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雨墨梦乡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雨墨】回乡过年(小说)

编辑推荐 【雨墨】回乡过年(小说)


作者:老练之一 布衣,33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891发表时间:2018-01-07 10:37:09
摘要:小雷从深圳回湖南过年,既感受到了无穷的喜庆与快乐,也领略了一些人世的人情冷暖。


   第二天一大早小雷就醒来了。他睁开眼的一件事情就是跑到窗边,拉开窗帘,去看窗外雪下得怎样了?
   随着窗帘“唰”地一声被他拉开,他的一声惊叹也随着发出:“哇塞,好大的雪呀!”
   小雷连忙穿好衣服,戴好帽子,踏上毛靴,飞一样地跑下楼去。他冲出堂屋,跑到院门外,随即停了下来。他被眼前美丽的雪景震撼了,愣在那里半晌没有动静。
   门前的马路被厚厚的雪遮住了,那平日里清晰可见的坑坑洼洼被洁白的雪抹平。时候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走过的痕迹,只有不知是谁家的狗所留下的一串脚印。几近干涸的沟渠的斜坡都被雪盖住,浅浅的水面上留下了一层薄冰。沟渠边的水杉树的枝丫被冰封住、被雪盖着,仿佛成了图画里地玉树琼枝。远处的田野被一张巨大的雪被覆盖,只有某些边边角角的地方会露出几处绿色——那是长势旺盛的油菜留下的,它们和农家烟囱里的袅袅青烟遥相呼应,给眼前这片莽莽的银白世界带来些许生气与活力。
   小雷缓过神来,便跑向雪地,他一脚踏下去,发现雪把自己鞋子全部没了,他目测积雪足有二三十厘米厚(这在洞庭湖平原已是很厚的积雪了)。
   这时,好朋友瑶瑶、刘方林和毛小强都朝他家这边跑来,他们四人在雪地里欢乐地玩耍,尽情地狂欢。时而打雪仗,时而堆雪人,时而滚雪球,忘情地把无拘无束的欢声笑语撒向空旷的雪地。小朋友一个个鼻子冻得通红,手也冻得通红,脚上的鞋也已被雪染湿,却全然不在意,只顾着尽情尽兴地玩乐。
   练刚站在楼顶上俯瞰这茫茫雪野,喜看孩子们开心的玩乐,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冰雪世界。
   他注视着楼下欢天喜地的几个孩子,心里暗自感慨:自己儿时曾经拥有无数这样无忧无虑的开心与快 乐,可是儿子在深圳却很难像今天这样毫无顾忌释放自己,全身心地尽情欢乐……
   到奶奶叫小雷吃早饭时,小雷和几个小朋友已经玩得气喘吁吁,气力不济了。这样,他们也便乖乖地散去,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然后各回各家了。
   吃过早餐之后,王爷爷过来了。他牵着自家的猎狗,背着一个大竹篓,高声说着要带着小雷去雪地里抓野兔子。
   这自然是小雷所喜爱的,他欢快地蹦跳着跟着王爷爷走出小院。练刚送出院门嘱咐爷孙俩要注意安全,小雷开心地答应着,头也不回地向田野间跑去。
   练刚目送着两人远去,他看到王叔和儿子还有那只棕色的狗渐渐消失在雪野里。他知道,表面看来是他们被白色的雪海吞没,实际上是儿子随着他的王爷爷投入了欢乐的海洋。
   此时,他也慢慢忘却妻子又一次不回父母家过年给自己带来的不快与苦恼。他看着儿子快乐的背影,脸上也禁不住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连续下了两天一夜的雪无声无息地停了。
   在冰雪还未来得及融化的时候,除夕边愉快地到了。在洞庭湖平原的习俗里,过年是约等于除夕的。
   大年三十这天,一切都是最正式、最隆重的。吃的,用的,穿的,都在这一天变得最讲究起来,连小孩子说话都被约束得小心翼翼,孩子们盼望了一年的压岁钱也会在这一天由祖辈、父辈派发。
   当地的团年饭不是年夜饭,有的人家是早饭时吃,有的人家是中餐时吃。
   除夕是凌晨四五点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由一阵阵划破夜空的鞭炮声开启的,一串响响亮亮的鞭炮声过后,便昭示着有一户人家开始吃团年饭了。
   练小雷家一直沿用午饭是吃团年饭的习惯,每年这个时候,小雷都会被邻居家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叫醒。虽然窗外的天空还是黑漆漆的,但是这样热闹而又喜庆的声响让小雷再也不能入睡。不能进入梦乡了,可小雷一点也不恼,他就在这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中仔细的分辨又是谁谁谁家开始吃团年饭了。各家各户团年的喜庆气氛已经弥漫了整个村子,也把小雷内心的期待与兴奋点燃。
   在爷爷到院子里放过长长的一串鞭炮之后,在奶奶祭祀过列祖列宗之后,在全家人(伯伯一家人都到了,王爷爷也是特邀嘉宾)热情地相邀坐下之后,练小雷家的团年饭开始了。
   在小雷和晓玲垂涎欲滴的表情面前,一大桌丰盛的美味大菜呈现出来。三个红红火火的火锅摆在圆桌中央,有炖羊肉,有干锅鳜鱼,有啤酒焖洋鸭。旁边摆着的也丝毫不逊色:清蒸五圆鸡,梅菜扣肉,大碗蛋饺子,蒸肘子,红烧鲤鱼,韭菜炒河虾,还有一大盆红澄澄的大通湖大闸蟹。
   小雷和晓玲惊喜地拍着手,惊叹着有这么多好吃的。他俩眼里放着光,脸上乐开了花,一个劲地咽着口水,只等爷爷下令开餐。
   随着爷爷的一声令下,练家的团年饭开吃了。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还有邻居家不时响起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为他们伴奏,从这一桌饭菜间溢出的快乐和热闹便更盛了。
   一家人轮番举杯,相互说着感谢的话,说着祝愿的话。男人们端起白酒杯,女人们举起红酒杯,孩子们喝着饮料。一家人笑逐颜开,其乐融融。
   练刚举起酒杯,免不了感叹:“这才是家的感觉,这才是享受天伦之乐呀!”说完,将一大杯白酒一饮而尽。
   午饭过后,很快就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烤火炉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尽管那些大碗、明星们表演的节目精彩纷呈,可是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晚会上,他们热切期盼的是两件事:一是领压岁钱,二是放烟花。
   零点钟声将要敲响时,小雷和晓玲开始收红包了。小雷收到了爷爷、伯伯、爸爸给他的红包,数数足有两千整。看着这些红红的钞票,他兴奋到了极点——尽管这里面的绝大部分将要上交给妈妈,但他还是为此时能够手里攥着这些压岁钱而激动兴奋!
   在新年倒计时开始时,安和村的鞭炮和烟花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舞台。随着各家各户陆陆续续地加入,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剧烈炸响的炮仗,照亮夜空的烟火,一阵紧胜一阵的鞭炮,还有专供孩子们拿着手里玩的冲天炮,小蜜蜂,摔炮,刮炮等等。这一切组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声响世界,那些欢快的绽放声,剧烈的爆炸声,合成汹涌的洪涛,将整个村庄淹没。
   这一阵热烈异常的喧闹直到零点三十左右才依稀散去,各家各户的老人们把堂屋的大门关好,村庄才正式进入了深夜的宁静。可是这份宁静并不会维持多久,大概凌晨四点左右,又有一些因新年喜悦而难以酣睡的勤劳的老农们打开大门燃放鞭炮,放这一串鞭炮谓之曰“开财门”。按老旧的乡俗,谁家的财门开得越早,新一年的财运就会越旺,所以老人们暗暗地较着劲,争着比着让自家的新年炮声比别人家响起得更早。
   大年初一早上,小雷跟着爷爷和爸爸去曾祖父的坟上祭拜——这也是当地习俗。过年的时候把先辈的坟墓修整一新,清扫得干干净净,年前来上香祭拜,大年初一又来上香放鞭炮或礼炮祭拜。后人们用这样的方式铭记和缅怀先辈,或许身处阴间的先人们在新年到来时也会很开心吧。
   接下的初一到初六,小雷每天都随着爷爷或爸爸去走亲访友。主要的活动就是吃饭,收红包,然后看大人们打牌,和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一起吃零食、看电视、玩游戏……这样的日子快快乐乐、无忧无虑,让小雷玩得乐不思蜀,脑子里全然忘记还有“深圳”和“学校”这两样东西。
   这几天是小雷一年里最快乐的时光,不过初三那天在伯伯家吃饭时,发生了一个与爸爸有关的小风波。
   正月初三早上,小雷和爸爸在爷爷家吃早餐的时候,伯伯来电话了,按约定,这天爷爷奶奶和姑姑一家还有他和爸爸都要去伯伯家欢聚,伯伯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催他们早点动身。
   练刚和妹夫各骑着一辆摩托车,爷爷开着他的小四轮,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出发了。
   不多久,他们就到达了镇上的伯伯家。
   伯伯家的三层小洋楼临街而建,高大的门楼前挂着大红的灯笼,大门两侧贴着烫金大字的红红的对联。走进大门,客厅里挂着火红的中国结,每一间房的门口都贴着喜庆的春联。客厅里摆放大大的沙发,沙发前一个大大的茶几上已经摆满了各式零食和水果,正对沙发的大电视里正播放着红红火火的春节文艺节目。
   小雷走进伯伯家,感受到了整栋楼里里外外都洋溢着一种小康农家的自信、自豪、喜庆与吉祥。
   一大家的到来,使得三层小楼里节日的气氛更热烈、更浓郁,大人有说有笑,尽兴地拉东扯西,小孩子们敞开肚子吃着上好的水果和精美的零食。
   休息片刻,孩子们又可以在摆满美味的餐桌上大快朵颐了。
   午饭时,小雷爸爸和爷爷、伯伯,还有姑父一起痛痛快快地喝着白酒。伯伯把柜子里上好的南州大曲拿出两瓶,一次次起身往老爸、弟弟和妹夫的杯子里倒酒。
   其他人吃完下桌之后,四个人还喝得正欢,半点也没有散场的意思。
   很快,一瓶半白酒喝下去了。练刚越来越兴奋,举杯敬酒的次数越来越多。敬完爸爸,又敬哥哥,完了还跟妹夫比谁喝得更多。他吆喝的声音越来越大,小雷奶奶知道儿子喝得有点多了,忙上前劝阻:“刚妹几,你不要喝了,再喝就要醉了。”
   练刚推开母亲,继续和妹夫碰杯:“妈,您别管——来,再喝一个!你小子今天喝得比我少。”
   小雷得姑父蒋成,满脸涨红,有点歪歪斜斜地站起来和练刚碰杯,又将一满杯白酒一口喝尽。
   见情况不妙,练老爹也连忙起身去抢儿子和女婿手上的杯子,不让他们再喝了——而此时两瓶酒已经被喝得底朝天,而练本明正从里屋又拿出了一瓶酒。
   他大声地对他爸说:“爸,这大正月的,就让他们喝个尽兴呗!一年难得聚在一起喝一次。”
   练老爹边摇头边说:“不能喝了,再喝他俩就要倒下来。”说完伸手去夺练本明手的酒瓶。不料练刚从他身后冲过来,把酒抢到手上,迅速地打开瓶盖,又给自己和妹夫倒上。
   不待大家来劝阻,他俩又各喝了一杯。
   喝完,蒋成就歪在椅子上坐不稳了,小雷的姑姑练霞连忙过来把他扶到床上去休息。
   练刚又转过身来拉着大哥喝酒,说话间两兄弟又各自喝了三杯。练本明酒量大,喝完还没有半点醉意,可是练刚已经有点说话含糊不清。这时,小雷奶奶冲上去,硬是把儿子手上的酒瓶抢了过来。小雷的伯母也连忙端来一大杯浓茶。
   练刚端着茶杯,没有喝,却情绪激动的大声哭诉起来:“呜呜——凭什么?她凭什么这样?”
   练本明连忙搂着弟弟的肩膀,要扶他去休息:“别说了,来,我们去休息一下。”
   练刚把哥哥的手一推,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失态地高声喊道:“我就要说,为什么不能说?她罗瑛凭什么瞧不起我们练家人,他们罗家人凭什么老是摆臭架子?”
   他抽泣了一下接着说:“当年我在学校成绩那么好,还是学生会主席,我有哪点配不上她?她家里为什么要反对?城里人了不起呀?”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引来了街上的路人驻足观望。小雷奶奶连忙把门关好,并上前摸着儿子的背,劝慰他:“儿啊!妈妈知道你不容易。可夫妻之间,就相互让着一点吧。”
   “让?她让过我吗?每一次要她回来过年,几乎是求着她,凭什么不来?不是瞧不起您二老,瞧不起咱家,瞧不起咱农村人吗?”
   练本明和老爸架着练刚去房间里休息,不让他继续“耍酒疯”。
   练刚一边被架着拖走,一边还在喃喃地说:“行,行——我也不去长沙,也不去你们罗家。”
   闹腾了一阵后,练刚终于消停了,他倒在床上打起呼噜来,其他人总算松了一口气,练霞和大嫂便忙着去收拾残局。
   这一幕自始至终被小雷看在眼里,他也明白爸爸心里的不满和苦楚。他甚至有种冲动,要马上打个电话给妈妈质问她,可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拿出手机。从小乖巧听话的小雷,还没有学会向一向强势的妈妈发难,他只有在心里默默地难过,为爸爸而难过,为爸妈之间的这种状况而难过。
   晚饭时分,醉酒的练刚还没有醒。直到第二天早上,练刚才从酣睡中醒来——或许这也是成年后连续睡得最长的一次。读书时,他要勤奋苦读,每晚都睡不够;工作后,为了在深圳立足,他不断地加班,睡觉的时间更少了,有时还要通宵熬夜;事业有起色后,他不用那么辛苦地工作了,但是公司里的事情多,还要经常应酬,也很少睡足八小时。这次连续16小时的酣睡,算是对以往的补偿吧!酒醒后,他已经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可当时的情景,当时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刻在了小雷的脑子里,因为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文质彬彬的爸爸酒后失态。
  

共 986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比较现实地反应了现代人不对等的婚姻生活的压抑,小说通过对小雷情感变化的描写,折射出社会阶层分明,城里人的优越感和大教授家庭的尊严,使农村出生的主人翁感到了不自在,尽管他很努力,尽管他很优秀,但在高贵的妻子面前始终抬不起头来,他自感没了男人的自尊,只有酒后他才能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等级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古有门当户对一说,解放后这种门笫关念曾一度消失,不知何时这种恶习又开始悄然兴起。文学的批判是触及灵魂的,我们社会雪要这种正义的声音。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文字,特别推荐阅读。感谢作者赠稿雨墨,江山文学因有你的参与而精彩纷呈。【编辑:殷泽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殷泽君        2018-01-07 10:40:02
  创作來源生活阅历,你对生活的理解,助长了你笔下的功力!
2 楼        文友:老练之一        2018-01-10 15:20:09
  感谢殷泽君的肯定与推荐!谢谢,谢谢!
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诗一样的生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