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元旦随想(随笔)
这个假期哪也没去,就是在家里侍着。
因无聊,随意翻了微信翻朋友圈。好多人都在朋友圈晒图,晒玩、晒吃、晒美食,好一派节日气氛。看着,看着,忽然想起前几天是圣诞节,那个节日也是好不热闹。在朋友圈里看,大家的过节方式似乎没什么差别,要说有,那就是,去年那个圣诞节,好多人开始抵制这个节日。说这是西方的节日,作为中国人,不过这个节。
然而,那个圣诞节也是如期而至,并没有因为有人抵制而有所延缓或缺席。有许多人在过,许多人不过。过与不过,本为个人自由,没有孰是孰非之分。可在那个节日里,朋友圈里充斥着另一种声音,把过节与爱国捆绑在一起,请原谅我用“捆绑”这一词。似乎过圣诞节的人,就不爱国;不过,就是爱国。
若只有一二个人这样说,不足为奇,整个朋友圈都充斥着这种声音时,这似乎就是问题。我也有一些问题想问:那些在朋友圈成天喊着爱国的人真的像他们标榜那样爱国吗?这样的表现是表明我们进步,还是退步了?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什么时候如此不自信了,中华文明不是以包容著称吗?
这些问题,那时我暂时没有答案,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的问题。这个元旦假期,我有了部分答案,那就是,那些在朋友圈成天喊着不过西方节日,并以爱国标榜自己的人,其实并不想他们自己说得或想得那样爱国。
元旦节他们不是过了吗?而且过得丰富多彩,不亦乐乎。许有人说元旦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没错,元旦这个名词,这个节日确是出自于中国古代。可你想想,你现在过得元旦,是我们中国古代时的元旦吗?过去,我们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一直行夏历,公历是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明白这一点,你就明白,我们传统文化中“元旦”一词,应该指得是夏历每年的正月初一(当然,在个别朝代,不是)。而现在,我们每欢度的“元旦”,是一世界性节日。那些不过他国节日的人,为什么没有人抵制元旦呢?
似乎说得有点远,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
我只是想说,对于一个节日,没必要去计较那么清楚,什么西方的、中国的。更不要把节日与爱国捆绑在一起,过不过那个节日,真的无法证明你是否真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