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诗经》之风(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诗经》之风(随笔)


作者:柴湿燃 秀才,1800.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0发表时间:2018-06-03 20:41:56


   唐人孔颖达解释“风马牛不相及”,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古人所谓“风骚”是《离骚》的“骚”中有令马不得安宁的蚤一样的东西;风字中也有具有神秘力量的“虫”,这是风具有无形感召之力的原因。“天一生水,水生万物”,水尚有形,风之妙更在于其无形,《诗经》有《国风》,风行大地无孔不入,所以认为孔子删定《诗经》的作用是用来“风化”,那就比用于“教化”的《论语》更有用,更重要了。孔子是否删定过《诗经》值得怀疑,曲黎敏的《詩經:越古老,越美好》中说“生存之道的要点,不在于下政令,严管教,而最好是‘美教化,移风俗’。美教化;移风俗,是在潜移默化中改良人性”,教化服务于风俗。所以《诗经》对于当今社会,则有“唤醒现代人沉睡的诗性和情感”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失去的一切在这里寻找。”这话虽然有点过分,但当我们觉得生命的方向有所偏离而迷茫的时候,也许就应该回到源头去重新汲取营养,重新获取新的力量了,《诗经》正是开放于我们民族文化初创期最绚丽的精神花朵,对于今天和未来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而诗如果失去了一份天真烂漫,也就味同嚼蜡了。
   “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美育,远比德育重要。因为美育源于天性。”对于这样一部被历代解说者解说了无数次的古典来说,做出新的解释确实也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说:“诗可以怨”,又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管君子能不能怨,也不管怨和愠的不同,受挫的生活中自然要怨,君子也难免。还有如“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之事,卫道的朱熹都解释说是:“预计将及公子同归,而远其父母为悲也。”将女子的屈辱的伤悲只解释为被抢后离父母远了,岂不是也太为权贵们的恶行做帮凶了。
   以《诗经》第一篇的《关雎》而言,就产生过不少不同的理解。《汉书.杜钦传》说:周道衰微是《关雎》产生的时代背景,这首诗是为讽谏周康王耽于女色、不能早朝而作的。昌邑王刘贺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又被霍光废黜后,追究刘贺身边大臣没有劝谏的责任时,不见有为刘贺讲书的王式有谏书,王式的回答是:“诗三百篇,篇篇是谏书。”人家不愿听谏言有啥办法?《毛诗》又说是“后妃之德”;到了宋朝在朱熹那里则变为,“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盖指文王也。”现代则有人认为只是民间的爱情诗,《关雎》属于国风,是从民间采风而来的,民间日常虽然不能像王公那样享受“钟鼓乐之”的待遇,但也不能排除有一定地位者婚礼上用一下的可能性。所以可以推测,那是一首婚礼上唱的诗歌。你爱唱歌我爱诗,诗歌的磁场里有许多不宜直言,没有把握是否真能给对方带来幸福,也不知道能否包容对方的一切,于是祝福的诗歌里充满了韵外之意的含蓄之美。曲黎敏认为“在无常的世界里,能有一段时间把情感固定在某人身上,真是一件值得庆幸和讚美的事情。”而撇开那些令人生厌的说教,有一段时间,从《诗经》的“风”中得到某些美感与领悟,也是一件值得庆幸和赞美的事情。

共 11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唐人孔颖达解释“风马牛不相及”,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古人所谓“风骚”是《离骚》的“骚”中有令马不得安宁的蚤一样的东西;风字中也有具有神秘力量的“虫”,这是风具有无形感召之力的原因。“天一生水,水生万物”,水尚有形,风之妙更在于其无形,《诗经》有《国风》,风行大地无孔不入,民间日常虽然不能像王公那样享受“钟鼓乐之”的待遇,但也不能排除有一定地位者婚礼上用一下的可能性。所以可以推测,那是一首婚礼上唱的诗歌。作者对《诗经》研究十分透彻,论据强烈有力。民间很多场合都在应用《诗经》,从《诗经》的“风”中得到某些美感与领悟,也是一件值得庆幸和赞美的事情。《诗经》本来就是来源于民间的作品。推荐阅读【编辑:湘西古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湘西古痴        2018-06-03 20:42:27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丹枫,期待精彩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