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平凡人生】这片土地的陌生人(征文·散文) ——与农民工唠嗑的感受
四月的季节,桃花盛开。天气逐渐暖和起来,借家里更换塑料窗户的机会,想把室内粉刷一遍,新春到来之际,也来个旧貌换新颜啊!
装潢公司安排一对中年夫妻来干活。45、46岁左右的样子,男的姓张,个子不高,胖胖的很结实。女的小巧玲珑,登高作业非常灵活。我在家里一直配合他们工作,一会搬家具,一会递抹布……也忙个不亦乐乎。我和他们渐渐熟悉起来,开始唠起了家常。原来张师傅夫妻二人是安徽省安庆市的农村人。来沈阳打工快20多年了,赶上改革开放好年头,经过多年的拼搏在沈阳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小轿车……听起来让人十分羡慕。
我认真地听他们的讲解,忙问:你们进城后家在农村土地怎么办?张师傅笑着说:原来土地政策30年不变,现在又延期了30年,出来打工土地交给合作社管理,每年还能拿到租地的费用。我们真是得感谢习主席给我们农民新的好政策啊!话语中不断流露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他还告诉我,村里人多地少,年轻人基本都出来打工了,过去他们是贫困村,现在变成富裕村了。过去小伙找不着对象,现在很多姑娘都争着抢着想嫁到我们村。家家盖起来三层小楼,户户都有小汽车……每家收入100万元是少数,300万、400万那是常见。他的堂哥在武汉卖包子有三个连锁店,每年营业收入400万,你信不信?他的胞弟就是沈阳这家装潢公司的总监。我惊呆了……讲到这里,张师傅脸庞流露出一种自豪感与幸福感。
我心里仿佛看到了农村改革开放40年来,欣欣向荣景象,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啊。蓝天白云下,溪流碧草间,崭露出幢幢农民儿女的豪宅。乡间通途上,行驶着农民儿女的奔驰、宝马。多少曾荒落的乡村变成富丽的村镇,多少曾经羞涩的脸上,现在呈现着欢乐和幸福,多少曾坎坷,茫然的农家儿女,现在成为企业家,致富领头人……
张师傅还说,就是路途远,要不我开车去我们家乡看看!我连声道谢。
张师傅还饶有兴趣地说,现在农村的柏油路一直修到村里。每年过春节回家,都把小汽车从沈阳开到家门口。每次回家探望老人、亲戚朋友都要消费三到四万元……啊,让我吃惊了,听到这里让我感动不已,望着他那的脸上沾满点点的白灰,我也跟着他们一起幸福地乐了起来!
张师傅还激动地对我说,我们虽然富起来,但总像缺点什么……我只上小学四年级就出来打工了,媳妇家里困难没有上过学,在工作和生活上渐渐地感受到没有文化的心酸。下决心培养自己儿子,不能再让下一代再受没有文化之苦。现在儿子已经上大四了,今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就要毕业了。这是我们的家族第一个大学生,爷爷高兴得好几天没有睡着觉……看到他那激动地样子,我也十分感动,农民兄弟在物资生活满足后,他们在精神上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啊!新一代农民在新时代里茁壮成长,我们真是为他们点个大大的赞!
室外桃花红艳艳,那扑满而来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它似乎在告诉人们,新的时代改革春风又来了……我想张师傅的家乡变化不正是千百万农村家庭变化中的一个缩影吗?习近平同志那句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好像在耳边回响!一张改革开放脱贫的农村蓝图是那么美好那么辉煌地展现在我面前,让人心醉啊!
我在想,新时代农民工进城不是陌生人,而是家里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