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故事】危墟里的老人

编辑推荐 【故事】危墟里的老人


作者:张会 童生,729.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74发表时间:2018-03-11 12:28:12

皑皑白雪混天一色,片片霜叶缀地酷寒。
   雄鸡唱跑舞蝶,地面到处绽放出霜花,增加雪的厚重,更增添十分寒意。
   当太阳懒洋洋探头出来,看到披着银装的小树林通往远处孤独的烟柱之间,蹒跚的身影硬生生在触膝的雪河蹚出一条路来。老妪怀抱几根残枝艰难前行,因为她难以负重了;七十七载岁月河流在她沧桑的面颊上流淌出纵横的沟渠,佝偻的上身压迫双膝前倾。“嘎吱嘎吱嘎吱……”在白色键盘上弹奏出凄苦的乐章。老人逐渐靠近烟柱时,一抹黄色异常显眼;破败的两间土房已经坍塌一半,另一间在微起的风中摇摇欲坠。窗户和门只是框架用塑料膜钉着,染满黑渍的塑料明显老化,透不过一丝光。由于夏季积水侵蚀得糟粕的墙体严重变形,四周的木杆坚强地硬撑着,房山大裂隙钉一大张塑料。脊形的屋顶木棒交错,压制千疮百孔的薄膜。烟筒缠裹着厚厚的塑料,时刻都存在安全隐患。老人在门前停下,用力跺落腿脚上的雪,进屋片刻推门出来又直奔小树林蠕去。
   一辆汽车扬雪而来,停在小树林旁。车门打开,下来两个人截住老人的回路。
   “冰天雪地的哪来强盗?再说我有什么可抢的。”老人先是一怔,这样想着绕开他们。
   “老妈妈,这么冷的天不在屋里呆着,出来干什么?”
   “对呀,这么早在雪中走不嫌冷啊?”两个中年男子追赶上老人问。
   老人止住脚步,大口喘息:“冷也没办法,不捡烧的,屋里太冷。”
   “您家在哪住?”其中一个男子问。
   “就住那。”
   两个人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愕然呆望。
   “嘎吱嘎吱嘎吱嘎吱!”沉重的脚步声又从小树林向破败的茅草屋延伸;这次不是一个人弹奏,又融入了两种旋律。
   虚掩的门被拉开;白色映入眼帘,落在门上的霜蝶纷纷惊落,单从钉在门上的布可以看出,刚扫过不久,布上呈现出光亮的霜冰上留有笤帚的道道划痕。灰暗的屋内随处可见来自外界的幽寒的光;尽管墙上裂隙和房顶的小洞用塑料和棉絮之类塞紧,但还有光线偷渡。聚增的白蝶排列在裂隙两边,煽动晶翅,为数戋戋耐不住寒冷,或飘落墙下、或飘落土炕上、或飘落丁在潮润的地面。炉子像个大烟鬼,有气无力地喷云吐雾,霜蝶误落炉盖上,“滋滋”化作一团团青气瞬间融解在氤氲中。如果挨西墙垒起的炉子旁看不到那一抹潮湿的黄土墙,让人感觉这就是奇寒的雪洞。
   炉火走炕,焦糊的炕革上隆起一床被,颤悠的被子破旧不堪,但很洁净。被子听到开门声,重合处只裂开一点,从里面射出一双复杂的目光,瞳仁懒怠地转动在肿胀地眶内,像似打量来人。与此同时,一阵烟呛的咳声使得耸起的被子垮塌下去。老太太爬至炕上敲打被子,焦急地问:“没……事……吧……?”当又一个咳声响起时,整个屋子顿时被吞没。
   当烟即将完全冲出门的那一刻,一个男子忍受不住不断涌入的寒风,急忙关上门,风虽关入门外,却切断的只是风而已。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两个男子用袖头筑成洪坝抵挡不住决堤的泪水,瑟瑟的身体遮挡住门缝,尽力让屋变得温暖些。
   咳声渐息,老太太下地,撅折树枝,然后用木棍儿划开小炉盖,一股蓝烟喷涌而出,老人急忙添了几根合上盖子。转过身擦拭被烟熏得红肿的眼睛,说:“孩子,你们坐。”
   “我们不坐了。”男子听着被子里传出的“哼哼”声,又一阵酸涩叠加心头,哽咽问:“老妈妈,大爷怎么了?”
   “瘫了,下不了地。”老太太踹折细枝,放在一口小炉锅旁边。
   “你儿女呢?他们怎么不管你呢?”又一个男子
   打量着简陋得只摆一样家具的屋内---纸箱做的碗厨。老人直起腰,“我一儿一女,儿子领媳妇出去打工了,好几年没有音讯啦!女儿家又太困难。”
   两个男子眼神交流,一男子问:“你女儿咋不管你们呢?困难不是理由,你们把她养大成人,她有责任养你们哪?你女儿在哪住?”
   老人略显怅惘,叹道:“女儿家穷,女婿有病,又供孩子上学。头几年把我们接去了,女婿和女儿因我们俩总打架,后来我看不行,女儿太受气。我和老头商量多次,不能因为我们而使女儿家不和,所以,才下定决心的,就这样搬了出来,找到这个远离屯子的安身之处,这房子不知是打鱼还是放牧留下来的破窝棚,对付住吧!虽说冷点,可能遮风挡雨呀!”
   “这不扯呢,怎么住啊?”一个男子对另一个男子说:“炉子烧不进火去,咋烧屋里也热不了,时间长了冻也得冻死?”
   “没事,习惯了。”老太太搓手取暖,然后,十指放在嘴边,哈着气。
   “您这么大岁数了,躲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一个老人都无法生活,大爷又……又……下不来地,真不知你是怎么养活大爷的?”面对男子的问话,老人只回答一句:“靠我这双手。”无需长篇大论,只需一句就够了。短短一句却包含所有的大爱,不离不弃的爱,对儿女宽容的爱,还有理解的爱,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
   两个男子帮老人通透了烟筒和炕,然后帮着打几捆树枝才离开。
   第二天,几辆车找到这日夜不息的烟柱;又过一天,车逐渐多起来。之后两天,无人问津的废墟一下热闹起来,人来车往日夜不息,纯粹旅游胜地,手机摄像头在严酷的寒冬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共 20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个陌生的男人,她心里没有丝毫恐慌,对于一个身无分文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他们跟着老太太来到她借以存身的窝棚,病卧冷炕的老伴在破旧的被子里露出关心的目光。儿子在外打工,女儿生活不易,老人理解孩子们的苦,伟大的爱撑起他们生活的勇气。伟大的爱在冬日里让他们有了温暖的家,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欣赏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8-03-11 12:29:44
  故事感人,不可回避的社会事实,留守老人的问题期待解决。问好老师,期待您更多精彩!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张会        2018-03-12 17:09:42
  惠民政策,情暖人间!好心人不断涌现,爱心随处可见……
   问好老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