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老街童话(散文)
挂念老街,如童话般星星点点,闪烁在梦中。
泥泞的乡间路,下着小雨,一辆破三轮在风雨之中,蜗牛一般挪动。隔着梦境远远望去,瘦弱的我一步步艰难前行,车上载着年迈的老人,是我至亲的奶奶。
满头凌乱的银发,额头上布满一层青苔,那是摔倒擦伤过的痕迹。奶奶神志有些模糊,说话有些语无伦次。我焦急地推着三轮车,在细雨冷风中一步一滑,向着老街方向而去,脸上已布满了黄豆大的汗珠,背心也早已湿透了,风吹来粘着凉意,头发湿漉漉地冒着水气。不知不觉中,汗水顺着毛囊滑落,悄悄挂满了我的脸颊。此时此刻的我,已经精疲力尽,却仍旧在努力向前。
老街不大,小摊位三五成行,却承载了大部分我的童年时光。历史遗留下文革时期的粮库,带着毛主席雕像的供销社,圆木搭设成板凳的大礼堂,还有那些个墙上模糊的红底大字,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老街曾经的辉煌。
整个老街的格局呈字母T字形状,除了集市常有的摊位外,还零星分布着几家理发店。渐渐多出的几家商店,都是些贩卖日用品、烟酒香烛的小卖部。而我要带奶奶去的“医院”,就在老街的最东端,在民居前一条石板路的尽头。说它是医院,还是有些寒碜,只有一个赤脚医生,看病打针配药都是他一个人,偶尔他的老婆也会过来帮忙,辅助着大夫做些琐碎的事。大夫姓徐,个子不高,但为人和蔼可亲,工作严谨,童叟无欺。小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请徐大夫去看看。虽然徐大夫为人善良,但小孩看见他都有些害怕。以前感冒发热的时候,没有输液一说,都是打针。针筒很大,针头也粗的吓人,打完三天针,走路都会一瘸一拐的疼的厉害,晚上还要拿热毛巾去捂屁股,否则针孔的皮肤区域还会发青发紫。久而久之,大人们都会将徐大夫妖魔化,哪家小孩要是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多半会把徐大夫搬出来震慑一下。只要说送到徐大夫打针去,小孩一听顿时便会不再哭闹,乖巧很多,此方法屡试不爽,效果显著。
奶奶八十多岁了,年轻的时候是富农家的千金,和爷爷是互生好感一见钟情。为了爱情,为了自由,和爷爷坚定地走到了一起。爷爷是个心灵手巧,手艺出众的人,还编的一手好筐,去过大上海修过外滩的建筑。解放后,爷爷是队里的队长,资深的老共产党员,参加过太浦河的工程。奶奶是妇女主任,一辈子要强,勤俭持家,爱护小辈。当然这都是从叔伯长辈那边得知的,我也没能从爷爷那证实,爷爷在我未出世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从此奶奶就一个人过生活了。奶奶也特别喜欢老街,因为老街不仅是旧时的商业中心,也是大家的调剂市场,平时奶奶也会把家里的一些蛋和菜之类的拿去老街上卖,换回一些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老街的理发店没有时髦的配置,传统的老手艺。发型多半“马桶盖”,三七开,连那个年代时髦的中分都没有。中规中矩,大众消费,老少皆宜,修个面也就一两块,不像现在做个发型动辄就要成百上千的。可以说老师傅的剃刀在磨刀皮上,磨出了一个时代,也剃出了日月春秋。对于孩提时代的我,第一次喝哇哈哈口服液的喜悦,第一次卖完空酒瓶,抓着满满一把零钱,赶去供销社卖钢笔的满足感,第一次在棋盘上四国大战,都清晰记录着老街给我和我的童年带来的欢乐。
奶奶在徐大夫那做完检查,大娘也赶来了。徐大夫让奶奶躺着观察了一会儿,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奶奶说口渴很想吃个橘子,年少清贫入世未深,裤袋居然比脸还干净不少。抬头望了一眼大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支支吾吾向大娘开了口:“能借我十块钱吗?大娘。”
“吃啥橘子,待会要付药费呢,回去再说……”大娘一脸不悦,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大堆。
奶奶在诊室里屋的病床上,还是吵着嚷着坚持要吃橘子。无奈之下,我决定到老街的集市上去碰碰运气。这个点应该还未落市,恰好赶上表舅正赶在结束早市前忙着整理菜摊,心中不由得一喜。表舅老实本分,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十里八乡的都知道,菜卖到哪口碑就传到哪,老街上的人没一个不认识他的。果然,还未等我开口,表舅就开口招呼我了,那些年我过的有些落魄,说贫困潦倒也不为过,其实我真的是身无分文。刚毕业时路不顺当,跌跌撞撞的吃尽苦头,也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但就是这十块钱真正刺激到了我,让我发奋图强,后来居上。当时表舅啥也没问,伸手就给了我十块钱,我含泪表达了感谢。若干年后,每当我光临老街,来到表舅的菜摊前,我都会为表舅买上一份早餐,表舅出摊早经常忘了吃早餐,当然这也是为了报答他当年借钱的“义举”。
故事到后来还是出了些意外,奶奶终究还是没能吃上橘子,但是吃上更高级的橘子罐头。因为下雨的缘故,集市上根本没有卖水果的摊贩。看着奶奶病情有了起色,还津津有味地吃着罐头,我的心情是喜忧参半,像极了外面那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濛濛细雨。
许多年后,老街彻底变了样。粮库不见了,礼堂也拆了,理发店也消失了……奶奶也在三年前离开了我们,每当我再次去往老街,站在沥青路面的供销社前,心情总难以平复,总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飘过多少国内知名街道,听说过香榭丽舍大街,遥望过华尔街,但都不如老街来的亲切。无论身在何处,自始至终都一直念念不忘老街的模样。
如今也只能在每年的清明时节,在奶奶的坟前摆上她爱吃的橘子。以此来寄托着心中的哀思,祝愿她和爷爷在天堂一切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