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古蜀道辨略(杂文)

编辑推荐 【丹枫】古蜀道辨略(杂文)


作者:漠漠平林 布衣,20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9发表时间:2018-01-27 13:11:21


   金牛道从成都起,经广汉、德阳、罗江,在梓潼进入大巴山区。过剑阁、北出剑门关至昭化(古苴国都城葭萌),在桔柏古渡过嘉陵江。再沿嘉陵江经广元(古利州)、穿过朝天峡,越棋盘关出蜀境,经陕西宁强县,过五丁关至勉县,循汉水东行达汉中。全长约600千米。但南北朝以前,多是从昭化转西北方向,沿白龙江出飞鹅峡,经三堆寺再向东北方向,走金山寺、广坪镇、安乐河、燕子砭,过阳平关至沔阳,不走宁强一线。
   金牛道自川北剑阁至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峥嵘而崔嵬”的大小剑山七十二峰,形如利剑;雄关剑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代何景明的《雍大记》称朝天峡、棋盘关一带是:“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乱石嵯峨,涧水湍激,为蜀道之最险。”
   金牛道是史上很著名的古蜀道,围绕它的典故、传说数不胜数。最主要的,先秦时期,有秦军经金牛道入蜀的葭萌大战。三国初期,刘备从荆州入川,溯嘉陵江而上,屯兵于金牛道上重镇葭萌驿,后来沿金牛道取成都,成就了鼎足之业。诸葛亮北伐,一直从金牛道往返成都与汉中,还在金牛道大小剑山险要处筑成剑门关,以卫蜀汉。蜀汉后期,姜维在汉寿(葭萌驿)失守后,以三万之众,倚剑门关天险抵御钟会十万大军,钟会不能胜。唐朝玄宗、僖宗俩皇帝逃难,都是由金牛道入蜀。五代时期,时为后唐大将的石敬瑭从金牛道攻前蜀,前后夹击攻取剑门关,灭了王衍小朝廷。宋朝初期,赵匡胤派大将王全斌,经金牛道入蜀,灭了孟昶的后蜀。在掳得孟昶的爱妃—才貌双全的花蕊夫人之后,赵匡胤还特别指示,不要让花蕊夫人与孟昶一同走岷江、长江水路,而要走金牛道直送汴京。
   (三)米仓古道—汉白线、汉旺线、汉巴线
   米仓山是大巴山的一段。米仓古道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米仓古道开通于商代,兴盛于秦汉,已有3000多年历史。
   米仓古道的路线非常复杂,主要有三条主线(也有说四条),若干支线。主线自西向东分别为:
   第一条线:汉中至白水线。
   这条线先走金牛道。即从南郑到宁强,过联平关,在潭毒关离开金牛道,过旺苍的木瓜铺(今木瓜村)、燕子乡、天星坪到旺苍境内的白水场。再南下可至苍溪、阆中、南部,还可从南部县向西延伸,经三台、中江抵成都。据说陆游曾两次走此道,有《木瓜铺短歌》诗留存。
   第二条线:汉中至旺苍线。
   此线也先走宁强,经毛坝河过万家、盐河、国华,双汇,达旺苍百丈关。旺苍向南也可直下苍溪、阆中;向东可到南江、巴中;向西可到广元、剑阁。
   第三条,汉中至巴中线(也称巴岭路)。
   其主线从南郑溯冷水河而上,过青树、红庙、喜神坝、小坝,越巴峪关至官仓坪。再经大坝(牟阳城),到官坝堡,抵南江城。然后沿南江河谷经东榆镇、赤溪河、下两镇、元潭镇至巴中。
   汉中至巴中线在米仓山南麓又分为三条支线,自西向东
   分别为:
   第一支线,桃旺线:在南江县桃园乡(今光雾山镇)分路,经焦家河、白头滩进入旺苍的檬子乡,经英萃(鹰嘴岩)、正源、双汇入旺苍城。
   第二支线,南恩线:在南江分路,经长赤到旺苍的木门,
   再向南经正直、上八庙,到巴中恩阳河。此路向西可至苍溪、阆中。
   第三支线,南平线:在南江分路,经大河、回林到通江,再沿河而下,过广纳、三溪、灵山至平昌(古称江口)。此线可水陆两路延伸至达州、重庆。
   米仓古道之艰险,五代梁朝王仁裕的《玉堂闲话》有记:“绕山越岭,攀行其间,如腾云驾雾。危峰林立,层峦叠嶂,山坡陡峻,攀登艰难。行人止宿,则以絚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
   秦朝以前,米仓道即为人们所用。武王伐纣,巴地首领廪君带领巴地精壮之士,经巴岭路到达北方协助武王,功成之后,封为子爵,定都江州(今重庆)。秦灭“三巴”也是取道米仓道。东汉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张鲁,张鲁兵败,从米仓道逃入巴中。三国时,魏将张郃由米仓道进兵巴中,攻至宕渠(今渠县)之蒙荡石,为蜀汉张飞所败,只好又循米仓道败退汉中。西魏恭帝时的李迁哲征讨阆中,走米仓道南下。五代时,梁朝大将王仁裕南伐巴人,往返也走米仓道。南宋时期,川东各府、路支援前线的物资,多由米仓道输送,常年经行不绝。公元1231年,蒙古兵入蜀,偏师从米仓道进发,沿巴江、渠江一直进抵合州(今合川)。
   (四)荔枝古道—涪陵经达州、镇巴至子午镇
   荔枝道是宋朝才有的名字,因唐玄宗时期给杨贵妃送鲜荔枝而命名。荔枝道并非唐代所建,唐朝以前,各段路早已是驿道,只不过唐人将各段连接、整修得更畅通而已。
   荔枝道是最东边的一条蜀道,它不经过汉中。其走向为:从川东的涪陵(现属重庆)开始,沿垫江、梁平、大竹之间的大路到达州,再经宣汉县的大成乡瓦窑坝转入三桥、隘口、马渡,进入平昌县的岩口、马鞍,经万源县的鹰背、庙垭、秦河、玉带、魏家,进入通江县的龙凤、洪口、澌波,再入万源的竹峪、虹桥至陕西镇巴县的仁村、长岭,越陈家滩、杨家河、司上、罗镇至陕西省西乡县子午镇。
   荔枝道在三国时期就是著名的间道,只不过当时不叫荔枝道罢了。有记载称,诸葛亮入蜀后曾屯兵万源,据险防御曹兵。唐朝玄宗时期,荔枝道每二十里设一驿站,驿使把密封于竹筒内的带叶鲜荔枝装笼上马,二十里换人,六十里换马,日夜兼程,确保七天七夜(一说三天三夜)送达长安,胜似今天的“特快专递”了。当然,荔枝道不光是送荔枝,也是官民商旅大通道。安史之乱后,荔枝道逐渐衰落。明清时,荔枝道又兴盛了一阵子,商贾多由此道出入川东。至今,该道上还有“拦马墙”,“梨子庙(荔枝庙)”、“衙门坪”、“饮马槽”等遗迹。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蜀道连接起古渭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和古巴蜀文明、长江流域文明。它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丝绸古道,茶马古道一样,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共 738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古蜀道辨略,考据之详实,辨析之条理,文字之精炼,知识之厚重,很有学术价值!本文对古代穿越秦岭、大巴山的道路走向及路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辨识和梳理,可供对此类问题有兴趣者参阅。蜀道分为秦岭蜀道(北蜀道)和大巴山蜀道(南蜀道)两部分。秦岭蜀道主要有五条,自西向东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及子午道。大巴山蜀道主要有六条。它们自西向东分别是:阴平道、金牛道、三条米仓道及荔枝道。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1 条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