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浔笙桥
又是一个雨天。这场大雨,已经下了近半月了。水漫上了小道,植物淹死,粮食匮乏,民饥地荒。
南浔揉着眉头,望着窗外,屋檐的雨源源不断地淌着。北方正在交战,那里旱灾,南方又恰逢涝灾,半年前递上的奏折,也迟迟未批,天高皇帝远,大概当今圣上是顾不上这里了,怎么办呢……
不觉间出了家门,兜兜转转走了好远,踏上了桥,却见迎面走来一道红色倩影,好美的姑娘。
“这大雨天的,姑娘怎的出了门,天寒,少吹点风。”
“公子不知有何忧,若是无忧,又何在此?”
“还不是这雨,下个没完,民不聊生,唉,作孽啊。”
“这雨该下完了吧,这几天应该会停吧。应该多延几条河流,免得下次又遇上天灾,无可奈何。”
“这倒不失未一个好主意,恕我冒昧,敢问姑娘何名?在下西门·南浔。”
“无姓,单名笙桥。”
“姑娘好名字!”
……
“公子,这座桥,也叫笙桥。”
雨停,晴初。
该修的修,该补的补,本就不富的小城,也毁的差不多了,更加的贫穷。恰逢边境战胜,圣上的奏折也下来了,白银千两,供以修缮,虽不多,但也不少。
又踏上那桥,红衣姑娘在那头,他在这头。
“姑娘怎的又在此地?”
“自是缘分,得不到的求不得,该遇到的离不了。”
“这里挺美。”
“是啊。”
……
二十载春秋一晃而过,这城在他的带领下越走越远,越发的繁荣富庶,再无往日平寒,但这城最古老的建筑就剩那座桥了——笙桥。
可这桥如今却不得不拆,河流改道,那早已成为平地,要修的新河也修好了,阻拦了五年,如今中心发展,地方也被这桥挡了,要绕路很远,平民们早已颇有怨言。
又踏上桥,无言,还是那个姑娘,在对面,一袭红衣,如烈火一般。
“这桥要拆了。”
“必须吗?”
“嗯,也没多大点事。”
“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只有拆了这,城才会更繁荣。”
“可是,这有我们的回忆啊。”
“我……无能为力。”
“拆吧,你走吧。”
“我……唉。”
我转身离去,却听不见那姑娘喃喃:“这座桥,就是笙桥啊。”
桥断,魂灭,一切为虚无。
南浔再归,却不见那姑娘。那姑娘曾站的地方,有一页生宣:“这座桥,就是笙桥啊。”
雨下,风吹。湿了红衣,乱了青丝。你可知,那日我未出口的话却是:“我带你走可好?”
凄美凄惋凄苦,一切皆为过眼云烟。
欣喜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