戏中的爱情故事


作者:流石 布衣,31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42发表时间:2017-12-22 21:56:21
摘要:本文比较系统的向大家介绍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孟丽君》中的爱情故事,希望仔细看完全文的读者能够有所收获。


   在这本戏中,牛郎和织女如愿以偿的过上了《天仙配》中七仙女和董永想过的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牛郎和织女都是勤劳能干的,牛郎和织女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他们是几千年来中国这个农耕文明社会劳动人民的代表人物。王母的形象是霸道、专横的,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牛郎和织女的爱情触犯了王母的利益,牛郎和织女在人间过上了自己所想要过的生活,牛郎和织女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是以王母为代表的统治者们根本就无法容忍的事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斗争延续了几千年,直到现在还在延续着。帮牛郎和织女说话的牵牛星也是一个正义的化身,因为仗义执言被罚做在耕牛,成为了耕牛还依然想着要尽力成全牛郎织女的爱情。牛郎织女的爱情开花结果了却又要被王母拆散,这头老牛在这时候所想到的依然是付出和奉献。老牛头上的角是老牛自己上天的利器和希望,他要成全牛郎就得取下牛角,这是一种忍痛割爱、自毁前程的行为,牺牲自我,成就他人,老牛永远留在人间,却把牛郎织女的爱情送上了天庭,让牛郎织女永远成为了所有追逐爱情的青年男女们学习的榜样。
   五六十年代,由陆洪非编剧严凤英大师主演的这三部经典的黄梅戏电影,在黄梅戏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这三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戏曲电影,深深吸引着我,并引导着我。要想追寻美好的爱情生活,新生活,戏曲中的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无疑也就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榇样,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戏曲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和创新,同样也离不开不断推陈出新的剧目和不断涌现的优秀的演绎人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传说流传了几千年。把这个传说搬上舞台,并塑造出经典的人物形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八十年代由金芝老先生编剧,由黄新德和马兰这两位优秀的黄梅戏艺术家共同演绎的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堪称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催人泪下,两个情投意合朝夕相处三年多的恋人却因为无法争取到相应的婚姻自由,双双殉情,他们在生不能成为名正言顺的夫妻,死后化蝶也要比翼双飞。
   梁山伯是一个干农活的放牛娃,而祝英台却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一个生活在乡下,一个生活在富豪人家的大宅院里。两个出身完全不同的人,却因为同一个目的而相识、相知、相爱。梁山伯作为一个农户家里的男孩子,是一个要顶门立户的人,是一个寄予着全家族的希望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祝英台作为一个富豪人家的独生女,娇惯的掌上明珠,也是集百般宠爱于一身的,从小也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又加上天资聪颖,所以求知欲也就越来越强。两个人都是为了求学业,求名师教导,路上相遇到同一个书院学习。两人刚一见面就被各自的气质所吸引,并在柳荫下结拜为兄弟。梁山伯所不知道的就是他所结拜这个兄弟是个假男人,是一个女扮男装的才貌惊人的奇女子。因为封建礼教对女性束缚和捆绑,女人是不能像男人那样自由外出,抛头露面的,违反了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会令整个家族蒙羞的,祝英台女扮男妆也是被逼无奈。
   在书院里,偏偏学生越来越多,房不够住了,师母娘只当两个人是好朋友,好兄弟,就安排她们同房共读。男女同学同居在现代的大学校园里,是很平常、很常见的社会现象,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缺乏了一些原则、约束、和底线。现在的男女同学同居,大多数都是一些主动的选择,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同居却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这个时候,祝英台的过人聪明之处就是与梁山伯之间的交往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并且与梁山伯订立了行为准则与规章。梁山伯一心求学,只当祝英台是个思维敏捷又博学多才的良师益友,是一个需要自己去保护、帮助和照顾的结义兄弟,他完全遵守祝英台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梁山伯是个心地无私的正人君子,憨厚、老实、守信用,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房共读三年,彼此间只有精神、思想与灵魂上的交融,而没有身体上的亲密接触。祝英台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自己的女儿之身,处子之身,梁山伯的迁就、忍让、与呵护也就在无形之中避免了祝英台的身份暴露,避免了尴尬与不必要的麻烦,以及有可能引起的吵闹得沸沸扬扬的绯闻风波。梁山伯的学业在突飞猛进,祝英台又情窦初开,祝英台认定了梁山伯是一个值得她托付终身的男人。一个无意,一个有情。梁山伯进取心强,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而祝英台的父母亲送女儿求学是来镀金的。女儿越大越有主见,祝英台的父母亲始终希望的是,女儿嫁给门当户对的富贵人家,想用女儿去钓一个金龟婿,想要维护的是整个家族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在两个家族势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注定要面临着巨大的挫折。祝英台对梁山伯越痴情,祝英台的父母亲就越不放心。两个家族是不同阶层的人,梁祝联姻,祝家势必无利可图,祝英台拗不过亲情,一封封催归书信,逼得祝英台与梁山伯只能暂时分别。祝英台知道回家意味着什么,无奈之下,只得请师母娘帮忙递交信物,又在梁山伯送别的路上不断的暗示自己的女儿之身和对梁山伯的一片痴情。而梁山伯又对婚恋情感方面显得无比的呆滞木讷,无奈之下,祝英台只好以给自己胞妹做媒的名义与梁山伯私订终身,并嘱托梁山伯七夕之前来提亲。
   祝英台回家之后,前来求亲的络绎不绝,而祝英台一一拒绝,反而使她才貌双全的名声越来越响,以至于被太守马府台的儿子马文才看中,祝员外对这门亲事十分中意,只想尽快的把女儿嫁出去。可惜的是,梁山伯所要追求的是学业和功名,因为赶考求官而误了七夕相会之期。祝英台依然在痴心的等待梁山伯,可是又拗不过父母亲的逼婚,更害怕的是得罪了权贵会给祝氏家族和梁山伯带来飞来横祸,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应允。刚好祝员外夫妻到马家商议婚嫁事谊之时,梁祝楼台相会。梁山伯高兴而来却惊闻祝英台许婚之事气得口吐鲜血而归。梁山伯回家一病不起,祝英台也因此五内俱焚,两人同病相怜,只有贴身童仆帮助互通消息。梁山伯就托人带信给祝英台,祝英台立即回赠一付治病药方。梁山伯一看药方就知祝英台在暗示自己,她要以死殉情。梁山伯之病终因无药可治抑郁而死。祝英台与马文才的婚礼如期举行,祝英台提出花轿要绕道到梁山伯的坟前祭拜一番,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两家自然应允。祝英台在坟前哭得感天动地,梁山伯的坟突然炸开,祝英台钻进坟里,坟又合上。梁祝双双化蝶,梁祝的爱情故事永远流传在民间。
   在这个故事中,祝英台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亲生父母的逼婚,还要面对马太守父子所拥有的显赫的权势。在权大于法的社会现实面前,平民阶层是无法对抗官场势力的。在剧本中,马太守父子未必就是坏人,但是马太守所拥有的权势是梁祝两家都无法跨越的鸿沟。祝英台的父母亲面对独生女儿的痴情还是有一定的妥协与回旋的余地,却不敢得罪马太守,因其权势可以给梁祝两家带来灭顶之灾。马太守父子在剧本中虽未现身,可也像是一把无情的剪刀,把梁祝恋情从中剪开。梁、祝二人三年朝夕相处,虽未行夫妻之礼,可是在感情上早已合二为一,不分彼此。强大的外力介入其中,活活拆散了他们,所带来的自然就是撕心裂肺的疼痛了,在双方都将恋人看成是自己的另一半,是自己的半条命的情况下,殉情是必然的结局,化蝶也只是在悲剧的色彩上添加一丝美丽。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爱得至深、至真、至纯,爱得死去活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原型人物生活在东晋时期,历史上也实有其人,实有其事,梁祝合葬之坟至今仍在,已成旅游景区,梁家、祝家、马家后人仍于此地生活,都铭记前事,互不通婚。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太可贵了,虽然在人间结局凄凉,却又通过化蝶的传说永远活在后世许多追寻爱情的青年男女们的心理。
   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无才的女子只能默默无闻,能让后人记是姓名的贤女子,奇女子,大多数都是才女。在清朝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有一位叫做陈端生的奇女子,用尽一生的心血写下了一部七言排律弹词《再生缘》。在当时,这本书的影响不亚于《红楼梦》,人称“南缘北梦”。《红楼梦》以爱情为主题勾画了一个无意于功名的封建大家族的叛逆者贾宝玉,而《再生缘》也以爱情为主题塑造了一个被黑暗现实逼迫得女扮男装逃出家门却能够治国安邦的传奇宰相孟丽君。《红楼梦》是一部辉煌灿烂的悲剧,《再生缘》是一部艰辛曲折的喜剧。《再生缘》这本书问世以后,传遍了大江南北,孟丽君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也就在无形之中为各类戏曲提供了一份价值极高的、内容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八十年代由王冠亚编剧,朝再芬和侯长荣领衔主演的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孟丽君》也堪称黄梅戏艺术史上的一部巅峰之作。
   孟丽君是边关元帅孟士元的千金小姐,家住云南。孟士元在战场上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被敌营所俘,国丈刘捷就诬陷孟士元勾结叛军,投降敌营,皇上下旨要将孟士元的家眷满门抄斩。孟丽君的未婚夫皇甫少华得知消息后,派属下乔装商人抄小路连夜到孟府送信,孟丽君立马遣散仆人,并托其将自画像捎给皇甫少华。孟丽君的乳娘带女儿映雪走水路,孟丽君带丫环荣兰女扮男装走陆路,相约同到河南相会。乳娘和映雪搭上了贼船,梢公父子要霸占映雪娘儿,乳娘为了保护女儿被强盗杀死,映雪也投水自尽。孟丽君带丫环逃命也遇上了官兵追捕,她们机智的化险为夷。二人饥饿难耐去庵堂偷吃供品,庵堂法师却告诉她们,说附近郦员外的公子得了怪病,遍寻名医还无法医治,二人要是治好了郦公子的病就不愁吃穿。孟丽君救活了郦公子,郦员外感激就让化名为郦君玉的孟丽君与儿子郦明堂结拜为兄弟,并让郦君玉与郦明堂互换姓名,让孟丽君替郦公子上京赶考。孟丽君考中状元,跨马游街之时,恰逢国舅梁太师的千金彩楼招亲,绣球竟然飞出了院墙外,打中了新科状元。孟丽君被拉进梁府做新郎倌,却推脱不得,在洞房之中新娘竟然认识她,孟丽君此时才发现新娘就是乳娘的女儿映雪。映雪投水自尽被梁太师所救就做了梁府小姐,这两个女人就在新婚后做起了有名无实的假夫妻。孟丽君为父伸冤报仇的愿望强烈,可是状元之职只有虚名而无实权。正在孟丽君焦躁不安之际,梁太师带回了皇太后病重难医的消息,孟丽君自幼跟随外公学医,也治过不少疑难杂症,就毛遂自荐,进宫治病。太医院的庸医们虽知病症却不敢对症下药,怕的是稍有不慎引来杀身之祸,开的都是补药,孟丽君一出手开的就是泄药。太后泄了两回,人昏迷过去,太医们就进谗言要皇上治孟丽君的罪。正当皇上要发火之时太后醒来,并要立即召见孟丽君。孟丽君获得了太后的信任和赏赐,得以自由进出皇宫内院。边关又燃起了烽火,叛军步步进逼,皇上正愁无良将可派,孟丽君却在此时举荐皇甫少华,并以身家性命担保。皇甫少华统兵在前方打仗,旗开得胜却粮草不济。孟丽君此时已升任为兵部侍郎,押运粮草的几名将官都是国丈刘捷的心腹,在押运粮草之时都借故推脱,孟丽君将他们一一免职,并举荐皇甫少华的父亲皇甫松押运粮草。荣兰也托人捎信给郦公子,让他投笔从戎,郦公子在前线也立下战功被封为偏将军。前后方齐心协力,打是叛军招架不住,皇甫少华救出了孟士元,叛军上表投降,皇甫少华得胜班师回朝。皇上为孟士元平反昭雪,孟丽君举贤有功,调度有方,安民有术,已经升任为丞相。皇甫少华凯旋归来,皇上命丞相为皇甫少华择一佳偶成婚,而皇甫少华心中只有孟丽君,非孟丽君不娶。皇上下旨命丞相百日之内找到孟丽君。国丈刘捷的女儿刘皇后为了拉拢皇甫少华,准备做媒将胞妹许配给皇甫少华。孟丽君女扮男装已经犯有欺君之罪,不敢与皇甫少华贸然相认,孟丽君也舍不得与皇甫少华的这份相恋多年的感情。皇甫少华也猜到了丞相郦明堂就是孟丽君,却不敢说破,两人内心都倍受煎熬。眼看百日之期已满,皇甫少华在朝堂上献出孟丽君的自画像以谢绝皇后美意,映雪也为孟丽君与皇甫少华之事费尽心机,冒充孟丽君到朝堂上与皇甫少华以及孟士元相认,皇甫少华、孟士元、以及梁太师和皇上都看出了真假孟丽君,都各怀心事没有说破。皇上命丞相审问孟丽君,三天内弄清事实真相。映雪冒充孟丽君给丞相解围了,二人在梁太师的盘问之下说出了事件真相,梁太师恼恨二人做了三年的假夫妻,把他全蒙在鼓里,又深感二位女子的忠孝节义万分难得,并为她们的安危担忧,决定再帮她们一把。皇上以商议国事为名邀丞相同游御花园,孟丽君对皇上的意图有所察觉,有所防备,皇上与丞相同进天香馆内,皇上以古代君臣做比邀丞相同榻而眠,皇上想霸占孟丽君,情况万分紧急,孟丽君的贴身丫环荣兰闯宫报告丞相府失火,皇上只得放走了孟丽君。太后也知道了皇上的心思,也想确认丞相是男是女,命他到御阁内画观音像,并赐御酒三杯。孟丽君既想恢复女儿妆好与皇甫少华完婚,又怕时机不对稍有不慎引来弥天大祸,在进御阁前已经暗中备下祖传的醒酒药,画观音像的时候并在上面提诗一首,以观音事迹做比暗示自己着男装情非得已。孟丽君饮完御酒,人就昏迷,宫女们脱下孟丽君的鞋子却发现里面还穿有绣花鞋,皇上进至御阁,孟丽君已经醒来,皇上要孟丽君明天早朝还原女妆上朝请罪。第二天早朝,皇上亲自审理孟丽君欺君犯上之罪,国丈刘捷要置孟丽君于死地,而以梁太师为首的朝臣又为孟丽君求情,皇上左右为难之际,皇太后懿旨到,命将孟丽君押往后宫处置。在后宫,皇太后认孟丽君为义女,并将她许配给皇甫少华。皇上未得到孟丽君心有不甘,皇太后劝皇上,说孟士元与皇甫少华握有重兵,掌握实权,不可轻易得罪,以免江山不稳。在国舅和皇太后的主持下,孟丽君与皇甫少华完婚,映雪赐配皇上为贵妃,荣兰与郦公子有情,也遂其心愿。三对新人同日举行婚庆大礼。

共 12979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爱情,是人类永恒的情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作者从《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孟丽君》中的爱情故事来入手,分析了古代戏曲中的爱情故事。角度独特,引人入胜。“爱是生命的火花,没有爱,一切变成黑暗。”罗曼·罗兰如是说。真爱难寻,真情难觅,在云遮雾障的社会现实面前,作者想借用前人的智慧来帮我们看清眼前的路,在当今社会,男女双方谈婚论嫁时,常常过多的看重对方的物质条件,而最容易忽略的恰恰就是自己内心深处时常渴望拥有的那种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的最真挚的感情。所以古人的爱情更加纯粹,没有了物质牵绊,读起来很有意思的一篇赏析。推荐阅读【编辑:曹子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25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4 条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