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PK大奖赛”】回家的路有多远(散文)
作者:红叶摇秋风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7303发表时间:2018-06-03 11:45:56
摘要:列车行驶在故乡的山峦,我的思绪早已飞向那个山梁。列车上,我靠着车窗轻声哼着《回家的路》,心像一只欢快的鸟儿飞出胸膛,在青山绿水间自由飞翔……
列车行驶在故乡的山峦,我的思绪早已飞向了那个山梁。靠着车窗轻声哼着《回家的路》,我的心就像一只欢快的鸟儿飞出了胸膛,在青山绿水间自由飞翔……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回到家了,我急切地推开了家门,只见父亲正在门道里抽着烟。父亲看到我猛一惊,手中的烟落在了地上。“你怎么回来了?”父亲满脸的惊喜、疑问。我每次回家都是应母亲的电话而回的,父亲总会站在路口翘首等着我,母亲总会在厨房忙碌着。这次我出差顺路回了家,没有提前给父母打招呼。
“老俞,寒儿回来啦!”父亲冲着里屋喊了一声,然后攥着我的手反复问:“你怎么回来了?”“你怎么回来了?”父亲的眼里有一种亮光,像火一样灼痛了我,“你妈说她想你了,这几天一直让我给你打电话。”我拉着父亲的手往客厅走,当要进母亲的卧室时,父亲用另一只手拦住我,急切地说:“你累了,先坐客厅歇会儿,你妈就出来了。”随后,父亲冲着房门叫母亲快出来。父亲边给我倒水,边问我身体怎样,工作怎样,孩子怎样,晨怎样……
母亲推开了房门走出来,一缕夕阳从客厅窗户斜照在母亲的一缕白发上,像刀光,刺得我眼睛酸酸的。我叫了一声妈,走上前抱了母亲一下。母亲说:“你爸说他想你了,这几天一直让我给你打电话。”母亲踮着脚尖用手抚摸着我的脸说:“怎么又瘦了?“然后又使劲踮了踮脚尖,摸了摸我的头顶。从我记忆起,母亲给我最多的动作就是伸手摸我的头顶,由蹲着摸到弯着腰摸,再后来是站着摸,现在要费劲踮起脚尖了。
我只顾和母亲说话了,没有注意父亲什么时候出去的。父亲推着自行车回来了,我问了声:“爸,你干啥去了?”父亲没有说话,从自行车上取下几个塑料袋笑呵呵地走进客厅,是鲜鲜的樱桃、西瓜、草莓、菠萝。以往每次回家客厅都摆满了时令水果,我心里说,父母终于知道善待自己了。现在才明白,每次的水果都是为我而特意准备的,我心里一阵酸涩。父母退休工资七千多,足够他们花了,可他们就是舍不得花,省吃俭用,就连用电用水都很节俭,洗菜的水留着浇花,浇衣的水留着洗拖把,家里的物件用了二十多年了,被父亲补修了多次。去年父亲和母亲去深圳,我和弟弟趁机把旧家具全部换新了,本想给父母一个惊喜,没想到气得父亲一周不和弟弟说话。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似乎融入到了父亲的血液和骨髓里。
但是父亲对我和对赡养的一位老人却是那样的大方花钱,父亲像儿子一样长期默默赡养老人的事,我是从报纸上知道的,这让我一直感动,为伟大的父亲感到骄傲!
父亲切好了西瓜放在茶几上,父亲和母亲同时拿一牙西瓜递给了我,我像个听话的调皮的孩子,一手接一块,左边咬一口,右边咬一口。父亲眯着眼睛问:“甜吗?”母亲微笑着问:“甜吗?”我做了怪脸说:“不甜!”父亲尝了一口,笑了,母亲尝了一口,也笑了……
幸福与甜蜜在客厅弥漫着,这时一股焦味突然袭来,母亲惊慌失色地跑进卧室,父亲也跟着跑了进去。“快端盆水!”母亲喊着,我和父亲不假思索听从命令手忙脚乱地端来水向冒烟起火的床上浇去。母亲站在床头吓得发抖,喃喃自语:“唉,差点闯大祸了……”
床上的毛巾被为什么能起火,我满脸惊诧。我再三追问父亲,父亲才说母亲去年被撞伤后右腿一直疼痛。母亲不知道从哪里讨得一个偏方,用艾火温灸治好,今天她点燃艾草正在温灸时,我突然回家了,母亲急忙取下温灸罐灭了艾火,没想到火没灭彻底。听完父亲的叙述,我的心比母亲的腿还痛!他们报喜不报忧,身体有病也自己硬扛着。我给晨打了电话,让他联系红会骨科医院。母亲坚持说“没事的”,然后还把右腿使劲抬起来给我说:“已经不痛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了。我抱着母亲叫了一声“妈……”泪水已盈满眼眶……
母亲让父亲把我闺房的褥子拿到二楼去晾晒一会儿,我搀扶着母亲也上了二楼。二楼一片绿意盎然,杏树、桃树长得枝叶繁茂,葱笼的绿叶下已挂满了珍珠般的果子。两棵树的中间是一片菜地,好多菜我都叫不出名字。母亲指着给我一一介绍:“这是海白菜,这是油麦菜,这是豆王,这是西红柿苗……”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父亲和母亲推着自行车从二里地外一袋袋取回泥土,培植了一块四季葱郁的菜地,种下新鲜的生态疏菜,种下生活的情趣和恩爱。
半夜睡来,我发现父母房间还亮着微弱的灯光,隐约传来父母的谈话。
“明天早上给娃做啥饭?”父亲问。
“带娃去吃羊肉泡。”
“娃在省城,啥羊肉泡没吃过。”
“娃最爱吃荠荠菜包子,槐花稀饭,槐花疙瘩,现在这两样都没了。”
“……”
我回到房间躺在床上,一遍遍回味着父母的话,怎么也睡不着。我一年很少回家,没车时常借口坐车不方便,有车后周末却去了附近的地方游玩,回家的路也只有过年时才能想起。母亲常常以荠荠菜、槐花、香椿的名义叫我回家,我嘴里答应着,心里却迟迟没有迈上回家的路。时间久了,母亲就把时令野菜做成包子、做成菜疙瘩,让父亲坐火车或长途汽车送给我……
后半夜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我枕着雨声吮吸着泥土和菜的清新,甜甜地进入梦乡。清晨醒来,我拉开窗帘,雨后的彩霞扑面而来,阳光灿灿的斜斜的,透过干净的窗玻璃映射在我凉意的身上,喜欢雨后这样的风景,很温馨,很柔美。
我走出房间,看到客厅茶几上母亲留的一个纸条:“寒儿,早饭豆腐脑和地软包子在锅里热着。”父母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出门锻炼身体,七点半左右就回来了,这会儿怎么还没回来?我顾自吃着早餐,不时地盯着大门看着。
我来到二楼父亲的书房,书桌了除了文房四宝以外,正中摆着一个相框,是父亲去春和小妹在小妹任教的大学校院竹林里照的。小妹去年六月份去了国外深造,快一年了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今年春节全家人团圆就差小妹一个人,最爱小妹的母亲不时地偷偷抹泪,自言自语:“我给平儿打手机咋就打不通……”小妹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事业心很强,没出国前在大学任教也只有过年才回家看父母一次,很少住一个晚上,用小妹的话说时间就是生命,要拼命学习,要拼命工作,如今她如愿以偿站在了象牙塔的顶端。
我站在晨光中远眺着,细风在阳光的金弦上弹着悠扬的旋律,山峦、高楼、树木构成了一幅朦胧如诗的画卷。远处父亲和母亲并排走着,母亲手里拿着一个铁铲,父亲手里拎着一个大包,我急奔下楼跑出了大门……
中午母亲把早上和父亲挖的野菜给我蒸了一笼野菜疙瘩,包了一锅野菜饺子。我吃着,心里有甜有涩。母亲坐在我跟前一直笑着,父亲坐在我跟前一直笑着。我要走了,父亲说:“再住一个晚上吧!”眼里满是期待。
“你老糊涂了,娃要上班啊!”母亲催我快走,却一直拉着我的手不放。“我一定两个月回来一次!”我曾许诺一个月回家一次,却没有做到。今天我又给了父母一个承诺,感觉有些苍白,回家这条路并不长,为什么却走得很难?
父亲和母亲要送我到火车站,我不让他们送,叫了一个出租车十几分钟就到了火车站。半个小时后,我站在检票进站的队伍中缓缓移动着,蓦然转头,发现侯车室外的大玻璃上贴着两张脸,目光四处搜寻着。我惊喜地抬起手臂,使劲地向那张玻璃挥动着,眼泪夺眶而出……
【编者按】非常精彩的抒情散文!眼泪从第一段开始就想奔出眼眶,不争气的鼻子也在不停的唏嘘。一篇两千余言的散文,我竟读了一个多小时,有些地方反复的读。妻子坐在身边笑我傻,说:“读篇文章用那样,一会儿笑,一会儿抹眼泪。”随手从茶几上抽出纸巾,“快,把眼泪鼻涕擦擦。”遵从妻言,笑呵呵地接过纸巾修饰了一下自己。点支烟,一边抽一边陷入深思。文章的语言美、细节美、情节美、结构美,在这篇精美的散文里那是自然的,不细述。值得特别深思的,是它的寓意美。亲情是永远写不完的话题,亲情是永远我们要写的话题。在这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凑的今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如何衔接这种亲情,如何是亲情爆发出美丽光艳的火花,去温馨温暖父母,去温馨温暖子女,一直是难以解决的话题,回家的路究竟有多远?父母的为子女、甚至为社会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坚韧不屈精神、乐观向上精神、勇于担当精神,透过精美的文字,从一个一个独特有思想光辉的细节里,璀璨处父亲伟大的身影、伟大的声音,母亲伟大的身影、伟大的声音。不需要刻意雕琢的豪言壮语,只是摘取生活中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父亲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已经栩栩如生地屹立在读者面前。透过那浓浓的泪如酒的细节,让读者品味出伟大的时代中华家庭美德精髓。绝美佳作,倾情推荐赏读!【编辑:大地琴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6070025】

11 楼 文友:
风萧萧易水寒 2018-06-03 21:30:31
久久沉浸在文字里,回味文章中的温馨美好,爱与幸福。爱贯穿在整篇文章里。父母的相亲相爱。父亲赡养老人无私的爱。父母对儿女的想念与疼爱。每一种爱都让人感动;每读一遍文章都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回家的路有多远,这是作者表达的对父母的惦念与愧疚。与父母的短暂相聚,享受着无限的疼爱。当因自己的生活与事业,与父母的又一次分别,父母的相送让作者又一次感动。爱使回家的路不再遥远。美好而深情的文字令人感动。精彩的文字寓意深长。问候红叶老师,敬茶!祝夏安。
回复
11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4 11:12:00
感谢风萧萧老师精准独到点评!一路走来,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很感动!真诚说声谢谢!感恩相遇!
12 楼 文友:
临沟听雨 2018-06-03 23:10:42
那年,春节晚会的一首《常回家看看》流行全中国,唱出了我们多少人的心声,但是我们总会以工作忙碌为借口,回家也有次数。我们父母需要不仅是物质,最主要是精神陪伴。红叶老师这篇文章写出父母对儿女最无私的爱。文章中父母的语言都是最真实朴实,真是这些最朴实的语言,让我们看到父母的儿子无限宽容和博爱。文章中人物,情景描写细节描写都很精彩。儿女即使长大成人,在父母母亲心理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她们心中永远都有个牵挂。实质我个人觉得抒情散文和小说没有本质区别,红叶老师这篇文章已经将散文和小说很好柔和在一起,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富有立体感。我个人感觉,文章不足之处内在形象很到位,外在形象有点不足,我是在师傅面前班门弄斧,说的不一定对,有时间我们探讨
回复
12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4 11:13:58
感谢听雨老师中肯点评!文字路上一起努力,一起加油!一路走来,收获太多感动,只能说声谢谢!
13 楼 文友:
上大人孔乙己 2018-06-04 11:10:20
表扬的话不说了,因为前边说了很多,只说一个不足的地方。作者应该备注一下“地软”,很少人知道“地软”是什么,“地软”在文章中出现,并不只是一道简单的家乡美食,而是寓意着父母的爱。地软是地衣的俗称,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真菌和蓝藻组合的有机体,大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要求新鲜空气,因此,在人口稠密的工业城市附近,见不到地衣。地衣一般生长慢,但可以忍受长期干旱,干旱时休眠,雨后恢复生长,因此,可以生长峭壁、岩石、树皮或沙漠地上。地衣营养价值较高,内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且钙含量之高是蔬菜中少见的。因为地衣目前无法人工栽培,且每一片地衣都很小,它们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采集地衣全靠人工捡拾,非常辛苦,父母给孩子做的“地软”包子,浓缩的都是父母的深爱。
回复
13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4 16:46:50
谢谢上乙老师精心留评鼓励!给老师敬茶!在我的故乡,春天雨后苜蓿地里和柴草堎坎都会有,一般春雨停后就会去捡拾,回来后可以现做现吃,也以洗净晒干存放起来,吃时再用水泡软,随吃随用。响过春雷后的地软就很少有人捡拾了,这时的地软就不太好吃了!
14 楼 文友:
嫦娥奔月 2018-06-04 11:22:10
《回家的路有多远》,我一边仔细阅读老师的文章,一边思考: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我被老师满含深情的文章感动着,反思着。文章极具画面感:慈祥的父母,温馨的家。文中的父母就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呵护着子女,给子女无微不至的爱。作者也道出了无数游子的无奈:思乡念家在路上。尽管如此,我们的父母却从不抱怨,并倾尽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照顾我们的生活。文章从归心似箭的心情起笔,然后再详细叙述回到家的点点滴滴:父母见到我的惊喜,似有隐情的不安,准备“我”爱吃的时令水果,晾晒被褥,,商议给“我”做啥饭,亲自出门挖野菜做“我”爱吃的野菜疙瘩,野菜饺子,悄悄地跟送到火车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令读者潸然泪下。整篇文章构思精妙,文笔细腻,细节描写逼真。母亲为了不让“我”担心,隐瞒病情,床单着火的情节催人泪崩。读着老师的文章,我感觉像回家了一样。我每次回家,爸妈总是高兴的眉开眼笑,做我最喜爱吃的饭菜,嘱托我安心工作,不用担心他们,常常是生病也不告诉我。“可怜天下父母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美最温暖的爱。孩子就像父母手里的风筝,父母希望孩子飞得更高更远,但是他们手里那根牵挂线始终都不会断。正像作者在结尾写的一段话:“父亲和母亲要送我到火车站,我不让他们送,叫一个出租车十几分钟就到了火车站。半个小时后我站在检票进站的队伍中缓缓移动,蓦然回首发展候车室的大玻璃上贴着两张脸,目光四处搜寻。我惊喜地抬起手臂,使劲地向那张玻璃挥动着,眼泪夺眶而出。”此时此刻,我早已泪流满面。被作者温馨的故事感动,被作者流畅的文章感动。我也总想着为父母写点文字,不为歌颂,只为慰藉自己漂泊的心,温暖世间父母的爱。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老师的人品,文品,作品堪称楷模,老师的作品将照亮我们回家的路,回来的路从此不再遥远,
回复
14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4 16:50:46
感谢嫦娥老师感人至深的精彩点评!我一连读了几遍,心中涌动着暖意,眼里涌动着热泪。我找不到妥帖的词语表达此刻的心情,只能隔屏真诚道声谢谢!谢谢老师真情真诚用心点评!文字路上相遇真好!
15 楼 文友:
远方的呼唤 2018-06-04 17:01:08
读红叶老师这篇爱意浓浓、温馨柔美的文字,我不禁想起了歌曲《父亲》和《烛光里的妈妈》,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恩情是“寸草心”、“三春晖”远远不能报答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感恩行孝要及时,“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读老师含情脉脉、力透纸背的亲情文章,我不禁为之动容: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求回报,对子女的牵挂令人心痛,父母在,家就在,读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瞬间勾起了我回家看望父母的冲动;心有同感,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我内心总有一种急切和激动,父母健在,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多尽孝,少留遗憾!无论岁月如何变幻,亲情是永远的话题,亘古不变,愿父母健康长寿,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回复
15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5 06:00:37
感谢远方老师真情深刻的点评!给老师敬茶。父母的爱是唯一不要求回报的爱,他们对儿女最大的期望就是安康,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对于父母,我最多的是愧疚!
16 楼 文友:
可美 2018-06-04 21:45:28
读着读着眼泪就出来了。回家的路有多远?更多时候是我们忘记了这条路,多么善良的父母,多么可亲的女儿,多么融洽的两代人,不禁让人羡慕!母亲蹲着摸我,弯着摸我,站着摸我,到踮起脚尖摸我……我们长高了,母亲却矮了!姐姐好幸福!好幸福!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一份让人羡慕的亲情!
与文字的缘分写不尽说不完,慢慢地,慢慢地,把你暖在心中……
回复
16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5 06:03:27
妹妹来了!我激动得想哭。热情拥抱妹妹!记不清多久没有在这里与妹妹见面了,特别想念!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是我永远幸福的回忆!
17 楼 文友:
风中歌者 2018-06-05 00:28:16
红叶老师好!
几天来,红叶老师的散文我一遍又一遍的读,但我一次又一次的放下笔,我不敢跟平,我也无法跟评!回家的路有多远?象一个硕大的问号久久悬在我的心头使我一次又一次陷入沉思和发呆。回家探望双亲本是一件喜庆而又欢快的事情而作却巧妙地用句反问“回家的路有多远?”做为文章的标题,喜庆中带着内疚和自责,作者在问着自己也在问着每一个因忙碌而忽略父母的子女,同时她又在暗中提醒着自己,提醒着每一个四处漂泊的游子,提醒着整个社会关爱双亲、关爱空巢老人。本文起点高定位准,谈笑间理论着人间孝道传播着社会正能量,这是我钦佩作者行笔的精妙之一。
这是篇散文,但这又是一篇歌颂父母、歌颂退休老人生活俭朴、甘发余热的优美赞歌,这一点作者安排的恰到好处,作者没有花丽的词语,不显山不露水,虽一笔捎带却使父亲勤劳俭朴的品德闪闪生辉,父母退休工资七千多、足够花了,可他们没有随便花,出入带步仍然是那架旧自行车,以往每次回家客厅都摆满了时令水果,可不是善待他们自己而是招待心中最牵挂的儿女。此刻谁能不会酸?作者把父母节俭的生活习惯写到细微渗透在字里行间,洗菜水留着浇花、洗衣水留着涮拖把,二十多年的家用物件多次修补,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似乎融入父母的血液和骨髓,为了在阳台上种菜,他们从二里外用自行车一袋一袋取回泥土,“他们不是在种莱是在种着生活的情趣和恩爱”多么催人奋进语言,读到此处谁能不眼眶湿润啊!,更让人感动的是父亲象儿子样长期默默无闻地赡养着一位孤寡老人而母亲腿病却舍不得花钱用偏方艾疚,谁能不为这样父亲感到骄傲?
整篇文章作者情感丰富、构思精细,用简单、平常的对话一次次刺痛读者闷,通篇作者仅仅把写作的空间定格在自家客厅和二楼闺房,活动时间从夕阳斜照在母亲白发上到第二天中午,作者在这小空间短时段内却洋洋洒洒如倒珍珠般地分享着家的温馨,缠缠绵绵情话般的说道着人间亲情。换句话说,作者从推门进屋的那一刻到站在检票台上她的思绪和感触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她对父母的细微观察一刻也没停止过,她不愿放过与父母相处的一分秒,以至于半夜醒来还在听父母谈论着明天你最爱吃的早餐。回家一趟多少次泪水盈满眼眶,但最后还是夺眼而出而收笔!我不仅为作者的行笔、思路布局精妙而感叹更为作者的善良心细、敬老孝道、戴德感恩而叫好!读此文我已觉与朱自清的《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之感。大赞,敬茶!
回复
17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5 06:11:39
感谢风中老师用心真诚的独到点评!能得到老师这么长的点评,激动万分!一遍又一遍读着老师的点评,感动着陶醉着!今天早上能收到这样的喜悦与惊喜,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感恩网络相识相遇!除了说声谢谢,唯有珍惜!
18 楼 文友:
天龙 2018-06-07 23:18:01
祝贺红叶真情美文加精!精彩继续哦!
回复
18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8 21:23:21
感谢天龙老师费心修改!给老师敬茶。
19 楼 文友:
阿巧 2018-06-08 00:30:00
祝贺红叶老师美文加精!精彩继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
19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8 21:23:54
感谢阿巧老师一路鼓励!给老师敬茶。
20 楼 文友:
大地琴韵 2018-06-08 08:04:16
祝贺佳作获精!期盼精美佳作继续分享。夏安远握!
回复
20 楼 文友:
红叶摇秋风 2018-06-08 21:24:52
感谢大地老师!红豆里有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给老师敬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