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韵】乡村旧事之十(散文)

编辑推荐 【清韵】乡村旧事之十(散文) ——圆砖井、压水井


作者:张璞 举人,4027.0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18发表时间:2018-02-25 10:07:33
摘要:水资源是宝贵的,使用和维护良好的自然水资源,保持大自然某种平衡度,也需从井的使用上展开深度的思考。采水应该有节制,污水避免从井口入地。保护水资源,应该从你我的道德良知开始,努力提升社会法制的监管能力,给未来的世界留有大量纯净甜美的地下甘泉。

【清韵】乡村旧事之十(散文)
   母亲和几位帮忙的妇女,早已经把大铁锅里煮好的面条捞进了大瓦盆里,旁边是一小盆打过鸡蛋的炸酱卤汤。晌午十多个帮工的,每人来一碗多打卤面,父亲再弄来两把揉碎的旱烟,我拿来写过字的卷烟纸。饭后,几个人卷起自己的喇叭筒纸烟,点上火吸着去生产队大院外等待派活上工。就这么简单,一个中午时间,打成了一口甜水井。
   这井,方便了四舍八邻,就连第八生产队饲养员喂猪喂牲口的大量用水,也是从我家这个压水井边挑走的。因为他们生产队垒的那口圆砖井,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见底了。并且那井始终水浅,泥沙很多,我们周围农户很少从那里挑水吃。
   压水井打成后,在给自家和周围人取得吃水方便的同时,父亲还在院子里种植了小菜园。种些韭菜、莴苣、茴香等,用秫秸加棍棒制成院中的小篱笆院,防备散养的鸡进去啄食糟闹。靠小篱笆院墙边还点上丝瓜、扁豆,这样一家人便能对季节吃上一些蔬菜了。比以前只是从地里采来的野菜强多了。后来父亲还听从别人的劝导,在院子里种起了瓜蒌,一种就是好多年,可种归种,却始终没有多少收入,可害得院子里失去了种菜的地壳。一年后,春天串得院子里到处是瓜蒌秧,无奈只得深刨挖根后才逐渐减少。
   为浇蔬菜和瓜蒌,父亲晚上在天干地旱时就动用压水井浇地,细水长流,他压二百下才休息一会儿。有时十多岁的我和姐姐换换他,两人合力最多压五十下,就累得实在压不动了。也有时母亲有空就来帮忙换一会儿,压上一百下。也有时换了新活塞皮钱,压不动,我就在压杆上帮着大人缀着身子使劲压,直到活塞皮钱磨小了,压水机才会省些力气。
   冬天,为防止冻坏上面的压水机缸筒,父亲还想办法把底部兰牌上的皮钱用根细铁丝支上,叫缸筒里的水缓慢漏到井下,白天打水时再用热水灌泵,再压动压把子向上打水。
   这早年间用水的记忆,似沉睡的酣梦,偶尔在脑海游弋,念念不忘,因为那是生命中最根基的一部分,实实在在的生活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内开始打机井放潜水泵,外加压力罐,挖沟布管,安装自来水龙头,农村用上了初期的自来水。前几年,国家照顾农村打深水井吃水,又打了深井,并且把原来的自来水管道重新换过,乡亲们靠交水费买来生活用水,比以前确实方便多了。
   可不知怎的,以前使用压水机的时候,地下水在几米内的沙层中,村里大部分水质都是甜丝丝的,并且锅里烧开的水装进暖壶里,壶胆内壁不爱长水锈。可现在饮用的三四百米的深水井里的水,水质还不如以前了。大量的生活排污、化工厂污水的地下渗入,甚至听说有的作坊做污水处理时,采取打地井渗污水的办法将有毒有害的污水直接灌入几十米甚至是上百米废弃的地下井中,直接或间接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想来使人难免存有后顾之忧。
   要想健康自然地生存下去,环境问题、大气问题、水源问题、粮食问题等等,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人们的道德与良知底线,不应该被短时的经济利益击溃,否则,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我们人类的自身。我们既要重视自己,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
   五十年前,地表下几米深处的沙层就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良好水源。可由于人类的科技发展,动用电力机械设备大量采水,几十年后的今天,我所居住的冀中平原,地下水位已经下降到距地表近三十米。小时候用长扁担就可以吊住水桶从砖井里打水,现在用六条扁担连在一起伸进井筒也摸不到水面。
   以前天蓝水清,近些年个别地区加工动物毛皮,由于水源、空气等深受大量有毒化工制剂的污染,患癌人群比例高,畸形怪胎、智障儿出生率明显提升,在人类的健康不断受到损害的同时,生育受害也已经开始受到社会关注……
   水资源是宝贵的,使用和维护良好的自然水资源,保持大自然某种平衡度,也需从井的使用上展开深度的思考。采水应该有节制,污水避免从井口入地。保护水资源,应该从你我的道德良知开始,努力提升社会法制的监管能力,给未来的世界留有大量纯净甜美的地下甘泉。
  
   2018-02-24下午17:51

共 680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几十年前,人工汲水,方法简陋,费时费力,但地下水丰富,井水甘甜。今天,机械汲水,省力方便,水质堪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更应关注人身康健!两篇写井的散文,不但讲述了有关水井的知识,还都关注了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是富于社会人文关怀的佳作。拜读,喜爱,力推共赏。感谢您赐稿清韵,盼您佳作连连。【编辑:真草隶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真草隶篆        2018-02-25 10:33:26
  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人人有责。防污、治污,不能只靠道德自律,还应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毕竟,排污是为一己之私而置大众利益、健康于不顾的犯罪行为。既富于知识性,又富于人文关怀,佳作,喜爱。遥祝您吉祥如意,新春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张璞        2018-02-25 12:38:19
  多谢编辑老师的美按精评,老师辛苦了!年节吉祥,祝福新春愉快康乐!
2 楼        文友:项梅        2018-02-25 10:57:24
  张老师的乡村旧事,每一件都引起我们的共鸣。圆水井压水井都是为了节约用水,也是为了浇地方便。江北农村少,但是每家都有一口,我婆婆家的压水井到现在还用,实惠实用,洗个菜洗个碗的,既省水又环保。山东的田里有很多圆水井,这些年回家少看的也少了。不过每一口井,都有一个美好的印记。
项梅
回复2 楼        文友:张璞        2018-02-25 12:47:41
  感谢项社美评留言,问候且深表敬意!很想留住一些记忆中或传说中的旧事,这些旧事在晚于我的一代人中仿佛天方夜谭,但是我知道,经历的,总觉得有一种朦胧的神秘感,那就是一种美好的记忆或返老还童的痴心愿望,用文字留住,这本身就是快乐的事情,还能简略的让年轻人知道一些早年间存在,现在难以搜寻踪影的事情。还打算抽时间再写两篇这样的旧事,以飨读者和自己。在写作中寻求愉悦和理智的心境,贯穿自己生活的之前、现今和未来。
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18-02-25 13:24:05
  此篇散文,犹如井水一般质朴清纯,细腻又不乏翔实,其中也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令人读之赏心悦目,拓展了视野,欣赏学习张老师的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张璞        2018-02-25 15:51:38
  多谢江南老师的到访美评,期望文友兄多多指教。您的作品扣人弦,使人陶醉,向您学习。隔屏问安,祝福!
4 楼        文友:老榆树        2018-02-25 17:44:55
  水井的变迁,反映了人们生存的艰难,当然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人类的任何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为生存,不得不“进步”,而每一个“进步”,必然带来等量的对大自然的破坏,给生存带来种种艰难和危险。各位文友,请认真思考一下,这篇反映百姓“生存秘史”的散文佳作是不是说明了这个问题?“写真实”的文章是最有价值的文章,也更有震撼的力量。
回复4 楼        文友:张璞        2018-02-25 22:40:55
  有感于老的评语,只是随心写起而已,属于暂时阶段挖掘的一种体裁,过段时间我自己会淡漠这种乡间旧事的文体。估计有可能再完成两篇。问好于老!读文留评中总是充满智慧与善意,您老辛苦啦!多谢指导。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