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今夜没有爱情(小说)

精品 【流年】今夜没有爱情(小说)


作者:圣手书生 童生,647.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50发表时间:2018-04-18 17:28:59

【流年】今夜没有爱情(小说)
   (男):久闻妹妹一枝花,
   日织绫罗夜织纱,
   一日织得两匹布,
   哪个不想妹成家。
   (女):去年同哥吃杯茶,
   香到今年八月八。
   不信哥到妹家看,
   床头开的茉莉花。
  
   自从那次军民联欢活动后,麦解放便与这群年轻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军队与地方青年彼此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尤其是高玉涵和蓝筱翠这两个堪称是山沟里的金凤凰,她俩对这个文质彬彬的解放军战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麦解放不同于其他人只在形式上走走过场,他一有空闲就来这里帮她们干农活,让她们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所以每逢他在场,这里的气氛便分外活跃。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这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姓麦,名叫解放,是部队的宣传干事,于是她们干脆地去掉前面一个字,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字,直接称他为解放军同志,下地掰苞谷多半是女人的活路,但是只要是解放军同志在场,她们干活的劲头就空前高涨。
   麦解放对掰苞谷这份活并不陌生,因为他成长的那座城市(入伍前那只能是乡村)离他现在这个地方不远,虽然隔着省份,却也算是近邻。只要她们在干活时放声歌唱,他就情不自禁地蹲下身作记录,不管是对山歌,还是秦腔清唱。在他看来那都是无价之宝。麦解放对秦腔的钟爱对民歌民谣的执著,就是从那时埋下的种子。
   同时他还埋藏着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高玉涵和蓝莜翠,这两个女人在他眼里都是那么完美,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各有风韵、各有所长,不分伯仲难以取舍。回到营房他就经常做梦,梦见自己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身边同时拥有了两个娇娘。
   但是,当他睁开两眼,美丽的梦想便会被无情的现实击破,他为自己有着这么荒唐的念头而惶恐,也为自己隐藏着这么龌龃的心事而自责,这种责难一直折磨到他在退伍前,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如果在两者之间只能有一种选择的话,那么高玉涵更适合于他,凭感觉高玉涵更倾心于他,高玉涵虽然体弱多病,但是她的家庭条件能允许他们在一起,高玉涵父母健在,哥嫂成家,她是一个快乐的鸟儿,可以自由飞翔,无牵无挂。
   相比之下,蓝筱翠的家境就有些不幸了,蓝筱翠自幼父母双亡,哥嫂在附近一座煤米发生坍塌事故中同时遇难,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要靠蓝筱翠抚养,蓝筱翠就是在这种身不由己的情况下,又当爹又当妈,抚养两个侄儿长大,等到他们双双结婚生子后,自己也就人老珠黄了。更不幸的是,已经成家立业的侄儿侄媳,随着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反倒把她当作负担,时不时流露出对她的厌恶和不满,特别是两家针对她的赡养问题发生争执时,动辄指桑骂槐,犹把她扫地出门而后快……
  
   十五
   坐在西去的列车上,当翠姑将这段往事讲给老费时,老费就有些愤愤不平,说:既然是两只白眼狼,你还那么牵挂他们作什么?不如打道回府,过好我们自己的小日子。翠姑理解老费的心情,但是老费却摸不透翠姑的想法:唉!常言说,世上只有瓜恋子,哪有子恋瓜的,我放弃自己的幸福生活,含辛茹苦,将他俩抚养成人,能一下子舍得下吗?再说我还要面对蓝家的列祖列宗和哥嫂的在天之灵哪。你想,我父母去世的早,当初要不是哥嫂我能有今天吗?老费听翠姑这么说就默然无语,心里便有了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事实上,老费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一下车就发现侄儿侄媳早在车站里迎候着,在见到翠姑的那一瞬间,侄儿眼里分明还含着泪光,侄媳们看见老费手里提着两大包,亢奋的脸上立马就笑成了两朵花,她们争先恐后地抢着拎着,嘴里也是姑长姑短地叫着,那股热情劲儿让老费很感动。
   当初,让翠姑去麦教授家里,实际上是麦子一手操纵的。那时候,肖曼云死心蹋地要下海去开办圣.玛利亚美容美发会所,跟教授闹的水火不容,最后干脆离家出走,形成了与教授分居的事实。教授年经大了,且身患多种疾病,麦子居住的波斯湾公寓隔教授这里又有两站路的距离,麦子担心一旦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高玉涵在世的时候,翠姑每隔两年就来一次,一次就住上十天半月的。麦子打小就喜欢翠姑,喜欢听她讲大山里的故事,喜欢听她唱歌。在她眼里,翠姑是那种最善解人意最通情达理的好人,她总是脚不住、手不停地帮忙料理家务,那时麦子还小,教授整天忙得不落屋,高玉涵弱不禁风的身子都需要人照顾,翠姑的到来无异于雪中送炭,翠姑一走她们一家人都有些不习惯,总觉得像少点什么。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肖曼云走进麦家才得以改观。后来肖曼云也离开麦家了,这个家才又恢复到从前的那种局面。
   麦教授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忙,可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实在太差,麦子离开艺校后受聘于一所职业中等专科学校主抓教管,经常出外交流学习,确实分身无术,再说她也有自己的家,还有一个孩子,她指望不上西门望月为她分担什么,看见教授的生活日渐邋遢,便提出了上述想法。
   教授当时没有表态,他等待着,等待着肖曼云因为没有资金、场地、过硬的社会关系,下海碰一鼻子灰后就会回心转意、安分守己。然而肖曼云没有回头是岸的迹象,她在西门望月的支持下反倒把圣.玛利亚发展壮大了,西门望月这个驴日的坏杂种是有意从中使坏,肖曼云竟心甘情愿地跟着他瞎折腾,一想到这事,教授就气不打一处出,他要报复肖曼云这个不知好歹的女人,于是就义无返顾地去安康找到翠姑。
   教授去安康的目的不单是要做给肖曼云看,他还想重温若干年前的那场美梦,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当翠姑将她固守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处女之身以抛掷一注的气概献给麦教授时,麦教授并没有找到他在高玉涵身上的那种感觉,他们的第一次做爱是以失败而告终。
  
   十六
   躺在病床上,教授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回忆,这一病让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自己确实已经老了,是该彻底退下去的年龄了。人老了,总爱咀嚼过去的岁月,这是人一生开始要走下坡路的前奏。也是谁也违背不了的自然规律,这些天教授回想最多的就是他的部队的那段经历和他身边的第一个女人。
   教授服役的那支部队驻扎在安康市郊的那一大片崇山峻岭中,这儿离市区并不太远,应该属于城乡结合部,因为都是山脉,只有一条公路通向部队营房,那时候,人们的战备意识都比较浓,所以部队驻扎在高玉涵所处的这个山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的。
   教授第一次去高玉涵家,接待他的就是高玉涵的父亲,这是一个清瘦洁净、超凡脱俗的老人。听高玉涵说过,老人一辈子不嗜烟酒,却独独钟情于女儿的茶,这就是老人的与众不同之处,麦解放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就托负回山东老家探亲的战友,从泰山顶上捎来几盒女儿茶,作为第一次拜访老人的见面礼。
   老人对这位年轻军人造访并不感到意外,他很热情地将麦解放让进客房,交谈中,教授才了解到老人在解放前后曾是闻名陕甘的响当当的人物,他六岁进入梨园,师从秦腔名旦萧玉玲,先学旦角,后攻小生,走南闯北、纵横千里。那时只要提起秦剧高老板高叫天的名字谁人不知?老人说,他给爱女取上“玉涵”这个名字实际是为了纪念那位秦腔名伶萧玉玲的。可见老人也是用心良苦啊。
   麦解放恍然大悟,难怪高玉涵唱得那么好一口秦腔,原来却是家门嫡传,至于后来,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老人突然归隐山林,闭门不出,彻底与秦腔绝了缘,这个谜底教授却始终不得而知。后来教授曾试图从高玉涵这里打开缺口,但高玉涵半真半假,欲盖弥彰说:这是老人的一个秘密,就像他一辈子只珍爱女儿茶一样,你就不必再深究了吧。
   那天的造访令麦解放终身难忘,他有幸品尝了老人亲手泡制的女儿茶,当那袅袅娉娉轻烟飘进他的眼前,但见水色清澈剔透,叶芽娇嫩碧绿,茶气清苦中伴有些许银杏的清香。慢品细啜,感觉颇为清和柔淡,似两三过水后的龙井,但内透青草绿叶的新鲜与雨后山川松林之气,轻饮一口,满嘴飘香,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悠长……那是教授这一辈子喝到最好的茶了,以后教授出差也曾买过几回女儿茶,并模枋老人的手法,可折腾来折腾去却总也达不到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来。
   教授与高玉涵婚后不久,老人就无疾而终。多少年过去了,但是瞑瞑中教授总是觉得那是老人为他设置的一个仙境,让他感悟人生,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该得到的总会得到,该放弃的就要学会放弃……教授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在临走的时候,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把与他几乎相伴一生的胡琴很慎重的赠给了他,并用秦腔剧中的道白说:相公才貌双全,人品厚道,老夫就把小女玉涵的终身托负于你了……
  
   十七
   历时三天的乡镇特色文艺汇演终于落下帷幕,西门望月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当最后的一场演出息鼓告罄,西门望月感到从未有过的疲惫席卷全身,西门望月累了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那个曾经温暖的家,想起麦子和娜娜,尽管在文艺活动期间,肖曼云曾多次打电话说,张五一直等在圣.玛利亚茶楼要找他讨个说法,但是西门望月在剧终人散后,还是回到了波斯湾,回到了他的家。
   西门望月自从当上群艺馆分管文艺的副馆长兼艺校校长后,回家的时间就愈来愈少了。起初,因为娜娜小,西门望月每天应酬不管多晚,还是回家过夜。麦子说:这个家就像是西门望月的旅馆,只是在睡觉的时候,西门望月才会想到它。麦子说这话的时候他们之间还没有走到感情的边沿,还有很多共同的语言,西门望月听后她就那么报之一笑。但是后来,后来西门望月又投资入股圣玛.利亚茶楼,在肖曼云精力不济的时候,他还得参与茶楼的管理,茶楼的生意一般都是夜间发生的,在那样的场所,那样的氛围中难免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故事,何况还有欣然,那个早在艺校里就和他有过皮肉之亲的嫩芽儿与他朝夕相处,不是说丢开就能丢开的。自那以后,位于波斯湾他和麦子共同筑造的家,对于西门望月来说,就只有其名而无其实了。
   西门望月和自己的那个家产生的距离,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与麦子对西门望月的日渐冷漠和放任自流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是她不能理解西门望月整天在外究竟忙些什么?夫妻之间缺乏勾通。二是西门望月总是半夜三更回来,这让麦子很脑火,她总是以怕吵醒孩子为由,拒绝他上床。西门望月也懒得解释,总是一声不吭地睡在客厅的沙发上,天不亮就走了。很多时候,西门望月是否真的回来过连麦子自己都不清楚。反正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久而久之,距离越拉越远,交流越来越少。西门望月对回家也就无所谓了。
   西门望月突然想到要回家并不是心血来潮,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家的概念还是比较重的,只是近年来,麦子一直对他不冷不热、不温不火,让他有些心灰意冷。他们俩的结合跟所有人经历一样,从初恋到热恋,从结婚到生子,不同的是,随着西门望月职务的变更,他们之间的话由多变少,到最后根本就无话可说了,西门望月仔细分析了形成这种僵局的始末,可能还是源于娜娜进了幼儿园,麦子吵着要回艺校工作,西门望月坚决不同意,说:孩子早晚接送总得有人照顾,再说艺校那份薪水对家里来说也无足轻重,这或多或少还是伤害了麦子的自尊,两口子为此吵了几回,西门望月就是不让步,麦子最后只得托同学关系重新找到一份工作,从而就形成了他们长期冷战的局面。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还是因为有了圣.玛利亚茶楼,有了欣然,西门望月在家得不到的东西,恰好在欣然这里得到弥补,这种弥补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多多益善的,尤其是像西门望月这样的风流才子。应该说,西门望月和欣然实际上都是在逢场作戏,都是为了填补感情的空虚。但是干柴遇烈火就会燃烧这是一个颠朴不灭的自然规律。欣然是有性生活经历的,张五又远隔千里之外,既然她曾经与西门望月有过燃烧的经历,就不可能无故地熄灭,这为他们这段畸形情感的疯长找到了最好的注脚。
  
   十八
   西门望月终于在自家的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他觉得还是躺在自家的床上睡的踏实,睡的滋润。床上散发着麦子的体味,西门望月贪婪地嗅着,一下子就找到了家的感觉。
   国庆节的长假,因为教授的突然病倒就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娜娜是在教授病倒的第二天就被肖曼云接走的,麦子也是从这一天起一直呆在医院里作陪护,这个家这几天实际上就没有人来过,差不多是一座空穴,到处都是娜娜扔下的玩具和来不及清洗的衣物。这种凌乱就让西门望月想到所谓的家还是需要人来支撑的,否则就不称其为家了。
   西门望月顾不得收拾,他匆匆地洗了把脸,就赶着去医院。通过这些天的折腾,让他知道了没有家的滋味,也知道疲劳的滋味了。他得去医院换下陪护的妻子,让她也在家里好好地睡上一觉。他刚才在床上醒来的时候,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一番反省,他觉得自己确实有些过份,有些对不住麦子。特别是和欣然的这一段不明不白的交往,从感情上说是他背叛了妻子。虽然他始终认为麦子也应对此负点责任,但她还是忠于自己的,忠于这个家庭的。

共 29343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今夜没有爱情》是一部没有爱情的爱情小说。小说的主人公,麦解放,也就是麦教授的人生经历,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明显的标记,可以是职务,也可以是相伴人的流转,或者说人生领悟。当一切都顺着他期许或者不愿意发生的情节发展着,看着这一切的麦教授,突然看透了人生。他的妻子高玉涵,女佣翠姑,知己肖曼云,女儿麦子,女婿西门望月,欣然,张五,老费等人互相衔接联系,织就一张缜密的网,每一个人都困在网中,不知未来在何方。当突发的事件袭来,人性被一举一动彰显无疑,曾经纠结的,突然就释然了,曾经想到会紧握的,也会自然而然地放手了。就这样,今夜没有爱情,就如此,回归最初,寻根寻本。小说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进行情节流转,人物的依次出场,带着一种宿命,更有一种必然而然。当一切归于平静,才会发现,有的人出现过,是那么及时,有的人离开了,又是那么不能挽留。这许就是爱情背后的真实,就是生存的意义。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20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8-04-18 17:29:18
  感谢老师支持流年,祝福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圣手书生        2018-04-18 18:52:42
  谢谢编辑老师推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