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一个语文老师的题外话(随笔)

精品 【流年】一个语文老师的题外话(随笔)


作者:风为衣兮 秀才,184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23发表时间:2018-04-06 10:48:31
摘要:我今天要讨论的是一个纯属跑题的话——《一个语文老师的题外话》。

【流年】一个语文老师的题外话(随笔) 我今天要讨论的是一个纯属跑题的话——《一个语文老师的题外话》。
   不错,我是一个语文老师。在一个天天皆语文、人人会语文的宏大背景里,我的语文内功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索性来谈一点题外的话。
   我曾经读到过一段文字: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我是一个充满梦想和激情的老师,那么我的学生自然也就会充满梦想和激情,这,就从根本上完成了一件大事。为此,我很注重我的身心状态,务必使之端庄明亮,热情洋溢:我以为这会比我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受用。
   生活本就是一种大语文,过一世生活便是做一世文章,完美生活应该具备上乘文章所具备的一切美点。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如是说。
   我就很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语文化,这能让我常常保持激情和梦想。为此我不断读书和写作——
   读书是个好东西。我在自己的一篇《旧的新》的散文中,就这样描述过:有的人,一向时不见,再出来时,人还是那个人,却不见半点烟火旧色,只有一种你说不出来的新,一种流露在举手投足上的、风神气韵上的,别样的新,温润得如玉生烟一般,仿佛他在深山老林里禅修了多日,得了天地灵气似的。原来,他只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只喜欢在时间的流里,截取一段飞白来,供自己阅读。喜欢读书的人,就有这般除旧焕新的本事……我的业余时间大多是读书。中外大部头的小说,古今小篇幅的美文,经久不息地看。家里的书柜有一面墙,日常订阅的杂志有《散文》《小说月报》。每天必读的是新闻、人民日报评论,交叉读的唐诗宋词、《菜根谭》《易经》以及蒙田、培根、房龙等人的随笔等。一天不读书就会心慌。作家曹文轩说:中国作家输给世界上其他一些作家,就输在读书上,他说,你不阅读如何发现经验?你不阅读哪有生活的艳丽?你不阅读哪来的申辩能力,你不阅读哪来的想象能力?我想拥有生活的艳丽和不竭的想象,所以我得听曹先生的话。
   读书不容易,写东西更要命。很少有人天生爱写东西,这需要意气和理念。我对我的学生们说,如果你不想三百六十五天回想起来都如同一天,不想生活过得眉目不清混沌一片,不想感觉迟钝心灵粗糙的话,那么,你就多写字:写日记,写周记,搞创作,写诗,写小说,写戏剧。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近来透露,高中语文课程将会有颠覆性的变化,务必倡导学生搞文学创作,模仿写诗,写散文,写戏剧。他解释说,这是一种必要的审美教育。这何止是对学生说的话,更是对我们每一位语文中人说的话。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自己都不能提笔写点东西,是不好意思对外宣称自己是语文老师的。先不论自己写得好与不好,能提笔写就是对语文的一种尊重和承诺。我已坚持写字多年。不管写得好不好,不断写,不断观察与思考,不断感受与表达的习惯从来不丢。每天写日记,经常写随笔,长年写文章。至今写成的散文、小说、杂文、诗歌等已有近两百篇。其中一些还在《散文选刊》《雨花石》《中学语文园地》等期刊上发表。一些在论坛上加精并计酬。在市妇联举办的“我爱我家”征文大赛和县工会举办的“全民读书”征文大赛中,我分别以一篇《我家大头》《旧的新》拔得头筹。各发了奖金五百元,也算一点意外之喜。
   为了常葆激情和梦想,我还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审美意义上的老师。
   我从来不认为当老师就是一场苦情戏。就必得跟愁眉苦脸,疲惫不堪,没有休息,没有娱乐挂钩。相反,我认为,一个生活有情趣有品质的老师,给予学生的影响会更健康更深远。
   我曾在不同场合听过不同的人说我们高中的女教师,说我们高中女教师与小学、初中女教师相比,总是显得憔悴,疲惫,没有一种奕奕的神采。这固然跟我们的担子有关,但更与我们的理念、心态有关。我觉得作为我们老师,尤其是语文女教师,优雅,知性,焕发,应该是我们赋予语文最好的形象。
   我们生命都只有一回。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只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把握住这个根本,我们才不至于舍本逐末,急功近利。
   我就会常常想着法子让自己过得美滋滋。
   我会隔三岔五安排自己去看电影,来把握各种理念各种艺术各种技术的前沿;
   我会定期或不定期安排自己去旅游,兑现自己“身和心必有一个在路上”的理念;
   我会主动参加赛车骑行队,在周边乡镇奋力骑行的同时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会不断地快走和跑动,努力让自己身体更健康,形体更美好,避免做油腻拖沓的中年人;
   我会穿上各种旗袍,并且能让穿旗袍成为生活的常态,从而保持一种古典韵味,让自己更有书卷气;
   我会在学校成立读书小社,发动一些读书爱好者,与我一起读书,一起行走。我的读书社至今已办五年,从乐天社到青藤社到沉香社,社名的更变可看出我理念的更变。我的读书小社也是我的一个生活创意:我们平常每个月安排一个人主持读书,不定期举办专家讲座,每个季度还组织一次采风,采风之后大家编辑图文,以供回味和涵咏。
   会玩,玩得兴致勃勃,玩得有品有味,试想,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又如何不是春风满面,美好动人呢?古话说得好: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老师自己的身心是阳光的,是爽朗的,是有趣的,那么她生成的课堂是不是更生机,更饱满,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呢?这样是不是比一个老师天天苦着脸,愁着眉,粗着声,吼着嗓,让学生读写,让学生背书,让学生作文,更有人情味和语文味呢?
   为了常葆梦想和激情,建设好家庭这一点也不能忽视。
   我从来不认为老师搞好教学就应该怠慢家庭,忽视孩子,甚至节省该去陪伴父母、该去教养孩子的时间。我也很不乐意听到讲一个老师的事迹时,首先就讲她因为教学,父母病了她都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成绩落下了,她都没有精力去辅导;而且爱人为了支持她的工作,还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牺牲了本该属于两个人的欢娱的时间。如果一个人的教学沦于这个份上,那么这种教学传播的肯定不是“人”学,而是“神”学。中华文化历来崇尚以人为本,崇尚一个“和”字,就是告诫我们做事要合乎人情人理,要讲究一种平衡美,而不能形而上地走极端。走极端就难免扭曲,难免短视,对学生影响肯定会不好。
   我们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庭,本身就能让我们朝气蓬勃,从而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家庭合欢、夫妻恩爱,便是给予学生最美的散文;我们孝敬老人、照顾家人便是给予学生最真的记叙文;我们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好,便是给予学生最有说服力的议论文。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老师赢得了很多场高考,培养出了很多尖子生,但却最终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老师的教学到底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呢?答案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去思考、去掂量。
   不管怎样,我始终认为,一个家庭和谐向上的老师,她对待学生也必定是和风细雨,并为之计深远的。她肯定不会暴躁,不会功利,更不会偏激。她教出来的学生也必定会身心和谐极富生长力。譬如,我的一个学生下晚自习后,发现我的爱人经常在路灯下等我,接我,后来这个学生就对我说,徐老师,您爱人对您可真好,看着都幸福咧……我相信,这个学生成家以后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会爱护家人的人,这可比他语文考了多少分更重要。我们有些学生,在现代浮躁的社会里,备受父母争吵出轨乃至离异的打击,导致他们不相信家庭不相信婚姻,心情悲观,态度消极。而我们语文老师,如果能在践行中国传统美德上给予学生更多良性的影响,这是不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语文做功呢?我的女儿,我们从来就不因工作而忽视对她的教育,我们总是细心耐心地引导她,尤其在读书写字方面,对她多有要求。后来女儿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又如愿以偿地申请到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生。试想,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更能激励自己教的学生呢?
   我一直以为,我所教过的学生,并不一定会在高考分数上反应出来有多么拔尖,但一定是语文素养比较纯正良好的学生,这正如很多作家在做自己的文章编成的阅读题时,其得分往往还不如一个中等生一样,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因为,语文素养很多是考不出来的。这届学生高三毕业,一个考上武汉大学的叫李苗的学生送我一碗青莲,并附上一句话: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第一次听到“先生”这个称呼,心里沉静了很久。至今这个孩子都还在跟我交流她读书的情况,包括她读到的好文,好句,时不时用微信发给我。她告诉我,她在大学都没有放弃过读书写东西,还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我相信她以后也一定会成长为一个过一世生活,做一世文章的人,这就够了。
   以上纯属跑题,惟有最后一句是正题,那就是:祝我们语文老师都幸福快乐!祝我们的语文教育更和谐美满!

共 35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教育随笔《一个语文老师的题外话》,名曰“题外”,实在“题内”,实际上是在高度关注语文教育以及语文教师的灵魂锤炼与品质锻造。身为高中语文老师,在作者看来,应该“很努力地让自己的生活语文化”。为了让自己常常保持语文教师的激情和梦想,为了让自己成为阳光、爽朗、有趣的语文老师,作者好读书、爱写作,热爱生活,努力做一个审美意义上的老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从不怠慢家庭、忽视孩子,也并不节省陪伴父母与教养孩子的时间,而是尽一切可能建设好家庭,乃至最终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人格品质无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风向标。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并不看重自己的语文教学能让孩子们在高考分数上有多么拔尖,而是十分注重自身的优雅、知性与焕发,并藉此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纯正良好的语文素养,更影响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与生活品位。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显然,作者一贯秉承陶行知先生的教诲,是以更大维度的语文教育观在实施自己的语文教学,而这,远要比一个老师天天苦着脸,愁着眉,粗着声,吼着嗓,让学生读写,让学生背书,让学生作文,更有人情味和语文味。也许正是因为作者为莘莘学子树立了可供学习的楷模,那么,一位名叫李苗的学生将自己的老师称为“先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应该是学生对老师宏大语文教育观的礼敬,更是学生对老师崇高品格的礼敬!纵观全文,主旨明确,条分缕析,层次清晰,语言凝练流畅,将一个关乎语文教育的课题阐释得深入浅出又富有理趣,予人以深刻启迪。感谢作者赐稿流年,一篇精彩的教育随笔,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041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8-04-06 10:59:02
  很巧,小编也是一名语文教师,通过编读老师的这篇教育随笔自己也深受教益。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方面,我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更加注重其人文性。当然,从文字中也可以看得出,老师知性、优雅,喜欢思考,生活更是多姿多彩。“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您这么一位优秀的同行骄傲,也为老师点一个大大的赞!
思绪飞扬淡墨痕
2 楼        文友:风为衣兮        2018-04-06 12:53:15
  感谢墨痕老师精彩而精到的点评!写得这么长,这么细,这么用心,真让人心生敬意和感动!
活着,留点痕迹,如此而已。
3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8-04-06 15:02:46
  徐老师客气了。您的文字一经发到我的朋友圈,立即引起热议。可见,徐老师的观点与见地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共鸣!
思绪飞扬淡墨痕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8-04-06 20:29:03
  欢迎老朋友,向两位语文老师致敬。顺祝春日安好。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