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文竹(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文竹(散文)


作者:陈友 童生,84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6发表时间:2018-06-07 12:11:59


   一
   青松,因其坚贞高洁的禀赋,几千年以来都被人们所推崇。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直接就把松柏当成了修养身性、磨炼意志的楷模。人们描绘青松的形象是“翔鳞乘空”、“欲附云汉”,是“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陈毅元帅也有赞美青松的著名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等到雪化时。
   万古常青的松又是吉祥的象征,比如松鹤延年、不老松等等吉祥语都离不开“松”。
   文竹,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别称就叫“云松”。
   云松云松,就是像云一样飘逸、像松一样挺拔;飘逸脱俗,挺拔高雅,那就是文竹。
  
   二
   我曾经养过文竹,那还是5·12汶川大地震之前的事。因病从铁路筑路工地回到地方,一个人守着小门面过日子,母亲就给送来一盆文竹。那盆文竹十分茂盛,说是一盆,还真有脸盆那么大的一团。
   于是那盆文竹就陪伴在了我的左右。累了,就上上下下观赏它以养眼,若有高兴的事也与它相分享;最爱它每年春天都要发出新枝的样子,于是就想到“春来发几枝”的诗句。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春来发几枝”,被古人称作是在“岁擢笋以成干,进德也。”
   脸盆大的那盆文竹没有逃过地震的灾难,它被废墟带走了,成了我今生抹不去的忧伤。
   我现在阳台栏杆外放置的这盆文竹只有小碗那么大一团,是搬进廉租房时购买的。
   因为知道文竹好养,即不畏风寒也十分耐旱,加之阳台置办了一些花卉;文竹又不开花,也没有芳香。惭惭地,似乎就冷落了它。
   今年开春,我一如既往地等着看“春来发几枝”。左等右等,文竹却怎么都没有“发几枝”的动静,到了五月,我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于是开始着急,小心地给它添水灌溉,并且还施上了“有机”肥料。那是在榨油厂购买的油枯,据说是花卉植物们最好的肥料了。平时我是绝不轻易给植物们上肥料的,我要它们都能在相对自然的“常态”条件下生长。
   可惜这盆文竹到底还是没有救过来,死去了。
   我沮丧地给死去的文竹做着最后一次的修枝。剪去枯枝,望着花盆里僵硬、板结的泥土发呆;可能这是花盆太小,容泥少,泥土缺乏营养的缘故吧!
   我习惯性地给花盆再次浇足了水,算是给盆里曾经的生命送行。就这样,一盆陪伴了我近十年的文竹真的死了,造化弄人,令人慨叹生命的脆弱;荣枯之变,实在是令人难以逆料。
   文竹的花盆是瓷器的,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处理办法,只好任其自然,各安天命。
  
   三
   没想到的是,就在我对文竹已经彻底失望的第二天,一枝嫩绿的芽尖奇迹般从白瓷花盆里破土而出,仿佛是小鸟在耳边的一声啼叫,令我身心为之一振。
   破土的嫩芽有半拇指高,芽尖翕动着,像是刚破壳的小鸟蹒跚着翅膀在大声地向世界宣告它的到来,让人不禁想张开双臂把它紧紧地揽在怀中,对之呵护、爱怜。在它的身边,泥土显得湿润富有朝气,令人惊讶细小生命力量的巨大,它的蓬勃竟能让僵硬板结的泥土也敞开温暖的柔情。
   我整天都沉浸在文竹复活的愉悦中。
   又过了一天,早晨,当我拉开门帘,一眼就发现了更大的惊喜。那棵破土的嫩绿竹茎,一夜之间又窜高了足有二十来厘米,不由得就令我想到李贺描写竹笋“一夜抽千尺”的诗句。
   就这样,文竹死而复生,又重新活了过来。惭惭地,曾经枯萎被齐茬修剪的茎也纷纷从旁长出侧枝,侧枝又吐出新叶,枝繁叶茂,高低重叠,宛如聚有小鸟在其间徜徉、游弋。一时间,花盆里充盈起飞翔的韵律。
   那根“一夜抽千尺”的新枝茁壮成长着,有十多个竹节,每一个竹节又纷纷长出新枝,到了十四、五个节点,竹枝青云般缓缓平出,仿佛鼓起的船帆,踏浪而行,正在驶向辽阔的远方。竹枝从下到上伸展出的枝叶,又像是一片片青云在空中浮动,飘逸轻盈、娴雅美丽。远远地看去,那一层层的竹节所撑起的团团青云,又好比一层层上天的云梯,令人吃惊原来这世上还真有传说中的升天之道,正如诗仙李太白诗中吟咏的那样“……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四
   文竹的复活令我爱屋及乌,开始有暇把玩文竹的瓷器花盆。
   花盆上的两首题诗,一首是陈维崧的“春兰”,另一首就是苏东坡的“梅花”。看来看去,并没有发现与文竹及竹有关的诗词。不过"梅、兰、松、竹"并称四君子,"松、竹、梅"也被称为岁寒三友,就是说瓷器上虽然没有题写"竹"的诗词,但题写有"兰、梅"的诗句,也算是同气相连,与景观契合。
   苏东坡是爱竹的。他曾这样写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他爱竹的深切程度。
   这不禁让我想起与竹相关的更多故事。
   毛笔,自然是历史上重要的书写工具,据说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毛笔了,只不过缺乏有力的文献佐证。秦汉期的“蒙恬笔”更是被我们一直传承到现在。毛笔,自然就是竹子的一个变身。
   在帛、纸没有问世之前,用作记事、典藏、书写的还是剖开的竹子。于是竹子的姿态变得缤纷绚丽,诸如书简、简册、简牍、简札、简帛,乃至于杀青、汗青等等。
   自从有了竹简以及毛笔,同时就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制造业。比如制笔,刊削简册的工具等等。这一切都在推动着本民族制造科技的不断完善、进步。
   这就是说,竹,是我们民族文明发祥的摇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从容赴死的民族气节,把竹子的神髓又升华到了史诗的高度。在这里,竹子的“灵魂”、即“汗青”——澎湃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热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为着正义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着理想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竹子还是吉祥喜庆的象征。竹报平安,爆竹迎新等等都是吉祥语。王安石就写有著名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以竹子命名的文化符号,更是华夏儿女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文明大礼。它们包括使用竹制品完成的各种笔工艺、书法、中国画等等。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都有尊崇竹子的传统。《红楼梦》把林黛玉的艺术形象直接跟竹子联系在了一起,林黛玉住的是潇湘馆,里面有“千百竿翠竹掩映”从而形成“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艺术景观。这样的艺术描写就俱备了象征暗示意义,用竹子清雅脱俗的高洁品质来象征、隐喻林黛玉的人格魅力。竹子,最终给林妹妹打印上“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的身份名片,从而令《红楼梦》的粉丝们唏嘘慨叹,有所寄托!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
   毋庸置疑,千百年来,竹环境,是文人们心灵慰籍的港湾;竹子,更是文人们精神世界的图腾。
  
   五
   潇洒自然,朴素淡雅、轻盈高洁、不慕荣华、不争艳丽……这些都是竹子令人追慕景仰的品格所在。
   诗人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如数家珍般列举出了竹子的十二种品德。实际上,竹子本身是远不止十二种品德,至少竹子可以做“笔”这一种大德性被疏漏了。或许这是诗人故意疏漏的,用以表述竹子的“N”多品德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坚贞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被郑板桥种在心里,他那是把竹子当作伟丈夫在崇敬。
   诗人徐庭筠在《咏竹》里写到:“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照着诗句,我想在我的文竹身上得到印证。为文竹做最后的那次修枝,留下了一些竹茬,我小心地掰着茬子查看,却没有找到应该有的“虚心”,俄而恍悟,真正的竹子才有空心,文竹那么细小,要是再掏挖出一个空心,文竹也就不叫文竹而要改叫“柳絮”了。
   然而我面前的文竹又的确拥有着竹子的节气,拥有竹子的疏淡雅致、神姿仙态,也拥有竹子的朴素高洁、美丽娴静。文竹,应该是作为竹的“浓缩版”、竹的影子走进千家万户的。如今,竹制品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真正的竹子,除了特别的需要也已经很少有人种植,把文竹当作是“竹子”的形象代言,应该也是合情合理。
  
   六
   文竹是一团养在花盆里烟云。
   复活并茂盛了的文竹放置在我阳台栏杆外凌空的地方,坐在屋里观赏,因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看上去,那盆文竹宛如是一团轻盈别致的烟云。有时候,烟云飘飘缈缈,幻化出帆影点点,微风轻拂,随即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竟济的场面;光影流转,又会勾勒出渔舟唱晚、碧波夕照的图画。有时候,竹影婆娑,层峦叠嶂,让人有身当凌绝顶,看风云际会、云卷云舒的感觉。文竹的世界真可谓是变化万端,其妙无穷,完全达到了足不出户便汇聚天下奇观的境界,真不愧“云松”别号的美誉。
   沉浸在文竹的烟云中,眼里便出现了一付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有时候,望着文竹的青翠烟云,又像是在阅读一卷赏心悦目的书。书中,那每一字符,都幻影成一根根挺立的青竹,竹枝摇曳,便弹奏起天籁之音;那书中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章节,又排列起一个个茂林修竹的方阵,竹林涌动,顿时便成就一幅竹海倾波的图画。
   我突然意识到,原先死去的,只是一盆普通的文竹,现在陶冶着我性情的,却是闪耀着“竹”的精神、“竹”的灵魂的文竹;它穿越时空,以崭新的面貌,在我的面前站立成一道轻盈靓丽的风景。
   总结下来,文竹复活给我带来的所得颇多。其一,得竹子的前世今生;其二,得一卷烟云;其三,得文竹幻化的天下奇观……
   说到底,这一切又都是我不轻言放弃,对文竹悉心浇灌的结果。这正好又印证了一句熟语:只要付出真情,就会收获美丽的风景。
   以竹为镜,知竹常乐,不亦乐乎!

共 38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竹为镜,知竹常乐,不亦乐乎!作者曾经养过文竹,对竹子情有独钟!作者先从松说起,而文竹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别称就叫“云松”。云松云松,就是像云一样飘逸、像松一样挺拔;飘逸脱俗,挺拔高雅,那就是文竹。5·12汶川大地震之前,母亲曾送给作者一盆文竹,脸盆大的那盆文竹没有逃过地震的灾难,它被废墟带走了,成了作者今生抹不去的忧伤。现在阳台栏杆外放置的这盆文竹只有小碗那么大一团,是作者搬进廉租房时购买的。奇妙的是,这盆文竹今年开春突然死去,作者沮丧地给死去的文竹做着最后一次的修枝,习惯性地给花盆再次浇足了水,算是给盆里曾经的生命送行。就这样,一盆陪伴了我近十年的文竹真的死了。没想到的是,就在作者对文竹已经彻底失望的第二天,一枝嫩绿的芽尖奇迹般从白瓷花盆里破土而出。文竹的复活令作者爱屋及乌,开始有暇把玩文竹的瓷器花盆,不禁想起与竹相关的更多故事。作者突然意识到,原先死去的,只是一盆普通的文竹,现在陶冶着自己性情的,却是闪耀着“竹”的精神、“竹”的灵魂的文竹;它穿越时空,以崭新的面貌,在我的面前站立成一道轻盈靓丽的风景。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唯美,委婉雅致,启人心智!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6-07 12:13:13
  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唯美,委婉雅致,启人心智!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陈友        2018-06-07 13:30:52
  感谢老师不辞辛苦为拙作加按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