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活着(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活着(散文)


作者:高生龙 布衣,26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5发表时间:2018-03-25 14:27:56

活着
  
   老人山,是我家老屋斜旁边的一座山。不出庄门也能看的见。那时,别人问起我是那个村社的,我便不加思索地告诉他们“‘老人头’斜下方那家”。
   “老人头”的形成有一个很凄美的故事……。
   三月,故乡漫野清香,燕语送枕。大通河新水翻浪,岸畔柳舞蹁跹。老人山依旧默默的矗立着,凝望着。
   自从小儿子去找扔下一只宠物狗的儿媳,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老两口时常把小儿子挂在嘴边,也只有说到小儿子,老人家会立刻满面春风,喜笑颜开。
   七十多岁的二老相依相伴着,宠物狗早已长的失宠了,倦缩在庄门外。一身纯白染上了乡土,时常眯着眼从卷毛的缝隙中视探着村落的变化,它的思绪怎么都飞不出大山,忆起出生地的情景。二老的大儿子五十多岁了,孤身一人一直奔波在邻村他乡,用几个小钱踉踉跄跄的维持着几乎快要倒蹋的庄门。那年那月,他去邻省牧区为一家人放牧,时间很久才能回来看看二老。次年端午前后,大儿子带着他放牧时谈来的老婆和孩子来看二老了。牧区的生活虽给他一些安慰和稳定,但两位高龄老人成了他的牵挂。人过中年,合一家庭,实数不易,许多的负累不是生活,而是一家人的磨合。尽孝,以及在别人屋檐下用一种男人的身份为他人筑墙铺瓦后的低下。还有想回自家看望一眼老人请示时的无奈。这一切成了他痛苦的根源。那年夏日,柳绿花红,看过二老微醉的他,在回去的路上再也没有起来。
   “毛线总在细处断”当大儿去逝哪会,小儿子已离开人世两年多了。在去打工寻妻的时候因高原反应而病逝他乡。庄人亲戚们因考虑到二老年岁已高而没有告知二老。都说去了国外打工,一时半会无法回来。
   那年夏日老奶奶滩成了一堆,狗儿成了她唯一的陪伴。院墙快倒了,屋子也是,满面的皱纹倒在了眼里。加老伴病逝,这个家的天塌了,重重的压在了老奶奶身上。不敢相信,不敢直视。这瘦弱年迈的身子用什么勇气扛起一切。她的内心会有多么复杂;小儿子对他而言有多重;不知他每日里会盼几次孩儿。
   望着老人山,我不知所言,这样的现实掩盖了那个凄美的故事。和妻子几次去看老人家,每次她都泪流满面,对着我的耳朵哽咽着说:“军儿去国外了,挣了好多钱,也讨到了媳妇,他回来的快了!”我的心攒的生疼,我们为什么要瞒着他,骗着她呢?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当她也要离开人世的时侯,她会带着怎样的思念和牵挂而离去?我没有办法想象,只是一大口一大口的吞着泪水。这是他最疼最小的孩子。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水泥森林拔地而起,家是社会永恒的主题。一幢幢高楼分隔出无数个家庭。人们日夜奔劳都在构筑自己的家院。曾和老人的大儿子喧过一次,他说:“骑着驴儿放牛娃,养哈个头牛着干啥?放哈亲娘着气受哈,只为了私心着活哈”。
   思儿化山凝视远方的老人。山形,怎么都压不过活着。
   活着,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种方式活着。

共 11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句话说得好,死了容易,活着难。是的活着不易。生活事业重重大山压的人喘不上气。老人山下的老夫妻养育了二个儿子,大儿子为人放牧,到了五十几岁才在牧场找了一房婆姨。但是生活在牧场与老家的夹缝下,让他不知所然。最后病逝他乡。老人家牵挂的二儿子成了老两口的精神支柱,成了老两口活着的理由。但是二儿子其实早就死在寻找妻子的路上。村里人没有告诉二老。二老活着还有个盼头,有点希望,才有活着的动力和勇气。散文语言流畅布局合理感悟人生不易。不错推荐阅读!【责编:一飞冲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飞冲天        2018-03-25 14:28:34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
朋友,我在江南烟雨等你来!
2 楼        文友:一飞冲天        2018-03-25 14:28:59
  活着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
朋友,我在江南烟雨等你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