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九曲十八弯(散文)

精品 【看点】九曲十八弯(散文) ——生命自由生长的天堂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07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10发表时间:2018-01-04 23:33:03
摘要: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九曲十八弯,我沉迷于自然景物的原生态。这里,是生命自由生长的天堂。

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九曲十八弯,我沉迷于自然景物的原生态。这里,是生命自由生长的天堂。
   九曲十八弯,实际上是开都河弯弯曲曲流经800平方千米沼泽地所形成的奇丽景观。
   踩着软软的草甸,走过一段斜坡,登上巴希里克陡壁,临高远眺,视野陡然开阔。在连绵起伏的远山近丘的衬托下,逶迤婉转的开都河,如银色绸带,九曲十八弯,飘落在碧绿的湿地草原间,大小湖沼,星罗棋布,点缀衬托,真像是天上飘落的绸丝带,听说人们称她为玉带天河,果然名不虚传。在斜阳的照耀下,那银色的绸带,远处的泛着金光,近处的却又凝脂般冰清玉洁。我曾经怀疑因为高原气候寒冷的缘故,那近处的河流也许是结了冰。等到真下到湿地草原里,站在一座吊桥上,看见那河水才明白,是空间的茫远辽阔,使我产生了视错觉。
   吊桥的下面,流水如骏马奔腾,哗哗作响,喧嚣着动势。站在吊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澈见底,仔细瞅,会看见细细的高原冷水鱼轻灵的游荡。
   吊桥的上游,河面宽阔,浩浩汤汤。远远的,有一片河渚,如碧玉镶嵌在河中间。
   吊桥的下游,河面狭窄,有一些地方,又分流出许多小溪和湖沼,散淡分布在碧绿的草原之间,就像姿态各异的音乐符号。之所以会这样星罗棋布,恰是水流的原生态的自由选择。水往低处流,凡是地势低洼之处,水流就毫不客气地漫延而来,匍匐而过。
   相比之下,城市里的一些人工河流——例如南疆库尔勒市区的孔雀河和杜鹃河——它们完全是人类意志的体现,流动的去向和时间,都是被人类规定好了的,毫无自我选择的自由。
   站在吊桥上远望,远处,依稀可以看见群群白天鹅。有的展翅飞翔,在蓝蓝的天空下,碧绿的草原上,飞翔出优美流畅的弧线。有的栖息在绿草上,小溪旁,星星点点,因为远,看得不甚分明,单个的,或如逗号,或如叹号,或如问号;成对的,如分号;站成一排的,犹如省略号。天鹅的不同姿态,引发人的无穷联想。置身安静的草原里,就会听到“昂昂”的天鹅欢叫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鸣叫着畅快自由的宣言。
   我们是从天鹅湖到这里的,在天鹅湖,只能远远地看到天鹅的身影,无法靠近。离开天鹅湖,来九曲十八弯的路上,离天鹅湖不远,几座帐篷近旁,我看见一些天鹅,或卧或走,没有一个飞起来的,看见汽车也不见飞走。就让司机停下车,独自一人往那群天鹅栖息的地方靠近,想走近了拍一些照片。不成想,有一圈铁丝网拦着,无法靠近,尽量走近,刚拍了几张照片,就跑来一男一女两个蒙古族小孩子,阻止我拍照,说拍照要收费,只好悻悻而回。
   回到车上,司机才告诉我,那些天鹅都是被拔了毛的,飞不起来。那些蒙古族人把它们圈在这里,就是因为一些游客在天鹅湖不能近距离拍到天鹅的照片,便捉到一些天鹅,拔了毛,使它们飞不起来,再圈起来,游客想近距离给天鹅拍照,就收费,靠它们赚钱。听了之后,我既为天鹅的失去自由而叹息,又为那些人的残忍贪婪而愤懑。
   在九曲十八弯,我真为这些自由的天鹅感到幸运。
   在九曲十八弯,自由的不光是天鹅,还有野马和羊群。
   我特别钟情于野马。站在山丘上俯瞰,九曲十八弯湿地草原里,有几群野马,缓缓移动,它们诱引着我,急急忙忙地跑近它们的身旁。
   近了,近了,最近的时候,我们一行三人与一群野马只有几步之遥。大约几十匹野马,在碧草之间,悠闲惬意。也许它们没有受过或者很少受过人类的惊扰,对我们的到来安然不惊。有的低头咬啮着酥油草,有的悠悠散步,有的两两相对,诉说着绵绵情意。现在,正是酥油草和其它野草最茂盛的季节,这些野马,不管是白色、棕色,还是杂色,个个吃得身子滚圆,毛色发亮。
   身材最高大的一头棕色野马,奔跑起来,长长的鬣鬃上下飘飞,在斜阳的照射下,飘飞出阳刚和力量的威风。
   有一匹白色的母马,圆圆的大肚子,已将近临产期。也许是要做母亲的缘故,它的姿态特别安详,扭头看着我,满眼是慈祥和温柔,让我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油画中的圣母,以及她身上散发出的圣洁的母爱光辉。
   有几匹小野马,在成年野马群中,奔跑着,跳跃着,像几个儿童,活跃而顽皮。在这里,没有鞭子和缰绳,没有马桩和边界,无边无际的草原,就是它们的大餐厅,就是它们的游乐场。
   蓦然,我回忆起库尔勒孔雀公园里的一幕。
   一匹马,被牢牢地拴在马桩上,不断地打着喷嚏,双蹄乱刨,刨得地上满是坑洼,显得十分焦躁。它是不是因为失去了自由而愤懑,因为不能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纵横驰骋而焦躁不安呢?
   相比之下,这里的马儿们是何等的自由幸福啊!
   行走在这无边无际的湿地草原里,一脚踩下去,草能埋没半截小腿。这里的草密得铺成了地毯,除了酥油草,有的在其他地方见过,有的还是第一次见,许多都叫不上名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叶茎高,叶片肥厚,颜色特别浓绿。
   据说,花期盛时,鲜艳的各色小花,开得到处都是,那时,这里便是鲜花和绿草的世界。如今,花期已过,但碧绿的草甸上还有一些小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零零星星,点缀出活泼的色彩。有些紫色的小花,穗状,同行的郭君以为是苜蓿花,就采了一把,回去让别人一看,不是,有些失意。
   我拿着相机,拍了一些小花的特写。最后,禁不住花草的诱惑,干脆趴在湿地草甸上,用自己的全身去拥抱大草原,亲近花草。
   趴在地上,视线低了,目光所及,都是草尖和花朵,白白的茅草穗,绿绿的酥油草叶尖,紫色的花穗,黄白色的小花朵。花草的气息伴着水气扑鼻而来,特殊的清香,甜甜的,略有些腥味儿,湿湿的,润润的,不大一会儿,就将五脏六腑滋润得爽快清凉。
   陶渊明有诗句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倘若陶令公到了这样的本原纯净的境界里,又不知要咏出什么样超然脱俗的诗句了。
   湿地草甸的花草在水分的滋润下,在它们的前辈干枯之后所消解腐烂成的肥厚的养料的供养下,依循自然理念,自由伸展,率意而为,恣意成长为各自的模样。绝不像城市绿地的小草或者花园里的花一样,被那些花农们又是浇水又是施肥,还被修来剪去,茁壮倒是茁壮了,规整倒是规整了,但花草们独立成长的自由意志也被修剪得荡然无存。
   当然,九曲十八弯所有景物的原生状态,还是靠着这里的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这里的蒙古族人,大多对自然万物有一种由衷的敬畏和崇拜,在他们眼里,造物主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这里虽然也有了人对自然破坏的痕迹,例如汽车轮对草甸的无情碾压,地上一些散乱的塑料袋、饮料瓶,但相对于其他地方的旅游景点来说,这里遭受的人为污染就轻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这里地域偏远,旅游开发还较晚。另一方面,还主要得益于这里的蒙古族人,他们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美丽的九曲十八弯,有一种强烈的保护意识,他们用铁丝将许多草地圈起来,许多地方,不允许车辆进入;他们也不刻意建造一些人为的景点去赚钱,只是尽力保护着自然景物的原始面貌。
   我沉迷于这里的自然景物的本色状态的同时,对这里的大自然守护者也由衷地产生了敬佩之情。

共 28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提到草原,人们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它的辽阔。然而,作者却用优美的文字来给我们介绍巴音布鲁克草原的自然美。因为沉迷于原生态的自然景物,沉迷于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九曲十八弯,所以,作者用文字给我们画了一幅画,一幅草原景观图。置身九曲十八弯,踩着草甸,登上陡壁,远眺山河。站在吊桥上,见水见鱼,别是一番草原版的小桥流水图。站在吊桥上看到的天鹅比在天鹅湖看到的天鹅更自由,草原上的野马也比游乐场的马更安然。作者用对比的写法,更好地诠释了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生命的自由。包括后面所描写的草原上的花,那是自由生长的生命,绽放的是特殊的清香,甜甜的,沁人肺腑。天地万物生,我们欣赏自由生长的生命时,更敬佩给予生命自由生长的地方。作者写景抒情的手法如一股清流,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纯自然般的文字描写,就如一幅无需声响的《画》。问好老师。推荐阅读。【编辑:五令书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08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令书生        2018-01-04 23:43:18
  用清流的手法,描绘巴音布鲁克草原的自由的生命,犹如一首诗,又如一幅画。问好老师。
文以载道,厚德载物。
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8-01-05 07:10:36
  感谢五令书生的推荐和精彩的编者按语。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3 楼        文友:空城深深        2018-01-07 07:21:32
  作者崇尚自由,因而沉迷原生态的景物,自由的河流,自由的草原,以及草原上的自由自在的野马和天鹅。用优美灵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美丽如画的九曲十八弯,并深陷其中,享受文字的同时,也饱览了美丽的风景。好文!点赞!
4 楼        文友:石寸雨        2018-01-08 22:01:54
  提到草原,人们都会想像到蓝天白云,万马奔腾,一往无际。而作者笔下的草原更加神奇,更加自然,展示在读者面前是一副美丽的画。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