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再读鲁迅的《阿Q正传》
【编者按】“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出自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的奠基人鲁迅。诗中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厚重情怀,为国家和民族甘洒热血的精神境界,恰是鲁迅一生的写照。“旷代文章数阿Q”——这是人们对《阿Q正传》的评价。《阿Q正传》使鲁迅唤醒国民灵魂、透视国民心态的愿望得以充分实现,也是他炉火纯青的文学造诣的代表作。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主人公揭示的“阿Q精神”,长久地给人们以警醒和启迪。本文从《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阿Q正传》的思想解剖刀指向何方、鲁迅《阿Q正传》的艺术魅力等三个方面深刻剖析了《阿Q正传》的思想内涵以及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且重新唤醒国人对鲁迅先生的尊崇之心。作为编者,在感谢作者支持赏析征文的同时,有理由于将此文荐与读者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2-28 15:33:45
《阿Q正传》是鲁迅思想的代表作,读懂鲁迅就应该从《阿Q正传》开始。感谢赐稿赏析征文,祝新的一年里佳作连连,丰收在望。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南尚 2018-03-01 08:30:20
阿Q这个人物形象,是当时时代的产物。鲁迅创作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在于呐喊,激励国人猛醒,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分析,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有个性,也有时代对人物的影响而形成的时代性。比如阿Q说“儿子打老子”,这是他的个性;而吃了亏,还自我安慰、自鸣得意,却是当时时代对他的影响通过他的个性反映出来的“奴性”。
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当时时代的产物。有的讽刺作品,却把“吃了亏还自鸣得意”当为人物的幽默性格来描写,甚至有的专栏幽默故事,还固定要求要把阿Q的这种幽默写到故事作品中去,认为这是中国老百姓的一种特有的个性,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生活多么美好,热爱生活。
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有个性,也有时代对人物的影响而形成的时代性。比如阿Q说“儿子打老子”,这是他的个性;而吃了亏,还自我安慰、自鸣得意,却是当时时代对他的影响通过他的个性反映出来的“奴性”。
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当时时代的产物。有的讽刺作品,却把“吃了亏还自鸣得意”当为人物的幽默性格来描写,甚至有的专栏幽默故事,还固定要求要把阿Q的这种幽默写到故事作品中去,认为这是中国老百姓的一种特有的个性,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回复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3-01 09:09:10
谢谢尚武老师的评论。祝你创作丰收
回复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3-01 09:10:36
谢谢南尚老师的评论,祝你创作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