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一壶细沙,静数岁月(散文)
时间像极了一把蒲扇,岁月更像一壶细沙,不论五彩纷呈、抑或迷茫蹉跎,我们总是在慨叹时间过得太快,总在惆怅日子过得太匆匆。曾经青涩而朝气蓬勃的少年,在自己都还没有适应之前,早已变成了一位满脸红尘的叔叔;那个当年花儿一样,十八岁的姑娘,总是不承认自己的眼角早已有了妩媚妖娆的鱼尾纹。但,不论心态上是否接受,这一盘沙漏,早就已经过半,此皆因流年所致,正所谓滚滚红尘。
我总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和友人掰扯,我哪里是年近不惑的人?我不是才大学毕业没多久吗?可是静下心来想想,顿时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这些时间都去哪儿了?我记忆中的自己才二十多岁,可如今我明明已年近不惑,这十多年都是怎么溜走的?太快太快……
前几日,三五位大学挚友在千里之外的城市中,相隔十二年后,首次相聚了。
那日我出差在沪,夜里八九点,我身穿背心,懒散地斜靠在酒店的床头发呆。突然,手机铃声急匆匆响起来,拿起看,正是久未联系的一休。一休,是我大学同班的挚友,云南丽江之畔的水灵女子,也是当时我们班里最俏皮的女生,因其长得小巧,且快言快语中总带有浓重的南方口音,让我们这些北方人听着却也颇有韵味。于是,不知哪位同学给其取名“一休”,至今,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她的真名。
看到一休打来的视频电话,我欣然接起,想好了,先要好好骂这个没良心的女人,从来不联系我。可是,还没顾上我说哈,视频里面歇斯底里的吼声,瞬间几乎让我的手机喇叭崩溃。画面中有一休,还有当时我们最要好的两位兄弟,也是我的老乡,更是我们当时的同窗。因大家平日都只是偶尔微信聊聊,从来没有视频见过面,突如其来的这种“会面”,却让我刚才激动万分的心情,停顿了好久。画面中的一休,倒是没有任何变化,还是那个娃娃脸,“嬉皮笑脸”地冲着手机喊:“举哥,举哥,你这背心太性感……”,随后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笑声。镜头摇摇晃晃马上转到了另一边,一位油光满面的“大叔”赫然上镜,两只眼睛“小气”得几乎看不到了,那一颦一笑间,我立刻认出,此人,正是当年最爱“欺负”我,也是关系最好的铁瓷——“老头儿”。老头儿的这个名字,是我“赐”他的,其实当年给他取这个名儿,原因有二,其一当然是以貌取人,当年这兄弟也就二十出头,但是却长着一副超过实际年龄的老成样,说得直白点就是长得老;其二,主要因这位仁兄还总是故作深沉,给人表面看上去有种饱经世事的感觉,因此,就顺口给起了个“老头儿”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从此在整个学院流传开来。其实后来熟悉了才知道,他看上去那种深沉是装的,私下里比谁都闷骚,后来我们关系最好,可能臭味相投用在此处最合适不过。对于老头儿的记忆,首先该是喝酒了,我大学里唯一喝醉的一次,就是被他拉下水的;其次算是“通宵”,“通宵”在当年网吧盛行的年代里,是大家都明白的一个词儿,即去网吧通宵上网,那时候,大学门口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网吧,一般晚上六七点开始到早上六七点,属于“包夜计费”,因此比白天按小时计费便宜很多,这位仁兄在我记忆中,有过连续三四天的“通宵”,无奈白天上课总要应付点名,他也只能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我印象中,这仁兄直到毕业,好像连五十音图也写不全!然而我们却是好兄弟。
老头儿的两只小眼睛透过眼镜片儿,眯眯地瞅着手机,似乎在端详那一头的我,嘴里念叨着那些年一直骂我的那句话……我似乎看到了老头儿与而今年龄不相仿的调皮和幼稚,以调侃做问候,许久,我不禁思考,这兄弟,真的成熟了……
随后手机又被摇摇晃晃,镜头前一个油光锃亮的大光头赫然出现。我不禁大喊一声:“哎呀我去,超哥你的头发去哪儿了?”对面超哥只是冲着镜头笑,不经意间,摸了摸自己光光的脑袋瓜。
超,网名唐朝,记忆中的烟神,无奈这兄弟虽然看似“不务正业”,整日间一根烟不离手,但是,实际在学业上却聪明出奇,因此大学期间,他的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让人妒忌又无可奈何,只能抱怨“苍天瞎眼”,竟然眷顾了这样一位烟雾缭绕的“泼皮”。超兄大学那时,其实尚且有三五黑发遮住头皮的,但不知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而今竟然一“丝”不挂,赤裸裸,让人脸红……
与三位挚友视频来去,三分乱侃却七分同窗真情,聊了三四十分钟后,互道安,切断。
挂掉电话后,我起身坐到电脑前,端杯喝口茶水。这种难得一遇的相聚,让我有种神清气爽的痛快感,然而更多的,准确讲是一种感慨,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慨。也许是我过于感性吧,在看到当年青涩的挚友们,如今或者容颜已变,或者语言之间,透露出一种想遮掩、却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深沉和忧郁。理性讲,这都是自然的,或者是注定的,这是一种好事,或者只能认为是一件好事吧,但是这种成熟和深沉,却是用这十几年的生命换来的,这代价实在太大。
我总是喜欢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安安静静地回忆自己的过往,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之为“怀旧”。其实,我认为更多的是、对自我人生过往旅途的一种回放,这种称呼显得更为贴切,至少听上去不是那么伤感。假若将日历往回翻十年,那年那个春回大地的季节、那时那刻满地鲜花的城市,我一手提着自己仅有的一包家当,一手拉着自己年方二十二岁的恋人,满目懵懂地闯入到了一个我完全没有到过的城市,翌日清晨,走在举目无亲的城市大街上,我显得那么孤独而可怜,像极了一篇被西北风吹落而飘摇零落他乡的杨树叶子,寻觅着自己的落脚点。十年最美好的岁月,这个过程而今想来,有时候感觉太过匆匆,快得让人有点窒息,恍然之间,十年之后的今天,我已不再有那时那日的彷徨与忐忑,曾经这个对我而言完全陌生的城市,恰似我的故乡一样,变得如今在我眼中如此美丽而温存。虽然我同时送走了最美的十年生命,幸好,而今想来,我没有白白浪费这最美的年华。但是反过来细思之间,却又觉得这段时间,太过漫长,漫长得让人无法忍受,在最难熬的那些天,我独自一人盯着电脑,翻译三十四份专业技术文件;在最难熬的那几十分钟,我站在几十号领导和客户面前做现场直译;在最难熬的十秒钟里,我为一个词儿的发音卡壳,面临被人当众嘲笑;更是在最煎熬的那几日里,我为了筹措房子的首付而心急如焚,丢弃颜面……这些时刻,或者时日,在那分那秒里,都是那么漫长的煎熬!直至今日想起,总还让我不寒而栗。但是,这些都过去了,且完美地过去了,我想,在我今后的人生里,永远不会再有诸如此类的困境与窘迫。人,生而矛盾,况我本就凡夫俗子而已。今日我想,也许正是受益于那些漫长的煎熬时刻,使得今天的我,纵有风云突起,亦可淡定从容地应付。
看到十多年前那些青涩的挚友们,在手机视频中谈笑风云中不时流露出的深沉与忧郁,想起自己这段不短不长的“历史”,使得自己而今笃定而从容。在年近不惑之前、在此时此刻,我寻思着“生命”这两个字的分量,似乎看到了一个甲子之后的自己,以及这帮挚友。也许那时,我们和每日过往街头看到的、那些晒着太阳的老人如出一辙,满目沧桑、沉默寡言;也许我们,还会和自己今日的父母一样,满脸皱纹、双鬓霜白。但是我想,在我这个年龄,是该试着去理解“沉默”和“皱纹”这两个词儿了。每一秒的沉默中,都压着饱满的岁月;每一道皱纹里,都装着满满的人生。
岁月,将一个粉嘟嘟的孩儿,最终磨成一片斑驳的树皮。不论繁花似锦、还是平淡如水,终点都将回归苍老和沉默。那么,既然如此,我想,我会试着多去丰富自己中年的这段人生,以求在一个甲子之后,我满脸的皱纹里,不仅仅是一道道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