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八一】关公战长沙(小说·旗帜)

精品 【八一】关公战长沙(小说·旗帜)


作者:黄沃若 童生,51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49发表时间:2018-01-30 22:17:05
摘要:关山古镇:三国关羽屯兵之地。《关公战长沙》一书,不但将带领读者领略三国时期被忽略的动人曲折的“战长沙”一役的全貌与真相;亦能带领读者游历关山这第二战场的前世今生与跨越千年的古今面貌;再现了战长沙蒙尘的历史,与关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八一】关公战长沙(小说·旗帜)
   远处看热闹的老百姓有增无减。原来,长沙这地方有日子没打过仗了,城外居住和耕作的百姓越来越多,加之知道有黄忠守土一定无忧,所以胆子都大,还难得趁机会看一回热闹。关羽看在眼里有点奇怪,一般情况下老百姓是逢战必躲,长沙居然例外,心想自己斩颜良时曾有人说威震华夏了,后来又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长沙人肯定都知道了,说不定今天是既来观战又来观人的。黄忠呢,并不是没听说过刘备和关羽,加上刚才关羽手下留情,所以心里既无恨又无恶,武将么,守土有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只是看的人多,可不能再失手,小心陪着就是了。
   慢慢地,关、黄二人心态都有了一点变化。
   自有兵器以来直至汉末这个时期,使大刀者少之又少,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听说过。今天居然两把大刀同出对打,而且不相上下,不啻是战场上的一道风景,双方将士齐声喝彩,远观百姓目瞪口呆。这参战的二人不免得意之余,慢慢地有了一丁半点的惺惺相惜,于是双方的出招都没有刚开始那么猛烈了。一招一招,就像按部就班练习似的,观战的人们也就慢慢地了无声息了。
   城楼上,魏延的鼓点不知何时开始掩去了杀气。韩玄不知是看得乏味了,还是病有加重,被人扶走了。
   黄忠琢磨自己年长,久战于己不利,不如利用地形熟悉巧胜关羽,想罢拨马便走。关羽自知能胜黄忠,见对方已有怯意,拍马便追。两人边走边打,边打边寻机会,有时刀马相交,有时捉起了迷藏。战况起了变化,于是围观的百姓渐渐靠拢过来,黄忠几次打算用弓,因百姓太多太近,都没能将箭射出。那时的长沙城,方圆不过五、六里,有些地方城墙圮塌出入不大费力,因此二人之战便滑稽到了时而在城外,时而又到了城内,时而战得不可开交,时而又坐下来休息……甚至,爱编故事、“扯粟壳”的长沙百姓后来演绎说,他们边打边说上了话:关公说肚子饿了,黄忠说长沙有臭干子糖油粑粑黄鸭叫问他吃不吃,吃哪样;还有的说,黄忠前列腺有毛病,打过二三十回合就尿急,要向关公请假,关公允了一次二次到第三次不允了,说他懒人屎尿多,不胀也要屙,怎么守得住长沙?黄忠说长沙俗语“屎夹千里,尿涨寸步难行”,关公一听忍不住笑,只好又同意了,等等。这虽然是笑话,但是长沙后来出现的吊马桩、一步两搭桥、落刀嘴、捞刀河等地名,却是关黄之战的证明。
   至于赐闲湖之名,其实战前就有,有人利用长沙方言“闲”“韩”同音,将赐闲湖改为魏延刺杀韩玄的刺韩湖,沿用千百年,连罗贯中也上了当。这是题外话。
  
   第四节
   吃过饭,休息片刻,继续开战。
   关羽心想,没想到这老黄忠还有点能耐,待我用拖刀计胜他算了。原来,关羽从小善用刀,八门金锁刀、日月乾坤刀、金背大环刀都使过,尤擅大刀。本来,汉代以前,马战少见长刀,关羽人称马弓手,尤喜马战,曾挑过多种长兵器,像孙悟空到东海龙王那里选兵器一样均不合手,使刀又嫌短,那时最长的刀不过三尺四寸,于是他将金背大环刀去环加齿,镌上青龙,作倒月状,接一长柄,号称青龙偃月刀。此刀基本用法除劈、砍、云、抹之外,关羽利用那刀背独有的冷艶锯齿创了一招“拖”法,以“重耳”命名,即假意败走之时,铩羽拖刀待敌马走近,以拖刀手提振锯齿惊马,再返身以泰山压顶劈下,十拿九稳。平常,他是不愿在老将面前下硬招的,那有推老牛下墈之嫌,除非是遇上蔡阳那样寻仇找死的人就另当别论。可是,对于今天这个对手,若不用拖刀,一般办法真还难以制服。当然,久战也是一法,只是那样胜之不武,太折自己威风了。
   黄忠是经过世面的,当然知道关羽创制的关刀之威。他平时也爱使刀,却以步战朴刀为主,其鬼步刀法出神入化,被长沙太守韩玄称为天下无敌,部将魏延、杨龄等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黄忠也善马战,在关羽创关刀之前即已将斩马刀在重量和形状上作了改进,并改成长柄,长沙、关山以及附近的险隘石龙关一带称为卷云刀,因那刀尖卷如象鼻,也有人称为岣嵝古月象鼻刀,又因类似砍刀改过,军中文人便唤为银龙锁日砍山刀。之所以留下这么多名称,大概首先是源于长沙这地方以前还没有人使过大刀,其次该是因为黄忠武艺高强,这把大刀使出了威风。不过这刀在老百姓口里叫得最多的还是卷云刀,简单易记,而黄忠本人和魏延等部将却仍唤为斩马刀,一直没有改口,虽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略显粗糙,但是魏延曾赞曰:黄公撚斩马,寒气似秋霜。
   刀为百兵之胆,两胆相遇加上两心相惜,难怪杀得天昏地暗却又都不出恶招。
   这样打下去毕竟不是办法。这时的长沙城外,关羽舞出威震一方的春秋八法,孙膑作法、勾践卧薪、庄王涉险、始皇发兵轮番使出。黄忠虽然听说过春秋八法的三十六路,却没有见识过,只能见招拆招,好在他刀法纯熟,抹刀、挂刀、劈刀、扫刀、架刀、回旋斩,更加上自创的英布造反、彭越献忠、张耳牵马、燕王卧槽,一一应对自如。这时,他眼见关羽似有退意,拨马向西而去,一时兴起,拍马便追,却不知关羽还有绝招没有使上。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名将大都有独门绝招,有的甚至是独步天下的,比如廉颇的战车阵,蒙恬的大漠戈,项羽的天龙戟法,周勃的鬼头刀法,周亚夫的七星剑阵,都是令敌人闻之丧胆想起头痛的。东汉末年以来,最有名的名将兵器还得数吕布的方天画戟,不仅舞得出神入化,而且暗藏多种绝招,罕人能匹,不然的话,历史上不会有三英战吕布。吕布之后,关羽的拖刀该是找不到对手的,虽然在斩颜良时只用了一半多一点“程序”,但是他那青龙偃月刀“起承转合”的连环杀着,是真惊了天地泣了鬼神的,教一些战将谈虎色变。
   黄忠是个消息不大灵通的人,对关羽的拖刀之法似乎没有印象,加之他认为自己还有绝招没有使上,所以毫无顾忌地追了上去。
   这一退一追不打紧,上演了一场叹为观止的绝招连环秀。
   后人有诗叹曰:
   美髯银须马上刀,穿杨百步不需瞄。
   青龙鬼步谁凶险,信义长存裹战袍。
  
   第二章 拖刀逢鬼步 天下无绝招
  
   第一节
   关羽见黄忠追来,心里暗喜,想到自己在军师面前夸的海口,若不能顺顺当当收拾这老卒,岂不折了自己的威名?本来,他打算就在长沙城下使拖刀计,此时转念一想,那拖刀之法十有三分诈,像魏延之类的明眼人多少能看出点端倪,以自己之威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诈胜老将,面子上说不过去。于是他放眼向西,纵马过湘江。可是,长沙至关山这条小路坑洼太多,有些地方稍平稍宽而黄忠的马又没跟上来,所以一路上,关羽这拖刀一直没找着机会施展。
   黄忠也是艺高人胆大,虽说久战于己不利,但自己的百步穿杨还没有使上,于是紧追过河,两马一前一后箭一般快,把双方的人马甩得老远。
   眼看将到关山,前面有一段平路,关羽放缓马步等黄忠靠近,心说对不住了,兵不厌诈,只怪我大哥要收你,不然不会有这么客气。耳听后面马蹄声至,估摸还有两息便可出手。何谓两息?关羽略通医理,医生把脉以鼻息一出一进为一息,一息之内脉至几次可大体断病,如四至为平和之则;三至为迟,迟则为寒;六至为数,数即热证之类。可是这时他万没想到,刚过一息,拖刀还未使力,忽听身后扑腾一声,他返头一看,原来是黄忠马失前蹄,连人带马倒在了地上。
   关羽拨过马头,黄忠被马压着了大腿,一时不能动弹,口里放话:“来吧!捡个便宜。”
   关羽岂是捡便宜的人,慷慨发话:“你马力不济,换马再战吧!”
   黄忠站起来,眼珠一转问道:“无马再换,步战如何?”
   关羽笑道:“步战?好哇!只怕你人力也会不济的。”
   俗话说,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在刀法中单刀重手法,双刀重步法。现在步战,两人都是使的单刀、长刀,看来只能重手法了。
   要说手法,两人仍是不相上下,关羽照样使出春秋八法,黄忠还是见招拆招。可是关羽不知黄忠步战有一绝招——鬼步刀法。此法系黄忠年轻时从一南洋刀者学来,其脚步看似拖拉,实为飘逸,看似杂乱,实为有序,时滑时跑,时跳时停,随心所欲,无法无不法,旁人如果要学,光凭看而不经口传心授是根本学不来的。所以当时华夏天下除了黄忠一人,再无习练此鬼步者,而且除了长沙魏延等少数几人,也再无人知有此鬼步者,关羽当然也不曾听说。
   关羽不知就里,便与黄忠步战上了。三十六路春秋刀法过后,他发现黄忠那步法怪异,左右失衡,快慢无节,显得漏洞百出,却反而使那刀法百密不疏,奇招迭出。倚仗自己的春秋八法,有时眼见可以得手,却总被那怪步绕过,转瞬反落下风,差点把那“春秋法”乱得成了“夏冬法”,心里好不烦躁!
   照这样打下去,关羽是占不了便宜的。黄忠呢,虽然独自一人在关羽寨前作战,对方助威声震得山响,己方孤单影只,寥落冷清,却是毫无惧色。他被关羽饶过一刀不斩,改以步战,平心而论,即使有时占了上风,也不会报以无义之刀。于是两刀胶着,互不下手又互不相让。
   不过,黄忠毕竟年事偏高,已稍感气力不济,纵有鬼步无常,也玩不出多少花样来了。关羽自然心里明白,来个孙武插旗收刀立地,对黄忠说:“黄将军且罢手!今日时辰渐晚,腹内饥渴,明日再战如何?”
   黄忠一听,正中下怀,收刀道:“好哩,关将军明天见!”说完上马便回。正开步,远见一溜人马驰来,原来是魏延率一队轻骑寻了过来。
   “将军一人独战,不险么?”魏延望望关山寨子,问黄忠。
   “不碍事。”黄忠笑笑,若有所思。
   “就不怕人家以众欺寡?”
   “嘿嘿,”黄忠又笑了笑,“他不像不义之人。”
   “我看你们不像在打仗?”
   黄忠没有笑了,也没有回话。魏延是很敬黄忠的,也便不再说下去。
   望着黄忠、魏延远去的背影,关羽无言地捋着须髯。寨门前的巨樟纵然有风来去,却无声无息,直望着天空。龙潭边的山坡上,冬茅颤颤,蜡叶翩翩,松针瑟瑟。日头终日未现,却在落山的最后半刻,把天边的一抹冬云,染成了暖色。
  
   第二节
   长沙太守韩玄平素爱民,却优柔寡断。他从河内郡来,得知前任张仲景医术高明,怜爱百姓,常于大堂上坐诊,被百姓称为医圣,还著有《伤寒杂病论》传世保民,心里真想学一学这个前辈。可是他不通医理,便寻思着平时多做些恤民之事,因而也受老百姓爱戴。至于战伐,他平生不喜。
   其时已是建安十三年隆冬,赤壁之战刚过,周瑜在取南郡,孙权去伐合肥,刘备直往长沙而来。前两天因黄忠的力主迎战,他是硬着头皮答应了,现在到了第三天,眼看关羽军队将到,他撑病唤过黄忠、魏延。
   三人坐定,韩玄咳嗽了一阵,问黄忠:“将军今天把握如何?”
   黄忠道:“力敌不行,打算智取。”
   韩玄问:“如何智取?”
   黄忠答道:“用箭。”
   韩玄又咳嗽了几声,望望魏延,问:“关羽如何?”
   魏延打拱问:“主公是问什么如何?”
   韩玄似乎很不舒服,只顾闭上眼睛咳嗽去了。
   魏延想了想,说:“关羽有春秋八法,黄将军有百步穿杨;关羽有赤兔马,黄将军有鬼步;关羽有……”
   韩玄咳嗽加重,用力“咔”了几下。
   黄忠起身帮韩玄抚了几下背,魏延的话题开杈了:“听说关羽重义。”说完他望了黄忠一眼。
   韩玄眯睁着眼,趁着咳嗽的间隙道:“我也听说。”
   黄忠望望二人,低头不语。
   韩玄歇息一下,提上气说:“自献帝以来,并州董卓、冀州韩馥、徐州陶潜、荆州刘表、幽州公孙瓒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朝纲无序,百姓遭殃,我等空怀报国之心,却无能为力。今与刘备对垒,恐长沙百姓要生灵涂炭了。”说完一声叹息。
   魏延问道:“主公的意思?”
   黄忠这时抬起头来:“是他找上门来,未必不打?”
   韩玄认真看了看两人,又断断续续说了起来:“如今天下三分已现雏形,均势大体已定。曹操新败北去,自顾不暇;孙权北伐也无暇南顾;刘备自从请出诸葛孔明每战必胜。现在大军压境,关羽挑战,赵云亦在赶赴途中,长沙城恐难固守。看他们来势,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早有必得之心。天下三分,荆州亦将三分。”
   黄忠这时说话了:“主公是何意思?若战,我愿效命;若降……”
   韩玄打断黄忠的话:“我不是找你们来商量么?”
   这时魏延朝韩、黄二人拱手后,面向黄忠道:“主公之意不愿长沙百姓生灵涂炭,不战而和,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事业。”
   黄忠想说什么,一时似乎“文”不起来,瞪大眼睛道:“他骂我老卒,我心不服。”
   韩玄边咳边露出了笑容:“你是说关羽?不打不相识,你忠他义,合起来不是‘两全’么?昨晚我请一道士占卜,他给我出了个‘和’字呢!”
   黄忠英气飞扬:“老夫还没打过瘾,再比比如何?昨天要不是尿急,也要打他个下马威!”

共 76013 字 1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6
转到
【编者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东坡这阙大气磅礴的词,说尽了三国时代英雄们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了多少人间传奇至今传说气质民间?提起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那段乱世里数不尽的英雄之中,至今还最是令人称慕不已的,不能不说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尤其关羽,从曹操起历代封侯封王,尤其在他死后已千年的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时竟然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封号竟达二十六字之多,这在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史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一个“武圣”的封号,更与“文圣”我们的民族文化形象“孔夫子”齐名了,更超脱与孔夫子的时,后世竟当他“武财神”,而且更是在寺庙里提着大刀站在释迦牟尼前享受人间香火,中国人对他的崇敬可见一斑。而说起关羽,不能不使人想起三国版的“战长沙”那是赤壁之战之后,是刘备集团寄人篱下走向独立,从弱小走向强大,乃至三分天下的著名战役。提起这场战役,又不能不想起这场著名战役中的黄忠。这位英雄似乎一出场就是个白发将军,“宝刀未老”正是为了描述这位将军而创造的。而正是这位白头将军,与武圣关羽比刀,不相上下。斗箭,因爱惜英雄,三次放空箭提醒我们的武圣,最后还是抬高了箭头放了关羽一码。很好地诠释了“英雄惜英雄”可以说,刘备集团的一半江山是这位白头将军打下来的,“米仓山之战”、“定军山之战”奠定了刘备集团的汉中基础。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死后当时已近八旬的老黄忠也是为了替关羽报仇而战死的。这不能不让人又回头想起那场“英雄惜英雄”、智、勇“旗鼓相当”的关羽、黄忠的大战长沙来。无论是长篇巨著的《三国演义》还是惜墨如金《三国志》,关、黄之间大战长沙都是浓墨精彩的一笔,而这两位自古被人们喜欢和崇拜的英雄,民间传说自然少不了。本文就是以历史人物为依据,把正史和民间传说相结合,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用生动的民间语言深入浅出地描写了关羽与黄忠战长沙的故事,涉及了一大群历史人物。一个故事几乎囊括了大半个三国史。更是结合人间事实,形象的描述了这场战争和这场战争中的两位主人公对后两千年的影响,从上层到下层,从上流社会阶层到下流社会阶层,这两位人物对中国民间影响可谓深远、深刻。值得注意的是长沙这块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大的战役发生,最近的如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将军指挥地“长沙保卫战”和战役中的“天炉战术”,为了胜利几乎毁了长沙城,但是,提起长沙,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关羽、黄忠,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关羽战长沙”已经作为历史文化深入我们的骨髓了。作者文笔流畅,文字功底炉火纯青,语言生动活泼,历史知识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文章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充满趣味和感染力,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同精神漫游了一番。能把历史知识和民间传说、以及这段历史和这两位历史人物在民间产生的深刻影响,描述的如此生动形象,使三者结合如此完美,实在是好文章!优秀的中篇!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八一文学,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清风书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20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书苑        2018-01-30 22:42:25
  很好的一篇传奇小说。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
清风书苑
2 楼        文友:中百淡然        2018-01-31 07:57:49
  家乡的赤壁之战耳闻能详,沉鱼落雁的二乔姐妹故里让我自豪过,今天拜读老师传奇故事,又增加了对黄忠的敬佩,对长沙又加深了印象。感谢作者分享精彩!
3 楼        文友:墨林        2018-01-31 08:11:40
  问候老师!欣赏小说如同穿越历史,场面恢弘,故事精彩,很有可读性和吸引力!好文章,欣赏了,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4 楼        文友:一品青蓮        2018-01-31 09:11:41
  一篇很精彩的传奇小说,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引人入胜,跌宕起伏,尽显一代名将武圣关羽不平凡的一生,和与长沙这座古城千丝万缕的关系。小说十分精彩,足显作者不俗文字功力。感谢投稿八一,问候老师!
看看这人来人往,他们的脚步彷徨,故事没有结束,理想落花流水一场;十字路口的迷茫,究竟,你和谁缘分相当?
5 楼        文友:黄沃若        2018-01-31 14:44:43
  谢谢八一社团各位老师。谢谢清风书苑的精心编辑。文中有不当之处恳请指出。本人年老眼花,很少上网,若有怠慢请原谅。
6 楼        文友:清风书苑        2018-01-31 20:30:53
  这是一篇写作很成功的传奇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把关圣和长沙的故事完美的呈现给读者。文字生动,描写细腻,感谢老师投稿八一,问好!
清风书苑
7 楼        文友:官平        2018-02-01 19:56:52
  以新的审美观和新的历史观重新审视历史,再现长沙之战,重新塑造历史人物实在是了不起的工程。老师辛苦!
官平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