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山多娇】拜年,渐行渐远的传统民俗(散文)

精品 【江山多娇】拜年,渐行渐远的传统民俗(散文)


作者:樱雪 进士,9082.9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07发表时间:2018-03-15 11:34:09

【江山多娇】拜年,渐行渐远的传统民俗(散文)
   早些年,不管是哪个小孩,都喜欢跟着大人去拜年。对他们来说,拜年意味着可以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美味,如果运气好的话,还会得来一些压岁钱,因而拜年很得孩子们的喜爱。
   小时候,我经常跟着大人去拜年。平日里,我喜欢睡懒觉,但在年节里,每天都会起个大早,好像生怕自己被搁在家里。天刚麻麻亮,我就一骨碌从暖被窝里爬出来,摇着睡在身旁的母亲的胳膊,问她吃完饭去哪家亲戚拜年。母亲为了逗我,通常都不肯说话,而任由我一遍又一遍地询问,直到我快哭时,母亲才会哈哈一笑,摸着我的后脑勺,告诉我当日要去的亲戚家。
   拜年是有很多讲究的。春节里的那段时间,哪一天该去哪里拜年,有很多说法,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通常来说,大年初一是给同族的长辈拜年,初二是给老丈人拜年,初三是给舅舅家拜年,初四是给姨母家拜年……虽然有点复杂,但曾经的那些年里,我家从来没弄乱、弄错过,而且去不同的人家,带的礼品也有区别。那时候,我还小,根本记不清太多的事,也没有功夫注意那些细节,满脑子都是吃和玩。到我能记事时,对拜年的讲究,才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也晚了许多。因为拜年时的很多讲究,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了。好在,亲戚之间的情感依然亲密。
   去亲戚家拜年,刚刚进门时,就要大喊几声,主要是给主人提醒,让他明白有人来拜年了,紧接着,主人一家就会出门迎接。见面后,先问候几句,主人便会将客人请进屋里喝茶、歇息。平辈之间,只是相互问候就可以的。但要是晚辈给长辈拜年,就不能只是问候了,而要行跪拜礼。通常要在见到长辈的那一刻,就要马上行礼。哪怕是长辈仙逝以后,去他家依然要记得行礼,只不过,那时是站在遗像前行礼的。这个礼数,迄今为止,也没变过,而我也有那样的经历。
   我记得过去到舅舅家拜年时,刚刚到门口,我便会扯开嗓门大喊:“舅舅、舅妈、表哥、表姐,我来给你们拜年啦!”紧接着,耳旁就会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舅舅舅妈一行迅速来到门口,微笑着接过我们带来的礼品,并亲切地邀请我们进屋。到了屋里,要先给早逝的外祖父、外祖母拜年。虽然那时我还小,但这个礼数,我早已懂了。我端端正正地跪在外祖父、外祖母的神位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并奶声奶气地说:“魏爷魏婆(陕西地方俗语,指:外祖父、外祖母),我是你们的外孙子,今天来给你们拜年……”给他们拜过年后,再给舅舅、舅妈拜年。等我们忙完这些,才能去休息,去喝茶,去吃好吃的糖果、点心。虽然我急切吃到香甜可口的点心,但在给早逝的亲人拜年的途中,脑海里并没有多余的念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忘了那些美味。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其中的缘由,那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也懂事了许多,再也不是什么也不懂就知道吃喝玩的傻孩子。
   拜年时,最热闹的,就属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待饭好后,所有人都围坐在一张大桌子上,亲亲热热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享受着亲人相聚时的甜蜜。大人的心里究竟有多么的高兴,通过他们满脸的笑容,就可以看出来。不仅仅是他们,包括所有的小孩,也是乐呵呵的,边吃着香喷喷的美味佳肴,边注视着不断哈哈大笑的大人,心里想着他们为何要笑。亲人相聚,为何总是会笑,这个问题,当年,我没想明白。好在,现如今,我懂了。那时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没有任何的杂质,那是亲人之间的祝福,是全世界最珍贵的财富。任何时候,遇到亲人,心里都是温暖的,就因相遇之际心间滋生的喜悦。
   饭毕,通常情况下,主人并不着急收拾剩下的残羹冷炙,而是坐在一旁和客人说一些闲话,再喝点茶水、吃些点心,然后拉拉家常,直到日头倾斜时,客人就准备离开了。每每这时,主人都会表现出非常不舍的心情,不断劝客人再坐一会儿。有相聚的时候,肯定就有分别的那一刻。见面时,都是高高兴兴的;快要离开之际,心里都有了一些不舍,但主人、客人的脸上依然是满脸的笑容。
   每每从舅舅家离开时,我的心里总会觉得有点痛,好像再也见不到他们似的。不仅仅是我,就连舅舅、舅妈、表哥、表姐也是一样的,他们不断笑着嘱咐我要常来。面对亲人的嘱咐,除了应承,就是点头,我想不出任何的词语,只是不断应着他们。待我骑着自行车离开后,耳旁依然会传来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我不敢回头,因为我怕自己会忍不住落泪,让亲人不能安心,只能任由心间的思念越来越浓,化作一滴又一滴的泪水,顺着脸颊汩汩流淌。不知为何,去亲戚家拜年离开的时候,心里总会觉得很难过。但我知道,那时的难过,并非遇到了多大的困难,而是对亲人的思念所导致的。
   拜年,绝对不是走亲戚那么的简单,那是情感的交流。我们的祖辈就是依靠最原始的你来我往,将亲情维持了下来。拜年,就是促进情感交流的重要时刻。拜年,也不仅仅是对走得近的亲戚,还包括那些平日里不怎么往来的远亲。虽然血缘关系远了些,但无论怎样,那也是有感情的,纵使多年不见,相互见了,也是格外亲热的。当年,我跟着父母去那一类的亲戚家时,他们见了我们,都乐得合不拢嘴。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拜年的民俗依然存在,可却少了很多味道,人与人之间也没有过去那般的亲密了。这是为何呢?我不知道,也想不明白。提起近些年有些老乡去亲戚家拜年,我就觉得很郁闷。他们一天能走完所有的亲戚,用他们的话说,那叫省事、省力。但我却想不通,我认为,与其任务式地去亲戚家拜年,倒不如,干脆一刀两断,省得还要麻烦人跑来跑去的。拜年,就是团聚的日子,就是坐在一起亲切交流,要是都没了交流、没了团聚,拜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还不算最离谱的。过去的很多讲究,都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有在这块黄土地上出现过,就在一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记得几年前,去舅舅家拜年时,我依然要先给外祖父、外祖母上香,可站在旁边的表哥却说了一句令我大吃一惊的话。他说,来拜年的晚辈,除了我之外,再也找不到给逝去的先祖上香的晚辈了。一时间,我有点蒙,脑子里乱哄哄的,眼前浮现出小时候和一帮晚辈跪在一起给祖宗拜年时的场景。我长舒一口气,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将很多无奈永远埋藏在心底。有很多和我同辈的年轻人,已经彻底忘了祖宗,其中也包括部分亲戚。但我却找不出说服他们的理由,或许在他们看来,曾经的那些讲究真的是多余的、没有意义的。而我依然固执地坚持着,试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他们,让他们早一点觉醒。他们究竟会不会觉醒,我说不上来,心里也没谱,但我依然固执地坚守着流传千年的那些传统民俗。
   如今,春节又要来了,我们会再次行走在去亲戚家拜年的路上。当我走在路途,遇到很多匆忙赶路的陌生人时,总会听到很多抱怨话以及有些人的洋洋得意。有的人说如今的拜年显得很多余,有的人说他一天就能走完所有的亲戚,有些跟着大人去拜年的小孩也是噘着嘴显得非常生气……曾经令我们欢欢喜喜的拜年,如今彻底变了模样,这是谁都没有料到的事。这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不知该如何评价,只能默默注视着周遭发生的这一切。或许,我也麻木了,那一类的话,听得多了后,就再也不去想那些想了很久也想不通的问题了。
   近年来,亲戚之间的交情,究竟还剩下多少真诚,我不知道。很多亲戚,看似亲密无间,可遇到困难,或者相处的过程中有了矛盾时,竟然还不如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我无法接受,但却无能为力。而且就连我自己去住在同村的长辈家拜年时,也不断在想,自己这么做,到底有没有意义。随着生活阅历的渐渐加深,对很多不能接受的事,我都看淡了,但唯独拜年,我不敢看淡,因为我害怕自己也会变得忘本。所以,我始终牢记着曾经拜年时的那些往事,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试图在那些陈年往事里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春节过得没意思,再也找不到儿时的年味。不知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在拜年时,究竟还记不记得曾经的那些讲究,有没有感觉到那些传统民俗就在过完一个又一个的春节后渐渐淡了。我们依然行走在拜年的路上,但却少了最珍贵的亲情,就连给长辈拜年也似乎有点多余。

共 32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就回忆起小时候过年时跟随大人去给亲戚拜年的情景。这拜年是很有讲究的,初一给族里长辈拜年,初二老丈人家,初三舅家,初四姨家姑家……虽然有些繁琐,但亲朋好友借此联络了感情,增强了友谊。常年不见的亲人们团聚了,大家在一起感情融洽,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作者细腻的叙述了去舅家拜年的情景,进门先是大声打招呼,提醒主人客人到了,然后给已经过世的魏爷魏婆燃香叩首,以磕响头为最诚至佳,显示出对过失亲人最深切的怀念之情。接着给舅舅舅妈拜年磕头,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吃可口的饭菜,最后离开亲人的不舍令人心里很难过,大家的心彼此更加亲密无间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承几千年的拜年风俗却渐渐的在消失。如今有些年轻人很浮躁,开车一天就把所有的亲戚走个遍,纯粹是在应付这个古老的风俗,更有甚者,竟然想推翻这个千年的风俗。这风俗是传承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尊老爱幼不可丢弃的美德,是感恩社会感恩师长感恩生命的重要仪式。尽管有人对此颇有微词,但作者依然风雨不避的坚持着、固守着这一传统美德。读罢这篇散文,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忧虑感,为渐渐消失的民俗民风而忧虑不安。作者以笔为旗,振臂高呼,传统美德不可丢!作品结构完美,文笔犀利,语言精练,以淳朴的故事凝炼出经典的疾呼,发人深省,令人反思,推荐阅读,共赏佳作。【丁香编辑:乔山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1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老翁        2018-03-16 08:18:51
  记得几年前,去舅舅家拜年……这一段落是画龙点睛之笔,另老翁感动!欣赏老师佳作,握手问好!
一个喜爱文字的糟老头,总想用文字留着过往的时光。
回复21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6 08:25:24
  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阅读拙作并留评。那时,我心里的确很难过,满肚子的话,却说不出来,而且我也很郁闷,不知该如何说服他人,也不知该怎么说服自己。感谢老师点评,祝好。
22 楼        文友:老翁        2018-03-16 10:13:13
  大实话却紧扣主题,更彰显文笔的厚重!
一个喜爱文字的糟老头,总想用文字留着过往的时光。
回复22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6 10:58:32
  写文章,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说大话、说虚话,一定要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才行。感谢老师鼓励,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佳作连连。。
2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8-03-16 21:07:08
  现在年味淡了,很多地方对拜年也省略了,动不动来个微信拜年,电话拜年,祖宗三代也不祭拜了。老师的描述很确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23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7 13:13:57
  感谢枫叶老师的准确点评。目前的拜年,的确少了很多滋味,这个现象,非常可怕。不敢想象具体的后果,希望人们能够早日醒悟,重新重视传统民俗。感谢老师鼓励,问好。
24 楼        文友:闰土        2018-03-18 01:14:42
  细细品读,深感老师文笔老辣,描写朴实细腻,老师把即将流失的礼仪又重新搬了回来,通过一系列的拜年等等,追忆了过去这些宝贵的东西,让下一代去继承,去回味。全篇紧扣主题,画面感极强,语言精练,地气十足,闰土点赞学习了。
回复24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8 08:11:41
  感谢乡党老师在百忙之中阅读拙作并留评。拜年时的民俗,传承并发展千年,到如今,很多都在渐渐淡化,这是很不好的现象,但愿能有人重视啊。感谢老师点评。周末愉快。
25 楼        文友:娇娇        2018-03-18 14:37:08
  祝贺雪哥作品加精!真棒!加油!期待更多佳作!
娇娇
回复25 楼        文友:樱雪        2018-03-18 14:52:42
  谢谢鼓励,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加油,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感谢相逢,祝周末愉快、天天开心。
共 25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